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走進標桿工廠,我們終于來啦!
前天,吳老師帶隊走進標桿工廠第一站——杭州顧家全屋定制生產研發基地,順利成行。 疫情當下,許多原本報名的企業家因為“帶星”“防控”等因素未能前來,有些遺憾。而來到現場的學員,憑緣分相聚,亦不負此行。 學員們參觀了顧家投資10億的工業4.0全自動柔性生產線,聽了一場吳老師長達1小時關于制造業“基本盤革命”的分享,了解了顧家全屋定制的全過程。 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走一趟標桿工廠,竟然還能跟吳老師打場臺球,切磋切磋球技,此外還有學員被顧家副總裁喊話“想跟你現場簽個合約”。
跟隨大部隊走了一趟工廠的小巴感觸頗深,原來走工廠并不枯燥,車間的機器手有序中帶著一絲性感,吳老師嚴肅中不失有趣,顧家高管的分享干貨頻出、毫無保留。
上半場
走進柔性化生產線
走工廠這件事,是有技巧的。比如,為了避免走馬觀花,課前預習是必要的。 課前預習的導師是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研究員張偉,他站在行業的高度,對智能制造全價值鏈做了一次詳細解讀,幫我們提前了解了整體脈絡。
接下來就正式走工廠了。工業4.0全自動柔性化生產線,究竟是怎么個柔法?我們在車間找到了答案。
1. 激光封邊
定制家居好不好,封邊處見分曉。在車間里,小巴看到了激光封邊設備,機器自動封邊,無膠無縫,激光固化,磁懸浮跟蹤,一氣呵成。
2. 專屬二維碼
每塊板材都有專屬二維碼,這是板材游走于各臺設備之間的“身份證”。有了它們,設備分分鐘識別每塊板的訂單信息、客戶信息、生產加工信息、物流倉儲信息等,保證全流程的通暢運行。
3. 智能看板
設備旁的一塊塊看板,是設備、車間、工人的在線記錄儀和監測儀。設備是正常運轉還是出了故障,不用工人盯,看板會盯;車間的排產進度、人員績效、完成產能,也全由看板來展示。
4. 機器手分揀
每天有上萬塊板材完工,每塊板的顏色、尺寸都不同,以往的人工分揀總是出現錯漏,如今機器手輕松搞定。 標桿工廠的看點太多,小巴不再一一講述。
下半場
吸收知識、切磋球技
一上午的走進工廠行程告一段落,下半場在吳老師和顧家高管的分享中展開。小巴整理了他們演講與互動的精華內容,與你分享。
吳曉波
財經作家
《2022:正在發生的“基本盤革命”》
(節選)
我們規劃今年每個月帶領同學們去看一家標桿工廠,希望疫情能控制住,計劃如愿完成。
很多同學問我,走進標桿工廠第一站——顧家,我們看什么?
我們看到生產線的智能化,到了現場,你會發現很多工種消失了,很多流程被再造了,我們對產品的標準定義也發生了變化,我們對效率的想象發生了變化。
我們還看到人變少了。剩下的人跟原來相比已是兩種不同的工人,他們得會看機器面板,需要懂點技術和機械維護。工人變了,人跟機器的關系也變了。
我們還看到供應鏈的響應速度變了。工廠沒有大倉庫,整個供應鏈系統跟物流、原材料的關系變了。另外,供應鏈跟門店的關系也變了。
而且,今天的定制家居,賣的不是一個家居,而是一個解決方案。
回到中國制造業的現場,可以發現正在發生“新四化”:
第一,制造智能化。
今天許多工種消失了,工人在車間的健康指數不斷提高,工人的職業素養不斷提高。所以,最終與機器革命同時發生的,是人的革命。
我特別希望未來的三到五年,越來越多工人被機器替代,藍領工人的素質和薪水提升,直到某一天,藍領月收入匹敵白領,那時候,會有更多年輕人愿意去車間和生產線工作。
第二,組織柔性化。
一個企業最終能不能走上智能化,我個人認為跟錢的多少沒有太大關系,第一要義還是企業家意志,你要相信這件事情一定會發生,這件事情的發生一定會超出你既有的知識范疇和認知范圍,但你還是要去干。
我們今天看到的顧家智能工廠,是個結果,開始是投入,實際上是組織再造。
第三,平臺賦能化。
以地級市為單位的工業生產要素的統一大市場,在未來有機會成立。未來的每個企業都可能會被這個系統改造,或成為這個系統的改造者之一。
第四,產品國貨化。
今天年輕人對國貨的青睞度越來越高,對中國本土企業是一個重大利好。
劉才亮
顧家家居定制家居事業部副總經理
《顧家全屋定制智能制造轉型探索》
(節選)
六年前,顧家剛推出全屋定制模式時,面臨諸多困難,如今我們已走到第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在2016年—2018年,當時靠CAD制圖,手工下單,需要大量人工去拆單,將圖紙拆成清單給到車間,車間只有單機生產,效率十分低。
到了2018—2021年的第二個階段,我們實現了軟件設計、局部自動化。直到今天的第三個階段,才實現了智能化、柔性化制造。
這背后,除了看得見的自動化設備,還有看不見的業務體系、流程以及系統數據。
在實踐過程中,有四個核心要素:1. 產品數字化,這是基礎;2. 業務在線化,以提高效率,確保數據的準確性;3. 流程信息化,以保障同個用戶的同個訂單能準時齊全。
實現了前面三個核心要素,才是最后的設備自動化、智能化、柔性化。設備可以買到,但前面三個核心要素是買不到的。只有把基礎平臺建設好,業務才能跑起來。
當顧家在向智能制造轉型時,我們團隊也一直在思考“為了什么”,核心還是圍繞價值創造,體現為效率、成本、質量,最終要轉化成用戶價值,包括用戶體驗是不是更好,對于產品的品質用戶的滿意度是不是更高。
現場互動環節
直播間網友提問:除了生產端的智能化和數字化,顧家在前端的數字化方面,有什么經驗可以分享?
