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國為首的反恐力量對ISIS(“伊斯蘭國”)的軍事打擊已持續近1年時間,戰局一直較為沉悶,6月初的一則消息卻頗富戲劇性:歷來善于利用社交媒體造勢的ISIS,因1名指揮官發在社交網絡上的自拍照,暴露了其設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總部大樓的位置,從而導致大樓被美軍定點摧毀。事實上,與直接的軍事對抗相比,美軍與ISIS之間的宣傳戰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斗爭花絮往往更有看點,也更有啟示意義。
美軍打擊ISIS軍事行動中的輿論武器配合
美軍在對ISIS直接發動軍事打擊的同時,以傳媒平臺和各種信息為武器,通過輿論威懾、輿論“斬首”“惡名標簽”等戰法,打擊ISIS信心士氣和作戰意志,影響民眾和國際社會態度,有效削弱了ISIS輿論影響力和整體實力,鞏固擴大了打擊ISIS統一戰線,為爭取政治主動和軍事勝利營造了有利條件。主要采取了以下5類行動。
高調示強,表明戰略決心和意志。尤其是去年8月7日奧巴馬授權軍事打擊ISIS后,盡管軍事行動尚未展開,《紐約時報》(中文網)和《星條旗報》等美國媒體就進行了密集報道。首輪空襲后,美方又通過CNN、《紐約時報》(中文網)等渠道釋放出“奧巴馬政府空襲ISIS的行動要持續數月”的信息。9月16日,美國參聯會主席鄧普西針對膠著的戰局公開對媒體表示,如果空襲不能徹底摧毀ISIS,就將建議總統奧巴馬派遣地面部隊。這些示強舉動都是要告訴ISIS,美國的軍事打擊不是做樣子,具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戰略決心,從而達成震懾目的。
展示戰果,打擊敵方信心士氣。在此次作戰中,美軍像往常一樣利用強大國際傳媒網絡,直觀展示對ISIS的空襲效果。去年8月初以來,ISIS火炮陣地被美空軍精確擊中、F-22首次參加實戰發動空襲、被美軍空襲的軍事目標冒出滾滾濃煙等畫面反復出現,強化了美軍強大、每次出戰必有斬獲的印象,對ISIS構成了較大心理壓力。同時,也回應了國內民眾關于作戰效果的關切,堅定了民眾對反恐怖作戰的支持。
“輿論斬首”,提高輿論攻擊效率。去年11月7日,美軍在一次空襲行動中摧毀了ISIS的一支車隊,炸死多名骨干分子,外間盛傳ISIS首領巴格達迪在空襲中受重傷,甚至被打死。面對傳言,美國國防部發言人一方面證實此次空襲炸毀了10輛卡車,打死了數名極端組織領導人,一方面又表示他們正在求證巴格達迪當時是否在現場,貌似客觀嚴謹的表態,實際上帶給外界巴格達迪“可能受重傷,也可能已死”的更多聯想。盡管后來ISIS通過社交媒體公布巴格達迪最新錄音,竭力證明他還活著,但此事對ISIS軍心士氣造成的實際影響不容低估,巴格達迪對部隊和民眾的影響力控制力也必然受到削弱。
“惡名標簽”,搶占國際道義制高點。美軍抓住ISIS蓄意襲擊平民,迫害其他宗教信眾和少數族裔,造成大量無辜平民死傷,致使數百萬人流離失所的事實大做文章,通過媒體不斷給ISIS貼上“恐怖分子”“極端組織”“反人類”的標簽,向全世界反復說明,ISIS對中東地區乃至世界和平與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嚴重踐踏人權和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從而將ISIS置于國際道義公理的“死地”,使其徹底喪失辯駁的基礎。美軍的“惡名標簽”戰術,使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站到支持美國的陣營中,聯合國安理會也順利通過制裁ISIS的決議,即使是和ISIS有暗中牽連的國家和勢力都不敢公然與其接近,連臭名昭著的基地組織也以ISIS“過于殘忍野蠻”為由與其斷絕關系。今年3月,美軍還在ISIS控制的敘利亞地區內空投6萬余張漫畫宣傳單,將ISIS描繪成年輕人的“絞肉機”,意在消減ISIS在伊斯蘭青年中的好感。
