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防務新聞9月17日報道,美國著名智庫蘭德公司發布了一份新的報告,挑戰了美軍目前針對中國的戰略戰術。報告在10個不同實戰領域將美軍與中國軍隊進行對比,并為每個領域制作了“記分卡”,并專門列出4個時間節點:1996年、2003年、2010年和2017年。每張記分卡從不同的地理和距離上評定雙方的戰斗力,并設置兩個不同的戰場想定:解放臺灣和南沙戰役。這兩個想定發生的位置,則是距離中國大陸沿海160公里到940公里之間。
蘭德公司總部
這份430頁的報告題為《美、中軍力得分卡:部隊、地理和不斷改變的力量均衡1997-2017》,由14位學者參與編纂,其中包括蘭德公司的兵棋推演奇才大衛·什拉帕克;模型與模擬專家杰夫·哈根、過去曾在勞倫斯·利弗莫爾就職的凱爾·布拉迪;以及作戰行動研究者邁克爾·尼克松。
報告的內容充斥著肌肉和機器,與政策、政治問題無關。報告追求的是最實際的情況——中國摧毀美國空軍基地的能力;中國用新式反艦彈道導彈擊沉美國航母的能力;中國摧毀美國間諜衛星、通信衛星的能力。
記分卡的格式給讀者一種像是看體育比賽的感覺,生動展現出美軍一旦陷入到與中國的戰爭中會倒霉的各個方面。10張記分卡分別對應中美兩國在特定實戰條件下的戰斗力,其中第1到第4張卡主要解釋空中的情況,第5第6張卡用來描述海洋中的情況,第7到第10張卡則展現的是空間、網絡空間和核能方面。
記分卡1:中國攻擊美國空軍基地的能力
自從1996到1997年的臺灣海峽導彈危機以來,外界一致認為中國會采取短程彈道導彈多層次飽和攻擊的方法摧毀臺灣的空軍基地。但是,如今受到中國威脅的空軍基地已經包括了沖繩的嘉手納空軍基地。
而中國的短程彈道導彈數量已經從1996年的十幾枚增加到了1400枚,圓周概率精度已經從數百米到低于5米。因此在戰爭爆發的關鍵時間點,相對較少的高精度導彈可以讓嘉手納空軍基地迅速失能,而“精確的打擊可以讓單個空軍基地失去作用達幾個星期”。這將逼迫美軍飛機飛行更遠的距離來投入與中國的作戰中,比如從阿拉斯加、夏威夷和關島起飛。
記分卡2:臺灣和南沙海域上空的空戰
中國已經將半數的戰斗機隊更新為四代機。這種情況將縮小(但不是消除)美國空軍與中國空軍的質量差距。然而在2017年,美國如果保衛臺灣,這種情況將導致嚴重的問題。到2017年,“美國將無法找到在7天戰役中獲勝的基礎”,但是美國可以在戰爭延長后的更長時間里獲勝。而在這個延長的時間段里,美國海上與地面力量將不得不依靠自身面對中國空軍的攻擊。
記分卡3:美國對中國空域的突防能力
中國軍隊防空能力的提升使得美軍在中國空域內或附近的行動變得非常困難。1996年,中國地對空導彈系統大部分是俄羅斯的翻版,諸如射程35公里的SA-2導彈等等。而在2010年,中國已經部署大約200個可以發射“兩位數導彈”的發射器,其引導頭更加復雜可靠,射程延長到200公里。報告的分析表明,中國從1996年到2017年凈增大量綜合防空系統、第四代戰斗機和早期預警機。然而在南沙戰役的劇本中,因為戰場遠離中國大陸,目標較小較分散,美國使用隱形飛機突防目標的能力會大大增強。
記分卡4:美國攻擊中國空軍基地的能力
雖然突防中國空域的危險性增加了,但是隨著美國制造精確制導武器的發展,美國在臺灣戰場上空具有更強大的打擊能力與更多的選項。諸如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和更遠射程的遠射武器讓美國在中國后院具有某些優勢。報告模擬了從臺灣起飛的戰斗機在不經過空中加油的情況下,對中國40個空軍基地進行打擊的情況。在1996年,美國可以讓單條跑道失去作用達8個小時,而在2010年這個時間可以延長到2到3天,2017年的效果類似于2010年。“雖然對地攻擊是美國所具備的、少有的幾個優于中國的能力,但是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遠射武器的庫存是有限的,在長時間戰爭中的表現將會被更多的因素左右。”
記分卡5:中國的反艦作戰能力
中國對擊沉美國航空母艦極為癡迷。1996-1997年的臺海導彈危機中,美國在臺灣海域部署了2艘航空母艦。中國防務分析家們之中流行著一個笑話:每當危機發生時,美國總統總是會問:“我們最近的航母在哪里?”但是在未來的危機中,中國的總書記會問:“最近的美國航母在哪里?”
