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俄羅斯總統顧問長達22年之久的弗拉基米爾•尤馬舍夫已被證實離開了普京。
據俄媒消息,尤馬舍夫在四月份就不再擔任總統顧問。
尤馬舍夫是誰?。
他有很多身份:葉利欽的總統辦公室主任、葉利欽的競選團隊負責人、葉利欽的二女婿、葉利欽基金會的創始人、普京的推薦人之一、白宮的聯絡人、普京的顧問……
尤馬舍夫是自己辭職還是被普京解職已經不重要,之前丘拜斯也已經被解除了總統特別代表職務,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在3月25日證實是普京簽署命令解除的。
這兩位就是普京在3月16日電視講話所說的“耗材”代表人物,他們在葉利欽時代都是呼風喚雨的人物。
普京說,西方當然會把賭注押在所謂的“第五縱隊”身上,押在民族叛徒身上,押在那些在俄羅斯賺錢,但卻在那里生活的人身上。注意,我說的“生活”不僅是地理概念上的,而且是思想上的,自覺奴性地“生活”……問題的根源在于,這些人中的相當一部分的精神歸屬在那里,而不是在這里,不是與俄羅斯人民在一起,不是與國家在一起。
“這類人準備出賣自己的親生母親……但他們忘了,一旦這個所謂的更高階層不需要他們時,那么他們就會像耗材一樣被使用……”
在俄烏軍事沖突爆發后,普京公開提出“耗材”問題,顯然是有所指的。當時丘拜斯、尤馬舍夫到底向普京說了什么?外界不得而知。
但他們那種“皇軍托我給您帶個話”的嘴臉令普京極度厭惡。
許多人會問,為什么普京會將這些“耗材”留在總統顧問、總統特別代表的位置上這么久?
因為普京在1999年成為代總統時曾與葉利欽達成了政治默契:
一、普京正式成為總統后,承諾不再追究葉利欽家族以及親信的涉嫌違法行為(免予訴訟);
二、葉利欽家族以及親信小集團不得從事或參與任何政治顛覆行為,以名義上加入總統顧問團隊的方式表示對普京的支持。
本來,普京作為索布恰克(圣彼得堡市長)團隊核心成員,在莫斯科并不被看好。但在索布恰克被葉利欽清算而徹底失去政治生命之后,普京用個人能力將他送出俄羅斯,讓索布恰克避免了牢獄之災。
普京哪怕有半點功利心的話,他都不會這么做。
而深怕將來被清算的葉利欽卻看中了普京這一點,葉利欽也沒有看錯人,普京果然信守“無紙承諾”,不僅沒有去動葉利欽家人,也沒有去動丘拜斯等人。
丘拜斯作為第一副總理,曾被稱為“攝政王”,他全力推動了國企“私有化”政策,并催生了七寡頭,給俄羅斯帶來了駭人聽聞的社會災難。
葉利欽離職后,丘拜斯成為了俄“統一”電力公司總裁,離開了政治舞臺,但他仍與西方保持密切聯系,并以總統特別代表身份參加一些國際組織的活動。
俄烏軍事沖突爆發不久,丘拜斯就和妻子前往伊斯坦布爾,暫住土耳其,由于他在美國和歐洲都有房產,接下來將來定居西方。
尤馬舍夫比他與普京的關系更加密切一切,1998年普京想要回到圣彼得堡謀生時,是總統辦公室主任尤馬舍夫勸他留了下來。
尤馬舍夫長期以來都是聚光燈外的重要人物,雖不如丘拜斯顯眼,但他在葉利欽團隊中的作用則是數一數二。
尤馬舍夫1958年生于彼爾姆市,家里務農,但他喜歡寫作,經常給《莫斯科共青團員報》投稿,后考上莫斯科大學,并通過第一任妻子韋德涅娃娘家的關系留在了首都工作,然后服役兩年,退伍后進入《共青團真理報》工作。
在報社的工作得到領導認可,他成為了 “紅帆” 專欄主持人,后擔任報社團委書記,1987年調往《星火》雜志社工作,1995年做到了主編。
1996年俄羅斯總統大選前,尤馬舍夫以知名媒體人身份加入了葉利欽競選團隊,成為宣傳負責人。一方面他與葉利欽小女兒塔季揚娜配合,維護葉利欽個人形象;一方面他與美國派來的“專家組”合作策劃國內文宣。
