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打造國家隊的目標不是中冶、不是中國,而是世界;打造國家隊的眼光不是過去、不是現在,而是未來。”
——中國五礦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中國冶金科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國文清
湛江鋼鐵建設是中冶人實施總書記供給側結構改革戰略最有說服力的例證。
中冶集團建設湛江鋼鐵基地紀實專題片
湛江,湛藍的“湛”。
面對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面對遼闊的太平洋,全球頂級的鋼鐵基地——湛江鋼鐵,就座落在湛江市的東海島上,中國第五大島嶼。
五年前的2012年5月,國家批復湛江鋼鐵基地。一星期后,中冶集團轟鳴的機器聲掩蓋漁歌晚唱,一座占地超12平方公里的大型現代化鋼鐵廠,在荒灘上拔地而起。
60年前,中冶人吸收蘇聯技術在偏僻的云貴高原邊緣鑄起攀鋼;30年前,中冶人吸收日本技術在上海灘鑄起寶鋼;現在,中冶人運用自己獨占鰲頭的技術在鄰近東南亞的南海邊鑄起一座世界水平最高的“湛鋼”,三個階段,是中國鋼鐵建設事業的三個里程碑!
這是中國鋼鐵實力從仿照、跟隨世界到引領世界的歷史證明,也是中冶人實施國家供給側改革、創新驅動戰略的成功實踐。
2012年5月31日,湛江鋼鐵基地項目舉行開工儀式,拉開了湛江鋼鐵建設的大幕。
在湛江熾熱的紅土地上,紅旗招展,車水馬龍,這是一個火紅年代的縮影。徐樂江、國文清分別代表中國最大的鋼鐵生產集團和最大的鋼鐵建設集團,掀開中國鋼鐵產能供給結構“騰籠換鳥”的一幕。
此時,正是中國鋼鐵建設最為糾結的時候。金融危機后,受全球經濟減速,冶金市場的大幅萎縮。到了2012年,中國鋼鐵7億噸產能,嚴重過剩,也是中冶集團虧損嚴重、風險聚集的時候。產能嚴重過剩如沉沉的霧霾,使得中冶內部彌漫濃重的失望、懈怠情緒。
承建中國鋼鐵產能超90%的中冶人,根據國家戰略,給出寶鋼綜合解決方案。湛江鋼鐵是按照國家鋼鐵產業發展政策要求,淘汰1700萬噸落后鋼鐵產能,實行廣鋼環保搬遷,在湛江新建的1000萬噸級鋼鐵基地。新方案的實施,將是一場中華民族鋼鐵建設史上空前的新舊動能轉換的戰役。
2012年9月5日,是中冶人刻骨銘心的日子。中冶集團開始一手對造成巨額虧損的三家企業實施剝離策略,一手抓湛江鋼鐵新產能的開發。
1、以獨占鰲頭的技術重鑄國家實力
湛江鋼鐵,立項一座現代化、生態化、高技術、高效益,體現循環經濟和節約型社會理念的碳鋼板材精品基地。
“
國文清:“如果我們的設計、建設水平低,達不到國際一流的標準,我們就不能為中國的鋼鐵企業提供一流的技術支撐和產品升級改造先進工藝,我們的鋼鐵企業就會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復建設狀態。”
2、以獨占鰲頭的技術重鑄國家實力
在核心工程技術基礎上,中冶集團整合最具性價比的工程設計、施工和設備資源,形成中冶優勢企業專業化協同發展、一體化協同運營的資源互補和系統性優勢,為湛江鋼鐵提供了最優、最快、最全的全產業鏈一體化服務。
最頂尖的設計企業與最拔尖的施工企業長期合作所形成的默契,建立起的系列中冶獨有的且不斷完善創新的施工工法、施工技術發明專利,歸納形成了涵蓋鋼鐵行業所有專業領域、針對不同環境量身打造的模塊化的項目實施方案,更好地詮釋了項目的高效、低成本和最具競爭力。
中冶科研設計單位充分發揮自身在環保、燒結、焦化、高爐等領域所擁有的獨具特色、獨一無二的全流程系統集成競爭優勢,共同打造出了一個效率高、最具競爭力、體現循環經濟理念的規劃設計方案。
中冶賽迪自主研發的封閉式環保料場、清潔化轉運、轉底爐固廢處理等大量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工藝、環保、能耗等指標整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高爐工程采用中冶賽迪自主研發的新型無料鐘爐頂技術,打破了國外壟斷,大大降低投資成本,在國際特大型高爐建設中獨占鰲頭。
通過精心的方案論證和優化設計,工程投資由697億元下降到415億元的同時,全廠鐵素利用率、噸鋼占地面積、固廢綜合利用率、勞動生產率、鐵水運輸距離等多項經濟技術指標超過國際先進水平。
中冶把國際一流的工程技術和自主開發的國內外最先進的工藝技術、節能環保、核心裝備等核心技術運用到湛江鋼鐵工程中,提高了工程的整體技術水平和國產化率,中冶技術支撐項目國產化率大于97%。
3、“最好的生態型‘綠色鋼廠’”
在湛江鋼鐵的建設中,遇上史上最嚴格環保法。中冶人在勘探、規劃、設計、施工、運營各個環節,多項環保指標創下“全國之最”:
噸鋼污染物排放,為全國最低;噸鋼環保投入達720元,為全國最高;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9.93%,為全國最高;水資源重復利用率達到98%以上,為全國最高;在線監測系統,為全國最完備;按最新標準,湛鋼清潔生產水平打分達91分,為全國最高……
湛江鋼鐵的興建,會不會使湛江失去藍天碧海,人們廣為關注。寶鋼湛江鋼鐵基地在設計之初就明確定位為“世界最高效率的綠色碳鋼生產基地”,中冶人為此拿出了看家本領:
中冶自主研發的封閉式環保料場、清潔化轉運、新型無料鐘爐頂、轉底爐固廢處理等大量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工藝、環保、能耗等指標整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在湛江鋼鐵宏偉原料場的一角“D型”煤場。大宗粉料的封閉環保貯存,成功實現了“用煤不見煤、用礦不見礦、運料不見料”的綠色清潔生產。
2015年,湛江鋼鐵燒結煙氣凈化一期工程投產,標志著由中冶長天和寶鋼共同自主研發、自主工程設計及主機技術裝備國產化的活性炭煙氣多污染物協同治理技術首次實現了工業化應用。成為我國鋼鐵行業大氣治理的標桿。中冶焦耐自主研發的干熄焦及煤氣精制工程,是湛江鋼鐵響應國家號召實現節能環保的重要一環。在焦爐煤氣精制處理規模上,本項目在全球焦化行業首次采用了中冶焦耐具有全部國內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創新和集成的煤氣處理能力為170000立方米/小時的大型化單系統。湛江環保BOO項目除塵生產區域還采用了中冶建研總院自主研發的除塵工藝專利,應用了集成9項專利并獲得了環保部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二等獎,大大降低了系統建設的投資和運行能耗,實現了環境保護和經濟效益的最佳融合。
湛江鋼鐵應用116項節能環保技術,引領著中國鋼鐵行業循環經濟理念的實踐、技術進步和成功應用,堪稱中國鋼廠綠色發展的集大成之作。
湛江市市長王中丙說,“我們相信它一定是一個生態環保最好、經濟效益最好、社會效益最好的生態型‘綠色鋼廠’。”
高爐聳立,管道縱橫。鋼水鐵流奔騰,湛江的天仍是碧空如洗,湛江的海仍是碧波奔涌,不變的是一片湛藍。
4、冶金建設運營服務“國家隊”
全產業鏈模式的推進
“
報告標題:突出改革主題,聚焦核心主業,全力打造世界第一冶金建設運營服務“國家隊”2017年7月25日
中冶人突破體制局限,進行持續不斷的創新。中冶寶鋼技術公司作為湛江鋼鐵生產運營主體供應商,永遠為湛江鋼鐵服務的新實踐,使得冶金建設“國家隊”再拔尖、再拔高、再創業,邁入一個新階段。
伴隨著湛江鋼鐵的建設,中冶寶鋼技術公司作為寶鋼股份戰略合作伙伴,以不可替代的管理優勢、技能優勢、服務優勢承接了湛江鋼鐵設備檢修、生產作業、全廠工程機械運營及技改施工等業務,為湛江鋼鐵提供從原料碼頭到成品運輸全流程、全產業鏈冶金運營服務。
中冶寶鋼技術公司實施“一廠管一廠”,上海總部各專業單位對口支撐模式,眾志成城,圍繞2015年9月一高爐點火這一目標,“一切為了‘15.9’,一切圍繞‘15.9’,一切服從‘15.9’”,抓好生產籌備和運營服務。新型模式的誕生,很多事是全新的摸索,僅僅服務,最初來自日本新日鐵的體制內技術服務模式,引入寶鋼后變成體制外股份合作模式,在湛江則又發展成為以運營為主的BOO運營模式。編制管理文件百余篇,技術文件36800篇;投資各工程機械、設備1500余臺套。
冶金運營服務,人才為本。中冶寶鋼技術公司三分之一上海骨干支撐,面向全國招聘4000英才,組織員工上夜校、師徒帶教、現場實訓、高手對決、技能比武等各類崗位技能培訓76000余人次,迅速打造一支高素質、高協同的專業團隊,全面助推湛江鋼鐵達產、達標、達效、達耗。
隨著湛江鋼鐵工程的推進,一個新興的鋼鐵運營服務產業也走向成熟。中冶集團從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建設、運營服務的全方位、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冶金建設“國家隊”形態凸現,為中冶在中國乃至世界鋼鐵市場形成持久的競爭力構筑起一個新平臺,躍上一個新階段。
5、黨旗飄揚在蔚藍的東海島
自從湛江項目開工,黨旗就高高飄揚在中冶湛江工地上。
2015年4月,中冶黨委決定,開展貫穿湛鋼建設全過程的“湛江藍·中冶夢”主題實踐活動,把中國夢的理念實實在在寫在湛藍的大海邊。
