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文寫作要注重邏輯性,邏輯順暢時公文溫潤如玉,行文如行云流水;邏輯混亂則公文雜亂無章,行文如一盤散沙。如何避免邏輯混亂,主要需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把握好寫作思路的邏輯性
在公文寫作思路中有這樣一個基本套路: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怎么辦。這四者在內容上分別體現為現狀或者問題,原因,成果,措施或者要求。
不同公文,有不同內容要求,其具體結構自然有所側重。我們來看看在公文寫作中常見的三種組合。
“為什么(是什么)——怎么辦”組合
這是一種極為經典的組合,多見于通知等文體中。這種組合一般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說“為什么”(是什么),說明事情的原因(現狀)。第二部分提出“怎么辦”,解決問題的辦法或者要求。
比如某縣布置撰寫《關于做好XX年下半年非領導職務晉升申報工作的通知》:
首先,第一部分要寫根據《公務員法》《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縣委有關要求,結合實際情況,決定在全縣各實施、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開展鄉科級非領導職務晉升的申報工作。把原因說明得很清楚。
然后,接下來第二部分就是“怎么辦”的內容,分別從三個方面強調,如,認真做好職數核對、嚴格落實選拔任用程序、按照規定進行材料申報。
“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組合
這是典型的三段論模式,在公文中也是比較泛用的一種模式,其中出現在調研報告中最多。這種內容結構,第一段寫“是什么”,現狀分析;第二段寫“為什么”,是什么原因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第三段寫“怎么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比如撰寫調研報告《XX地區組織部門“雙微平臺”體系的探索》:
第一部分介紹“XX地區民情V圈”微信平臺和“XX先鋒”官方微博運行的現狀情況存在認知度缺乏、有效聽眾不足等問題;第二部分從具體功能尚不完善、互動性不足、缺乏有效運行機制三個方面分析原因;第三部分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政務微信服務便民化、官方微博管理職業化、微信、微博建設一體化。
“為什么(怎么辦)——怎么樣”組合
這種組合邏輯體現在整個公文的兩個部分,也可以體現為同一文段的兩個部分,多用于工作總結。前一部分是敘述原因或做法,后一部分是敘述成效(或兩者替換位置)。
如關于《XX地區2014年度人才工作總結》的寫作,就可以按照這樣的邏輯來寫,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點:
健全體制機制,增強黨管人才工作合力;突出工作重點,做好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抓好統籌協調,全面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落實政策保障,進一步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加大工作力度,完成各項大學生村官工作任務。
從該總結的五個段首句可以清晰看出,前半句是說“做法”,后半句是說“成果”,而其內容也是這樣寫的,從中體現出一種鮮明邏輯關系。
把握好行文結構的邏輯性
結構的邏輯性主要是體現在段落排列上,通過安排文章段落,使之體現出一種嚴密、合乎邏輯的行文過程。一般有三種:
一是時間、空間順序
該順序在內容排列上,旨在按照時間的先后次序或者空間的順序進行行文布置,體現工作具體進展過程。以《關于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打造“忠誠干凈擔當”干部隊伍的實施方案》為例,主體部分如下:
(一)書記帶頭講“三嚴三實”專題黨課。
(二)開展“三嚴三實”專題學習研討。
(三)深化“四風”整治。
(四)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從這份公文主體內容看,它的邏輯順序是非常清晰的,首先書記講黨課,在這個基礎上開展專題學習研討,然后進行深化“四風”整治,最后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如果將其行文順序稍微變動一下,就明顯不符合邏輯了。
二是重要程度順序
該順序排列上,應當關注內容的輕重緩急,把最重要的內容放在第一部分,按照重要程度降序排列。
比如一篇《在人才交流會上的講話》,第一部分是各類人才是XX地區發展的寶貴財富;第二部分是各類人才應成為XX地區干部的座上貴賓;第三部分是各類人才要成為推動XX地區發展的骨干。
顯然,該講話稿主要就是為了說明這些人才對本地區發展的重要性,自然應當放在第一部分位置直接闡述,后面的內容圍繞這個中心展開分別對本地干部和各類人才提出要求也就順理成章了。
三是類別順序
該順序在排列上,應當將不同類別內容分門別類,按照“合并同類項”思路,把同種類型內容放在同一段。
以《關于認真做好基層黨建有關工作的通知》為例,其中主要任務可分三項內容:開展發展黨員工作情況自查;開展黨員參教信教問題整改行動;開展村黨組織落實黨建工作任務情況檢查。這三項內容,顯然是經過“合并同類項”后排列的并列結構。
綜上所述,在公文寫作過程中,必須具有清晰的邏輯思維避免邏輯混亂,增強邏輯性才能使公文更加準確規范。(蔣妥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責任編輯:中國夢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