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教材事件已經過去一個月了,教育部的調查結果還沒有出來,倒是在6月21日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大談十年來義務教育工作的“歷史性成就”。
在教材余毒尚未清除之際,就忙著總結成就,這合適嗎?中小學教材,事關千千萬萬學生的成長,作為國家意識形態的主陣地,失守十來年,豈是一句“整改”可以敷衍了事的!
看問題要善于從政治上看,這是插圖好看不好看的問題嗎?顯然不是。這是沒有硝煙的戰爭,這是一場“斗爭”,檢驗相關部門敢不敢斗,善不善斗的問題。
相關部門,口頭上天天喊“偉大斗爭”,盡是形式主義!斗爭就在身邊,怎么就裝聾作啞了呢?不是有意識形態責任制考核嗎?考核的成效在哪里?陣地都丟了,還能拿優秀?不是講“政治三力”嗎?相關部門的政治判斷力在哪里?政治領悟力在哪里?政治執行力又在哪里?!
教材也好,電影也好,電視劇也罷,抖音、快手等等,這些都屬于意識形態領域的問題。
這些年,意識形態的工作又怎么樣呢?
有什么樣的經濟基礎,就會產生什么樣的上層建筑。
現在的經濟基礎,有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一共5000萬家,還有1億戶個體工商戶。
這些企業、個體,肯定要發聲,肯定要表達自己的想法,以鞏固自己的經濟基礎。
于是,就出現了所謂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既有紅色文化、革命文化、優秀的傳統文化,但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低俗文化、享樂文化,甚至還有黃色文化、狼性文化、黑幫文化,這是復雜的經濟基礎在上層建筑層面的體現。
2017年在南昌一公司年會現場,多名女子在舞臺上因沒完成業績互扇耳光,公司希望以此激發員工的狼性……
這讓我想起了某位領導的話:“一些人對黃色無所謂,對紅色卻十分敏感。”
女生們趴在椅子上一字排開,身后的男生貼著女生的腰,用不可描述的肢體動作將氣球擠爆,臺下的觀眾發出一陣陣叫好的聲音。
我們常說,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可事實上呢?輿論陣地已經岌岌可危啊!
比如傳統的報紙、廣播、電視、雜志,我們對應的有報社,有廣播電視臺,養了不少人,級別還不低,但是又發揮了什么作用呢?
報紙、雜志,誰看呢?毛主席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曾批評人民日報是二流報紙,還不如中國青年報,因為它不談理論不談思想,就喜歡空喊口號。
廣播,除了出租車司機會聽一聽,誰還會聽呢?電視,各大臺的收視率早已慘不忍睹!
電影院,大家還是喜歡去的,畢竟空間和音質擺在那,在家看和在電影院看完全是兩種體驗。
所以,電影院是很重要的意識形態陣地!
但是,這個陣地由誰來守衛呢?
文體改革后,盡是萬達影城、華聯影城、恒大影城、橫店影城、阿里影城······
都是私人資本在辦電影院!就出現了,一些好片子,諸如《守島人》,他們不給排片,爛片子,他們反復上映。
當然,對于一些人畜無害的影片,只要符合一般美學規律,資本追逐利潤,也是會排片的。
為了繁榮文化事業,搞文化體制改革是可以,關鍵是怎么改,原則底線不能丟!將文化事業產業化、市場化,要特別注意防范“資本的無序擴張”和腐朽文化的沉渣泛起,否則意識形態將混亂不堪。
對于這個問題,華東師范大學毛尖老師直言不諱地說:
“影視劇就是中國最封建的地方,小人物越來越少,窮人不配擁有劇本,永遠按地位、按財產來分配顏值,按顏值來分配道德和未來。”
資本控制下的電視劇,習慣于把“心機”和“窮人”鏈接,把“天真”和“富人”鏈接,大錢勝小錢,有錢勝沒錢,嫡出壓庶出,正室壓側室。耍心機做壞事的往往都是從底層爬上來的角色。
整個熒屏都被王侯將相、才子佳人、富豪總裁給霸屏,我們不是說“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人民群眾在哪呢?
宣傳部門不是要審核把關嗎?像《雷霆戰將》這樣的垃圾劇,怎么過的審呢?!
現在意識形態,最廣泛的領域在哪里呢?
在互聯網!
主要在抖音、快手、百度、微信、微博!
終端就是手機!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
“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
這句話的分量很重啊!
