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4日-星期日
就在剛剛,中科院物理所的科學家在nature— Astronomy發布重磅級學術成果——在月壤中首次發現分子水!
我們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果,是因為我們的嫦娥系列飛到月球,把月壤采集了回來,正因為此,我們才有獨一無二的優勢!
然而,讓我感到一絲哀嘆的是,我們的科研成果,首發在ature— Astronomy雜志。
是的,我懂,在當前的學術評價體系下,在 Nature上發表學術成果,那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我也懂,用英文在世界頂級雜志上發表我們的學術成果,能夠讓中國的科研成果,更好更快地傳達至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但我之所以感到哀嘆,是因為我們的月壤資源是全球獨一無二的,我們守著這個“聚寶盆”,而我們的科研成果不是首先發表在中國的中文期刊上,而是通過nature來獲得一種證明,這到底是不是一種學術自信?
中科院到底有沒有這種學術自信?
60年代,中國科學家在全世界首次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這個成果首先發表在我們的中文期刊上;
70年代,屠呦呦發現青蒿素,并以此獲得諾貝爾獎,這個成果也是首先發表在我們的中文期刊上。
今天,我們的科研工作者,一邊說要把論文寫在中國的大地上,一邊又把最杰出的科研成果第一時間發表在頂級外文期刊上,我很是詫異,難道我們的學術自信,就是必須得到他人認可嗎?
難道首先發表在中文期刊上,這個學術影響力,就不能傳達至全世界嗎?
我們的科學家是在月壤中首次發現分子水的存在呀,這個成果是歷史性的、突破性的、獨一無二的,毋庸置疑是顛覆性的(對美國的登月工程而言),可是這個成果,卻要首先發表在外文期刊上,我真的不理解:
這就是中科院的學術自信嗎?
來源:不死的明德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明德先生|中科院要學術自信呀——月壤中發現分子水,成果首發nature。。。
2024-07-25?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