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1日-星期四
“什么圣賢門風,儒術偽耳。孟珂、韓非、叔孫通輩,都是縱橫家。”
這是毛主席在讀馮夢龍《智囊》卷19《語智部•辯才•子貢》時的一段批語。這段批語道出了一個事實:“子貢是縱橫家的鼻祖,根本沒有儒家的圣賢門風。”
儒家的圣賢門風到底是什么呢?仁、義、禮制。后來孟子把它推陳出新為“仁、義、禮、智、信”。可是如果按照這個標準的話,整個儒家學派又有多少人有圣賢門風呢?毛主席沒有直論孔子,但是對于孟子,他則一口論定是縱橫家,儒家的圣賢門風根本就是假的。一言顛覆兩千多年的認識,忽有一種一語驚醒夢中人之感!
毛主席以上批語主要是針對子貢的,子貢是孔子非常得意的弟子。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讓毛主席一下子意識到儒術是假的,縱橫之術才是他的本來面目?
子貢做的事情說簡單不簡單,目的概括起來就十個字:存魯、亂齊、滅吳、強晉、霸越。具體是這樣:齊國有個叫田常的大夫想要篡權作亂,準備滅了魯國作為自己的資本。魯國是孔子的故鄉,子貢當然不能坐視不理,便出來游說田常:“滅了魯國,齊國會更強大,不利于你篡權。你應該去攻打吳國,削弱齊國實力,才利于你篡權。”接著,他又跑去游說吳王:“齊國滅了魯國后會更強,吳國就危險了。你應該先發制人攻打齊國,然后就能與晉國爭霸了。”
為了打消吳王疑慮,子貢又游說越王派兵支援吳國,坐等吳齊兩國兩敗俱傷時,越國好坐收漁翁之利。最后,他又跑到晉國對晉王說:“吳國和齊國要打起來了,你應該做好迎戰準備,防止他們勝利者一方趁機進攻晉國。”果然不久后,齊國不打魯國了,跑去打吳國,吳國大勝,轉身去攻打晉國,晉國早有準備,吳國大敗,越國趁機偷襲吳國,吳王帶殘兵回援卻已經無力回天,吳國被滅。
子貢一系列操作下來,五個國家的命運從此改寫了,這跟儒術還真是沒有半點關系。用的完全是縱橫之術!縱橫之術究竟算什么?在我看來,算是一種政治手段。在這個過程中,你要說他還有什么“仁、義、禮、智、信”可言,估計縱橫家自己都不敢相信。
毛主席一眼就看穿了子貢的本質,進而看清孟子做的事情也是縱橫之事,根本不是宣揚儒家圣賢門風。再往下看,秦漢之交的大儒叔孫通干的也是縱橫之事,在秦說秦話,在楚說楚話,在漢說漢話,哪里像是有儒家圣賢門風的樣子?這些儒家代表人物在歷史上都算非常成功的,但他們的成功跟儒術真沒多大關系,主要靠的是縱橫之術、政治手段。
所以毛主席斷言“儒術偽耳。”儒術是假的,儒家圣賢門風是假的,起作用的是縱橫之術,是政治手段。這也難怪后來的儒門學士都紛紛入仕途,玩起政治游戲來了,從老祖宗那里就已經有了這個傳統,毛主席看得真準!
這就是毛主席的高明之處!他對很多古今事件的批語,都記在了《毛澤東評點古今事件》一書中了。比如:他認為秦始皇焚書坑儒不應受到大罵;吳蜀彝陵之戰應該打運動戰;兵書多壞事,少讀為佳;朱元璋的“廣積糧、高筑墻、緩稱王”得民心;李自成起義是陜北人民的光榮等等,我們看了之后都直呼過癮!
毛主席的認識往往顛覆我們的舊有認知體系,就在于我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都被別人左右了,缺乏獨立思考意識。毛主席一語驚醒夢中人,原來歷史還可以這樣來看。
所以,推薦大家看看這本《毛澤東評點古今事件》,里面有很多發人深省、醍醐灌頂的批注,很值得我們去仔細咀嚼。這些批注在其他地方不易看到,領略一下毛主席高超的智慧,以及獨到的歷史視野。這對于我們自己的學習,也是一個很好的進步!
來源:重讀老舊書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