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種可能并不是沒有,但是說實話,我并不擔心我們的對手在高端商用光刻機領域對我們發起的挑戰,無論這個對手是日本、美國,還是中國。”今年4月下旬,在歐洲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ASML)舉行的年會上,阿斯麥的首席執行官彼得·溫克寧如是說道。
在阿斯麥年會上意氣風發地說出這番話來的時候,我估計溫克寧怎么著也想不到,在僅僅不到半年之后,他就要為自己當初的傲慢和自滿而感到懊悔了。
9月上旬,在做客荷蘭某電視臺一檔名為“新聞周刊”(Nieuwsuur)的節目時,溫克寧不無憂慮地表示:“完全孤立中國是沒有希望的。即便我們不向他們分享自己的技術,他們也會自己去研究的。中國是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頭腦靈光的聰明人多的是。他們肯定會琢磨出即便是我們也想不到的解決方案,孤立他們其實只是在迫使他們更加堅決地走向創新之路。西方的對華技術制裁和出口管制毫無意義,西方把這兩塊石頭搬起來,最后砸到的只能是自己的腳。”
除了自己的老本行光刻機之外,溫克寧還在節目中提了一嘴時下正席卷歐洲的中國電動車。他以不久前在德國舉行的慕尼黑車展為例,表示現如今世界上最好的汽車電池和電動汽車都是中國制造的,這實在是令人感到驚訝。毫無疑問,中國人無論是效率、努力值還是專注度都遙遙領先,而西方則表現得太過自滿了。
從“我不擔心我們的潛在對手向我們發起挑戰”,到“我們太自滿了,我們是在逼著他們自力更生”,如果不是因為親眼所見,我實在很難相信,畫風如此迥異的兩種觀點,竟然是出自同一人之口。而且前后才間隔了不到短短半年時間。到底是什么促使了溫克寧這種態度和思想上的轉變?關于這個問題,他沒有在電視節目中作出過具體說明。不過這不要緊,因為我們還是能從阿斯麥近期的動態中找到一些端倪。據《中國日報》9月1日報道,荷蘭最新的芯片出口管制措施從當天起正式生效。阿斯麥方面已向《中國日報》確認,它們近期已向荷蘭政府提出了一款高端浸潤式光刻系統(TWINSCAN NXT:2000i)的出口許可證申請,而荷蘭政府方面也已批準了阿斯麥截至今年9月1日所需的許可證。因此起碼在2023年年內,阿斯麥仍然可以繼續對華出口它們的一部分浸潤式光刻機。
荷蘭政府暫時的“網開一面”讓阿斯麥松了一口氣,得益于這份出口許可,阿斯麥起碼是不用為今年的財務報表提心吊膽了。但也僅僅是今年而已,因為阿斯麥在接受采訪的過程中提出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即從明年1月1日起,阿斯麥基本上就不太可能申請到繼續對華出口光刻機的許可證了。
說來有趣的是,雖然阿斯麥在接受《中國日報》采訪時表現得很樂觀,聲稱即便從明年開始很可能再也無法對華出口光刻機了,但這種情況“應該不會對阿斯麥的長期財務展望產生‘實質性’影響”。換句話來說,阿斯麥覺得自己承受得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所發起的,對華出口管制,尤其是高科技出口管制措施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阿斯麥能說出這話來還是有點底氣的,畢竟現階段的中國大陸對它們來說,說破天了也“只不過”是阿斯麥的最大客戶之一“而已”。不只是中國大陸,現在在排隊等著要阿斯麥光刻機的,還有中國臺灣省和韓國。此外,美日等國的需求看上去也很美。有了這些訂單的加持,阿斯麥不愁自己不能吃飽吃好。
又或者,用溫克寧本人此前在荷蘭知名的理工科學府——埃因霍溫理工大學的開學演講中說過的那句名言來形容:無論是阿斯麥、荷蘭,還是整個西方,只要沒有遠慮,不考慮遠景,他們就覺得自己那又胖又蠢又快樂的生活能一直持續下去。
直到2023年的夏末秋至,華為最新款Mate 60系列“4.99G”智能手機橫空出世。
無論阿斯麥還是溫克寧,雖然他們直到現在都還是對Mate 60和與之相關的中國話題諱莫如深,但這依然阻擋不了吃瓜群眾們將阿斯麥與溫克寧、Mate 60和華為、制裁跟西方、創新同中國這些關鍵要素串聯在一起的頭腦風暴。而且不僅是我們中國網友,也不光是在我們中國的社交網站,不少外國網民和一些外國的社交網站也對這類話題興致勃勃。比如,在有著“美版知乎”和“海外最大五毛聚集地”之稱的著名英文問答網站——Quora上面,最近有一個關于Mate 60 Pro的話題熱度還挺高,而它是這么說的:關于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技術實力,阿斯麥的首席執行官此前曾經說過:“即使我們向他們提供圖紙,他們也做不出來的”。可他現在看起來對華為Mate 60 Pro似乎還挺擔心的,這是為什么?關于這個問題,不少海外網民紛紛在問答區給出了他們的看法。其中有幾條的瀏覽量和點贊量還挺高,我在這里把它們也貼出來讓大家看看。
“西方以制裁之名向中芯國際射出了一顆又一顆子彈,但中國人最終成功躲過去了。現在中國已經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手機芯片。關于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謠言,有些雖然傳得很離譜,但我現在反倒覺得它們更像是遙遙領先的預言。我如今好奇的只有一個問題:中芯國際到底是怎么辦到的?不得不說,中國進步的速度實在令人感到恐懼。這一點看看中國的電動車就知道了,別看今年的慕尼黑車展上沒什么中國人,但中國大概率會在今年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一切全憑實力說話。世界第一太狂了,但這一次,他們的信心真的被動搖了。”