中國最終達成了用新式的反艦彈道導彈威脅攔阻美國航空母艦的能力,這也是全球第一種投入實戰部署的反艦彈道導彈。雖說有報告稱反艦彈道導彈面對美國艦隊的一系列反制手段時依然比較脆弱。但是美國不得不面對現實——中國已經獲得了定位和攻擊美國航母的能力,而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強。目前中國正在發展越來越強的超視距情報、監控和偵察能力(ISR),其中包括軍用間諜衛星。除了反艦彈道導彈外,美國還要考慮中國潛艇發射的巡航導彈與魚雷威脅,中國潛艇讓航母面對的戰場環境更加復雜。
記分卡6:美國反艦能力vs.中國海軍艦艇
美國在阻止中國在臺灣實施登陸方面將有非常出色的表現。根據這份報告,美軍潛艇、空中力量和水面艦艇有能力在7天的戰役里摧毀40%的中國兩棲運輸船只,“這種損失將會極大破壞登陸地面部隊的完整性”,然而中國正在提升其反潛能力,發展反潛直升機和反潛艦,并且持續擴大其兩棲登陸艦的部隊。從1996年以來,中國已經在兩棲登陸運力上翻番,其中包括4艘巨大的071兩棲攻擊艦,他們能攜帶4艘氣墊登陸艇。
記分卡7:美國空間戰能力vs.中國航天系統
隨著中國愈加依賴衛星,中國對這方面開始擔憂的表現,就是發展反空間武器,2002年以來,美國開始投資發展反衛星能力。其中包括2004年建立的反通信系統,用來堵塞敵軍的通信衛星的信息通道。報告還建議美國發展高能激光武器,用來摧毀中國衛星的光學傳感器,并將彈道導彈用于攔截和摧毀中國衛星。這些建議很大的原因是2007年中國成功試驗了反衛星武器,摧毀了充當靶標的一顆報廢氣象衛星,因此發展空間武器不是美國的單邊決定和行為。
記分卡8:中國空間戰能力vs.美國航天系統
自從2007年以來,中國已經在近地軌道進行了3次動能反衛星導彈試驗。中國同樣擁有激光反衛星武器站,可以摧毀美國衛星的光學傳感器,或者引導其他武器進行攻擊。報告評估指出,近地軌道的美國通信和偵察衛星受中國干擾阻塞和摧毀的可能性很高,所受威脅的級別是嚴重威脅。報告稱,中國的俄制干擾系統和高能雙用無線電發射器可以用來攻擊美國的通信和偵察衛星。
記分卡9:中國和美國的網絡戰能力
中國的網絡戰部隊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就一直在執行各類任務,并與中國軍隊的發展聯系緊密。雖然在類似于近期美國人事管理局受攻擊等事件中,美國受到嚴重攻擊,但是報告指出,在戰時美國“可能在網絡戰領域不如大眾所認知的那么糟糕”。美國網軍司令部與美國國安局工作聯系緊密,可以依賴國安局的復雜工具。盡管美國在戰時擁有優勢,但是“總是可能被突然襲擊”,在這方面美國的后勤系統是尤其脆弱的,因為他們都是在非保密的因特網上運行的。
記分卡10:美國與中國的戰略核穩定
這張記分卡評估了中美兩國“在遭受優先核襲擊后的二次核打擊能力”和生存能力。自從1996年以來,中國已經穩步提升了其核力量,投入包括東風-31/31A和具備分導式多彈頭的東風-5等新型洲際導彈。中國海軍則部署了第一種具備實戰能力的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并安裝在晉級潛艇上。盡管中國發展迅速,但是依然無法摧毀美國的二次核打擊能力,而美國在彈頭數量上擁有13:1的數量優勢。
結論與建議
報告指出,在未來5到15年中,如果美國和中國軍隊依然沿著目前軌道前進,亞洲將會見證美國控制領域不斷縮小退出的過程。中國軍隊將具備更強的戰斗力,并在既定的空域和海域于沖突爆發之初建立制空權和制海權,這可能讓中國可以在“不擊敗美軍的情況下達成有限的目標。”
“可能是從軍事-政治領域更讓人擔心的方面,就是中國領導人可能會相信,中國在與一個或幾個鄰國交戰時,擁有威懾嚇阻美國干涉的能力。”這會破壞美國戰略威懾能力,也會讓中國在面對危機時在內部討論中更傾向于動用適當的強力。
報告介紹說,美國正讓中國領導層形成誤解,即雖然與美國交戰有著重大風險,但是美國在亞太的軍力正在衰退。
美軍裝備的采購重點應該被移到增加美軍基地冗余和生存性上來,采購更多的遠射武器、隱形且生存能力更強的戰斗機和轟炸機,提升潛艇和反潛作戰能力,投資提升空間作戰和反空間作戰項目。美軍應該盡快裁撤老式戰斗機部隊并降低對大型航空母艦的關注程度。
美軍應該運用亞洲的戰略縱深并考慮主動拒止戰略,并“讓美國軍隊擁有承受最初攻擊的能力并最終反擊”,但這樣一來,美軍防御在中國周邊靜止目標的任務“可能就變得無法承擔了”。
美國與區域中各國的政治軍事關系需要擴展,重點在于獲取在戰時運用該國設施和基地的權限,尤其是菲律賓、越南、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
除了需要作出這些努力之外,美國還在在區域中受到了諸多嚴重的挑戰。中國只要專注于更小的區域及更少的目標即可,尤其是臺灣,這讓中國可以優化其軍力投入到這些任務中。“地理上——所謂‘策略的本質’——極大地復雜了美國面臨的各種挑戰。”中國靠近周邊潛在發生沖突的區域,這使得中國可以在相對安全的區域更好運用其實力。
“這讓中國人民解放軍可以專注于爪牙(作戰部隊),稍微放下對‘尾巴’(后勤支援)的關注。”而與之相反的是,美國必須保持海上和空中的后勤能力,當然還包括了太空中的通信系統,這些部分對于中國的攻擊和干擾而言是很脆弱的。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