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  站內搜索:
新中國成立前后毛澤東是如何謀劃武力解放臺灣的
點擊:8945  作者:孟昭庚    來源:舊報刊剪輯微信號  發布時間:2021-01-07 12:34:45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時,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就開始謀劃解放臺灣的事了。

 

1949131,斯大林所派的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米高揚秘密訪問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毛澤東和他進行了3天的晤談,向他介紹了解放戰爭的大好形勢,告訴他:還有一半的領土尚未解放,大陸上的事情比較好辦,把軍隊開去就行了。海島上的事情就比較復雜……比較麻煩的有兩處:臺灣和西藏。其實,西藏問題也并不難解決,只是不能太快,不能過于魯莽……臺灣是中國的領土,這是無可爭辯的。現在估計國民黨的殘余力量大概全要撤到那里去,以后同我們隔海相望,不相往來。那里還有一個美國問題,臺灣實際上就在美帝國主義的保護下。這樣,臺灣問題比西藏問題更復雜,解決它更需要時間。

 

這是毛澤東第一次談到臺灣問題。一個多月后,臺灣問題在中共中央議程里正式被提及。

 

19493,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以后,在一次關于華東局任務和人事安排的政治局會議上,中共中央確定粟裕擔任中共中央華東局常委,分管軍事。在討論華東局的管轄范圍時,毛澤東提出還要加上臺灣。他說:這地方很應該注意,有海軍、空軍及其他軍隊,有資材,很有生意做。

 

1949315,新華社發表題為《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臺灣》的社論,首次提出解放臺灣的口號。

 

隨著解放戰爭的迅猛發展,19494月舉行渡江戰役之前,毛澤東就正式開始設想,在上海戰役結束后,立即移師福建東南沿海地區,解放沿海島嶼,建立進攻臺灣的軍事基地,進而渡海解放臺灣,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毛澤東還親自點將,要時任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三野前委書記的粟裕肩負起解放臺灣的歷史重任。

 

1949614,毛澤東代表中共中央軍委回電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參謀長張震、副參謀長周駿鳴,第一次直接而又明確地提出攻臺作戰問題:“請開始注意研究奪取臺灣問題,臺灣是否有可能在較快的時間內奪取,用什么方法去奪取,有何辦法分化臺灣敵軍,爭取其一部分站在我們方面實行里外結合,請著手研究,并以初步意見電告。如果我們長期不能解決臺灣問題,則上海及沿海各港是要受很大危害的。

 

621,中共中央、毛澤東又電示中共中央華東局、粟裕等:“在你們面前目前幾個月內有四件大工作:()經營以上海為中心的蘇、浙、皖、贛新占城鄉廣大地區;()占領福建及廈門;()幫助二野西進;()準備占領臺灣。

 

為完成解放臺灣的任務,中共中央華東局成立了以粟裕為首的解放臺灣工作委員會。中共中央華東局還應中共中央的要求,上報了解放臺灣后的臺灣省黨政領導班子成員:舒同為中共臺灣省委第一書記,劉格平為省委書記。同時,中共中央華東局還對臺灣省委、省政府各部廳局、各地委、各縣委的班子也都進行了相應搭建,并對擬隨軍進臺干部集中進行有關臺灣知識和政策的培訓。

 

中共中央軍委為了給解放臺灣儲備干部,還在華北軍政大學專門設立一個臺灣大隊。1949111,朱德總司令出席了臺灣大隊學員畢業典禮。他說:“海南島、臺灣島,這是中國地方,我們一定要全部解放。

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的指示,粟裕立即著手進行解放臺灣的各項準備工作,對第三野戰軍第九兵團的4個軍進行攻臺的訓練。

 

 

1949627,劉少奇訪問蘇聯。在劉少奇出訪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了請求蘇聯出動空軍、海軍配合解放臺灣的問題,要劉少奇在跟斯大林會談時試著提出這一請求。

 

