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毛澤東真正的黃昏歲月,是從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開始的。對于幾十年時間里,只聽到過萬眾歡呼萬歲萬萬歲的毛澤東來說,有關那種陰險的暗殺故事,他一定在其所讀的古籍堆里反反復復見識過的。假如人是先知,他必定知道禍福趨避。作為共產黨員的毛澤東不是先知,圣賢們當然也不大可能告訴他會有人用暗殺的手段對付他。因而我們由此可以斷定,他在讀古代皇宮里的那些罪惡故事時,也一定是隔了歷史距離的。然而,恰恰就在這個時間里,那個海邊的魔瓶里已經飄出了一縷青煙,而我們的主人卻仍在他詩的王國里與蘇軾對話,為湯顯祖調弦,當然也合了詩律與郭老甚至諄元學兄唱和。斷不可能想像到那些發黃的線裝書頁里曾記載過的槍刀劍戟會悄悄地指向了他,而且還有十倍百倍于那些冷兵器威力的火焰噴射器一類。
終于有了蒙古溫都爾汗的那一聲爆炸。那一聲巨響,將作歹之人送上了西天,也將毛澤東震倒于病榻之上。這位湖南鄉下走出的軍中統帥和精神領袖,從此便有了他黃昏歲月里那特有的心路歷程。
也許,有關那一段歷史鐵幕的開啟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因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把自己(甚至他的父輩)的傷疤暴露在眾人面前的。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去開啟另一扇幾乎要被塵封了的幕簾,那便是心靈的。
發現存在這一方“幕簾”,是在一個半醒的黃昏里。那日,夕陽將收盡最后一點余顏,病中的筆者幾乎是有幾分無助的等待著小女兒的歸來,因為只有親情才能慰藉病中的寂寞。在無可奈何的等待中,湘江北去,悄然無聲,落日樓頭,燕雀啾啾。突然,辛棄疾的《水龍吟》便涌到了口邊,不竟吟誦起來: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膺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溫英雄淚。
吟畢,這才想起,這詞不是毛澤東晚年曾經圈點、曾背誦過的嗎?那么,毛澤東是在什么樣的心境下把玩這首詞的呢?“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是不是代表了老人家的晚年心理呢?
于是,筆者開始認真的研讀《毛澤東晚年過眼詩文錄》一書,接著又看《毛澤東評點、圈閱的中國古典詩詞》、《毛澤東批閱古典詩詞曲賦全編》。換上當年林彪要求人們認真的學習毛主席著作時的時髦語言是“帶著問題學”。這樣通讀了毛澤東晚年所讀的盡可能多的一些詩文曲賦,確實發現了一些“問題”,這便是作為一國之“君”的毛澤東他老人家晚年的凄苦心境。老病孤舟,百無聊奈。何處家山,四顧茫然。
戰友何在?朋友何在?親友何在?
誰人可訴心曲?誰人可為鼓瑟?誰人可為驅賊?
當年天安門廣場萬眾歡騰的場面已經消退,在他的身邊,已經只有幾個貼身的隨衛了,而且即使這樣的幾個人,也只能遠遠地向他的窗戶燈光打量一眼兩眼。至于當年一起打過江山的戰友們,他們或者登仙而去,或者愁苦中匆匆地走了。苦啊,這心中苦境,億萬人中,幾人曾經知會?愁啊,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于是,毛澤東命“大字本”注釋組為之搶注陳亮的《登多景樓》,張孝祥的《六洲歌頭》,辛棄疾的《賀新郎 . 綠樹聽鵜炔》等詩,你就該明白了老人家的心事心曲心病了。
七十年代的中國,那是怎樣的一個年代呵。毛澤東自己清楚,他的共和國處在一個什么樣的環境里:北邊,有蘇聯的幾百萬大軍虎視眈眈,南邊,有美國人在臺灣海峽顯威逞強。至于疆土之內,國事家事,諸事不順。而當年萬里長江橫渡的體魄,今已不復存焉。有心治國,無力回天。在這樣的一種心境下,(我們也希望網友把自己想像在這樣的一種處境之下來共讀下面的詩詞),再讀辛棄疾如下的詩詞,當是一種什么樣的情緒呢?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情緒是需要渲瀉的,藍領的渲瀉有藍領的方式,文化人的渲瀉有文化人的特點。毛澤東是個詩人,同時又是一個戰士,他在古人的詩行里找到了知音,找到了合適的方式。在他的情感世界里,有鐵板銅牙大江東去的豪邁之音,也有小橋流水楊柳岸曉風殘月的秦淮韻致。
毛澤東是戰士,但戰士也有他疲勞的時候;毛澤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的領袖,但領袖也有他難隱的傷痛。當一切都是那么無休無止沒有盡頭也沒有光明的時候,一種情緒就出現在我們戰士、詩人兼領袖的人的心頭了,那便是歸隱、歸去,采菊東籬,南山見月。
會是這樣嗎?
