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民族理論方面作出的重大原創性貢獻,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最新發展。中華民族觀經歷了古代中國“天下觀”下的中華民族觀、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中華民族觀和現當代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中華民族觀的歷史演進。以中華民族共同體為核心的新中華民族觀以共同性為目標,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對中華民族觀的繼承和創新,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指出:“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民族理論方面作出的重大原創性貢獻,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最新發展,是新時代中國特色民族觀的核心內容。這一思想不僅是引領我國新時代民族工作的主線,而且已成為中國共產黨探索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一個新里程碑。
【2019年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圖為“民族團結”方陣(前)通過天安門廣場。新華社記者 徐昱/攝(求是網)】馬克思主義認為,民族是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形成的穩定的人們共同體。劃分民族的標準包含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是主觀和客觀的統一。一般來說,民族在歷史淵源、生產方式、語言、文化、風俗習慣以及心理認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民族是一個歷史范疇,有其產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各民族最高利益。中華民族是我國各民族的總稱。中華民族在長期交往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多元一體格局。對于這個孕育于中華大地、超越了單一民族(或族群)邊界、凝聚在中華民族旗幟下的超大型民族共同體的看法和認識,構成了中華民族觀。中華民族觀是從整體的觀點和民族的視角,看待中華民族與作為其組成部分的各民族及其相互關系的立場和觀點。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中華民族觀的演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古代中國“天下觀”下的中華民族觀、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中華民族觀和現當代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中華民族觀。古代中國“天下觀”下的中華民族觀。古代中國的民族觀,總體上看是“以文辨類”。一般依據不同的群體文化特點區分不同的民族,并且強調教化與文化熏陶的作用。傳統文化尤其是“天下”觀念對民族共同體的影響巨大。在某種程度上,古代中國的民族觀可以說是“天下觀”下的中華民族觀。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中國歷史上的多民族社會現實和政治上的“大一統”思想,已經演變為中華文明的重要傳統和思想基礎。中華大地上的各民族在幾千年的演變進程中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斷交流交往交融,客觀上凝聚為一個自在的中華民族,尤其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在與外國列強的抗爭中實現了自覺。政治上的長期的“大一統”或者在幾個政權并列時期對政治上“大一統”的追求,形成了中國“大一統”的文明傳統。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中華民族觀。中華民族“大一統”的局面在近代遭遇了嚴峻的挑戰,生存發展出現了嚴重的危機。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隨著外國列強的入侵,中國作為中央之國的信念、知識、理論逐步發生動搖。維新派代表人物梁啟超在戊戌變法失敗后東渡日本,在西方思想影響下提出了中華民族的概念,從而開啟了傳統民族觀(天下觀)向近代民族觀(民族國家觀)演變的歷程。梁啟超在《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一文中,從地理、社會、自然、心理等因素論述了中華民族的子系統及其相互關系。他的總體看法是:“一、中華民族為一極復雜而極鞏固之民族;二、此極復雜鞏固之民族,乃出極大代價所構成;三、此民族在將來,絕不至衰落, 而且有更擴大之可能性。”他批判那種“只知有天下有朝廷有自己而不知有國家之舊時觀念拘囿”,指出國家是民族立于世界最有力的保證,要求將中國疆域內各民族統合至中華民族之下,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完整。梁啟超推崇當時西方及世界許多地區興起的民族主義與民族國家含義中的“民族”概念,將之視作“謀公益而御他族” 的法寶。他正是要用具有民族主義意涵的“民族”這一新的思想資源,謀求中國的社會整合與國家強盛。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基于推翻封建王朝腐朽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國的需要,利用近代西方民族主義理論,提出“驅逐韃擄、恢復中華”的口號。他在《臨時大總統宣言書》中宣告:“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他進一步提出要打造以中華民族為國民身份認同的現代主權國家。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少數民族代表肩負使命、認真履職,發揮著重要作用。圖為2021年3月5日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少數民族代表。 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供圖(求是網)】現當代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中華民族觀。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的民族理論與中國多民族國情相結合,探索形成了解決民族問題的新理論和新道路。這條道路經歷了近百年的發展,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界大致分為兩個時期。新中國成立前,其主要任務是依靠工人階級和勞苦大眾,團結帶領民族資產階級和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和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的任務,建立權力真正屬于人民的社會主義新中國。