710,毛澤東根據朱德建議,寫信給周恩來:“可以考慮選派三四百人去蘇聯學習空軍。同時購買飛機一百架左右,連同現有空軍組成一個攻擊部隊,掩護渡海,準備明年夏季奪取臺灣。同時須考慮在閩、浙兩省建立飛機隱蔽庫。

 

從毛澤東信中看,他把進攻臺灣的時間定在明年(1950)夏季

 

725,毛澤東又電告在莫斯科的劉少奇,要他即向斯大林提出,希望蘇聯提供飛機并代為培訓飛行員,爭取趕上進攻臺灣的戰役。電報發出后,毛澤東與朱德在中南海頤年堂研討進攻臺灣問題時說,只要蘇聯能援助我們幾十架飛機,掌握了制空權,即可以發起進攻臺灣的戰役。結果,令毛澤東大失所望。斯大林對代為培訓飛行員爽快答應,但對派蘇聯空軍、海軍援助進攻臺灣,則表示難以贊同。他說,這樣一來的結果,必定會引起美國的介入,誘發美國和蘇聯之間的戰爭。蘇聯人民剛剛遭受了巨大的戰爭災難,他們很難理解必須這樣做的理由。

 

中共中央軍委曾經設想,將剛剛在蘇北長江邊的泰州白馬廟成立的由張愛萍負責的華東海軍北移青島,并由軍委直接指揮。粟裕從解放臺灣作戰的需要出發,1949730日午時向中共中央軍委建議,華東海軍暫緩北開,以便參加對臺灣作戰部隊的聯合演習。

 

82,毛澤東復電:同意三十日電意見,“張愛萍海軍系統暫時不遷青島,并仍歸華東系統即粟裕指揮”,“你們積極準備攻臺灣是正確的。

 

 

1948年底,在東北、華北以及中原戰場上一敗涂地的蔣介石,采納了歷史地理學家出身的著名策士張其昀的建議,決定著手經營臺灣。也就在這個時候,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魏德曼也向他提出一個退保中國東南與臺灣地區的建議。蔣介石認為這個時候,也只有依靠美國的強大海上和空中軍事力量,利用臺灣海峽才能暫時阻止沒有海、空軍優勢的中共軍隊。于是,蔣介石于19481224,任命前參謀總長、前東北剿總總司令陳誠出任臺灣省政府主席,不久即兼任臺灣警備總司令;1229,他又派蔣經國為國民黨臺灣省黨部主任委員,以加快經營臺灣的速度。

 

19494,解放軍渡過長江后,席卷江南,國民黨軍節節敗退。已經從總統任上引退的蔣介石明白,在大陸已無立足之地,遂決定將臺灣作為最后棲身之地。

 

蔣介石于5月飛抵臺灣,6月在臺北設立總裁辦公室,成為實際上的國民黨政權最高領導核心。621,蔣介石再次披掛上陣,以國民黨總裁身份親赴福州,召開駐閩部隊團以上軍官會議,一再強調說:“大家應當知道臺灣將是黨國的復興基地,它的地位的重要性異于尋常。比方臺灣是頭顱,福建就是手足。會后,他又親自召見部分師以上軍官訓話:“有我領導你們,有臺灣在,即使大陸盡失,也可以復興。

 

會后,蔣介石對國民黨軍駐守福建部隊進行了整編,確定了新的防御部署。月底,蔣介石在臺灣又召開東南軍政會議,強調確保臺灣作為反攻大陸的基地,要求集中可能集中的力量,鞏固東南防務和臺灣外圍屏障。718,蔣介石任命陳誠為東南軍政長官公署長官。

 

127,國民黨宣布政府遷至臺北。不日,國民黨中央黨部也遷至臺北。

 

 

盡管如此,在粟裕領命之初,攻臺形勢還是相當有利的。

 

