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報》:列寧下令處決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是謠言
(摘譯)
采訪:《真理報》政治部主任維克多·科熱緬基
被采訪人:俄羅斯聯邦調查委員會首席特別重案調查員В.Н索洛維約夫
問:弗拉基米爾·尼古拉耶維奇,我無意中得知了你關于列寧在皇室事件中的立場的結論。您是否得出結論,處決尼古拉二世全家不僅不是列寧主動下令的,而且是未經他同意的?
答:我有理由這么說。
問:它們的依據是什么?
答:首先,這必須考慮到當時中央與各省之間的現實關系——即莫斯科當局和地區當局之間的關系。在那時,這些關系中的一切都遠未穩定下來,中央的指示也并非總是能清晰地發揮作用。畢竟,蘇維埃政權才剛剛建立。一般來說,為了仔細考察當時發生的事情,有必要在其歷史的具體性中全部看到當時的情況復雜性。現在來看,一切都變得非常簡單。
問:舉一個你想到的表示當時情況復雜性的例子。
答:我不知道你是否知道,但絕對大多數人,我敢肯定,不知道這一點——當時,在包括地方領導在內的許多烏拉爾布爾什維克中,“列寧主義”這個詞幾乎是罵人的詞。
問:為什么?
答:布列斯特和平是原因。列寧主張簽署布列斯特和約,也就是妥協。但是激進分子反對妥協。他們根本不考慮如何開始進行和平建設,而是為了擴大革命烈火。請記住這樣的一個事實——由于布列斯特和約,列寧甚至與捷爾任斯基也發生了激烈的沖突。事實證明,當時列寧在許多人眼中是某種機會主義調停者。此外,當時布爾什維克黨內和黨外的激進勢力的對抗也日益加劇……烏拉爾的領導層,即葉卡捷琳堡的布爾什維克,就在思想上被這種激進思想所俘虜了。而當時的列寧對他們來說并不是無條件的權威。此外,當時在葉卡捷琳堡也有具備豐富經驗的革命者在這里工作,他們在思想上認為自己才是領導者——與列寧相比處于不相上下或處于同等地位。當然——更具革命性……他們渴望以自己的原則來解決這個問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對于列寧來說,這被證明是不可接受的。此外,我還根據材料得出的一個結論是,烏拉爾布爾什維克下令處決沙皇全家的行為甚至可以說是對列寧及其所奉行的路線的一種挑釁……今天,很少有人能了解當時大部分社會階層的真實情緒。今天的人們認為當時的俄羅斯的絕對多數人是堅定的君主主義者,只有‘無情的布爾什維克-列寧主義者團伙’試圖暗殺沙皇。但事實并非如此。當時俄羅斯的君主主義者比現在少得多。幾乎所有人都是民主黨人!高爾察克是民主主義者,克拉斯諾夫是民主主義者,鄧尼金也是……這就是為什么二月革命如此容易發生的原因——幾乎每個人都放棄了國王,甚至教會……但現在葉卡捷琳堡的布爾什維克的計劃已經發展得更大規模了,直接針對前沙皇居住的托博爾斯克——其制定的任務是逮捕羅曼諾夫家族,派出的分隊被指示在必要時可以采用對待敵人的方式——提出生死問題。是的,‘死亡’不僅沒有被排除在處理前沙皇的手段之外,而且還被列為可以采用的主要手段。他們在葉卡捷琳堡知道莫斯科正在準備審判前沙皇。但是,在這里,沙皇家族被認為是不必要的“多余”。最好在托博爾斯克俘虜皇室,然后以內戰導致的混亂的借口在路上處決他們……事實上當時葉卡捷琳堡計劃實際上反對莫斯科,反對列寧。因為在莫斯科,烏拉爾的秘密計劃并不為人所知。同時,許多關于皇室保護不可靠的信號以及可能的逃跑行為也迫使克里姆林宮做出反應——決定將其從托博爾斯克運送到葉卡捷琳堡。
問:為什么選擇葉卡捷琳堡?
答:當時,有必要將沙皇和他的家人轉移到一個可靠的地方。首先,這個地方可以提供更可靠的保護,其次,他們可以隨時迅速被帶到莫斯科接受審判。當時,葉卡捷琳堡似乎完全滿足了這兩個要求。
問:當沙皇及其親屬從托博爾斯克搬到葉卡捷琳堡時,誰負責領導他們的可靠保護?
答:康斯坦丁·阿列克謝耶維奇·米亞欽。他自 1904 年以來就是布爾什維克黨員,他是第一次俄國革命期間戰斗部隊的組織者。1917年10月,他成為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第二次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代表。在契卡成立后,他立即成為了捷爾任斯基副手。他最大的特點是他是一個極其勇敢和果斷的人。……他帶領的任務執行支隊有自己的電報員。同時配備機槍——多達九挺。
問:葉卡捷琳堡對這個支隊及其使命有何反應?
