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毛爺爺1959年
的《黨內通訊》
最近,我在讀我國前三十年的歷史。眾所周知,這段歷史極富爭議,僅憑上學期間在歷史書上看到的內容完全不足以窺全貌,只有從原始材料里、從當事人的口述中才勉強可以看到一點真實。
在讀到毛主席1959年的黨內通信的時候,尤其能感受到要想從輿論上抹黑一個人是多么容易,而還原一個真相卻是百般困難。
一邊在感嘆社會大環境從各個方面掩藏真相的可笑,一邊慶幸還能夠在扎實的讀書中揭開一點真實。
在正文中,我將毛主席1959年的《黨內通訊》貼出來,灰色字是原文,每一段后面的黑色字是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理越辯越明,愿與諸位共同探討,可以點擊最上面的藍字“青年思考”關注我的公眾號,我會在這里不定時發一些自己的讀書、思考、評論等內容。
省級、地級、縣級、社隊、隊級、小隊級的同志們:
從省級到小隊級,毛爺爺把最基層的同志們都想到了。毛爺爺是當時的最高領袖,但他的指示文件不是給下級的,不是一層層傳達,不是官大一級壓死人,而是直接面向基層的人民群眾,其心可見一斑。
我想和同志們商量幾個問題,都是關于農業的。
“商量”一詞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一個最重要的國家領導人和其他同志是平等的,他的意見是需要和大家一起協商的而不是指令、命令。
中學的時候,就廣泛地聽到過毛主席搞個人崇拜的說法,現在從這個原始文件來看,這樣的領袖不是通過什么手段來讓人民崇拜自己的,廣大人民群眾是發自內心地認同他。
后一句,開宗明義,直指這封信的核心內容,要商量的是農業方面的話題。不得不說,不管從思維邏輯上說,還是從文學素養上說,這一點都是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的。
第一個問題:包產問題。南方正在插秧,北方也在春耕。包產一定要落實。根本不要管上級規定的那一套指示,不管這些,只管現實可能性。例如去年畝產實際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產一百斤,甚至更多,吹牛而已,實在辦不到。有何益處呢?又例如,去年畝產五百斤的,今年增產二、三百斤也就算成績很大了,再增上去,就一般說,不可能的。
毛爺爺講這個農業方面的指示,分條縷析,一條一條先概括再詳述,從背景到內容,從接地氣的口語到接地氣的案例,把問題說得明明白白,讓普通群眾聽得明明白白。就這一點而言,這個特點對全篇來說也是適用的。
這背后的核心思想是寫文章、發指示要從人民群眾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再從第一個問題的內容來看,誰說毛爺爺是浮夸風的始作俑者?別的領導人我們不說,毛主席是的的確確種過地的,農業上的事能欺騙到一個帶著全國的農民建立起新中國的開國領袖嗎? “吹牛而已,實在辦不到。有何益處呢?”毛爺爺不僅看得清清楚楚,還要求大家要實事求是,不能瞎指揮、搞浮夸。毛爺爺還說了,不用管上級,這不是鼓動底層群眾起來搞運動,這之后還有一個“只管現實可能性”的條件。
上級的規定如果是符合現實的,那是不能不管不顧的,但上級規定如果不符合現實,是毫無益處的吹牛,那么毛爺爺希望人民群眾擦亮眼睛,勇敢地“根本不要管上級”。
第二個問題:密植問題。不可太稀,不可太密。許多青年干部和某些上級機關缺少經驗,一個勁要密。有些人竟說愈密愈好。不對,老年懷疑,中年也有懷疑的,這三種人開一個會得出一個適當密度,那就好了。既然要包產,密植問題就得由生產隊、生產小隊商量決定。上面死硬的密植命令,不但無用,而且害人不淺。因此,根本不要下達這種死硬的命令。省委可以規定一個密植的幅度,不當作命令下達,只給下面參考。此外,上面要進行研究,到底密植程度以何為好,積累經驗。根據因氣候不同,因地點不同,因土、肥、水、種等條件不同,因各種作物的情況不同,因田間管理水平高低不同,作出一個比較科學的密植程度的規定,幾年之內達到一個實際可行的標準就好了。
毛爺爺不僅抓農業方面的政策規定,還要抓實際的農業生產,連密植問題也是放在主席心上的。
不讓講死命令,不讓講硬性標準!毛爺爺要持有不同說法的幾個人一起開個會,聽取各方面意見,一起商量出一個結論之后,再根據實際情況和后面的經驗一點點摸索,最后達到一個“實際可行的標準就好了”。
難為毛爺爺良苦用心,一心一意為老百姓出主意。死硬命令和主席的辦法,哪個是瞎指揮,哪個是真正為人民出主意是顯而易見的。
第三個問題:節約糧食問題。要十分抓緊,按人定量,忙時多吃,閑時少吃,忙時吃干,閑時半干半稀,雜以番薯、青菜、蘿卜、瓜豆、芋頭之類。此事一定要十分抓緊。每年一定要把收割、保管、吃用三件事(收、管、吃)抓得很緊很緊。而且要抓得及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一定要有儲備糧,年年儲一點,逐年增多。經過十年、八年奮斗,糧食問題可以解決。在十年內,一切大話,高調,切不可講,講就是十分危險的。須知我國是一個有六億五千萬人口的大國,吃飯是第一件大事。
