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媒體報道,瑞士信貸集團董事李山,聯同中播控股主席黃秋智及卓悅控股主席陳健文,于今年五月在香港成立了一個新政黨,名為“紫荊黨”。這三人均在中國大陸出生,其中兩人屬于海歸,現以香港為基地,都是“新香港人”。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公司注冊處的官方網頁資料,這個新政黨于2020年5月14日成立。接近7個月后,才被香港傳媒披露報導轉載,廣泛曝光。
"紫荊黨"上載至公司注冊處的文件顯示,該黨創辦成員、首任董事由李山、黃秋智及陳健文三人擔任。計劃招募 25 萬名 18 歲以上的成員。
黨綱列明,建黨目的包括支持"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改善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的關系等。核心政治主張是“為全體香港人爭取下一個五十年不變,追求百年‘一國兩制’”,認為2047年的期限困擾各界,并影響經貿活動,故向中央爭取下一個五十年不變。
該黨表明會參與特首選舉委員會委員及特首選舉,支持、贊助和推選代表他們理念的候選人外,亦會籌建函蓋智庫、民調機構、媒體網絡,推動各項政策主張,為港府輸送人才。
2019年的香港社會動蕩似乎是紫荊黨創立的直接誘因。
紫荊黨的建黨宣言第一段就開宗指出:失望和焦慮引起了變革的必要。數月的動蕩,不滿和憤怒使我們的城市面臨最緊迫的問題。人們在大街上游行,抗議政府,還有一些人由于對未來的擔憂而選擇離開我們的城市。
宣言指出,香港市民的憤怒并非毫無根據。近年來,“一國兩制”飽受質疑、《基本法》承諾的普選未能實現,疊加上香港長期存在且未能有效解決的難題,如住房問題、社會兩極分化以及青少年缺乏發展機會等,一系列嚴峻的問題困擾著香港。
然而,面臨這些迫切需要有所改善的問題,香港卻拿不出行之有效的辦法,導致香港原本所具有的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管制優勢未能發揮,使上述問題不斷發酵,加劇香港本地的不確定性。
基于此,希望“通過不懈努力,為香港創造更光明的未來。”
對于黨派的定位,建黨宣言中特別提到:香港的改革必須以和平、理性和法治為基礎;反對一切形式的非法暴力;香港的民主必須建立在包容、平等和正義的基礎上;反對一切形式的社會歧視。歡迎各政治派別、各膚色的人士團結在一起,因為團結的力量永遠比分裂民族更強大!
紫荊黨首任董事李山(上圖),身兼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副主席等職務,他早于去年年末,已經在香港《信報》的專欄撰寫題為“香港選舉與政黨建設”文章。對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中大敗表達不滿,提出成立新政黨,特別提到應團結“包括約二百萬新移民中的愛國愛港人士”。
李山在歸咎建制派失敗時寫道:“從本質上講,這是一些建制派政黨長期脫離香港社會和民眾,未能把廣大香港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本黨的奮斗目標,未能實事求是地提出社會大多數人支援擁護的政策綱領,未能靈活機動地進行政治博弈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他因此建議盡快成立新的“愛國愛港”政黨,爭取青年學生支持,要贏得區議會、立法會席位,并對特區行政長官選舉發揮重大影響力。
李山清華演講談三大領域改革方案
李山2020年11月在清華大學發表演講時,主動提及了自己創黨的經過。據他介紹,在2019年香港發生社會動亂后,出于對香港未來的擔憂,他推動了“紫荊黨”的成立。
“今年3月1日向共產黨學習,在香港找了一條船,在維多利亞海灣成立了一個政黨,這個政黨名字叫紫荊黨。”他說。
他在清華演講中提到,“我像很多香港市民一樣非常關心也擔心香港的前景,所以借去年開國家治理研究院年會,我提了一個大膽的設想:香港應當建立新的政黨,把愛國愛港的新力量團結起來,為香港做一些事情。”
李山在香港生活了20多年,他認為,香港目前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立法會運作不暢。為此,他建議將立法會變成兩院制的立法機構,香港可以分兩步走,循序漸進地達成目標。
對于立法會,他在清華演講中有比較具體的論述:
“在第一階段,設立香港政治咨詢委員會,成員由社會各界協商產生,并由特區政府委任,以此在香港本地引入和建設協商民主機制,選賢任能,參政議政。在第二階段,改革立法會,實行兩院制,下院由全民普選產生,體現選舉民主精神;上院由政治咨詢委員會轉型產生,體現人民民主精神。”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李山在今年的政協討論會上提出了上述建議,當時引起相當多港澳委員的共鳴。