美軍打擊ISIS軍事行動中輿論宣傳體現出的趨勢性特征
反恐軍事行動有著特定的對象和任務,因而其中的輿論宣傳也具有顯著特點。從美軍此次打擊ISIS軍事行動的輿論宣傳來看,主要體現了如下4個方面的趨勢性特征。
輿論宣傳在反恐軍事行動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恐怖勢力的根源在于普通民眾中的恐怖主義意識形態,反恐怖斗爭的對象,也絕不僅限于數量有限的武裝恐怖分子。事實上,ISIS的輿論宣傳,無論是號稱自己是伊斯蘭世界的正統政權,還是譴責美軍壓迫伊斯蘭文明,都是著眼于對于伊斯蘭民眾尤其是戰區民眾進行輿論動員,鼓動其加入己方陣營。例如,他們通過為難民提供面包,為孩子提供《可蘭經》課程等來擴大民眾支持,并且通過公布“建國藍圖”,誘騙更多支持者加入。事實上,沒有民眾動員,ISIS就只剩下空洞的激進理念。
反恐軍事行動與輿論宣傳融合互動進一步加深。一方面,軍事作戰直接促進輿論作戰。在此次作戰中,美軍充分發揮軍事力量優勢,對ISIS掌握的有形輿論戰平臺進行硬摧毀,從而強化了在輿論戰方面的非對稱優勢;通過聯合作戰的信息共享機制,直接將軍事行動中武器平臺采集的打擊過程、毀傷效果等信息運用于輿論戰,在大眾傳媒反復播發渲染,從而對ISIS達成了輿論壓制和心理震懾。
另一方面,輿論作戰直接支撐軍事作戰。美軍利用ISIS發布的輿論信息,如推特上的圖片、視頻、聲音等信息,判斷其所處位置、活動規律等,將輿論戰信息直接轉化為軍事情報信息,并據此引導無人機、直升機和精確制導武器對極端武裝進行打擊,給ISIS造成了較大損失。一份ISIS內部文件顯示,自從遭到美軍空襲后,ISIS要求武裝人員不再擅自使用手機拍攝視頻或照片,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部分武裝人員先前發布的內容可能“泄密”,招來殺身之禍。
而從ISIS角度看,放大對手軍事失誤更是實施輿論攻擊的常用手段。去年10月21日ISIS在互聯網上發布視頻,展示其不久前截獲的美軍空投給庫爾德武裝的武器,畫面上,一名蒙面武裝人員手持手榴彈,面對鏡頭向美軍“致謝”。這一舉動,將美軍空投武器的戰術失誤暴露在全世界面前,并竭力放大,給美軍造成了很大被動,美國政府不得不做出回應,承認確有一批空投武器落入ISIS之手。這也是反恐怖軍事行動和輿論宣傳行動關聯性的另一種生動體現。
傳媒技術的普及加大了反恐輿論斗爭難度。曾寫過《法國圣戰者》的法國記者戴維達維德·湯姆森就指出,在美國及其盟友發起打擊“伊斯蘭國”的聯盟前,“伊斯蘭國”積極鼓勵其武裝人員拍照并上傳社交網絡,“其指示是‘正面展示我們’,推動招募工作和更多人員流入”。美國防長哈格爾甚至感嘆IS是迄今為止見過的最有經驗、資金最充足、最強大的恐怖組織。
同時,此次戰爭進一步證明,在互聯網及其衍生品高度發達的時代,絕對的信息阻斷難以實現。美軍可以比較輕易地壓制、摧毀ISIS的傳統媒體平臺,但對于互聯網空間尤其是個性化的自媒體空間卻顯得無能為力。例如,在美軍的斬首行動中,國際媒體稱“巴格達迪已死”,但ISIS很快能夠在網上發聲“辟謠”。試想如果沒有互聯網渠道,巴格達迪即使活著,也將在輿論空間“被死亡”。