當時,美國方面對極度腐敗的國民黨政府感到失望。目睹國民黨政權兵敗如山倒的美國政府,也不愿再背上這個包袱。渡江戰役一戰成功,國民黨政權土崩瓦解。對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占領南京、上海,美國未敢輕舉妄動,也沒有做出任何反應,美國大使司徒雷登甚至留在南京觀望,沒有隨國民黨政府撤往廣州。

 

當時撤到臺灣的國民黨軍隊不算保安團一類的雜牌軍,作戰部隊只有20萬人,許多軍、師、團不相隸屬,有編制無部隊,有軍官無士兵,雜亂無章,頗有烏合之眾之嫌。其中,周至柔的空軍雖有官兵8.5萬人,各種型號飛機400,但能夠升天作戰的不足半數,汽油只能支撐兩個月。桂永清的海軍僅有3.5萬人,艦艇50,能作戰的艦艇同樣不過一半。這些艦艇分散在舟山群島、金門馬祖至海南島的千里海疆上,臺灣本土防務十分空虛。同時,臺灣經濟也十分凋敝,資源困窘,物價騰飛,只能靠印發鈔票對付一時。最主要的是整個臺灣國民黨彌漫在濃厚的失敗主義氛圍中,人心惶惶,這是其致命之處。

 

廈門、漳州失守后,蔣介石更加重視金門的戰略地位,:“無金門便無臺澎,有臺澎便有大陸。嚴令湯恩伯固守,“不得請辭易將”;同時不顧廣州李宗仁政府危如累卵,將駐扎在汕頭一帶的胡璉的第十二兵團北調金門增援。

 

19491024日夜,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兵團第二十八軍負責指揮的3個團9086(包括船工、民夫)從廈門附近的大小嶝島、后村、石井等前沿陣地出發,渡海進攻金門島。但登島部隊第一梯隊登陸后船只全部擱淺,遭國民黨飛機和軍艦狂轟濫炸,300余條運送兵員的船只無一幸免,致使登島部隊后援不繼,激戰至27日后全軍覆沒——大部陣亡,少部被俘。

 

1029,即金門作戰失利的第三天,毛澤東在仔細閱畢28日粟裕發給中共中央軍委的電報后,即以軍委名義,親筆起草《關于攻擊金門島失利的通報》并致電各野戰軍和大軍區:“查此次損失,為解放戰爭以來之最大者。其主要原因,為輕敵與急躁所致”,各野戰軍和大軍區,將金門失利的情況,“轉告各兵團及各軍負責同志,引起嚴重注意。當此整個解放戰爭結束之期已在不遠的時候,各級領導干部中主要是軍以上領導干部中,容易發生輕敵思想及急躁情緒,必須以金門島事件引為深戒。對于尚在作戰的兵團進行教育,務必力戒輕敵急躁,穩步地有計劃地殲滅殘敵,解放全國,是為至要

 

第三野戰軍通過認真總結攻擊金門失利的血的教訓,對渡海作戰的特殊性有了深刻認識,并總結出一套帶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渡海作戰要領。

 

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最高統帥,毛澤東極為重視第三野戰軍關于攻擊金門失利的總結,提醒全軍,必須高度重視和深入探索這一新的問題。

 

1949113,第三野戰軍第二十一軍發起定海(即舟山群島)戰役。114,毛澤東本已復電同意粟裕等人的定海作戰方案,我們認為你們采取的方針是正確的。但就在此日,毛澤東又給粟裕發去電報,指出:舟山群島共有敵軍5萬人,并有頑強的戰斗力,你們以兩個半軍進行攻擊是否足夠?鑒于金門島及最近定海附近某島(指登步島——筆者注)作戰的失利,你們必須嚴重注視對定海作戰的兵力、部署、準備情況及攻擊時機等項問題。如果準備未周,寧可推遲時間。

 

11,為了配合進攻臺灣,中共中央軍委決定在6個月內再組建兩個殲擊機團和一個轟炸機團。

 

