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燁,丹東人,華大基因CEO,79年出生,02年大連理工生物工程專業畢業,13年獲華南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專業碩士,15年獲得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博士。
由于尹燁像很多東北人一樣,口才極好,熱衷于當網紅。時不時朋友圈就會有他的一個犀利小視頻,題目的風格是這樣的——尹燁的認知達到了什么水平,尹燁又有新論斷,等等。
由于他非常紅,零零星星的看過一些他的小視頻,感覺是似是而非,但沒有深究。
饒毅則是響當當的科學界魯迅,業余從事學術打假,我知道的他打了同濟大學院士,治療老年癡呆的藥物以及網紅醫生張文宏等等。他說的都是證據確鑿,科學嚴謹的論證和邏輯。他確實耿直、有嚴謹的科學思維,同時,不怕得罪人。
饒毅炮轟尹燁是這樣說的:“看了幾個尹燁的視頻,結果發現錯誤連篇,基本是個個都有錯,但有些錯誤需要懂一些專業的人才知道。一般理科的人,稍微看幾個就知道肯定有問題。要個個糾正、澄清的話,不知道需要幾天幾夜。”然后,饒毅又挖了一下尹燁的學術背景,發現他的哥本哈根大學博士是不上課就可以搞定的,說白了這是一個水分很大的博士。
借助這個熱點,我來說一說什么是專業,目的是讓人們減少上當的幾率。
一、什么是科學?
一般認為科學是可推導可驗證的,數學你會就是會,大家推導的結果必然是一樣的,我們說它是嚴密的。物理除了有嚴密的數學公式,還要求可試驗驗證。化學達不到通過數學公式計算的嚴密程度,但可驗證,大部分工程學科也都以可驗證為準繩。
我讀《社會心理學》,記住了一句牛B話——一流的科學做預測,二流的科學下禁令,三流的科學做事后解釋。這個標準非常簡潔有概括性。
后來,我又發展了這個說法,發現“在連續事件中,凡是能夠解釋的說法,也能夠做預測”。我沒有找到更簡潔的表述形式,以便讓大家腦子不用轉彎也可以理解。
例如,當我們炒股時,人們經常事后解釋股票價格的原因。比如,由于社會情緒加上熱點輪換,加上個股未來業績預期就可以解釋當下的價格。這里面說的幾個變量都是連續的,人的心理因素總是亙古不變的,熱點可以從歷史后視鏡中窺見端倪,業績往往能準確的預計。那么如果這個事后解釋是靠譜的,你就應該可以預測未來的股價。總有人把解釋中的幾個變量搞清楚,為什么很難預測股票未來的價格呢?要么對形成股票價格的原因并非真的清楚,要么這個解釋不靠譜。
人們有喜歡解釋各種各樣事物的天性,我也有,最近我養成了一個習慣。這個解釋能夠解釋相似的其它事物?怎么樣推翻這個解釋?這樣一問,就發現許多的解釋屬于抖機靈型的,并不靠譜。如果你也是習慣解釋一切的人,建議你也培養一下質疑自己解釋的習慣。
二、什么是專業?
有人統計過,中國大學大概有1400多個專業。實際上,這里面很多都是偽專業,只是有一個專業的名字而已。
我對專業的定義就是學了比不學強很多,不學通常無法從事有關工作。就像郭德綱說的,我說火箭發射應該用無煙煤做燃料,科學家如果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輸了。
專業的這東西是有積累效果的,因為不斷的有人證實真實的可驗證的知識,知識庫就壘得很高了。業余人士就算非常聰明,機靈,他樸素的見解在專業面前也不值得一提。
人類學家格拉克曼說:“科學是一種學問,它讓今天的傻瓜超越了過去的天才。”
科學、專業因為其具備可以被證實和證偽的性質,它的知識庫就不斷積累。羅素說:“今天的一個普通的初中生,他的物理知識完勝亞里士多德。”物理就是專業。
羅素又說了,沒有人能說現在的倫理學超過了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這說明倫理學不是專業,有的只是各種觀點而已。
以此標準衡量,倫理學、管理學、經濟學等等都不是專業,或者說專業性不強。試想,在頂尖大學學了管理的優秀畢業生并不能顯著的比沒有系統學習這些知識的人更好的管理,那么你學的管理專業有啥專業性可談呢?
