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
近期反腐,有二則打虎新聞,一則是上海副市長艾寶俊涉嫌嚴重違紀接受調查,一則是證監會副主席姚剛涉嫌嚴重違紀被查。引發政界和金融界的震蕩。兩則貌似沒有關聯的新聞,其實內有乾坤。
中央巡視組今年第三輪巡視,一行三會四大行都在巡視名單上,中信、光大、人壽、人保等大型國企,同樣在列。這樣一種動作,更是表明:國企和金融領域的反腐,正在一步步走向深入。有意思的是,艾寶俊落馬,不僅代表著中紀委攻進“上海灘”,他還同時與國企和金融圈兩個領域的關聯頗深,其背后的意義不同以往,可以看作是中紀委拆解金融腐敗利益鏈的關鍵人物。
金融業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能對實體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在現行經濟進入中高速時期,較過往高速增長略為放緩的新常態下,抓經濟,就要抓實體經濟,就必須依靠國有企業這個中流砥柱,而金融腐敗卻是對這個中流砥柱的磨蝕。
回想清朝末年,1910年,上海橡膠股票風潮被稱為“亡國的股災”。當時,由于全球橡膠價格的下跌,金融機構的介入過深,以及清政府對市場缺乏監控和政府內部的黨爭,此次危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清政府的收入。迫于經濟壓力清政府收回原本商辦的鐵路,引發保路運動,清政府從湖北派兵鎮壓,導致辛亥革命的爆發,成為摧毀清朝的導火線。官與商盤根錯節,可謂是牽一發便動全身。
縱觀王岐山的反腐脈絡,政界,軍界,直至今年將觸角伸至金融界,若非股災引發,金融反腐未必來得那么快。金融經驗豐富、財經專家出身的王岐山,沒有將金融反腐放在較前位置,反成壓軸,非因金融反腐相對次要,而是金融是反腐深水區,出手前必須有更充足準備。內地金融業利益鏈至為龐大,往往有高級官員縱權包庇,在金融市場上下其手,構成權錢勾結大黑洞。十八大后,打國級老虎初見成效,金融腐敗逐漸失去保護傘,令金融反腐事半功倍。這或許就是把金融反腐放在政軍界之后的原因。只是股災加速了清除金融“股奸”,“內鬼”的步伐。
姚剛落馬,被指與境外合謀做空A股,大發國難財,從其留日經歷來看,筆者仍不能排除其背景會否扯上日本情報機構??峙虏粌H是發國難財那么簡單。早在張育軍下馬后,就有指證監會高官在救市期間,違規把巨額資金轉移到香港和新加坡,參與做空中國股市,而負責轉移資金的人,已被從香港“勸回”大陸自首,也極有可能成為姚剛的污點證人。
今年牽頭做救市的三位證監會高管,一名退休,另兩人就是已經落馬的姚剛和張育軍;救市主力全部落馬,可見當時所謂的“救市”,不是沒有達到保護國家和民眾利益的目的,就是救市這班人,借機中飽私囊。值得一提的是,就爆發股災后不久,針對證監會的救市,筆者就多次發表相關文章。
今年股災,據說中央已經定性為“金融政變”,幕后主腦是一群既得利益者,表面擁護中央,暗中行反對之實。今年6月,有四股惡意做空中國股市的力量“合流”,才造成了大陸股市的嚴重暴跌。這四股力量中,其中一種是潛藏在大陸一些大學、研究院、研究中心甚至政府機關里的官員和學者。
股災雖然已過去,對“股奸”的清查還將繼續,金融界反腐風暴可能更加猛烈,更大的風暴還在后面。
四股力量惡意做空中國經濟和股市!
