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稿,制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仗的“總部署”,規劃了“路線圖”,排好了“時間表”,各地各部門一定要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堅持全國“一盤棋”,上下“一條心”,從實抓好“攻堅任務”,從嚴推進“全面小康”,為實現“中國夢”邁出堅定一步。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勝利閉幕后,全國各族人民群眾歡欣鼓舞,這是在我國即將完成“十二五”規劃、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召開的一次關鍵性會議。會議的召開,對于繼續抓住和用好重要發展戰略機遇期,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促進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具有重要深遠的意義。
今年,“十二五”規劃即將畫上句號。在過去的五年里,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我們攻堅克難,砥礪前行,不斷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茫茫九脈流中國,縱橫當有凌云筆。展望未來,“十三五”規劃將是全中國人民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暢想?,F階段,每一位公民都對生活充滿期望,房價問題、戶籍問題、收入分配問題等等都充斥在社會的呼吁之中,每一個期望,都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種焦慮,也對應著機會共享之路還很漫長。在“十三五”規劃中,“共建共享”成了各大媒體追逐的“熱詞”。當前,我國正處于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改革的各個方面都有所突破,但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邁進”。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普及高中教育、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7000萬貧困人口脫貧都是使全體人民享受改革發展成果的具體舉措。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事實上,未來的五年,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早在前期的調研中,習近平總書記就布署了中國在“十三五”期間需要取得“明顯突破”的十大領域。這十大領域即十個目標,涵蓋經濟轉型、調整產業結構、創新創業、農業、扶貧、民生、生態文明等與我們生活生產密切相關的諸多領域。“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最后沖刺的五年,在這個五年期間,應當在繼續保持大項目、大產業等宏觀方面發展勢頭的同時,對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讓老百姓切實體會到改革和發展給生活帶來的好處。從維護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入手,每年為老百姓辦實事,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更實在的好處。改革開放30多年,“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貧困驅動”目標已經實現,接下去該是“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其他的人,逐步達到共同富裕”的“使命驅動”時代了,“十三五”規劃正承載著這樣一個任務節點。毫無疑問,仍舊存在的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正是中國發展和建設的“短板”,扶貧工作任重道遠。在接下來的五年內,迫切需要在扶貧工作中做到“真扶貧”和“扶真貧”,把握好“物質扶貧”和“精神扶貧”的“平衡木”,去除部分貧困地區“等靠要”思想傾向,在教育上有更多的投入和關注度,授之以魚更授之以漁,盡全力確保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紅利”惠及每一個國民,民眾期待著政策的普惠性,更盼望著個人愿望能借著不斷深化的改革春風變為現實。
從時間節點的角度看,此次會議事關黨中央對全體人民的莊嚴承諾能否兌現,事關第一個“百年目標”能否如期實現。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引導著未來中國改革發展的方向。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中國問題的關鍵。全面小康不僅要追求發展的速度,更要強調發展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谶@種認識,五中全會不僅確定了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遵循的“六大原則”,而且強調必須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為推動“十三五”的“五大發展”理念提供了奮斗坐標。到“十三五”末,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可謂目標已定、藍圖正展。貧困縣全摘帽、大數據戰略、放開價格、深化改革、最嚴環保制度、對外開放新體制、普及高中教育、全民參保、健康中國、全面兩孩,這些《“十三五”建議》中的關鍵詞,清晰可見“十三五”開辟的是決勝“四個全面”的戰場,奏響的是全民參與的舞曲,搭建的是同心共筑“中國夢”的舞臺。
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來,我國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是改革開放走到今天,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開始逐漸顯現,來自國際國內的風險和挑戰依然十分突出,在新的歷史節點上,需要我們不斷把改革開放引向深入,在全面的基礎上深化改革。李克強總理說:“再深的水我們也得趟,因為別無選擇。”“十三五”規劃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再次總體部署,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再上新臺階、再創新輝煌。所以,此次“十三五”規劃的特點是以制度創新為主,兼顧歷史規律;以深化改革為綱,兼顧統籌多面;以提升國力為主,兼顧和諧穩定;以推進民生為線,兼顧公平正義;以推進法治為準,兼顧民主進步。
此次會議得到空前的關注既有歷史傳承的原因,更緣于其所處的關鍵時間節點,還緣于民眾對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殷切期待。“十三五”規劃也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的第一個五年規劃,迫切需要以新的發展理念指導具體實踐,以更好地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十三五”規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規劃,迫切需要著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這是確保第一個百年目標如期完成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在社會建設上,如何解決地區間、城鄉間發展不平衡及就業等問題;在經濟建設上,如何保持經濟平穩著陸,實現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等問題;在政治建設上,如何在全面從嚴治黨問題上得到初步整治的情況下,在全社會形成廉潔自律、建設服務型政府等問題;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如何在保持經濟發展狀況下,實現青山綠水等問題。社會、政治、經濟、生態建設等,都直接影響或左右著國內大環境的穩定,處理不好不利因素,都有可能成為新的不穩定因素。“十三五”期間的穩定就成為了中國發展的壓艙石,而國內穩定尤為重要。因此,“十三五”規劃,必須步步精心,環環相扣,保持內外部環境的穩定,才能為實現百年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到“十三五”末,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以“十三五”規劃將更加突出一個“全面”二字。但“十三五”規劃絕對不會是我國推進社會改革進步的終點,它只是一個起點的階段性,改革發展永遠沒有終點!正如當代作家周濤在《山河判斷——大西北札記》所言:“沙漠對河流說:結束!河流回答:我本身就是開始。”所以改革只是手段,它的最終目標還是讓人民幸福、民族團結、國家繁榮,在這條道路上,我們任重而道遠!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稿,制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仗的“總部署”,規劃了“路線圖”,排好了“時間表”,各地各部門一定要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堅持全國“一盤棋”,上下“一條心”,從實抓好“攻堅任務”,從嚴推進“全面小康”,為實現“中國夢”邁出堅定一步。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