也就是說,只有管好了手機,管好了平臺軟件,管好了背后的資本,才能管好意識形態!根子在于“人心”。
管意識形態,不是不讓人發聲,而是要引導發聲。
如果放任不管,那么絕不是優秀的文化蓬勃發展,反而容易是黃色文化、庸俗文化荼毒天下!
在流量為王的時代,誰露的多,誰沒底線,誰低俗,這樣博眼球的信息不是最符合傳播規律嗎?
符合傳播規律,不等于正確,我們要做的就是一方面要維護、促進文藝的繁榮,一方面要引導文藝的方向。
毛主席在1942年文藝座談會上就指出: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文藝的根本問題!
我們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舞臺上不去表現工農兵,不去表現普通老百姓,盡是些王子公主、富豪老板,這怎么行呢?
至于中小學教材,那是意識形態的底線,是最后一塊陣地,也被攻陷,難道還不能引起重視嗎?
所謂,“輿論問題”,就不能僅僅依靠行政機構。700萬公務員,負責宣傳工作的才幾十萬人,卻要從14億人的言論信息中,甄別錯誤,這忙得過來嗎?
問題是,老百姓大多數的聲音是正確的,一些壞慫摻雜在里面,讓行政機構去監管,一方面有被收買的風險。另一方面容易抓了壞人,傷了好人。
中央宣傳部原副部長、中央網信辦原主任魯煒不就是例子嗎?
中紀委對魯煒的通報是這樣的:
經查,魯煒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陽奉陰違、欺騙中央,目無規矩、肆意妄為,妄議中央,野心膨脹,······,頻繁出入私人會所,大搞特權,作風粗暴、專橫跋扈······以權謀私,收錢斂財;對中央關于網信工作的戰略部署搞選擇性執行;以權謀色、毫無廉恥。
魯煒身為黨的高級干部,理想信念缺失,毫無黨性原則,對黨中央極端不忠誠,“四個意識”個個皆無,“六大紀律”項項違反,是典型的“兩面人”,······,性質十分惡劣、情節特別嚴重。
對待輿論工作,十分重要的是形成輿論環境,發動群眾、依靠群眾,讓正義之聲響徹環宇,而不僅僅是依靠官僚機構去監管。
正義的聲音多了,雜音就少了;錯誤的聲音多了,正義的聲音就小了。
比如說,一段時間以來,西方資產階級理論泛濫,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你方唱罷我登場,十分熱鬧,一會兒是新自由主義,一會兒是民主社會主義,一會兒是憲政民主,一會兒是普世價值,涌現出了一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掘墓人,“砸鍋黨”、“推墻派”。
周新城老師在去世前的遺文中曾憂心忡忡地指出:
“黨內,尤其是高級干部中間,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現了否定馬克思主義的傾向。不讀馬列,不懂馬列,卻使勁批判馬列,成為一種時尚。據一份干部思想狀態的調查材料,在干部中間,聽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微微一笑;聽到馬克思主義,哼哼冷笑;聽到共產主義,哈哈大笑。這成為相當普遍的現象。一股嘲笑、諷刺馬克思主義的風氣彌漫開來。我們的干部,面對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進攻,無動于衷,袖手旁觀,充當開明紳士,而當有人正面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卻積極參與圍攻。”
如果是這樣的輿論環境,讓正義的聲音怎么發出?我們的組織力量在哪里?
不要迷信什么抽象的自由,你有發言的自由嗎?一發言,要不被嘲笑,要不就被圍攻,甚至被人肉,這就是“自由”?
就比如穿衣,大家都跟潮流,否則就是另類,不信你穿個中山裝在大街上走走,異樣的眼光就可以“殺人”,是沒有人喜歡穿中山裝嗎?肯定不是。反倒是露個屁股,露個胸的可以招搖撞市,為什么?就是輿論大環境啊!
當然,不排除個別桃源中人,他們不知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也有個別勇士,他們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但是,大多數都是凡人啊!
我想說的是,輿論大環境特別重要,共產黨搞輿論工作,不是專搞技術,關鍵是抓住人心吶,人心才是最大的政治!
在這里,多一句嘴,所謂,反腐敗,就不是盯著幾個錢,更為重要的是盯著錢后面的權。正如岐山同志所說:政治腐敗是最大的腐敗!
人教社出教材,是為了賺錢嗎?我看這不是他們的主要目的,吳勇這些壞蛋主要目的是擾亂人心,荼毒青少年!在和黨在爭奪青少年!
所以,撥亂反正,請從教材開始!歷史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作者:新青年2020 來源: 新青年8341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