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此文是習主席時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的時候,發表在《戰略與管理》1995年第2期的文章。今年9月份以來,習主席頻頻外訪,赴美國、奔英國、訪越南、會新加坡。特發這篇關于僑務的文章,以饗讀者。
在新時期,僑務工作要有新的觀念、新的思路。我們認為,這個觀念和思路就是,在“對投資者有利、對所在國有利、對中國有利”“三有利”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僑”的優勢,深層次、寬領域、全方位地開展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國際經濟接軌鋪路,為世界和平和發展做出貢獻。
確立“大僑務”觀念,是新形勢發展的迫切需要。1993年初,鄧小平同志在上海做了關于把握華僑、華人這個“獨特機遇”的重要指示,把發揮華僑、華人作用同我國大發展的機遇聯系在一起,為新時期的僑務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據有關部門對世界各國公布的資料估算,目前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含臺灣、香港)的海外華人約2700萬人,擁有資產3000億美元。由于語言、文化和親情等緣故,廣大海外華人對祖居國有著特殊的親近力。一方面,華僑資本通過各種方式到國內投資興業;另一方面,通過以僑為橋,國內企業到海外投資日益增多。這些雙向的交流推動了國際間的經濟合作和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這在實行對外開放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尤為重要。我們認為,新時期的僑務工作要打破地域的界限,跳出僑務部門的范圍,使之成為黨和各級政府的大事,成為全社會共同關心、參與的大事。
首先,在工作力量上,要從僑務部門唱“獨角戲”,向各級各部門共同參與轉變。僑務工作面廣、量大,單靠僑務部門力不從心。特別是一些重點僑區、僑鄉,幾乎每家每戶與“僑”字都沾親帶故,這是做好僑務工作的潛在力量。我們要善于把這方面的優勢利用起來,發動全社會力量共同來參與。對僑務部門來說,僑務力量雖然擴大,但其作為政府僑務工作的職能部門的作用不僅沒有削弱,擔子反而更重了。如何更好承擔起協調指導好全社會做僑務工作的責任,是僑務部門面臨的大課題。作為地方一級黨委、政府,不僅要重視、支持僑務工作,必要時領導還要親自做有代表性的僑商、僑裔的工作。這兩年,福州花了較多精力建立了三級僑情資料庫,對福州籍及在福州投資的大客戶情況做到胸中有數。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市級領導同海外200家大華僑、大客戶的聯系制度,進一步密切聯系,增進了解,促進交流。福州所轄的縣市區黨政領導也都建立了海外鄉親聯系制度,并從各自的實際出發,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僑務工作,有效增強了僑務工作的針對性。
其次,在工作內容上,要從服務經濟建設的大局出發,鼓勵海外鄉親回鄉進行全方位的合作交流,通過引資興業健全“造血”功能,增強發展后勁。經濟建設是我們黨的中心任務,僑務工作自然也要圍繞這個中心來展開。近幾年來,我國國際地位日益提高,作為華僑、華人主要居住地的東南亞經濟迅速發展,華僑、華人經濟日益壯大,同時國內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都為海外華僑、華人以及臺港澳同胞前來投資興業開拓了更加廣闊的前景,回祖居地投資興業的華僑逐年增多。對此,我們要適時加以引導,努力跳出以往側重迎來送往,聯絡感情,接受捐贈等常規做法的局限,立足于互惠互利,著眼于長遠發展。這既符合廣大僑胞的利益,也是我們擴大開放、發展經濟的現實要求。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90年代,福州市大力加強“僑”的工作,以僑引僑、以僑引外、以僑外臺,加快了開放和建設的發展步伐。至今為止,全市共批準外商投資3500多項,總投資上百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4億美元。“三資”企業實現的工業產值已占全市鄉以上工業總產值的一半。在這其中,華僑、華人和臺港澳同胞參與興辦企業所發揮的作用約占全市“三資”企業的80%以上。這與僑務工作緊緊圍繞經濟中心顯然是分不開的。
第三,在工作對象上,要由主要做老一代華僑的工作,轉向同時重視新一代僑裔和華僑新移民的工作,盡快彌合部分年輕華僑對故土親誼的感情上的斷層。隨著歲月的推移,老一代華僑必然越來越少,我們要趁著這些老人家還健在的時候,通過老一代華僑做好新一代僑裔的工作,激發二、三代華僑對祖國、對故鄉的認間感和眷念之情。現在海峽對舉也在爭取僑心,從維護國家和平統一的大局出發,我們切不可把爭取二、三代華僑這塊陣地讓出去。當然,應當看到由于文化背景、生活條件等方面的差異,新一代僑裔對家鄉的感情一般不如老一輩那么執著、強烈,這就需要花更大的功夫,把僑務工作做得更細、更實一些。這幾年福州市通過老一代華僑牽線搭橋,下僅鞏固了老朋友,而且還結交了不少新朋友,深交了一批大華僑、大客戶。現在福州不少的“三資”企業,就是由老一代華僑投資興辦,然后逐步過渡到由二、三代農經營、管理,既推動了家鄉的經濟發展.也增強了家鄉對二、三代華僑的吸引力。