1938年,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所作的報告中,將中華民族界定為由“漢族”和“蒙、回、藏、苗、瑤、夷、番”等各少數民族組成的統一體,并指出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團結中華各族,一致對日”。毛澤東又在《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一文中,對中華民族的內涵作出更詳細的闡述。他指出,“中國是一個由多數民族結合而成的擁有廣大人口的國家”,各族人民“贊成平等的聯合,而不贊成互相壓迫”。然而,一旦完成推翻國民黨腐朽政權的革命,建立新的國家政權之后,如何對待革命過程中民族因素和階級因素之間的關系,如何確立國家內部各民族的地位,并處理好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建設中的民族關系,就成為新政權必須面對的重大問題。新中國成立后,盡管社會主要矛盾和黨的中心任務在不同時期有所不同,但民族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戰略地位一直沒有改變。70多年來,不論是新中國初期進行民族識別、確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建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還是改革開放以來大力發展民族地區經濟、完善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優惠扶持政策,我國的民族工作實踐開展得扎扎實實,成就斐然。每個時期黨都對民族工作的經驗進行總結梳理。2005年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歸納提煉了新時期民族理論的“十二條”,要求新階段的民族工作必須把“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作為主題。該次會議將民族定義為:“民族是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形成的穩定的人們共同體。一般來說,民族在歷史淵源、生產方式、語言、文化、風俗習慣以及心理認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這是中國共產黨基于中國國情實際對民族概念作出的新概括。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把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概括為“八個堅持”。201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將“八個堅持”進一步充實提升為“九個堅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族工作,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采取了一系列新舉措,引領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不斷創新發展,取得了新的歷史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僅僅要在宣傳教育方面下功夫,還應該強調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這一根本任務和方向。構建新的中華民族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對馬克思主義民族觀的重大理論創新。
【位于拉薩老城區的八廓街,是西藏著名的商業街。近年來,越來越多不同民族的人們從五湖四海來到這里創業、旅游。圖為眾多游客在八廓街觀光游覽。中新社記者 富田/攝(求是網)】
中華民族共同體民族觀的繼承與創新
中華民族共同體民族觀是中華民族觀理論的新概括和新發展,是一種新的中華民族觀。把中華民族共同體本身作為新中華民族觀的核心,不是對以前我國民族研究理論觀點的否定,而是為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大論斷的理論邏輯提供了新思路。新中華民族觀的繼承性。以華夏文明幾千年的歷史積淀為基礎,中國的地理版圖和生存空間保持著巨大的穩定性。在中華大地上生存的各民族及其在歷史上不同時期建立的地方性政權,都始終把追求國家統一、政治一統作為自己的追求。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在繼承維護國家統一、堅持中華文化包容性的同時,把近代民族國家觀念、國家主權意識和民族主義思想引入中國,提出了資產階級的民族理論,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對資產階級的民族理論進行了徹底改造,把馬克思主義的民族理論與中國多民族國情相結合,與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實際相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探索形成了解決民族問題的新理論和新道路。從古代中國“天下觀”下的中華民族觀到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中華民族觀,再到現當代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中華民族觀,主體是中華民族這一事實沒有變,概括這一事實的中華民族觀念始終保持著連續性和一致性。把中華民族共同體作為一種新的中華民族觀,可以更好地體現對中華民族觀的繼承,最大程度地在各民族間凝聚共識,共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共同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中華民族觀的創新性。我國是多民族國家,需要建立一個國家范圍內所有群體和公民個人均認同的新概念,也就是促進政治整合、文化包容、社會團結功能的國家民族觀念。進入新時代,提出以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為核心的新中華民族觀,則是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在總結實踐經驗基礎上的新綜合。中華民族共同體民族觀這一新概括是對具有鮮明同質性特征的狹義民族概念的超越,其回應的是現代多民族國家實現國家整合的必然訴求,彰顯的是多民族國家內部成員對國家作為政治共同體的身份認同,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更強的凝聚力。新中華民族觀的核心概念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對中華民族共同體進行概念界定,必須要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結合,同中國的歷史傳統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馬克思主義在政治上主張,現代民族國家應當采取社會主義共和國形式,以更加廣義的國家民族概念來組建政治國家,并且認為國家應該成為無產階級實現民族平等和民族自決的政治組織形式。