答:米亞欽是通過葉卡捷琳堡前往托博爾斯克。在車站,他會見了當地領導人——戈爾謝哥尼和杰多夫斯基。他出示了他的被授權文件。而且態度極其嚴肅!葉卡捷琳堡被要求配合和對米亞欽的任務給予幫助……在賦予他的職責中,強調“貨物”必須活著到達葉卡捷琳堡。這是列寧的明確指示!當然,烏拉爾的領導人無論如何也不會喜歡這樣。所以他們秘密將他們的三支支隊也派往托博爾斯克,執行相反的任務——不惜一切代價“消滅”羅曼諾夫家族。現在兩個任務發生了沖突……米亞欽在前往托博爾斯克的路上,首先遇到了安德耶夫率領的葉卡捷琳堡支隊并制服了它。米亞欽也制服了布亞托夫斯基的支隊——該支隊的任務也是殺死羅曼諾夫家族。但是,米亞欽沒能成功制服由扎斯拉夫斯基領導的具有相同任務的第三支隊。扎斯拉夫斯基是一個聰明的人。年輕,當時他才28歲,但他已因革命活動受過兩次審判。他的職業是鎖匠,曾在波羅的海艦隊服役,畢業于海軍軍官學校。他在工人中享有非凡的聲望。我這么說是因為想說明當時發生沖突的雙方都是由非常優秀的人領導的。
問:當然,那些執行烏拉爾蘇維埃的任務的人是怎么反應的?
答:烏拉爾蘇維埃計劃將米亞欽支隊和沙皇全家全部消滅在從托博爾斯克回葉卡捷琳堡的路上。例如,扎斯拉夫斯基本人提議在伊萬列沃村附近設置伏擊點,因為米亞欽將在那里過夜……情況極其嚴重。扎斯拉夫斯基支隊的一名戰士亞歷山大·涅沃林跑去向米亞欽報告——已經做出了一個秘密決定,要射殺皇室和你的整個支隊。這個消息讓米亞欽感到震驚——因為他們計劃自相殘殺——烏拉爾蘇維埃計劃殺死克里姆林宮派出的全權委員和徹底摧毀列寧本人派出的代表莫斯科的整個布爾什維克支隊——一百多名被選中的優秀同志——然后栽贓到綠林好漢的頭上。這就是中央與烏拉爾蘇維埃在“皇室問題”上的對立情況……烏拉爾蘇維埃執行委員會主席別洛博羅多夫當時也下令整條托博爾斯克-葉卡捷琳堡鐵路線戒嚴——為了組織以火車碰撞和脫軌事件以摧毀米亞欽支隊,然后宣布米亞欽本人是叛徒……在斯維爾德洛夫直接干預之后,在列寧和斯維爾德洛夫向米亞欽保證火車不會被碰撞并將順利到達葉卡捷琳堡之后,米亞欽才繼續行動……總之,正如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布爾什維克康斯坦丁·米亞欽憑借巨大的努力、決心和驚人的獨創性,成功地完成了列寧和斯維爾德洛夫交給他的任務。羅曼諾夫家庭被安全地送到了目的地。
問:當時列寧和斯維爾德洛夫并沒有摧毀皇室的意圖,這聽起來很令人信服。但也許他們后來有這樣的意圖?
答:可以絕對肯定地說,到1918年7月16日,也就是行刑前夕,對尼古拉斯二世的審判工作仍在準備之中。有文件可以證明。克里姆林宮認為有必要對羅曼諾夫家族進行審判,反對立即處決沙皇。更別提他的家人了。對此有很多證實。列寧和斯維爾德洛夫長時間千方百計地克制烏拉爾蘇維埃領導人對此事的執念……事實證明在1918 年 7 月 17 日處決沙皇全家和仆人的問題上,無論是列寧還是斯維爾德洛夫,都沒有達成一致。列寧直到7 月 17 日才知道已經處決尼古拉二世這一既成事實,例如,在回應哥本哈根報紙關于皇室死亡謠言的詢問時,列寧回答說:‘前沙皇安然無恙。所有的謠言都是資本主義媒體編造的。’6月,當皇室已經去世的傳聞傳出時,莫斯科領導人開始不信任烏拉爾,特意將前線指揮官雷因戈爾德·別爾津派往伊帕季耶夫家,由他親自確認王室是否還活著……克里姆林宮當時未就處決皇室的準備工作達成一致,這一事實可以從寫給列寧和斯維爾德洛夫的電報文本中得到證明。
問:也許有人會說:與丹麥報紙的通信只是一個“煙幕”,列寧和斯維爾德洛夫正在隱瞞克里姆林宮已經下令處決整個皇室的決定。
答:不,與丹麥人的通信不是由克里姆林宮發起的。在某種意義上,列寧本人成了烏拉爾蘇維埃領導人的激進主義的人質。我認為,在烏拉爾,他們明白處決皇室可以讓德國人有理由繼續戰爭……總之,克里姆林宮是直接面臨了既成事實的……除了不必要的頭痛之外,當時,中央沒有從烏拉爾同志那里得到任何幫助……托洛茨基在30年代發表的所謂斯維爾德洛夫告訴他是列寧下令處決沙皇全家的言論是托洛茨基為了自己的利益撒的謊……
(譯者:冷西 陳慧 )
2022年2月4日
農歷壬寅年正月初四
來源:在馬克思主義旗幟下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真理報》采訪俄聯邦調查委員會:列寧下令處決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是謠言(摘譯)
2022-02-05從貼吧里抹黑列寧雷鋒董存瑞等革命先烈,看十九大后的互聯網意識形態斗爭
2017-11-16?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