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甲按】這篇報道原題《“齊”心“魯”力:村集體有經營收入了》,前面四個字講這是齊魯新事,后句就講到集體經濟的特征之一了。如今很多尚存一些集體經濟收入的村,主要是靠資源性收入,或稱資產經營。比如將過去集體的房屋出租給人做店面或者倉庫,收取租金。資產經營和生產經營是不同的。資產經營是按資分配。生產經營意味著有組織的生產勞動,分配形式就需要按勞分配了。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性質。這篇報道主要是講北城街道聯合社通過培訓農民銷售員,開展網絡銷售“帶貨”,使村集體有了經營性收入。多年來,如何把產品賣出去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難題。北城街道開辟銷售渠道是可以促進生產的。實際上,他們線上線下銷售的產品也是他們自己生產的。這個過程就是已有生產經營成分的集體經濟的表現了。北城街道黨工委統領14個行政村黨組織領辦的合作社,在探索中已見的初步成效,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北城街道黨工委書記楊正陽正在介紹產品(新華社記者 陳灝 攝)
"齊"心"魯"力
村集體有經營收入了
來自魯西北的鄉村振興探索見聞
“常樓新村15903元,光岳社區12514元,中心新村6745元……”春節前夕,山東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北城街道14個行政村的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拿到了街道聯合社不同金額的分紅。
村集體經濟薄弱、缺乏集體收入,是北城街道實現鄉村振興的“攔路虎”。為破解這一難題,2021年3月,街道黨工委牽頭成立北城街道鄉村振興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逐步吸收各村的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加入。聯合社全資控股成立聊城北城鄉村振興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開拓市政工程、物業服務、農副產品銷售、電商培訓等業務。
記者了解到,鄉村振興公司打造了“北城優品”“北城娃”等品牌,開發了糧油、調味品、休閑零食等40多種產品,全部由本地企業代工生產。這些產品的銷售,正是各村分紅的來源。
“我們從鄉村振興公司拿產品,通過網絡等渠道銷售,按業績拿分紅增加集體收入。”北城街道常樓新村黨總支副書記李長正介紹,以前常樓新村每年只有4.8萬元的集體收入,全部來自集體土地的流轉。如今通過村干部“帶貨”,村集體有了經營性收入。
除了給村集體分紅,北城街道還將產品按成本價提供給家庭經濟困難的群眾,讓他們通過集市、網絡銷售,利潤率在20%左右。鄉村振興公司去年還培訓農民2000余人,提高他們通過網絡開拓市場的能力。
北城街道建設的鄉村振興直播基地,去年培訓當地農民2000余人(新華社記者 陳灝 攝)
“單個村的合作社實力弱,闖市場成功的不多。”北城街道黨工委書記楊正陽說,街道聯合社搭起了更有支撐力的平臺。在街道黨工委的幫助下,鄉村振興公司扛起了資金、產品、物流等方面的風險,讓村集體和群眾當好“銷售員”就可以實現增收,從而以市場化的方式帶領群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14個村持股的街道聯合社不斷發展壯大,也在不斷為北城街道的共同富裕積累資本。
北城街道派駐鄉村振興公司“第一書記”劉鑫介紹,今年鄉村振興公司的目標營業額為5000萬元,預計可給各村和群眾分紅500萬元,并可通過投資和本部業務形成500萬元左右的公共積累。同時,市政工程、物業服務等業務,也吸納了100多名群眾穩定就業和400多人“打零工”。
聊城北城鄉村振興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產品(新華社記者 陳灝 攝)
北城街道謝樓村村民穆麗麗去年應聘到鄉村振興公司,目前已經成為二級企業的運營主管,負責北城鄉村振興直播基地農民培訓學院的管理,每個月的工資和績效共有6000元左右。她說:“我從家庭婦女變成了職業女性,收入也比以前外出打工穩定多了。”
財政和各村沒投一分錢,就讓村集體和群眾有了“長流水”。楊正陽說,北城街道將繼續支持聯合社發展倉儲物流、農產品加工銷售等產業,為當地的鄉村振興注入更大能量。
(新華社記者 陳灝,來源:新華社山東頻道)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