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12月2日報道 網絡把世界連為一體,開辟第六維空間——心理空間,無形之心被無形之網推舉、放大為戰爭制勝的新高地。在“網”“心”交織的變形空間中,大國戰略博弈的主要樣式已轉向第七代戰爭——“信息思想戰”。
由意識形態沖突、常規軍事力量的“械斗”和各種網絡攻擊構成的混合戰爭,彌漫當代軍事現實。急速變化著的戰爭形態,已全面沖擊和超越自海灣戰爭以來相對固化的“信息化”概念。關于戰爭和反戰爭的知識系統亟需升級、更新。軍事革命不是一聲發令槍,而是一個歷史階段中的一場跨欄長跑。
美國掉入網絡時代陷阱
眼下,當今世界最先進、最強大的國家——如美國、老歐洲國家、俄羅斯,都在和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作戰。近代史上的這些老列強聯手出擊,幾乎總是所向披靡。但是,這一次它們動用了除核武器以外幾乎所有的先進武器,甚至動用了古老國家體系中的其他力量,來對付一個崛起僅一年多的“伊斯蘭國”,但是戰爭規模、范圍不是越打越小,而是正好相反。
美國已經掉入比越南戰爭更兇險的陷阱之中,這是因為今天已進入網絡時代。當年,它撤出戰場就可以擺脫災難,現在,它端坐家中也無安全感可言。自二戰后就在引領危險的戰爭新潮流的美國,終于把世界帶到了一個連它自己也不認識的戰爭時代面前。
“IS成了恐怖颶風,在全球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極端分子。他們正在摧毀國家、社會和文化組織,變成了自納粹以來最危險的仇恨中心。”美國雅虎網站說,“IS興起,利比亞,也門血腥的內戰,‘基地’組織在中東不斷爆發的戰爭中復活,這些都是失敗的‘阿拉伯之春’的組成部分,這也是奧巴馬對外戰略記錄中最黑暗的部分。”
而“阿拉伯之春”的所謂革命,在美國是被視為網絡時代成功的新戰爭樣式而全力實施的!
從軍事角度看,這難道不是美國在信息化軍事革命基本完成后,按照常規戰爭思路在新技術時代遭遇的新難題嗎?形象一點說,它造了一輛性能優異的山地越野車,但是,在山的那一邊,它開進了未知的沼澤地。
“互聯網+戰爭”水到渠成
冷戰結束后美國乘勝追擊,開始實施對前社會主義地區和其他地區的“民主改造”——即征服世界的帝國行動。在此進程中,世界軍事變革呈現動態性的連續突變,由此塑造了今天世界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生態。人類戰爭悄然開始新的全面進化。
在美國戰略思維調整,全面推行新征服理念期間,西方從機械化到電子化、信息化、網絡化持續躍進,實現國家技術和新工業形態轉換,同時也帶動世界技術、經濟、政治、軍事領域發生巨變,使得這一時期的世界戰爭形態呈現出具有復合特征的“多形態”化:既有傳統的軍事型戰爭,也有嬗變中的文化型、經濟型戰爭,還摻雜了原始的非國家組織的恐怖型戰爭。
歷史規律又一次顯現:當一種核心技術全面取代上一代技術,成為世界主宰的時候,國際格局就將發生巨變,直接表現就是世界范圍的戰爭。蒸汽機時代歐、美對亞洲的入侵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內燃機時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現在,計算機時代到來了。世界格局變化劇烈,國際形勢空前激蕩,表現在軍事上,是一幅世界戰爭史上罕見的情景:在同一個時空中同時并存多類型戰爭——這是各參戰方所擁有的物質實力和政治主張決定的。這種現實使得現代戰爭的規劃者無法依照單一的制式化戰爭思路,組建任務和職能單一的軍事體系。
美國以文化戰略為主,經濟和軍事戰略為輔,成功肢解了以蘇聯為首的華約陣營,接著以冷戰中積蓄的新軍事勢能,發起海灣戰爭——掀起以精確制導武器為特征的“信息(其實是傳感器)化”軍事革命,又以內部瓦解、外部干涉的新模式發起科索沃戰爭。進入21世紀,美國文化和軍事的兩只戰爭手交替揮舞,攪得世界周天寒徹。
