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德國、利比亞特約記者 青木 余歌】2011年10月23日,當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宣布全國解放的那一天,馬哈茂德對未來充滿憧憬。和當時的許多利比亞人一樣,馬哈茂德并不喜歡、甚至厭惡卡扎菲。所以,在北約幫助下,像馬哈茂德這樣的民兵蜂擁而起,推翻了卡扎菲政權。馬哈茂德認為,只要打倒了獨裁者,憑借豐富的石油資源,利比亞將成為“北非的迪拜”。
也就是從那時起,的黎波里街頭涂滿了“利比亞終于自由了”的標語。如今近4年過去了,街頭又增添了許多新涂鴉,最多的是“干掉哈夫塔爾”。哈夫塔爾是利比亞武裝部隊最高司令,但他的軍隊卻不能控制首都,首都目前被反政府的“利比亞黎明”控制。更值得一提的是,卡扎菲老家蘇爾特已完全被IS占據。2011年的革命顯然失敗了。
失敗的后果很嚴重。聯合國10月初發布的報告估計,約有300萬利比亞人受到沖突影響,占其總人口的1/2。歐盟數據顯示,自“阿拉伯之春”以來,每年有數萬至數十萬利比亞難民乘船駛向意大利。
27歲的納茲爾就是從意大利登陸來到德國的。“以前,(利比亞)年輕人可以挑選工作,苦活由外國勞工干。2011年之后,年輕人幾乎都沒了工作,許多人被迫加入武裝組織。”納茲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更別提職業培訓,年輕人待在利比亞沒有未來。”納茲爾目前在參加柏林市政府為難民提供的機床技工培訓。
55歲的難民索拉里斯以前在利比亞一家研究所工作。與許多知識分子一樣,他也曾支持“阿拉伯之春”,憧憬“真正民主”的到來。不過,結果讓他大失所望。“利比亞的遭遇是給我們的深刻教訓”,他說。
“內戰讓利比亞倒退了幾十年。”索拉里斯說,以前利比亞是非洲比較富裕的國家,現在是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而且,大批外勞逃離,對利比亞的經濟也是災難。利比亞曾經有250萬合法與非法外勞。“經濟惡化還不是最可怕的,利比亞人與人之間沒有了信任,才是如今面臨的最大障礙。”
棲身慕尼黑難民住所的阿扎德同樣曾擁有美好的生活。他曾是利比亞一家德國企業分公司的工程師。“卡扎菲時代,我們在的黎波里擁有不錯的生活。有一座獨立別墅,一輛德國汽車,收入穩定。”阿扎德說,“逃難到德國是無奈之舉,主要是為了家人的安全和孩子的教育。如果未來利比亞政局穩定,我們仍希望回到利比亞。”
實際上,戰亂不僅讓利比亞人四散逃離,也使它成為非法移民的中轉站。尤其是去年8月利比亞兩派全面開戰以來,非法移民進出利比亞如入無人之境。據聯合國統計,今年已經有近13萬人從利比亞出發偷渡到意大利。
附 大批敘利亞民眾集會“感謝俄羅斯,感謝普京”
在美國向反對派空投武器的同時,敘利亞政府軍在戰場上正節節勝利。敘利亞軍方13日發表聲明說,在俄羅斯的空襲配合下,敘政府軍打擊恐怖組織的地面軍事行動在多個地區取得重要成果,收復了位于北部阿勒頗省、拉塔基亞省和中部哈馬省的13個村鎮。
“感謝俄羅斯,感謝普京”。13日,大批敘利亞民眾聚集在俄羅斯駐敘大使館門前,他們高舉俄羅斯國旗和普京畫像,感謝俄連日在敘打擊IS的軍事行動。不過,這樣的集會使俄駐敘利亞大使館成為極端組織和反對派武裝的眼中釘。在敘民眾集會的同時,兩枚炮彈擊中俄駐敘使館,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法新社稱,“基地”組織敘利亞分支宣稱對爆炸事件負責。
實際上,不僅在敘利亞,在整個中東,俄羅斯打擊IS的行動受到了民眾的普遍歡迎。埃及電視臺新聞節目主持人穆薩13日播出了俄空軍襲擊IS的畫面。穆薩指著畫面稱,“請看,這就是俄羅斯,這就是俄羅斯軍隊,這就是普京。空中突擊的畫面表明俄羅斯在敘利亞對IS空襲的有效性,這是如此精確”。在對普京贊不絕口的同時,他也提到奧巴馬:“奧巴馬對IS太軟弱了。美軍在那里一年多了,我們沒有看到一名恐怖分子被消滅。”
英國《快報》稱,過去一周里,普京勇者無畏的形象頻繁出現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等中東民眾的汽車和廣告牌里。在伊拉克一張卡通廣告上繪著,上身裸露的普京揪住IS頭目巴格達迪的衣領:“我將把你壓成粉末。”報道稱,在中東很多人認為俄羅斯的軍事干預是打擊IS的一個轉折點。一些人甚至稱普京是“偉人和敬愛的領袖”,他“打破了自我吹噓的美國神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