據港媒報道,紫荊黨主張立法會改革,提供候選人,旨在香港立法部門中遏制“極端勢力”的誕生。
經濟方面,李山建議通過公私合作方式為“明日大嶼”計劃提供資金,即成立全民所有房地產開發公司,每個港人一股,每股1萬港元。
該公司用PPP方式跟政府合作,政府把開發權和相關利好政策給到該公司,通過民間集資方式完成項目,盈利歸全體公司股東平均分配。一人一股,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盈利也歸之于民。
談經濟免不了談房屋政策。香港的任何政黨都需要關注當下香港的住房問題。該問題牽動著多數香港人的心,不少港漂人士都認為,大多數香港青年人,可能工作一輩子也買不起房。李山對此也有他的見解,他認為,針對香港目前的嚴峻情況,需要有更快解決問題的方案。
“港府在處理香港問題上的一個很大失策就是長期忽略了低收入階層的利益,這是去年社會動亂的重要原因。”他說。
目前香港有大量的公屋,超過一半的港人住在公屋里,且住公屋的大多數都為低收入的人群。他提議,香港可以參考內地的房改政策,將香港超過80萬套的公屋進行房改,此舉將會使大多數香港低收入的人獲益。
“以前內地城市里的房子幾乎都是公房,是國家擁有的,單位里的房可以給你住但是不能私人擁有。后來單位搞了房改,以很低的價格賣給職工,產生了經濟學所說的財富效應,刺激了消費。”李山說道,房產改革對社會經濟都發揮了巨大影響。
教育政策方面,李山建議內地高校應擴招來自香港的學生。他指出,香港學生到內地來念書,一方面為他們提供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同時對他們進行中華文化歷史教育,增強他們的愛國愛港意識。
“通過教育改革讓更多香港青年到內地高校接受良好的專業知識和愛國教育,畢業后再回到香港建設香港,進入香港各行各業,包括加入香港公務員系統,這樣就會使整個香港社會生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他說道。他甚至建議國家應該允許香港學生在內地參軍,“我認為目前的政策應該改變,我們要求香港青年人愛國,就應該賦予他們完整的中國公民權利和義務。”
外界對紫荊黨看法不一
李山是資深港漂,早年畢業于清華大學,曾在美國深造和工作,后返港工作迄今。李山目前擔任絲路金融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同時也是香港著名財經智庫“香港國際金融學會”(HKIIF)的創會理事之一,該智庫由大量國際重量級金融專家、經濟學家及企管咨詢專家等組成。
從近期港媒披露的采訪情況來看,香港建制派成員對紫荊黨幾乎一無所知;另有香港本地黨派人士則認為,紫荊黨能否成為香港一支具有影響力的黨派還難說,因為可能有關部門可能并不希望一群來自內地的人士在港創辦黨派,擔心此舉會使權力失衡。
有政界人中表示,紫荊黨料僅是建制商人在這段時局混沌期的自發行動,與北京毫無瓜葛,最明顯的跡象是有關消息爆光后,兩份北京嫡系報章《大公報》、《文匯報》都隻字不提,已反映了有關方面的態度。
"紫荊黨"創辦人之一的黃秋智接受《星島日報》電話訪問時否認該黨以來自中國大陸人士的利益為基礎。
他表示,新政黨并非一個"海歸派"政黨,而是一班熱愛香港、無分背景、尊重"一國兩制"、捍自由民主法治的人,希望香港繼續享有自治和經濟繁榮、促進中西交往橋梁的地方。
黃秋智強調,去年的政治風暴,令他們感到彷徨,認為作為香港人,應該身體力行去解決香港問題,建立自己家園,所以興起創黨念頭。
被問及新政黨成立有沒有跟中聯辦溝通,黃秋智表示,他們曾經與不同階層、不同類別的人士溝通,強調不希望新政黨"被標簽",指最重要是得到香港人的支持,"我們是甚么,要等我們做出來由巿民定奪"。
黃秋智表示,新政黨會是一個“香港人的政黨”,目標招收25萬名黨員,不分背景。
現時最大的建制派政黨民建聯經營近30年,成員數目為4.5萬人,紫荊黨的目標是民建聯的6倍。黃秋智就指25萬會員是一個憧憬,舉例稱美國共和黨及民主黨均有5,000萬黨員,在香港700多萬人中必須有足夠的黨員人數,才可以代表到港人的利益。
民調:56%認為政黨競爭的選票民主
無助于香港穩定和發展
紫荊黨創黨成員雖然學習共產黨,船上建黨,但從其建黨宣言中來看,似乎仍然是一個資產階級政黨。
至于紫荊黨的創立,對香港的政治治理的影響如何,根據“峰銳觀察”微信公號進行的小規模讀者民調,只有4%讀者認為其影響是“有利,可以促進香港政治決策進一步民主化”;高達94%的讀者要么認為其影響是“有害,會進一步分裂香港社會”(38%),要么認為“很難說,政黨競爭的選票民主并不能為香港帶來穩定與發展”(56%)。
(來源:“峰銳觀察”微信公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