這一段大白話,不用任何人解析都是看得明白的,感嘆的只是今日才知主席這份苦心。
毛爺爺是拒絕講大話、唱高調的,只是不知道后來把臟水到潑到主席身上的時候,某些人有沒有一點羞愧之心。主席知道,自己身為一個大國領袖,就算其他人犯了什么錯誤,他也總覺得是他自己是有責任的。
第四個問題:播種面積要多的問題。少種、高產、多收的計劃,是一個遠景計劃,是可能的。但在十年內不能全部實行,也不能大部實行。十年以內只能看情況,逐步實行。三年以內,大部不可行。三年以內要力爭多種。目前幾年的方針是:廣種薄收與少種多收的高額豐產田同時實行。
大目標和小目標,哪個人敢說毛爺爺在晚年時糊涂的?一點都不,毛爺爺清醒的很。在具體的事情上,有戰略、有戰術,有長期目標和計劃、有短期目標和計劃,光這一點,是多少后來人都學不來的。
第五個問題:機械化問題。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要有十年時間。四年以內小解決,七年以內中解決,十年以內大解決。今年、明年、后年、大后年這四年內,主要依靠改良農具,半機械化農具。每省、每地、每縣都要建一個農具研究所,集中一批科學技術人員和農村有經驗的鐵匠木匠,搜集全省、全地、全縣各地比較進步的農具,加以比較,加以試驗,加以改進,試制新式農具。試制成功,在田里實驗,確實有效,才能成批制造,加以推廣。提到機械化,用機械制造化學肥料這件事,必須包括在內。逐年增加化學肥料,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上一點說到的戰略、戰術問題在這里也體現了,更重要的是誰說毛主席只重視工業不顧及農業的?簡單來說,事有輕重緩急,毛爺爺把所有事情都放在心里呢,這不,現在就提出來關于機械化和化肥的事情。
毛爺爺在的時候,中國是個什么樣的國家?一無所有!毛爺爺走的時候呢?我們不說留下了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單說農業上的,毛爺爺留下了8萬多座大中小水庫和遍布鄉間地頭的農田水利設施。水對農業有多重要,但凡見過莊稼地的人都知道。現在這些水利設施呢?后面沒有人管理,都荒廢了啊!
再看毛爺爺是怎么論述農具問題的?這就是發動人民群眾啊,這就是中國革命能夠成功的根本原因!從基層開始,讓實驗室里的科學家和農村里的能工巧匠結合在一起,從實際情況出發到最后應用到實際生產里,毛爺爺的哲學思想就體現在他的每一個想法和行動里。
第六個問題:講真話問題。包產能包多少,就講能包多少,不講經過努力實在做不到而又勉強講做得到的假話。各項增產措施實行八字憲法,每項都不可講假話。老實人,敢講真話的人,歸根到底,于人民事業有利,與自己也不吃虧。應當說,有許多假話是上面壓出來的。上面“一吹、二壓、三許愿”,使下面很難辦。因此,干勁一定要有,假話一定不可講。
談完實際問題了,隨后來談談這些問題里都有的一個“講真話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再去實行每一個具體問題就容易得多了。
毛爺爺一封信,幾次批判瞎指揮、浮夸風,到最后又正式將這個問題提出來請各位同志重視。如此苦口婆心、用心良苦是為了什么?只有兩個字:
人民!
以上六件事,請同志們研究,可以提出不同意見,以求得真理為目的。我們辦農業、工業的經驗還很不足。一年一年積累經驗,再過十年,客觀必然性可能逐步被我們認識,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就有自由了。什么叫自由?自由是必然的認識。
到最后,毛爺爺還是相信各位同志們,讓同志們研究、提意見。話都說這份上了,誰還要說毛主席搞個人崇拜?如此謙虛的一個老人,如此苦口婆心的規勸,但凡能夠聽得進去一點,或者說但凡心里真的裝著一點人民,我們也不會看到之后因瞎指揮、浮夸風帶來的慘案。
同現在流行的一種高調比較起來,我在這里唱的是低調,目的在于真正調動積極性,達到增產的目的。如果事實不是我講的那樣低,而達到了較高的目的,我變為保守主義者,那就謝天謝地,不勝光榮之至。
毛爺爺不在乎自己的名聲,至于被后人如何評價,他是無所謂的,他真正在乎的只有事實,只有能讓人民群眾獲益的事實。
但不管毛爺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起碼我們應該還歷史一個真相。
如今,我們看懂了毛爺爺這份苦心的人尤其不能再讓毛爺爺被污水潑滿身。特別是我們新時代的青年更應該站出來學習毛主席、宣傳毛主席!
作者:青年趙文凌 來源:青年思考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