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一個問題引發了全球經濟學家、氣象學家、地質學家的爭論與研究,甚至各個主要國家的領導人也頗為關注,這就是全球氣候變暖。
為了應對這一問題,西方國家于2016年4月22日在美國紐約聯合國大廈簽署了《巴黎協定》,提出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化時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的長期目標。
但是,氣候變暖真的是百害而無一利嗎?人類歷史上是否經歷過氣溫升高的時期呢?那當時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本文就將對上述問題進行詳細分析。
1、 中外文明史中,國家興衰與溫度密切相關。
圖:中華5000年氣溫變化曲線圖①
在中華文明的上下五千年歷史中,溫度一直是影響王朝盛衰興廢的暗線。著名氣象學家和地理學家竺可楨繪制出過去5000年中國氣溫變化的曲線,四個溫暖期和四個寒冷期,見證著中華文明的潮起潮落,似乎中國文明的強悍盛世,往往都對應著更為溫暖濕潤的時期;而疲弱的朝代或者亂世則都對應了寒冷干燥的時期。
五千年歷史中的第一個溫暖期始于公元前3000年前,結束于公元前1100年,經過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和夏朝、商朝,在這個溫暖期中,奠定了中華民族的文明基礎,河南洛陽出土的古菱齒象化石訴說著當年中原大地的濕潤豐饒。而第一個寒冷期,則大約開始于武王伐紂,商朝滅亡,結束于平王東遷,開啟春秋戰國亂世。
而第二個溫暖期則涵蓋了春秋戰國、秦朝和西漢,至公元初結束。中華文明迎來了空前的繁榮,其中不乏秦王掃六合和文景之治、漢武盛世的高光時刻。溫暖期豐沛的糧食產量支撐著中華文明實現了首次大一統,并完成了歷史性的西征。第二個寒冷期覆蓋了東漢、魏晉南北朝。糧食歉收催生了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而寒冷氣候的延續則迫使游牧民族南下劫掠求生,五胡亂華一度讓中原漢文明遭遇前所未有的打擊并遷至更為溫暖濕潤的長江以南,即史稱衣冠南渡。
第三個溫暖期對應隋唐兩朝,持續400多年到9世紀末結束,萬國來朝的盛唐至今是很多中國人懷念的對象。而溫暖期的到來讓農作物擁有了更長的生長季,開元十九年,揚州首次出現了雙季稻的記載。這里還有一個有趣的典故作為佐證,即楊貴妃對荔枝的偏愛。史學家研究后發現,當時的荔枝是產自四川而非現在的廣東廣西。想來也是合理的,如果從兩廣地區運送荔枝到西安,直線距離在1500公里左右,即使按照古代驛馬800里加急的腳力,前后也要5到7天,早已無法食用了;而四川緊鄰陜西,經南充、巴中、漢中,過秦嶺古驛道至西安不足600公里,快馬兩天即可到。杜甫詩云:“憶過瀘戎摘荔枝,青峰隱映石逶迤。京中舊見無顏色,紅顆酸甜只自知。”詩中的瀘戎,就是現在的四川瀘州。小小事例,說明盛唐時期的氣溫的確是高于后世和近現代的。
圖:后人模擬的楊貴妃荔枝運送路線 ②
而第三個寒冷期貫穿兩宋時期,兩宋通過社會經濟的發展積累了龐大的財富,但寒冷的氣候還是讓北方游牧民族團結成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國家,南下征討、入主中原。同樣的,北宋文學家蘇試想品嘗荔枝,就只能去更南方的兩廣地區了,因此留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的佳句。
第四個溫暖期僅僅涵蓋宋末元初的100余年,但還是孕育了元朝這樣橫貫歐亞的人類歷史最大帝國。當時蒙古地區溫暖濕潤,水草豐盛,人口和畜牧業都得以較好地發展。隨后的第四個寒冷期持續約五百年,跨越明清兩朝。生產力的發展和玉米、番薯等高產糧食作物的引進使得中國人口大規模增加,讓中國能夠在這一漫長的寒冷期中維持大一統王朝。但明末小冰河及農民起義,同清軍入關時間的高度重疊仍一定程度顯示出了當時寒冷干燥的氣候對北方游牧民族的影響以及中原農業和經濟實力的下滑。
對比西方歐洲歷史,其文明興衰的部分時刻及當時的氣候,則呈現出與我國相反的特點。大約在中國的“隋唐暖期”,歐洲進入了中世紀前中期的“黑暗時代”,西羅馬帝國的崩潰讓古羅馬文化的傳承出現嚴重斷裂,古籍流失,教育水平下降,學術研究活動減少,科學技術發展緩慢。而在中國進入“明清冷期”的十五世紀起,歐洲卻在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西班牙帶領下,完成了航海大發現的壯舉,極大地刺激了科學文明脫離宗教勢力的約束,被后世視為“走出中世紀黑暗”的標志,并進入了長達數百年的強盛期。
這都是巧合嗎?