此后,蔣介石受金門島、登步島大捷的鼓舞(筆者注:解放軍在攻擊定海登步島的作戰時,由于對敵據島頑抗及援軍迅速登島估計不足,遭到敵守軍、援軍和海空軍的聯合反擊而失利,被迫撤離),向舟山、海南、金門增兵扼守,將他最后的三十幾萬部隊分駐海南、臺灣、舟山三大島,妄想以島嶼對抗大陸。退,可互為掎角鼎足依托;,可全線同時展開或出擊某一重點。

 

毛澤東和中共中央軍委也順勢指導粟裕制定了分別攻取各島,斬其爪牙,再直搗臺灣的戰略。

 

 

194912,毛澤東第一次出訪蘇聯。1216,在與斯大林首次會談中,毛澤東就直接而迫切地向斯大林提出:“國民黨的支持者在臺灣建立了一個??哲娀?span lang="EN-US">,海軍和空軍的缺乏,使人民解放軍占領這個島嶼更加困難。考慮到這種情況,我們的一些將領一直在提議,請蘇聯援助,比如可以派志愿飛行人員或秘密軍事特遣隊協助奪取臺灣。斯大林當面含糊其詞地回答毛澤東:“這樣的援助不是沒有可能的,本來是應當考慮這樣做的,問題是不能給美國一個干涉的理由。如果是指揮人員或軍事教員,我們隨時都可以派給你們,但其他的形式還需要考慮。

 

時間到了1950年。

 

當時,國際形勢處于一種微妙的發展中,但總的來說仍對我進攻臺灣有利。

 

新中國成立最初的幾個月中,美國對臺灣采取了不介入的態度。此間,美國一度多次發表很不利于蔣介石在臺灣處境的言論。

 

195015,美國總統杜魯門代表美國政府發表了一個冠冕堂皇的《關于臺灣問題的聲明》,表示不干涉中國內政,確認聯合國大會于1949128日通過的決議中所重申的對中國的原則:尊重中國領土完整,要求一切國家避免在中國領土內獲得勢力范圍或建立外力控制的政權,或謀求特權,并稱上述原則在目前局勢下對臺灣特別適用112,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又在全國新聞俱樂部發表了美國國務院稱之為美國基本立場的著名講話,聲稱誰破壞中國領土完整,誰就是美國的敵人”,并且宣布美國的安全線不包括臺灣,也不包括南朝鮮。美國不會為庇護這些地方而采取直接的軍事行動。

 

這個時候,中國人民解放軍如有一定數量的海、空軍配合,立即渡海進攻臺灣,完全有勝利之把握。粟裕曾向毛澤東建議,必要時可考慮暫不攻擊較易攻取之舟山,而先攻最難打之臺灣。臺灣既下,統一中國最后一道難題必將迎刃而解。

 

1950113,在莫斯科訪問的毛澤東,電示國內,解放舟山和金門,“要調查敵情、民情、地形、船只、兵力和后勤情況”,請粟裕、葉飛到北京同聶榮臻、劉亞樓等研究商討如何做好這些工作。

 

2月上旬,還在蘇聯訪問的毛澤東連發兩電:一電給粟裕,詢問從國民黨起義過來的傘兵第三團情況,并指示:“這些傘兵盼加強對他們的政治訓練,我們需要以這批傘兵作基礎訓練一個傘兵部隊,作為臺灣登陸作戰之用。一電給劉少奇,“同意粟裕調四個師演習海戰。這以后,粟裕便指揮部分擬攻臺部隊,分別在膠東沿海、長江口和天目山地區開始了模擬登陸及在臺灣山區作戰的訓練。由此,粟裕開始著重研究現代戰爭中陸??杖娕浜隙珊W鲬鸬男聭鸱?span lang="EN-US">,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不斷修正攻臺作戰兵力投入方案。

 