滬指在今年6月12號創出5178點7年新高后,在短短不到1個月的時間內,一路下探至7月9日的3373點,在逐步企穩后,于8月11日再次展開暴跌之旅,到8月26日直探至2850點,股市漲跌本來是正常現象,但A股這兩波調整下跌速度之快、千股跌停、千股漲停、千股停牌等現象實為A股史上罕見。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此次股市大暴跌。
一、杠桿資金的進退非股市暴跌主因
中國股市在今年六七月間發生崩塌式下跌,究竟是出于何種原因?筆者認為,長期形成的四支做空中國的力量,在此期間得以“合流”,是造成股市大暴跌的主要原因。而杠桿資金的進退,只是一個被借來的說辭而已。
我們不須回避的是,在上證綜指漲到5000點時,當然會出現自然下跌,但這四支做空力量“合流”后,局面就不一樣了:下跌速度驟然加大,市場動蕩迅速蔓延,人心人氣遭遇摧毀。由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此次危機,及時采取了一系列穩定市場的政策措施,防范住了系統性金融風險,但教訓的深刻性并不因此而減弱。
二、需重新認識股市所處的內外環境
我們需要重新認識中國股市所處的內外環境。很多人認為,股市不過是“公司股份”進行交易的場所,只要有明確的交易規則,有公正的監管,市場漲跌就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了。這次危機徹底打破了這種淺顯的“股市觀”。在當代,股市的價值中樞、運行秩序是否穩定,其是否具有吸引力,是一國政治經濟社會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僅僅把股市僅僅看作發行股票和實施兼并收購的平臺、一個交易市場,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股市中的利益主體必須與國家戰略利益相一致,而不能有根本性沖突。但目前的狀況是很不樂觀的。
三、四股力量做空中國經濟和股市
長期以來,基于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形成了四支做空中國經濟和股市的主要力量。第一支力量來自美國。我們承認美國存在不可忽視的對華友好力量,但長期以來,美國也同樣存在遏制中國的力量。他們一手運用其主導的輿論機器,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實施干擾;一手使用經濟手段、真刀真槍地做空中國。他們的輿論說中國投資不可持續、房地產即將崩盤、銀行壞賬累累、地方債陷入泥潭等等。他們還在貿易、匯率等領域對中國不斷施壓,近期又干擾亞投行進程,運用TPP“圍堵”,甚至不遠萬里到南海來“捍衛航行自由”。幾年前,他們就推出了在境外做空中國的指數基金期貨產品,一個在紐約交易所掛牌,一個在新加坡交易所掛牌。通過做空這些指數基金期貨,引導帶動境內機構做空中國。
第二支力量是境內一些大的投行機構和基金公司。這些美國指揮棒的聽從者,不維護國家利益,只顧集團利益,追漲殺跌,還制造謠言。筆者認為,作為國家的重點金融機構,應該首先遵循維護市場穩定、維護大盤藍籌股價值的原則。但十分遺憾的是,銀行股跌破了凈資產值,仍然被一些大型投資銀行拋售;有的創業板股票市盈率已高達150倍甚至200倍,但一些投資銀行還在推波助瀾;當5月份大盤指數已經翻番后,一些投行還在鼓勵投資者質押股票進行融資。
這些投行機構不但不維護整個市場的價值中樞,不對客戶盡提示風險之責,而且,個別機構還內外勾結,套取國家維穩資金。如此,國家和市場的整體利益何在?
第三支力量是境內一些普通的機構投資者。他們懶得研究經濟和公司的基本面,懶得研究中央和各部委的經濟政策,懶得研究企業的周期規律,聽風就是雨,你跌我就狠砸,你漲我就猛推。完全唯利是圖。一旦市場不穩,他們就成為一個加速器。
第四支力量就潛藏在我們的一些大學、研究院、研究中心甚至政府機關里頭的官員和學者。他們看似個體孤立,但已經成為一個服務于美國戰略意圖的“勢力層”。其中確有個別人是“不自覺地跟隨”,但另一些人是主動配合美國戰略意圖,致力于唱空做空中國。
四、眾多股市牛詞不合理
一位國有金融機構的副董事長就講:“改革開放38年了,為什么以前沒有改革牛市,現在卻有改革牛市?為什么經濟增長掉到7%卻有牛市?”還有人說:“一帶一路”戰略是“吹著口哨走夜路”,稱中國推動對外產能合作是“癡人說夢”。這些說法,直接針對中央關于改革發展的一些戰略決策。又如,在7月20日,股市維穩剛剛有起色,有一本雜志就開始炒作“維穩資金要退出”的話題,很不合常理。
在此,筆者要特別說一說杠桿資金問題。早在去年7月,我國主板市場行情剛啟動時,“杠桿牛市”一詞就被造出來,并廣泛應用和傳播。這個議題設置的作用很顯著:一是持續引發公眾對于行情性質的質疑;二是嚴重混淆了正常融資活動與非法融資活動的差異,制造了監管模糊區。其實,按照正常邏輯,合法融資活動應當依法受到保護,無需戴上“杠桿資金”的帽子;基于改革預期和上市公司業績預期的牛市更不應該戴上“杠桿牛市”的帽子。在筆者看來,杠桿資金的風險管控,應該是投行基于市場風險高低、基于股票價值中樞高低的自覺行為;而違法資金無論是充當“杠桿資金”還是充當“扶貧助殘資金”,都應當是金融監管部門打擊的對象。將股市暴跌的原因歸結于杠桿資金增多,筆者是不贊成的。
五、中國股市遭惡意狙擊非第一次
中國股市遭遇此次惡意狙擊并不是第一次,1997年、2001年、2007年、2011年都曾遭遇類似狙擊,但人們對原因的查找主要是在“技術層面”,然后試圖在“技術層面”加以解決,終于導致了此次更為嚴重的危機。筆者希望此次危機成為一道分水嶺,讓我們下定決心真正重視股市的戰略問題,從戰略和技術兩個層面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使中國股市成為國家政治經濟社會長期穩定發展的有機構成部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