劉宏(顧家家居副總裁):首先,要有足夠多的途徑,才能接觸到足夠多數量的用戶。其次,用戶常在垂直平臺上發表見解,我們能從中收集到很多用戶的信息。對我們來講,要珍惜每一個觸達用戶的機會點。另外在終端應用上,我們也在用數字化方法獲客。
現場學員提問:未來像顧家這樣的大工廠,是否有可能為中小企業和獨立工作室提供定制業務? 劉宏:我有一種沖動,想跟你現場簽個合約,我們完全可以實現你的再創業。我們有大制造的能力,你們有設計能力,以及忠實粉絲群,我們非常歡迎合作。
吳曉波:未來大公司可能會釋放一部分生產能力,專門為這些小型B端用戶做服務。 直播間網友提問:吳老師在提新國貨時,總說到新審美,你們如何看待當下消費者的審美變化?
劉宏:消費趨勢正在年輕化,據了解,中國Z世代的消費在2020年已達到4萬億人民幣,并且他們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家庭消費。 今天一個企業要做智能化工廠,老板的意識是第一要素,對不對?只對了一半,另外一半由用戶決定。解決用戶的審美問題,就是滿足用戶的價值和創造用戶的滿意。
顧家在更新了logo后,還設置“生活觀察員”,成立了生活研究院。用戶要善于表達,我們要善于收集,最終將用戶的想法設計出來。
吳曉波:審美元素上,體現為中國本土文化和國際文化的交融。米蘭展、巴黎展、倫敦展的流行元素依然會影響中國設計,中國的企業也會把故宮、千里江山圖、三星堆文化與之融合。
此外,包括我女兒在內,Z世代的消費有個“悅己”的特點,這對企業提出了兩個挑戰:要有云量的設計圖稿和柔性化的選擇空間給到用戶,同時生產線要能符合柔性化要求。
前一秒還是嚴肅的分享和互動,下一秒畫風突變。 一張高顏值的臺球桌被推至舞臺中央,原來,這是誕生自顧家柔性化生產線的臺球桌。為了驗證這張臺球桌是否符合標準,我們請來了“浙江第一桿”李克教練,經他測試,符合標準。
前腳,教練試完球桌,后腳吳老師、顧家家居副總裁劉宏,以及學員上了臺,組隊打臺球,切磋了一下球技,現場氣氛十分歡樂。
尾聲
學員復盤
一天的走進標桿工廠行程接近尾聲,復盤環節少不了。
學員們圍坐在一起,寫下一天的感受、觸動和疑惑,然后暢所欲言。來自浙江金華的一位學員表示,走進車間,令他對中國制造業的變革深有感觸。在他看來,這是一場極少數的令他意猶未盡的活動。
另一位來自建筑行業的學員,則講到了自己所在企業遇到的困惑,現場拋出橄欖枝,希望對接資源。接下來就有學員表示可以接洽交流。
復盤中,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研究員張偉老師在為大家答疑時,給出了接地氣的建議:關鍵是聚焦主業,智能化、數字化是一個工具,最終還是要圍繞自身的產業去找落腳點。
最后,借用吳老師的一句話結尾:工廠被認為是一個枯燥的地方,但我希望大家能在枯燥的工廠里看到制造業的性感,看到中國制造業的未來,看到中國產業經濟的點滴進步。
接下來,我們還會和吳老師去看很多中國乃至世界最先進的工廠,華潤江中、海爾、青島啤酒等等,親身體驗制造業的智能化浪潮,也歡迎你來走一走。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