研究發現,在人類社會處于農業生產為主的時期,溫度和降水對于文明的沖擊是直接而強烈的。雖然如今處于工業化、信息化的國家在運行機制上更加復雜,但氣候的變遷,溫度、降水的組合,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國家發展的大環境。
下文將針對中國和歐美國家不同的氣候和地理環境,闡述氣溫升高、氣候變暖所帶來的不同影響。
2、我國處溫帶/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氣候變暖更有利
為何我國歷史上經濟、農業強盛的時期都伴隨較高溫度呢?為何說氣候變暖對我國農業和經濟發展更為有利呢?這和我國的氣候和地形密切相關。
中國處于歐亞大陸東南部,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亞熱帶、溫帶地區,氣候類型大多為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部分西部、北部為溫帶大陸性氣候,但也受到季風影響。這種氣候特點簡單說就是,夏季盛行東南風,風從海洋吹來,高溫多雨;冬季盛行西北風,風從極地吹來,寒冷干燥。氣溫和降水同步,雨熱同期。
而我國地形呈現西高東低、階梯狀下降的特點,且山脈多為東西走向,對水汽的阻隔作用較弱,所以從年降水情況看,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濕潤程度逐漸降低,但即使深入內陸,到達湖北、重慶、四川等地,都是年降水量超過800毫米的濕潤地區。
在氣候變暖趨勢下,氣溫升高、水循環加劇。夏季,海洋水汽蒸發量加大,促進了中國東部、南部暖濕季風帶向西北內陸地區擴張,使得西北地區在氣溫升高的同時,降水增加,變得更為濕潤,更適宜農業畜牧業的發展。
這是我國歷史上強盛的朝代多伴隨高溫的主要原因。
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變暖,這種情況也已經悄然發生。我國西北地區,新、青、甘、寧、陜等省區已出現了一系列暖濕化現象。包括青海湖水位回升、綠洲面積擴大、草場變綠和沙漠地區出現暴雨湖泊等。著名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施雅風院士經過多年觀測也指出,1987年以來,西北地區的年降水量增加了52%,夏季降水量增加了68% ③,而這一趨勢未來仍有望持續。
3、 歐美地中海氣候,雨熱不同期,氣候變暖更為不利
對于歐洲及美洲加利福尼亞州地區,分別處于歐亞大陸和北美洲大陸的西側,氣候類型為地中海氣候。溫度升高、氣候變暖對這種氣候環境是非常不利的。
這種氣候環境同樣受季風影響,但處于大陸的西側。夏季東南季風來自陸地,氣溫升高但降水較少;冬季西北季風來自海洋,氣溫溫和且降水增加,雨熱不同期。
圖:地中海氣候分布
這樣的氣候環境,冬季降水(雪)增多反而容易引發極端天氣;而夏季更糟糕,氣溫升高加劇了陸地水氣蒸發,導致相應地區變得更為炎熱、干旱。
近年歐洲夏季的異常高溫天氣愈發頻繁,處于地中海氣候區的希臘、西班牙、葡萄牙等南歐國家越來越頻繁受到火災、干旱等災害的沖擊就是例證。繼續下去,部分區域有變為荒漠化的壓力。同樣是地中海氣候的美國加州地區自2015年以來,每年也都出現了嚴重山火險情的記錄。氣候變暖明顯增加這類地區的氣象災害風險。
圖:南加州山火報道
而對于美國中西部的廣大地區,雖然緯度和我國相近處于溫帶和亞熱帶,但是,卻不能享受到氣候變暖帶來的降水紅利。這又和美國的地形有關。我們知道北美洲的山脈走向多為南北向,如西部的落基山脈和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均為南北延伸,阻隔了來自兩大洋的水氣。這些地區本身就是半干旱的草原和干旱的荒漠(如拉斯維加斯),氣溫升高加劇水氣蒸發,也會加劇干旱的程度。