對輿論信息的精確釋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反恐軍事行動背景下,輿論場對于各方的發言、表態高度敏感。實施反恐軍事行動一方身為國家實體,如果在信息釋放方面不能保證精確性、權威性和嚴肅性,將不可避免被“斷章取義”,造成自亂陣腳,在輿論上產生不利影響。去年8月28日,奧巴馬在白宮記者會上說:“美國目前沒有應對ISIS的最佳戰略。”此言一出,在各大媒體引起軒然大波,美國政治新聞網29日即評論道:“奧巴馬希望為自己爭取多一些政治空間……但是他的做法可能暗示了他在該問題上的舉棋不定……很明顯,奧巴馬是希望人們不要對美國空軍力量能夠快速解決危機抱有過高期望,但他用于描述決策過程的尷尬措辭,或將使其本人困擾一段時間。”
為應對這一情況,白宮不得不集體啟動損害控制模式,白宮助手火速在網上和電視上澄清。但是,奧巴馬的這一不精確表述,顯然已經給美方的輿論攻勢和作戰士氣造成了意想不到的損害。
對反恐軍事行動輿論手段運用的啟示
此次美軍針對ISIS的軍事行動,是繼阿富汗戰爭后一次較大規模的反恐怖聯合作戰,其輿論宣傳行動的經驗教訓,對未來反恐軍事行動中的輿論手段運用有著重要啟示。
未雨綢繆,確保快速有效應對。美軍正式打擊ISIS之前的數月時間里,ISIS在輿論宣傳上占盡先機,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方面較少作為,這當中固然有美方自己的整體戰略考量,但對于ISIS的迅猛發展和強大攻勢準備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我軍未來反恐軍事行動,必然涉及軍地聯合(軍隊、武警、安全部門)和軍內的軍兵種聯合(地面部隊、空中力量、特種作戰分隊)以及指揮、通信、情報等諸多要素配合,只有提前理順軍事行動與輿論宣傳工作的一體聯動機制,如明確軍事情報與輿論情報的共享機制等,遇事才能實現迅速反應,防止臨戰忙亂。
靈活布局,使“反恐之聲”跨出國門。全球化時代的反恐軍事行動,僅以一國之力很難獲取全勝,必須爭取國際社會廣泛支持。未來我軍在反恐軍事行動中,擁有的國際傳播資源比較有限,尤其是西方國家在反恐問題上采取雙重標準,在我軍遂行反恐軍事行動中不一定會真心協助,而且還有可能在國際輿論場中對我進行牽制打壓,從而變相幫助“東突”等恐怖勢力發聲。對此必須有清醒認識,并盡快采取應對措施。
一方面,要通過傳媒力量布局和技術手段改進,強化我國際傳播能力,其中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兼具國際傳播力和個體影響力的新興傳播平臺值得重點關注和運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組織、亞太經合組織(APEC)等多邊場合的反恐國際合作機制,通過參與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武裝力量跨境年度聯合反恐演習等機會,摸索和完善輿論宣傳的交流協作機制,為未來反恐輿論斗爭跨出國門謀局造勢。
嚴密管控,封堵恐怖勢力釋放信息渠道。恐怖勢力釋放恐怖信息的舉動,就像暴力恐怖襲擊一樣神出鬼沒,善于尋找各種漏洞。因此,在我未來反恐軍事行動中,必須加強媒體管控,按照戰時軍事新聞宣傳有關管理規定,進行媒體背景研判、記者身份審查、新聞稿件審查,并通過新聞采訪陪同、劃定采訪路線、網絡信息監控等手段,最大限度限制和消除恐怖信息傳播。
同時,要加強對記者的保護。ISIS就曾通過綁架、殺害媒體記者,制造了大量恐怖信息,去年10月下旬,甚至別出心裁利用被其綁架的西方記者報道科巴尼地區的戰況。這就提示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反恐作戰區域的記者管理和保護,防止被恐怖分子襲擊和利用。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