8月,葉利欽獲勝,任命他為總統顧問。1997年3月11日任命他為總統辦公室主任,接替了丘拜斯的職務。
葉利欽的《總統日記》、《我的自述》、《總統馬拉松》其實都是由他代筆的。為了進一步投靠葉利欽,他向有夫之婦塔季揚娜發起了愛情攻勢。
尤馬舍夫在克里姆林宮有辦公室,而塔季揚娜經常以“公主”身份在宮中陪伴父親,監督飲食和起居,兩人很快就勾搭在了一起。塔季揚娜的第二任老公知道她跟別人的男人睡在一起,但也不敢闖到宮中捉奸,最后離婚收場。
尤馬舍夫順利成為了葉利欽家族中的一員,而他與前妻所生的女兒波琳娜嫁給了鋁業寡頭德里帕斯卡。
塔季揚娜目前的產業至少在3億美元以上,一家人2009年還加入了奧地利國籍。不過,夫妻二人在公開場合一直保持力挺普京的態度。
2020年1月,塔季揚娜過60歲生日時,普京還帶著一捧鮮花親自上門,給她送上了生日祝福,以表示他對葉利欽遺孀及后人的尊重。
塔季揚娜有個姐姐葉蓮娜,葉蓮娜沒有什么野心,她老公奧庫洛夫是俄航空公司總裁,2012年-2018年擔任俄羅斯交通部副部長,一家人生活相當富足。
葉蓮娜最近被人關注是在5月9日勝利日,當天她開著保時捷卡宴去莫斯科一家超市購物,但車被人劃了。她出來發現后,報警。
雖然是很不起眼的小事,但俄羅斯網友在評論區對她冷嘲熱諷,說“這與她家竊取的財富相比算得了什么?”還有人說,“這對她來說也算損失?小小的不愉快而已。”
這說明葉利欽家族在俄羅斯新一代人心中的惡劣形象。
俄羅斯網友對塔季揚娜一家更加反感,她的18歲小女兒瑪莉亞·尤馬舍娃2月25日竟然在社交媒體上發了一張烏克蘭國旗照片,還配上了一個“心碎”的符號。
當時是俄烏軍事沖突爆發的第二天,所以很多俄羅斯網友罵她罵得很難聽。
這些“耗材”在俄羅斯過得不如意嗎,非要在輿論場裝X?
其實它們的生活水平和財富水平遠高于一般俄羅斯民眾,但它們卻將西方視為精神寄托,哪怕在西方全力圍攻俄羅斯的時候,也要站在西方立場上插自己國家一刀,恨不得自己國家一夜之間崩潰。
它們的價值并不在于俄羅斯,而是在于它們是西方的“溝通者”。
因此,當俄羅斯與西方徹底決裂時,它們的價值就消失了,馬上毫不猶豫地離開了普京,離開了自己的祖國。雖然嘴里天天“民主、自由”,但它們清楚自己的一切是如何獲得的,心里一直怕被清算。
還有更忠誠的“耗材”,俄羅斯反對派頭目列昂尼德·沃爾科夫5月29日飛往美國,與古巴裔參議員馬爾科·盧比奧會面。
他呼吁美國通過更加嚴厲的制裁法案,狠狠懲罰自己的國家。
想以此來博得美國歡心,這樣的賤貨還有什么尊嚴和人格可言?
俄羅斯“耗材”有高級的,像丘拜斯、尤馬舍夫等人,也有列昂尼德,還在關在牢里的納瓦利內這種低值易耗品。
“耗材”即有蘇聯時代留下的,也有后來用美國狗糧養成的。從俄羅斯目前情況來看,“耗材”大量集中在媒體界、法律界、文化界、財經界、教育界……
尤馬舍夫等人的離開,總會被西方媒體拿去做文章,說普京“眾叛親離”,但是,對于俄羅斯而言,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蟑螂、老鼠覺得自己對于屋子很重要?滾的越遠越好。
最可悲的是,哪怕它們求著美國制裁自己的國家,但在美國眼中它們仍然是“耗材”,西方沒收俄羅斯富豪的私人財產時,可曾有手下留情?
普京對他們已是仁至義盡,背叛國家的人,一生都會活在恐懼之中,到哪里都是孤魂野鬼。
來源:后沙月光今日頭條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