圖:美國地形
4、 氣候變暖,預示百年東升西落的國運
一直以來,寧哥都是地理決定論的擁躉。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文化習俗,或許都和當地的地理自然環境息息相關。
至于到氣候變暖這一趨勢的利弊,對我國來說相對更為有利,而對歐美來說相對更為不利。具體如下:
(1)北部、西北地區變得溫暖潮濕,有利于農業畜牧業發展。
從近50年來看,東北、華北、內蒙、西北等地區氣溫明顯升高,無霜期增加,在延長作物生長期的同時,氣候變得更加濕潤,使得農田面積和草場面積進一步擴大,有利于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為我國糧食安全的大戰略提供天時之利。
未來氣候變暖繼續加劇水循環,更會使我國西北的戈壁、沙漠變得濕潤。工程院院士丁一匯曾表示:“對于西北地區而言,水汽主要來自阿拉伯海和印度洋。隨著北極變暖,來自北冰洋的水汽也在增加。在氣流作用下,三個地方的水汽集中到西北,西北降水將增多④。”可以暢想不遠的未來,西北或許又能再現唐漢時塞上江南的盛景。
(2)助力打通北極航道,開辟亞歐、中俄新航線
2023年10月,中國集裝箱船“新新北極熊”號在航行六周后,成為第一艘通過北極航線抵達俄羅斯加里寧格勒港口的中國船只。
北極航線從巴倫支海到北太平洋白令海峽,全長超過3000海里(5550公里),是亞洲和歐洲之間最短的航線。以上海至圣彼得堡往返航程為例,相比傳統的蘇伊士運河航線,北海航線能夠將東亞和西北歐之間的航程縮短4000海里,航運時間縮短大約20天,而且航線安全性更高,沿途不僅少海盜襲擊,更是避免了蘇伊士運河、馬六甲海峽這兩處瓶頸對我國航運的制約。為我國的能源、航運安全大戰略提供地利之便。
受北冰洋海冰影響,目前北極航線全年通航時間大概在3到5個月,但是隨著全球氣溫升高,未來通航的時間有望不斷延長。
(3)全球變暖對歐美地區更為不利
前文分析,中南歐和美國加州等地中海氣候地區將越來越頻繁地受到火災、干旱等自然災難影響。而氣候變暖引發海水上升、土壤含鹽量增加,則進一步加速了土地荒漠化。雅典卡波迪斯特里亞大學地質學教授Efthymios Lekkas表示,“如果今年或明年發生新的火災,例如燒上帕尼薩山(Parnitha),那么沙漠化就會立即出現。”⑤
自然災害同樣對美國經濟活動產生沖擊。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美共發生了18次極端天氣導致的自然災害,這些事件包括11次嚴重的風暴、3次熱帶氣旋,此外還有洪水、寒潮、干旱和熱浪。這些災害造成的總經濟損失高達1650億美元,使得2022年成為美國有紀錄以來損失最高的第三個年份,僅次于2017年和2005年。
這幾年流行一句話,叫做“東升西落”。現在看,不僅僅在經濟和政治層面,也許在未來百年的自然和氣候上,也應了這句讖語。
參考文獻
① 圖片來源:《中國近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作者竺可楨
②圖片來源:《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楊貴妃吃的荔枝是哪里來的呢?》,識古談今,2020年9月刊。
③ 《中國西北氣候由暖干向暖濕轉型的特征和趨勢探討》,作者:施雅風等。
④ 轉自《真正的大事:寒冷干旱的中國西北正在變暖變濕》,人民日報,2019年9月18日刊
⑤ 轉自《全球能源觀察|G20未能就削減使用化石燃料達成一致,地球“高燒難退”拉響警報》,21世紀經濟報道,2023年7月25日刊。
作者: 榕城老劉;來源: 財經寧哥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