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在《力量轉移——臨近21世紀時的知識、財富和暴力》中說:“世界已經離開了暴力與金錢控制的時代,而未來世界政治的魔方將控制在擁有信息的強人手里,他們會使用手中掌握的網絡控制權、信息發布權,利用英語這種強大的文化語言優勢,達到暴力和金錢無法征服的目的。”在人類剛剛進入21世紀時,全球也不過只有3.6億網民,但在今天,這個數字已經突破了20億。網絡語言、網絡文化、網絡經濟……世界已經在美國之后魚貫進入網絡時代。
“互聯網+戰爭”于是成為自然而然的事情。
如果把初始的冷兵器時代戰爭算做第一代,當下世界的戰爭形態正在進入第七代。熱兵器時代、蒸汽機半機械化時代是在陸海二維平面空間進行;內燃機機械化立體戰爭開辟陸海空三維立體空間;核武器時代,洲際導彈開辟第四維太空空間;電子信息化時代開辟第五維電磁空間;當前正在發生著的第六代信息、網絡化革命,除覆蓋前五大空間之外,還將開辟思想或心理空間等六維空間,誕生第七代戰爭。
從“沙漠風暴”到“網絡風暴”
正如核爆炸發生在臨界點被突破一樣,美國在完成網絡化社會轉型之后,其戰略思維也瞬間發生了“核裂變”——它發現了網絡時代思想無國界的現實引發的世界無政府主義。
美國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說:“我們正在創造一個新世界,人人都可以進入這個世界,而不必考慮由種族、經濟力、武力、出生地而來的特權或偏見……”想想看,這“新世界”宣言對于激情澎湃渴望革故鼎新的青年人有著怎樣的號召力?而青年人正好是網絡的主要使用者,是“賽博空間”虛擬世界的主要“居民”。
美國正是看到這一時代巨變即將在現實世界引發的政治地震和海嘯,順勢而為,制造了一場又一場“顏色革命”。美國國防部委托蘭德公司寫過一份美國全球軟實力的戰略報告,明確提出要在世界各地擴張網絡連接,特別是要連接到那些不喜歡美國思想觀念的國家,通過網絡向世界發起思想進軍。
2009年11月,美國網絡安全公司發布報告《近在眼前:走進網絡大戰的時代》認為,大國正積蓄力量,以利用網絡控制戰爭。備戰網絡戰爭的國家,以美國、以色列、俄羅斯和法國最積極。報告稱“全球已經進入網絡冷戰的時代”。話音剛落,2010年突尼斯發生“茉莉花革命”,軍隊還沒有從茫然無措中回過神來,政權已改換門庭。美國媒體說“它立即創造了歷史——突尼斯成為阿拉伯世界首個通過公民暴動推翻其領導人的國家,或者更確切地說是網民,這得益于突尼斯先進的現代通信基礎建設、互聯網的普及和手機移動網絡的數字化”。
從1991年“沙漠風暴”到2010年“網絡風暴”,從軍事意義上物理傳感器的信息化戰爭,到政治意義上心理傳導性網絡化戰爭,在20年的時間里,“戰爭”的外觀和本質都發生了巨變,再也無法削足適履地被傳統軍事概念所包括。
今天,世界已在一張“網”中。軍事領域的變化已經發生。從以傳感器為核心以電磁空間為邊界的電子、信息戰——我稱之為“電信戰”,到以網絡為核心以心理空間開辟為特征的網絡、心理戰——我稱之為“網心戰”,我們關于戰爭和反戰爭的認知體系,亟需升級換代。
“網心戰”目標“攻心為上”
如果說第六代戰爭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的話,第七代戰爭的基本特征是“網絡”化。網絡化是信息化的物質、技術基礎,而信息則是網絡空間的填充物。
物理或地理疆界的消失——網絡時代來臨前,世界各國被陸地、海洋等地理邊界隔離著,軍隊的任務就是戍邊守關。但是,網絡實現了全球的“天塹變通途”,地理國界在現代國防范疇中已名存實亡。從蒸汽機開辟海洋,內燃機開辟空天,到電子計算機及網絡技術開辟電磁空間和心理空間,人類公共物理空間和各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社會空間已事實上緊密結合在一起,世界形成真正的“聯合體”。