“阿斯麥在半導體領域很出名,手上有絕活而且市場占有率極高,這種情況或許造就了他們首席執行官的傲慢。但這是首席執行官們的通病,他們總有一種錯覺,即只有自己的方法才是唯一的方法,但這顯然不符合事實。阿斯麥的光刻機在制造芯片時確實更有優勢,但是阿斯麥的路子就是唯一的路子?我看不見得。只要阿斯麥肯賣,中國當然樂意買,但這種正常的商業行為卻被美國的粗暴干涉給打斷了。如果中國突破了7納米制程這道門檻,他們造芯片的成本肯定會低過阿斯麥。那就不是狼來了,而是龍來了。”“(溫克寧)這家伙狂過頭了,他太低估中國人的創造力了。他現在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開始用理性思維來思考和說話了。說什么中國有14億人,人才濟濟、人才輩出。中國確實沒有什么是不能自己造的,光刻機說白了也是人而不是神造出來的。真把中國逼到了那個份上,中國搞出自己的光刻機來也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我來提醒你幾個事實:1、全球 42.2% 的中產階級在中國;2、到了2040 年,中國消費者的消費金額將占全球消費總金額的39.2%;3、到2039 年,中國科研人員的數量將比美國的多出33%;4、在過去3 年內,中國的論文和專利數量均多于美國;5、過去30 年來,半導體領域的多數先驅人物都是華人;6、中國資金充足,中國的大部分財富是以儲蓄和土地資產的形式存在的,而不是一張張綠油油的紙鈔。總而言之,中國有需求,有人才,有資金。為什么就是沒人明白呢?無論西方怎么做,中國對西方的趕超和擺脫都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三體》中有一句名言:弱小和無知并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西方人被他們埋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種族優越感蒙蔽了雙眼。如果荷蘭人能造光刻機,中國人和印度也一樣可以。荷蘭的光刻機在未來或許還能保持很長一段時間的領先地位,但那又如何?中國已經完成了從0到1的跨越,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而已。記住,沒有人可以壟斷科學。”
“在過去30年來,美國人變了很多。90年代他們的座右銘是‘我想贏’,而今天他們的口頭禪卻變成了‘我不想輸’。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異軍突起是一個寓言故事,它的寓意是‘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美國可以在對華制裁問題上繼續加碼,但那樣只會促使中國在將來10年到15年對他們取而代之。螳臂是擋不住車的。”
“我覺得吧,既然中國人已經證明了他們可以做到‘沒了西方,我們一樣能活,甚至還能活得更好一些’,那我覺得這對其他發展中國家來說也是很有啟示意義的。哪個理性且有自尊的國家不希望自己能在高端領域擁有發言權呢?我覺得任何發展中國家在這一塊都應該支持中國,否則要么是蠢,要么就是壞。至于印度,我覺得中國的成功對印度人來說也是一種鼓舞。別再幻想著印度是西方俱樂部的一員了,印度人也該照照鏡子,瞧瞧自己長得像白人不?”
最近美國導演諾蘭執導的《奧本海默》在國內輿論場上不是挺出風頭的嗎?順帶著也拉高了咱們在20多年前上映的,紀念兩彈一星工程的老電影《橫空出世》的熱度,所以我也借著這次機會,重溫了一遍《橫空出世》。
溫故知新,經歷的世故多了,老片新看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受。李雪健老師所飾演的馮石將軍在片中說了很多至今仍然在網絡上流傳的名臺詞,其中有幾句給我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橫空出世》講的雖然是我們搞原子彈的故事,我覺得即便是把它們拎出來,形容我們現在在光刻機、在芯片、在半導體陣地上的旌霜履血,其實也一樣貼切。“中央調你回來,是要你搞光刻機。”“我不會。”“我會嗎?美國佬會,荷蘭人也會。可他們,不會白白地送給你的。”“從事國家最高機密的人,有些事情,必須付出。這一點,你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我們有光刻機和芯片就足夠了,完全可以供應你們。你們沒有必要突破7納米制程。”“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為什么?就為了那么一篇混賬報道?那些西方記者的話,能信嗎?”“搞出光刻機!挺直腰桿子!”“華子,咱們的光刻機來了。”正所謂: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還給人民,一截還給人民,一截還他媽還給人民。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來源:孤煙暮蟬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張志敏:掌握高端光刻機成必然!魔咒無法困住被逼自我革命的中國
2023-09-13張志敏|荷蘭放寬對華光刻機出口,華為新機帶來的后繼反應將是天頂星級的
2023-09-02司馬南:當年中國造出接觸式光刻機時,ASML和臺積電啥都不是
2023-02-21?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