在理論與實踐結合中,新中華民族觀逐漸形成了自身的理論特色與現實關懷,其當代構建不斷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探索合二為一,最終造就了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理論底色,形成了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共同體主張。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本質屬性,可以有多個維度。深厚的愛國主義傳統。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形成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是對自己家園的歸屬感、認同感和榮譽感。中華民族具有深厚的愛國主義傳統,這種傳統作為一種潛移默化的文化精神,植根于深厚的歷史之中,植根于中國人民的思想意識和行為實踐中,“經歷了一個隨著‘中華民族’觀念不斷深入發展的歷史過程”。密不可分的經濟社會生活。在中華大地上各民族“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文化上兼收并蓄”,在長期交流交往交融的歷史中形成了巨大的共同性,凝結成緊密的共同體,客觀上形成了超越本民族范圍的超大型民族實體?;诠餐瑲v史記憶基礎上的中華文化認同。近代以來,特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實現了民族自覺的中華民族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經歷了艱苦卓絕的抗爭與奮斗,推翻了君主專制,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巨變,中華民族精神不斷升華。在當代,各族人民“五個認同”不斷強化,愛國、愛黨和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中華民族日益成為“包容性更大、凝聚力更強的命運共同體”。
【堅持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基層人大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圖為2021年11月11日,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六屯鎮大木村布依族群眾在投票選舉縣鄉人大代表。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供圖(求是網)】
中華民族共同體民族觀對新時代民族工作的重大意義
新中華民族觀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人民的主體性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形成的博采眾長的民族觀。以中華民族共同體為核心的新中華民族觀不以同質性為指向,而以共同性為目標,對于增進我國各民族之間的共同體意識和民族友誼,促進全國各族人民在多元一體的格局下,進一步實現民族團結進步發展,有著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新中華民族觀的理論意義在于,厘清了民族研究領域若干概念之間的關系。新中華民族觀與其他民族觀的最大不同,在于對民族現象中的共同性、同質性、差異性三個基本概念進行了清晰準確的區分,即共同性不等于同質性,共同性包含同質性和差異性。新中華民族觀是追求不斷增強共同性而非同質性的民族觀,強調把中華民族建設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增強中華民族的共同性。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是一個自在并不斷自覺的實體,而中華民族共同體則是一個需要在新時代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進行建構,進一步建設的自為的實體。新中華民族觀關于民族現象中共同性、同質性和差異性關系的理論創新,為我們厘清了中華民族和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關系、中華民族共同體與中華民族外延的關系、中華民族與56個民族的關系以及中華文化與56個民族文化的關系。新中華民族觀的文化意義在于,它本身就是一種新文化觀。新中華民族觀并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新綜合。新中華民族觀吸收了上述各種文化的精華成分,從而對民族現象有了更加理性且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情的認識。新中華民族觀是一種在對民族文化現象的反思和借鑒中產生的民族觀,彰顯了鮮明的自主性和主體性,體現了社會主義中國對新時代民族現象的文化解釋,體現了對“一與多”“共同與同質”“共同與差異”等基本問題的辯證把握,是新時代社會主義中國的一種新文化觀。新中華民族觀的時代意義表現在,為統籌“兩個大局”提供了新的理論工具。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求我們必須統一思想認識,形成凝心聚力、團結合作的中國力量。從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入手,有利于澄清人民群眾在國家觀、歷史觀、文化觀和宗教觀等方面的困惑,有利于在全黨全社會深入推進“五個認同”教育,更好地把愛國主義思想和正確的“五觀”內容植根于青少年靈魂深處,為做好新時代的民族工作和推進中華民族復興偉業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新中華民族觀以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為主線方向,突出強調了增強中華民族的共同性,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機結合提供了理論指導。新中華民族觀的工作意義表現在,為推進民族工作改革提供新的引領。中華民族共同體民族觀能幫助人們形成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文化觀和宗教觀,具有鮮明的實踐指導意義。新中華民族觀有助于加深人們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識,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思維,更加理性科學地認識新時代民族工作的新形勢和新要求,為民族工作的改革優化提供了基本原則,為民族工作具體改革措施提出了時代標桿和發展方向,將對推進各領域、各地區的民族工作發揮引領作用。(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會、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協會副會長;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編自“前線理論圈”,原刊于《前線》雜志2022年第6期)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