近年來從中國大陸出去的新移民雖然目前所占的人數比例還不多,但他們的言語行動,往往會成為華僑、華人認識家鄉和祖國的參照系。因此,也必須重視做好新移民的工作,以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在工作范圍上,要打破本鄉本土的親緣、地緣關系,在更廣的范圍中尋找新的合作伙伴。所有的華僑、華人那是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做好每一位華僑、華人的工作是我們責無旁貸的責任。但客觀上存在的親緣、地緣關系,決定了每個地區的僑務工作都有相對固定的范圍和穩定的群體,這是各個地區僑務工作的重點。但僅僅做到這一點還是不夠的。從吸引僑資的角度看,投資者往往更重視市場、資源以及投資地環境優劣的選擇,而不是主要以祖居地為選擇標準。發展經濟無國界、地域之分,如果我們僅囿于在本鄉本土華僑中交朋友,利用僑資就不可能有新的突破。只有放開眼界,主動把僑務工作擴大到本鄉本上以外的華僑、華人群體中去,合作伙伴才會越來越多。近幾年福州市注重廣泛聯絡交友,目前到福州投資的非本地籍的海外華僑、華人大戶日益增加。1993年香港《資本家》雜志中“世界華人富豪榜”上排名前50名的富豪,近一半已同福州市接觸,其中有10位已在福州投資。
第五,在工作方式上,要由主要做國內歸僑、僑眷、僑屬的工作,轉向國內外兼顧;從送上門轉向主動上門工作。僑務工作的基礎在國內,僑眷、僑屬的工作做得如何,對海外華僑、華人影響最大。但不能以此為滿足,如果能同時做好海外這部分人的工作,收到的效果就更直接。對外開放敞開國門后,海內外交往增多,為僑務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但工作對象還是有限的,特別對那些對國家政策理解不深,在海外政治界、經濟界甚有影響的華僑、華人更要主動上門釋疑解惑。以誠待人,才能建立信任感,拓展進一步的合作。在這方面,我們的主要做法是,除了建立健全市(縣、區)各級預導與重點僑商掛鉤聯系制度外,每年還有目的、有計劃地出訪,直接上門做聯誼工作。遇到有代表性的華僑、華人回鄉,市領導再忙也要擠時間接見看望,交流意見和看法,促成了不少在全國、全省都有影響的大項目。
從“小僑務”到“大僑務”,體現了新時期僑務工作的重大發展和必然。雖然我們對它的認識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深化、完善,但從現有的實踐看,樹立“大僑務”觀念,搞好“大僑務”工作,還必須注意和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領導重視,加強指導。摘好僑務工作對促進僑區的開放和建設有著舉足輕重、牽動大局的重大意義。作為地方一級黨委,特別是重點僑區的黨委,一定要十分重視抓好僑務工作,努力創造一個全社會理解、尊重和愛戴僑胞,關心和支持僑務工作的良好氣氛。僑務工作涉及面廣,不少問題并非僑務部門能夠解決。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凡涉及到僑務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各級黨委和政府都應及時協調幫助解決。有可能還要成立市一級的權威專門機構,定期或不定期協調處理僑務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同時還要看到隨著對外開放的擴大,參與海外聯誼的部門增多,僑務工作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但由于一些部門對僑務工作把握不準,有的自行其是,給僑務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會帶來不良影響。因此,要通過加強指導,健全、嚴肅僑務紀律,保證僑務工作健康有序地進行。
二是開明守信,完善政策。僑務工作政策性很強,沒有大事小事之分。僑務工作中的“小事”往往包含了大政策的內容和要求。一些“小事”解決得好,甚至能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應。就拿鼓勵華僑參與家鄉建設來說,華僑來家鄉投資既有對故土的眷戀、回報之情,也不乏在家鄉興業發家的商業動機。因此制訂利用僑資政策方面,也要遵循價值規律、經濟規律,不能急功近利:要開明守信,讓投資者有利可圖,不要擔心所謂“肥水外流”。應本著“先予后取”、“從長計議”的原則,制訂完善一套吸引外資、僑資的開明政策,努力營造一種符合國際慣例的投資環境。此外,對一些有利于促進僑務工作開展的政策規定也要進一步健全完善起來。比如中央對黨政領導干部出訪作限制是必要的,但各地在執行中不能“一刀切”。特別是對重點僑區來說,僑務工作是對外開放和經濟建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對從事僑務工作的黨政干部的出訪可適當放寬,通過有計劃、有準備地出訪,主動上門做工作,更容易加深理解,增進友誼,調動海外鄉親的積極性。
三是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從目前華僑構成情況看,中小僑占了絕大多敬,是我們僑務工作的主耍基礎和對象。但華僑、華人中也不乏實業界巨子和科技界名流,他們影響面廣,經濟實力強,做好這部分人的工作,能夠起到帶動一片的效果。因此我們在抓好中小僑工作的同時,要有意識地做好大僑的工作。這樣就等于掌握了以僑引僑、以僑引臺、以僑引外的“金鑰匙”。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