從1975年6月上旬毛澤東讓大字本注釋組為他注釋并于7月得到的幾首陸游的詞來看,毛澤東是不是有著這樣的一種情緒?這里,我們和讀者朋友一起來品味和把玩毛澤東當年過目的陸放翁的幾首小詞:
1《漁家傲 寄仲高》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處尋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
2《鵲橋仙》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年豪舉。酒徒一半取封侯,獨去作江邊漁父。 輕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斷萍洲煙雨。鏡湖元自屬閑人,又何必官家賜與!
3《真珠簾》
山村水館參差路,感羈游、正似殘春風絮。掠地穿簾,知是竟何處?鏡里新霜空自憫,問幾時鸞臺鰲署?遲暮,謾憑高懷遠,書空獨語。
自古儒冠多誤,悔當年、早不偏舟歸去。醉下白萍洲,看夕陽鷗鷺。菰菜鱸魚都棄了,只換得青山塵土。休顧,早收身上江上,一蓑煙雨。
讀歸隱詩不一定有歸隱意,正像讀邊塞詩并不一定得親往大漠征戰一樣。但是,這中間寄托的情緒因素是誰也否定不了的。毛澤東是不是在某一個瞬間也有過“獨去作江邊漁父”的想法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毛澤東確曾想過要葉落歸根終葬韶山的事。便是在他臨將離去的頭一個晚上,湖南方面還作好了他來家鄉安度晚年的一切準備。
有家終是歸不得,托語梅花寄相思。毛澤東多么想將自己的這些“雅愁”訴與他人,求得共鳴,以紓解心痛。但沒有人懂得他,沒有人會想像他也有個人苦衷。在他的最后歲月里,他的身邊只有兩個讀書不多的護士和秘書了,一個是張玉鳳,一個是孟錦云。毛澤東想和她們談談《紅與黑》,談談《紅樓夢》,談談江淹、謝莊、納蘭性德,談談黃瓊李固雪賦別賦。但沒有誰能與毛澤東對話,沒有人能趕上他的思維。由于疾病的原因,他的口水不時的下流,但他的頭腦里還有一片遼遠的天空,那里還有蒼鷹在飛,云狗互變。而他身邊的工作人員卻看不到這一切,他們只看到了一個有著統帥大權的衰老的軀體,以及那說不清是怪異還是神佛般的一些舉措。這樣,巨人的煩惱產生了,小女子的煩惱也產生了。這實在是一種必然。
于是,毛澤東向著更深遠的地方尋求慰藉,而唯其如此,他的行為也就更是怪異和不近情理。他躺在床上看書,對于為他精心提供服務的工作人員他會突然大聲地吼叫著:“滾出去”(這多么的不近情理呀)。但此刻的毛澤東也許正沉浸在另外一個世界:
1《梅花引·荊溪阻雪》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 舊游舊游今不在。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云、濕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2《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樓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毛澤東正與蔣捷在對話,你去奪下他手中的書卷,讓他休息,或者還說這是組織上定的規矩,毛澤東他能讓你不“滾”嗎?這就是“沖突”的起源!