19503,根據毛澤東的指示,粟裕為了更細致地籌劃臺灣戰役的具體事宜,特地拜訪了新任海軍司令員蕭勁光,跟他會商關于攻臺作戰的意見。在對東南沿海國共雙方軍事力量的對比及渡海作戰可能遇到的問題重新進行估算、分析后,粟裕設想以50萬兵力用于渡海攻臺,分兩次運送。這與臺灣蔣軍的總兵力大體相當,雖不占絕對優勢,但由于解放軍的戰斗力明顯高于國民黨軍,因此只要登陸成功,勝利是有把握的。中共中央軍委同意了這一方案。

 

517,第三野戰軍前委發出了《保證攻臺作戰勝利的幾點意見》,并成立以粟裕為總指揮的前線指揮部,3個兵團、12個軍,50萬人的兵力,投入對臺作戰的準備。

 

 

19505,解放軍攻占海南島后,處于風雨飄搖中的臺灣蔣介石集團,估計共產黨軍隊下一個作戰目標應是舟山群島,遂果斷地放棄舟山群島,513日至16日將駐守舟山群島的國民黨軍12萬人秘密撤到臺灣。由于蔣介石迅速撤軍,使得解放軍在臺灣外圍圍殲蔣軍精銳的計劃落空。此后,蔣介石轄地僅存臺澎金馬,但駐守臺灣的軍力猛增一倍,40萬人,而且還修建了新機場和一些重要基地。同時,蔣介石還招募了日本空軍雇傭軍五六千人到臺灣。這就使得臺灣的防務得到加強。

 

此外,蔣介石對臺灣的控制也得到加強。一些打入臺灣軍政高層的中共地下工作干部和情報人員,整肅運動中相繼被捕、被殺,中共臺灣工委遭到毀滅性破壞,原來設想通過內部配合來解放臺灣已不可能了。而解放軍攻臺部隊船只又極為缺乏,當時華東軍區籌集的船只僅夠裝運4個加強師及附屬部隊,不足第一梯隊的一半。因此,粟裕預料未來對臺灣的作戰將更加激烈和殘酷。經過深思熟慮,粟裕于517,向中央軍委建議,將第一梯隊由4個軍增加為6個軍。

 

195066日至9,中共七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毛澤東在會上提出當前最迫切的任務是解放臺灣、西藏,跟帝國主義斗爭到底。參加全會的中共中央候補委員粟裕,在毛澤東安排下向中共七屆三中全會匯報了解放臺灣的準備情況和作戰方案。粟裕認為,由于參戰部隊不僅包括第三野戰軍全部,還有其他野戰軍4個軍參加,已經成為重大戰略行動,對太平洋和東南亞局勢將發生重大影響,建議中共中央派劉伯承或林彪主持臺灣戰役,他作為華東軍區領導人將全力協助。

 

毛澤東認為,粟裕對攻臺作戰已經有了深刻思考,做了大量準備工作,此戰雖然需要其他部隊協同,但第三野戰軍是主力。所以在會上,毛澤東當即宣布:解放臺灣之戰仍由粟裕指揮。

 

中共七屆三中全會之后,粟裕向毛澤東詳細報告了攻臺作戰的準備情況和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大兵團渡海攻臺作戰,首先必須解決過得去的問題。粟裕在見毛澤東之前,曾仔細地計算過,攻臺作戰以50萬人計,所有人員及車馬、武器、糧彈等一切裝備,重約13.54萬噸,以每人在船上占0.6平方米計,約需船只載重量76萬噸,需噸位千噸以上的船只575艘。第一梯隊如以6萬人(突擊隊),另還需登陸艇2000只。粟裕很清楚,這樣大量的船只在短期內是難以解決的。

 

所以,當時粟裕向毛澤東匯報對臺作戰時,主要談了三大問題:一是渡海作戰所用的大量船只問題;二是登陸突破問題;三是突破敵人前沿后怎樣打退敵人大量坦克問題。由于攻臺作戰關系太大,如不能成功,不僅對鞏固國防有極大影響,且可能影響太平洋及東南亞局勢,使美帝國主義更加瘋狂。因此,粟裕便又一次斗膽直陳:“攻臺作戰如無絕對把握,不僅不應輕易發起攻擊,而且寧愿再推遲一段時間。

