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世說新語·排調》《晉書·孫楚傳》都記載:孫楚(字子荊)年輕時想做個隱士,他本來要對王武子說“要枕石漱流”(頭枕著石頭,用山泉洗漱),卻因為口誤說成“漱石枕流”。王武子說:“流水可以枕,石頭可以漱口嗎?”孫子荊說:“枕流水是想要洗干凈自己的耳朵,漱石頭是想要磨練自己的牙齒。”
孫子荊因受到嘲笑而即興反擊,卻將“枕石漱流”的普通隱居生活升華到了更奇崛的狀態。
務虛會上,一位同志發言時口誤,說“有動力才有壓力”,引得大家哄笑。然仔細一想,“有動力才有壓力”,也并非沒有道理。雞蛋,從外部打破是食物,從內部打破則是新生。較諸因“壓力”而生“動力”,因“動力”而生“壓力”煥發的干勁更為積極持久。
雖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但其“勇”并非沖著事業,而只是沖著物質功利,終屬“匹夫之勇”。粟裕曾回憶當年在蘇區與地方反動民團交戰的經歷:別看那些民團兵嗷嗷叫地往前沖,只要用竹叉摁住其脖頸,浸入稻田的冷水里,他們立馬跪地求饒。原來他們沖鋒前服用了朱砂,嗷嗷叫的騰騰殺氣,不是戰斗豪情,而只是動物式的生理本能。物質激勵的邊際效用是遞減的,使命和責任感牽引的動力才是持久的、不斷強化的。一支隊伍,如果到了靠現大洋、大煙土甚至朱砂激勵士氣的地步,基本上就已山窮水盡,喪失了戰斗力。
如果說“要我做”屬于“有壓力才有動力”,那么“我要做”則是因為“有動力才有壓力”。解放戰爭中,許多解放軍戰士奮勇前進,為的是保衛家鄉的土改果實;抗美援朝戰爭中,志愿軍戰士舍生忘死,是因為他們明白,經過20多年浴血奮戰,剛剛拼出光明的新中國,決不能容忍“天下再變了”。從紅軍、八路軍新四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志愿軍,這支“窮人的隊伍”從來都知道自己為什么打仗。“背炸藥包是共產黨員才有的特權”這樣的高度革命自覺,不是迫于“弟兄們,給我沖!”的外在壓力,而是“同志們,跟我上!”召喚出的內生動力。
魯相公孫儀因愛食魚而拒魚,雖也不失其廉,但畢竟還是功利算計,其境界遠低于范仲淹的“先憂后樂”。曾有“算賬式”廉政教育,說貪官如果老實工作,每年工資、獎金幾何……這種邏輯的“廉政教育”,終沒有繞過“當官只為稻粱謀”的趙恒式圈圈。吳佩孚與北伐軍交戰后感嘆:“都說我的士兵不怕死,哪知北伐軍竟然‘不知死’。”“畏法度者最快活”終還囿于“不敢腐”的層次,距離“不能腐”“不想腐”“不知腐”還差得遠。某種意義上而言,“出淤泥而不染”難,“濯清漣而不妖”更難。“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是因為有外在的兇險壓力存焉。而“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炮彈的攻擊”,正是因為外在壓力消失而致自我放逐。“臨行喝媽一碗酒,渾身是膽雄赳赳。”如果沒有理想信念墊底,環境稍有放松,貪念還會隨時復燃。“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有馬多如簇,書中自有顏如玉”雖也能催生出“頭懸梁、錐刺股”“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奮發,但其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煥發出的動力,相比何啻云泥。
孔子解釋“素以為絢兮”,說繪畫先有白底,然后再用色彩繪畫。子夏于是認為“禮是在有了仁德之心之后才產生的”,深得孔子贊賞。有仁德之心的原動力,才會有“克己復禮”的自我加壓。1919年毛澤東在《湘江評論》創刊詞中寫道:“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魯迅《熱風·隨感錄四十一》:“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2010年10月,一位學者寫下這樣的話:“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么樣,中國便怎么樣。你是什么,中國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一個人如果能夠深刻地認識到這些,自然會迸發出強大的內生動力。“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軍約束則忘其親,援枹鼓之急則忘其身”,平常時刻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靠的正是保家衛國、獻身建設的高度使命自覺。
或許有人以為,說出“我在這里吃雪,正是為了我們祖國的人民不吃雪。”“我在那里蹲防空洞,祖國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呀。”(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話語的志愿軍戰士,也是迫于美國人要讓中國人吃雪、要讓中國人蹲防空洞的壓力才煥發的動力。其實,真正有理想信念的革命者,即使沒有美國人要讓中國人吃雪、讓中國人蹲防空洞的壓力,也自然會一心想著為人民服務。因為這緣于其內心真正的信仰。
若把“壓力變動力”比作“核裂變”,那么“動力變壓力”則是當量更大的“核聚變”。純靠壓力產生動力,終不免有“以雇工的心態對待工作”之嫌;只有靠理想信念這一人生“總開關”產生原動力,才能廣泛深入持久激發出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作者:陶余來,常州大學紅色文化研究院(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