人是需要理解的。晚年的毛澤東猶其需要人的理解,包括現在我們對他的理解,不然,老人家的在天之靈是不大安穩的。
那么我們怎么樣去理解毛澤東?說他關于《水滸》的談話就是要發動一場政治運動嗎?一切都不是那么一回事。我們可以這樣說,就像他想去參加周恩來的追悼會而身體狀況已經不能容許他再走一步了,他實在也是沒有辦法,一切都聽別人在“弄”了。過去我們聽多了這么一句話,毛澤東是人不是神。實際上,晚年的毛澤東是個真正意義上“普通”人。筆者在這里倒是想強調這么一句俗語:老小老小,老了也小。——我多么期望我們的讀者們都能從一個老人,一個“小老頭”的角度去理解一下晚年的毛澤東啊!也許,正是從這樣的一個“人”的角度,才會有我們盡可能接近事實近旁的機會。
有這么一件事,可以看出毛澤東的“小”的一面:
老人家七二年初突然休克后,從此,身體情況一天不如一天,有時飯也吃不下,不想動筷子。這種情況不久就被湖南省委知道了。老家的領導人經研究,決定將湖南人喜歡吃的一種叫霉豆腐的“菜”帶去北京,并且帶去了做這種霉豆腐的方法。毛澤東收到家鄉人的禮物后,很高興,食欲大增。工作人員對這種菜實在是不敢恭維,特別毛澤東身邊的醫務人員,認為這種方式做出來的東西,是絕對不衛生的。他們擔心會引起毛澤東的喉部發炎,進而引起咳嗽。果不然,吃了幾天后,毛澤東的咳嗽厲害起來。醫務人員因此向毛澤東進言,這種工藝制作出來的“菜”是不宜或要少吃的。毛澤東一聽,不高興了,“我家鄉帶來的東西,他們會害我嗎,況且,我們湖南人不是世世代代都吃這種東西嗎?”毛澤東沒有將這話說出來,存在心里了。這是因為,最近一個階段,尼克松要來北京,毛澤東正認真地與醫務人員在配合治療,說出來,對大家都不好。2月17日,與尼克松會談完畢,待客人一走,毛澤東發話了,今天準備參加救治(為防止在與尼克松會見時毛澤東身體突然發生情況,整個會見過程中,在毛澤東身后的屏風后邊站了不少準備參加搶救的醫務人員)活動的醫生,都辛苦了,由我毛澤東請客。
毛主席請客,這于醫生,是一件很榮幸的事。
開席了,菜上來了。讓醫生們吃驚的是,上來的第一個“菜”就是曾經他們批評過的“霉豆腐”。毛澤東自已先吃了一筷子,然后指著讓醫生也吃。醫生夾了一點點吃了后,毛澤東問:“這霉豆腐好不好吃?”醫生的回答是大家可以猜出來的。毛澤東因之很開心。
你能說出這是一種什么行為嗎?
說“報復”,“惡作劇”?或者“毛澤東特有的幽默”、“領袖人物處理問題的方式”?
都是,都不是。因為所有“是”或“不是”都言重了。
他就是一個老人,一個有幾分幽默的倔老頭。你說人小了不懂事,他就是不懂事了。
而且,這故事還在發展——
后來,他身邊的工作人員張玉鳳對他說:“主席,我覺得你不該開這樣的玩笑的,人家醫生建議是一片好心,再說也是有科學根據的,都是為了您好,是為你的健康著想。”
毛澤東又是村夫式的那種思辯:“請人家吃飯,當然要拿出我認為最好的東西來招待呀。我也沒有問他什么成分(指霉豆腐含的成分。醫生曾經作過化驗,說這種“菜”里含的成分復雜,主要是有一種白色念菌,對身體不好。),只是問他好吃不好吃嘛。人家回答得也好,只是說好吃,也并沒有扯什么成分的事。”
看了上面的這個故事,你對毛澤東有了一些了解嗎?實際上,老了的毛澤東,也就相當于你家隔壁陽臺上那個倔強的讀書老頭。
由此推而言之,我們將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的毛澤東的所作所為都在一種特定的“約束”下去看待,我相信,對當時歷史的理解就要深刻一些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毛澤東軍事思想是人民軍隊戰無不勝的軍魂——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
2017-07-31毛澤東為他起了一個“小政治委員”的雅號,他55歲離世了(組圖)
2017-07-24?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