以開展“三比三賽”活動為載體,以“一面紅旗、兩個文明、兩個十佳”為抓手,得到湛江鋼鐵黨委的積極回應。一時間在湛江工地掀起了一股“比、學、趕、幫、超”的競爭熱潮,基層黨員反響熱烈,活動成效顯著,為湛鋼項目順利完成各項預定目標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精神支撐。
2015年10月4日,湛江遭遇百年不遇的強臺風“彩虹”的襲擊,臺風所過之處,一片狼藉。正處于試運營階段的湛江鋼廠受創嚴重,其自備電廠1號、2號機組跳電受損停機,全廠面臨大停電。為此,中冶人利用臺風10分鐘間歇期,每天1200多人,分兵兩路進入現場搶修,組織黨員冒著生命危險將發電柴油送到現場,解決了鋼廠的燃眉之急。
抗風救災中,湛江鋼鐵黨組織領導得力,黨員沖鋒在前,全力抗災搶險,啟動應急預案,開展災后生產自救與設備搶修工作。在維護湛江鋼鐵的日子里,中冶寶鋼技術公司這一冶金建設運營服務“國家隊”的新型經營模式,也經受了考驗,成為改革創新的標桿。
中央宣傳部研究員范希春:“一天也不耽誤,一天也不懈怠”是我所見的企業中最實的一個。
中央組織部黨建研究所研究員趙來軍:從上海從祖國各地來支撐的人員,他們撇家舍業,真的很不容易。
自2013年5月17日主體工程開工建設,2015年9月25日一號高爐點火,2016年7月15日二號高爐點火,2017年8月17日1550冷軋工程產線貫通,中冶人在鏖戰860多個日夜后,以“國家隊”的實力和姿態,交付一個世界級千萬噸低碳板材鋼鐵工廠給業主。
湛江鋼鐵,3年建成,耗資415億元,比原計劃節約投資40%,建設規模為年產鐵水823萬噸、鋼水892.8萬噸、鋼材944萬噸,2017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3.5億元,成為寶鋼股份現金成本最優的生產基地。
中國五礦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中冶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國文清說:以創新為動力實現鋼鐵冶金從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
湛江鋼鐵董事長、黨委書記盛更紅:“回過頭來看,湛江鋼鐵項目的立項、建設、生產過程,本身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體現。”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中冶集團是中國鋼鐵偉大的建設者,為中國鋼鐵建成世界最具競爭力的艱難道路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近年來,在國文清董事長的率領下,中冶集團再鑄國家鋼鐵實力,發揮精湛的技術和鋼鐵全產業鏈獨特的整合優勢,特別是以驚人的速度,僅三年時間就建設成世界一流的湛江鋼鐵。為中冶集團自豪、向中冶集團祝賀!祝福中冶集團未來更加美好!
中國五礦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中冶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國文清說:我們六十多年積淀形成的獨占鰲頭的核心技術、無可替代的冶金全產業鏈整合優勢、持續不斷的革新創新能力,在湛江鋼鐵項目得到了充分展示。
五年過去了。五年的砥礪奮進,奉獻給業主一座湛江鋼鐵基地,完成中冶人重鑄國家實力的夢想,抒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宏偉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說到底最終目的是滿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湛江鋼鐵建設是中冶人實施總書記供給側結構改革戰略最有說服力的例證。
在湛藍的南中國海邊上,中冶人展示了冶金建設產能擺脫沉沉霧霾走向新的希望的過程;也在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以獨占鰲頭的技術力量和實力,向世界宣示中國鋼鐵磅礴前行的力量。
《湛江藍 中冶夢》
作詞:巨 龍 作曲:任 明
雷州紅土海連天
兩萬壯士戰猶酣
民族夢想圖壯志
鋼鐵俠客舞翩躚
三元塔上憑欄指
東海島內話軒轅
中冶旌旗迎風立
獨占鰲頭笑蔚藍
蔚藍縱目千里遠
紅日躍騰天際間
號角聲聲耳畔獵
汗水掩面激情燃
國家隊員才華逸
技術引領勇登攀
火紅歲月紅土地
中冶力量譜新篇
三元塔上憑欄指
東海島內話軒轅
中冶旌旗迎風立
獨占鰲頭笑蔚藍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