 

623,為了保證攻臺兵力優勢,三野前委經縝密研究,再次向中央軍委提議,從其他野戰軍抽調34個軍,將原計劃參戰攻臺的12個軍增加到16個軍以上。

 

 

然而,就在中共七屆三中全會閉幕不久,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

 

625,朝鮮內戰突然爆發。627,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聲明,公開宣布武裝援助南朝鮮,同時悍然命令美國第七艦隊開進臺灣海峽,赤裸裸地武力干涉、阻撓我解放軍解放臺灣。接著,美國政府根據美國國會1949年通過的共同防務援助法,主動與臺灣當局以換文形式簽訂了所謂的《臺美聯防協定》。

 

美國政府插手臺灣局勢,激怒了毛澤東和中國人民。就在杜魯門627日發表聲明的第二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部長周恩來在中央人民政府第八次會議上,宣讀了回答杜魯門的聲明:“我國全體人民,必將萬眾一心,為從美國手中解放臺灣而奮斗到底。毛澤東也在講話中,嚴厲譴責美國政府干涉中國內政:“美國對亞洲的侵略,只能引起亞洲人民廣泛的和堅決的反抗。杜魯門在今年一月五日還聲明美國不干涉臺灣,現在他自己證明了那是假的,并且同時撕毀了美國關于不干涉中國內政的一切國際協議。

 

國際形勢的突變,使毛澤東不得不暫時中止進攻臺灣的計劃。

 

713,毛澤東任命粟裕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出動第十三兵團在中朝邊境嚴密監視美國在朝鮮的軍事動向。不久,毛澤東又派陳毅向粟裕傳達,明確要粟裕擔負抗美援朝作戰指揮任務。后來,因為粟裕病情日益加重,難以堅持工作,毛澤東這才批準粟裕請假治療。

 

88,第三野戰軍兼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就對臺作戰問題向毛澤東和中共中央軍委建議:1951年不攻,1952年解放臺灣。陳毅的建議,獲得中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批準。

 

9月中旬,朝鮮戰局驟然惡化。美軍從仁川登陸,朝鮮人民軍腹背受敵,遭受嚴重傷亡。929,毛澤東明確指示新聞總署:“以后請注意,只說打臺灣和西藏,不說任何時間。

 

102,“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并很快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

 

隨著朝鮮戰爭規模的擴大,形勢日趨嚴峻,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審時度勢,當機立斷,推遲解放臺灣的時間,將戰略方向由東南轉到東北。1019,中國人民志愿軍先頭部隊入朝參戰。

 

11月初,毛澤東和中共中央軍委電示華東軍區,解除第十兵團再攻金門的任務,解除第九兵團進攻臺灣的任務,并將該兵團調往東北待命赴朝。

 

至此,解放臺灣的準備工作停了下來。此后,解放臺灣問題久拖不決。實現祖國統一,從此便走上了曲折、漫長的道路,這是毛澤東始料未及的。偉人毛澤東對此痛定思痛,據曾擔任過中聯部副部長的王力說,毛澤東曾跟他談過解放臺灣這一歷史問題:“這是我黨七大后所犯的第一個大的歷史錯誤。當時,蔣介石在臺灣立足未穩,美國人也從臺灣撤走了第七艦隊,本來是解放臺灣的最好時機,但是我們喪失了時機。我們只看到胡宗南在西南還有大軍,于是二野分兵去了西南,三野又要守備大城市和掃清殘敵,所以沒有把二野三野集中起來解放臺灣,而是以劣勢兵力在金門打了敗仗。這樣蔣介石在臺灣的棋下活了。

 

來源:《湘潮》202006期,作者孟昭庚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