從冷兵器到電子信息(傳感器)化等前六代戰爭,都可以歸入軍事帝國主義的時代范疇——因為這些戰爭的對陣雙方主要是軍隊,并以軍事征服為目的。而第七代戰爭誕生的時代背景,則是以文化帝國主義為主,經濟和軍事帝國主義為輔。這就意味著,以“網”“心”為關鍵詞的最新一輪的軍事革命,從戰爭理念、戰爭思維、戰爭目標以及戰爭形態等整個戰爭體系,不僅與機械化時代的戰爭截然不同,即使與以海灣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為代表、以“電”“信”為關鍵詞的軍事意義上的信息化戰爭,也有內涵和外延的巨大不同。
“網心戰”主戰樣式和戰略目標是“攻心為上”——雖然這是春秋戰國時代就有的理想戰爭原則,但直到今天才成為有可靠技術保障的戰略目標和戰爭樣式。當今網絡時代,信息思想戰登堂入室,戰略目標是爭奪人心。人心是基,國家是樓,基不穩,樓難固;國家如“皮”,軍隊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得人心者得天下,“網心戰”因此正在成為大國博弈的主戰樣式。
傳統戰爭和軍隊,主要是地理攻防;而以“網”“心”為關鍵詞的第七代戰爭,則是伴隨著思想入侵,從邊防到心防全空間覆蓋。第七代戰爭的基本套路是外部長期滲透,內部瓦解,里應外合,暗戰無聲。由于新式“木馬軍團”作用凸顯而傳統“鐵馬軍團”戰略意義的相對易位,網心戰的外觀體現為前期的“非金屬戰爭”與后期的“金屬戰爭”并重。
第七代戰爭戰略功能的發揮,概略地可分兩個層次:一是“硬控制”。即利用芯片、組件設備,利用網絡控制對方的戰略設施,搜集對方情報,掌握對方數據(大數據時代);戰時則直接攻擊對方國家的戰略節點,實施網絡癱瘓,短時間內摧毀對方抵抗意志;二是“軟殺傷”。由網絡硬件拓展出政治功能,通過思想攻勢,超越軍事層面,直接對對方(國家或民族整體、個體)發起意識形態戰略戰,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平時、戰時,一硬一軟,前者威懾隨時待命,后者攻擊不分晝夜。平時與戰時界限的消失,是第七代戰爭最突出的特點。
靠著網絡這種新技術形態、新社會形態和新軍事形態賦予的新權力——信息霸權,美國事實上已經建立起信息帝國,這種空前巨大的軟實力,整合并加固了美國在世界政治、經濟、軍事、外交領域里的硬實力。在利用推特等網絡社交工具成功操作中東“茉莉花革命”之后,美國已經找到了一種不需要大規模動用傳統軍事力量,就可以達到戰略目的的最好“戰爭”方法。
在大國對小國的軍事戰爭中,美國一直摧枯拉朽,但在對非國家政治體如“基地”組織、塔利班、“伊斯蘭國”,則陷入苦戰,常規軍事優勢難以體現。美國以文化戰略對社會主義陣營的顛覆和對阿拉伯世界的民主改造總體成功,但也遭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反制。通過網絡,“伊斯蘭國”全球性招募80余國的激進穆斯林,美國、英國和法國都有大批青年參加,使美國大張旗鼓的反恐戰爭歸于失敗,同時還深陷自越戰之后最難以自拔的泥潭。這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第七代戰爭的來臨:“伊斯蘭國”利用網絡,不僅對西方展開正面的以價值觀對價值觀的反擊,還通過網絡招募兵員、募集資金,在相當程度上彌補了雙方純粹的武力差距。
借助網絡平臺和路徑,軟硬兼施雙管齊下,第七代戰爭實現了軍爭(軍隊間的戰爭)、國爭(國家間戰爭)和心爭(族群價值觀及意識形態戰爭),及軍事、政治、經濟三個層次、三種境界的無縫銜接和自然融合。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