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有血有肉、真實義氣的恩格斯!《共產黨宣言》發表之后,1850年,為從經濟上幫助馬克思,使他能集中精力進行政治經濟學研究,于是決定回到父親公司工作……
30歲
回到曼徹斯特工作
恩格斯在市區租下了一處漂亮住宅,用于商務活動和與資本家打交道,然而對他來說,只有回到位于曼徹斯特郊區的海德路252號,這座偏僻簡樸的居所,“他才又成為一個自由人”,在這里,不僅有妻子瑪麗陪伴,還可以與友人同志相聚,從事理論研究。
恩格斯曾說過:“馬克思和我之間有分工,我的任務就是要在定期報刊上,因而特別是在同敵對見解的斗爭中,發表我們的見解,以便讓馬克思有時間去寫作他那部偉大的基本著作。”
這部“偉大的基本著作”,指的就是《資本論》。
在馬克思和恩格斯頻繁的書信往來中,他們經常討論《資本論》的篇章結構、重要論點和敘述方法。馬克思在研究中遇到難題時,也經常詢問恩格斯的意見,恩格斯總是及時答復,知無不言。
1867年8月16日深夜,馬克思看完《資本論》第一卷最后一個印張的校樣后致信恩格斯,他深情地寫道:“沒有你為我做的犧牲,我是不可能完成這三卷書的繁重工作的。我滿懷感激的心情擁抱你!”
50歲
搬到倫敦,與馬克思并肩戰斗
1870年9月,恩格斯終于結束了20年的經商生活,從曼徹斯特移居倫敦。此時的恩格斯無論在學識、理論還是經驗上,都得到了全面升華。
恩格斯回到倫敦后,立即被選為第一國際總委員會委員,并先后擔任第一國際在多個國家的通訊書記。
第一國際是工人階級的第一個國際性組織,馬克思是其靈魂和實際領袖。恩格斯則以他豐富的實踐經驗、卓越的理論水平和非凡的語言才能,成為馬克思最得力的助手。
19世紀70年代,馬克思繼續從事《資本論》的寫作,恩格斯則更多地承擔起指導國際工人運動的實際工作。
恩格斯在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上從來不遺余力。1876到1878年,他撰寫了《反杜林論》,批判杜林的錯誤觀點,全面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
恩格斯還把《反杜林論》的部分章節改編成《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馬克思稱它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入門”。這本書通俗易懂,被譯成十多種文字,成為當時傳播速度最快、影響最大的科學社會主義著作。
63歲
編輯出版《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
恩格斯與馬克思共同工作了40余年,他們一起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學說,領導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了19世紀歐洲工人運動。
無產階級的崇高事業和戰斗友誼,把馬克思、恩格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溘然長逝。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花費大量精力整理他那些文稿、信札和藏書,這樣做既是為了妥善保存國際無產階級的寶貴財富,也是為了整理出版馬克思的遺稿。
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著作《資本論》,在他生前只出版了第一卷,其他都是未完成的手稿。
馬克思生前囑咐小女兒愛琳娜,希望恩格斯能根據這些手稿“做出點什么”。
各國工人運動領袖和先進工人非常期待《資本論》續卷的出版,而恩格斯是唯一勝任這項工作的人,因為恩格斯最了解老戰友馬克思的思想,他還具有廣博的專門知識。同時,恩格斯是當時唯一能夠辨認馬克思筆跡的人。
清理馬克思手稿的工作十分繁重、辛苦,恩格斯經常通宵達旦地工作,這使他的眼疾復發了。
為了不影響工作進度,恩格斯請了助手,每天上午10點到下午5點,恩格斯躺在沙發上口授,由助手謄寫下來。
晚上,恩格斯再通讀一遍,校改一些錯誤,使原稿變成清楚易讀的編輯稿。
北京大學教授 顧海良:
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根據馬克思留下的《資本論》第二卷的八個手稿,在1885年編輯出版了《資本論》第二卷,后又經過近10年的努力,根據馬克思留下的主要的手稿和部分片段,在1894年出版了《資本論》第三卷。《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的出版,使得馬克思《資本論》理論體系得到完整的呈現,這是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做出的卓越的貢獻。
《資本論》出版后,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在全世界廣泛傳播,被稱為“工人階級的圣經”。
獨自承擔
指導國際工人運動的重任
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獨自承擔了指導國際工人運動的重任,同時總結幾十年來理論戰線的斗爭,概括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有力地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各國工人運動中的傳播。
19世紀80年代后期,隨著工人運動的發展壯大,加強無產階級國際團結的呼聲越來越高。為了阻止機會主義分子篡奪國際工人運動領導權,恩格斯積極幫助各國馬克思主義政黨建立新的國際組織。
1889年7月14日,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名代表齊聚巴黎,召開國際社會主義工人代表大會。這次會議實際上標志著新的國際即第二國際的成立。
為紀念美國芝加哥工人大罷工,會議決定,每年5月1日以“大規模的國際示威游行”的方式,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日和勞動保護法。從此,5月1日成為國際無產階級的節日。
1893年8月,年逾古稀的恩格斯應邀出席在瑞士蘇黎世舉行的第二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閉幕式。當大會主席宣布恩格斯的到來時,會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和雷鳴般的歡呼聲。
會后,恩格斯還游覽了維也納、柏林。每到一處,恩格斯都受到當地社會民主黨和工人群眾的熱烈歡迎,人們因為能目睹偉大導師的風采而激動不已。點擊視頻,看當時留下的恩格斯唯一一段影像資料。
75歲
魂歸大海,精神的光輝至今閃耀世界
1894年11月28日,恩格斯在瑞琴特公園路41號,度過了最后一個生日,這一年他74歲。
而就在幾個月前,遠東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
恩格斯密切關注著這場戰爭,他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不管這次戰爭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點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國整個傳統的制度將完全崩潰”。
恩格斯指出:“中日戰爭意味著古老中國的終結,意味著它的整個經濟基礎將會發生漸進的、但卻是全面的革命。”后來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充分證明了恩格斯的遠見卓識。
第二年3月,他病倒了。他的頸部右側出現了一個腫塊并迅速擴散,他患了癌癥。兩個月后,劇烈的疼痛已令他夜不能寐。雖然身患重病,但直到生命的最后時刻,他仍然在工作。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與世長辭。
這一噩耗震驚了世界。歐洲150多份報紙報道了恩格斯逝世的消息,歐美幾十種社會主義報刊發表了悼念恩格斯的文章,歐美各國無產階級沉痛悼念這位偉大導師,用各種語言表達著對他的無限敬仰和懷念之情。
恩格斯的精神風范內涵非常豐富,它表現在為勞苦大眾解放而奮斗終生的信念,為高揚真理旗幟而堅守陣地的恒心,為革命事業大局而勇于犧牲的氣概,為實現崇高理想而鞠躬盡瘁的品格。
今天,恩格斯的人生境界和崇高的精神風范已經同他的理論著作一樣,成為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精神財富。
(來源:“CCTV國家記憶”微信公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權威解讀“第二小提琴手”恩格斯的一生
2020-12-29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權威解讀“第二小提琴手”恩格斯的一生
2020-12-29?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