還有一個角度區別是否是專業問題,就是專業的話業余的人無法插嘴,凡是業余人士可以插嘴,寫文章,寫書的都不專業。
三、很多人沉浸在自己的偽發明之中
有個人說他的朋友圈中,有很多人都發明了自己的經濟學體系,我的朋友圈中也有各種各樣沉浸在自己虛幻發明中的人士,他們有哲學家、經濟學家、管理專家、社會治理高手,他們都以建立了自己的體系、有獨特的觀點,自認為高人一籌。
如果做一下檢討,像我這種多年前就寫書,寫了十幾本書的人,也有這種虛幻的自我偉大感。后來,我領悟到最多算是一家之言而已,這種非專業不可證實領域,有無窮無盡的觀點,本不足為奇。
還有人具有說金句的一些天賦,獲得了一種比肩偉人先哲的自我偉大感。
我以為,千萬千萬不要如此。
無名氏、普通人是可以發現一些比較適用的靠譜規律,經過歲月的自然選擇,這些靠譜的規律成了“老話”,“諺語”,如“弓是彎的,理是直的”,“瘦田無人耕,耕肥了人人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等等。
還有一種名人名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等等。
有些人擅長造金句,有些人擅長解釋世間萬物,于是,容易滋生懷才不遇、我也偉大的虛幻之感。
事實上,他們都不知道,只有名人配說名言,你不配。這不是出身論的歧視,而是一種實事求是精神。局部有道理的東西,對一件事物尤其是宏大事物的解釋都是無窮無盡的。你的金句、你的解釋只是滄海一粟而已,你認為自己偉大只是一種虛幻的偉大。名人因為他的地位有人信,他的權勢可以推動事物,所以,他的話才真的有用,雖然你也說的出來類似的話,可就是實質性作用而言,那是天壤之別。
設計師引用了一句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耗子就是好貓,確立了判斷一個國家大政方針判斷是非曲直的標準,從而產生了巨大的作用。一個老農說、你說、我說類似的話和偉大一點都不沾邊。
但是,太多人沉浸在這種虛化的自我偉大之中不能自拔。
四、再說回尹燁
猶太諺語說世界上有兩件事最難,一個是把別人的錢裝到你的包里,一個是把你的思想裝到別人的腦袋里。
我把這句話推論一下,世界上有兩件事人們最愛做,第一,賺別人的錢。第二,向別人傳播自己的思想、意志和想法。
根據我的觀察,哪怕再弱雞的人都有這樣兩個原始欲望,不信你想想你自己,你身邊的人。
尹燁也是這種千千萬萬的俗人中的一員,加上他是東北口才好的一員,于是,第二種欲望便噴薄而出。
張文宏也是一樣的,治傳染病他是專家,這東西專業性是比較扎實的。但是,這個專業是否能穿越到傳染病的流行趨勢,應對策略?這就很令人懷疑了。
科學家、有地位的人,本來應該有很強的不胡說八道的自制力,有自覺遵從科學規范的思維習慣。倘若他們沒有領悟到這一點,就會被自己的第二種本能支配。不知不覺中利用了自己的地位把自己的觀點當作科學傳播,其實是偽科學。由于影響力較大,造成了不良后果。
從社會功利的角度講,沒有影響力可胡說八道的空間大,有影響力的人可胡說八道的空間就小。
能夠克制自己第二種欲望人通常不會掉坑,更靠譜。除非你靠口活賺錢,就像什么教授一樣,否則,何必呢?科學家、名人當網紅是要有學術紀律的。
作者:孟慶祥;來源: 曲高和眾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