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科技前沿 > 閱讀信息
屈炳祥:只有發展公有制經濟,才能破解人工智能條件下的就業之困
點擊:  作者:屈炳祥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24-07-19 08:48:56

 

1.jpg

【摘要】人工智能技術的到來及其對我們經濟、社會各方面的滲透與作用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只能順應潮流,積極作為,從容應對。人工智能技術,像歷史上所有新技術一樣,它的出現,正好迎合了資本家或業主及其整個資產階級的需要,他們的階級本性決定了他們會把它的所有作用都運用到極致,加強對全社會勞動者的剝削與統治。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和世界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趨利避害,揚長避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有計劃、有選擇地利用好人工智能技術來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這樣,就可避免因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與應用而造成大規模勞動人口失業的災難性后果。

 


斗轉星移,逝者如斯!呼喚已久的第四次新技術革命,不經意間,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就進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它來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完全超乎人們的預料,簡直是迅雷不及掩耳。前些年,人們還在為網上閱讀、網上購物、網上理財和微信支付等感到詫異與困惑,如今剛剛習慣了這些,從詫異與困惑中走出來,卻突然又碰上了無人商店、無人車間、無人工廠、無人廚房、無人餐廳、無人駕駛等等新奇事件的到來。所有這些,都是因為人工智能出現給我們帶來的新景象。

人工智能是什么?人工智能,是一種模擬人類智能的超級新技術。它的出現,使機器能夠像人一樣進行學習與思考,從而能夠自主地從事各種工作,完成各種任務。人工智能不是一種單一的技術,它涵蓋了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多種技術和算法。它的出現,可以為企業提供高效的自動化解決方案,解放人力資源,完成人工操作,提高生產效率,增進產品質量。此外,還可減少工業事故的發生和環境污染等問題。因而,它能更好地幫助企業迅速提高效率,增強競爭力和經濟效益,推動社會經濟更好、更快發展。人工智能的普及和應用,不僅可推動生產方式的變革,而且還會帶來人的生活方式的改進,使人的生活變得更快捷、更便利、更舒適,更有質量。

但是,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與發展,也給我們社會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與挑戰,這首當其沖的就是人們的就業問題,尤其是那些傳統性產業里的就業人員,不可避免地會面臨著失業的巨大威脅與危險。因為,這里的勞動程序化、機械性、重復性極高、極大,因而被人工智能技術代替的可能性也就極高、極大。如傳統的呼叫服務業、零售業、銀行業、普通會計、文秘、翻譯、司機(貨車、出租車、網約車、公交車司機),甚至連醫生、教師、律師等都難得幸免。有專家預測,一旦人工智能技術得到普及,那么就會有上億、甚至幾億的勞動者下崗,成為失業人員。據有關方面提供的資料顯示,僅呼叫服務業有1700萬、零售業有5761萬、銀行業有607萬(國有380萬)、翻譯服務業有538萬、各類司機1761萬(包括貨運司機700萬、出租車司機280萬、網約車司機680萬、公交車司機101萬)、外賣與快遞小哥有1228萬(分別為738萬、490萬)。上述所有一共1億多勞動人口。如果再加數以億計的傳統加工制造業可能被替代的勞動人口以及全社會的所謂靈活就業人員,那可就是一個讓人看了就心驚的數字。

事實表明,人工智能技術的到來對我們的就業帶來的威脅與挑戰是巨大的,并且隨著形勢的發展,還會越來越緊張。這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比天都還要大的大難題。如何面對與化解這個難題也是新時代對我們的一項重大考驗,必須慎重對待。


面對已經開始的巨大的就業威脅與挑戰,我們該怎么辦?有朋友主張,既然威脅與挑戰來自人工智能技術,那么,我們就應該拒絕它,抵制它,不讓它與一個個鮮活的勞動人口爭崗位、搶飯碗。對此,筆者認為不可!這是因為科學技術、包括人工智能技術,它的發展都有其自身的規律,這是一種客觀存在,不會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在客觀規律面前,我們只能正確地認識它、利用它,決不可熟視無睹,視而不見,更不可反向發力,拒絕它,抵制它。不然,我們就會遭到它的報復,在就業的困局中越陷越深,甚至釀出更大的社會困局。所以,在人工智能技術向我們走來的時候,我們只能因勢利導,順勢而為,把它的消極作用限制在最小范圍與最低限度。

另外須知,我國現在從生產力發展水平看,雖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若從生產關系考察,我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在現階段,私有制經濟、尤其是資本主義經濟的普遍存在,資本邏輯與市場經濟法則的作用已經廣泛且深入展開,成了我國經濟運行與發展的“決定性”力量。這也是一件不可否認的基本事實。

現在,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是,在資本邏輯與市場經濟法則的作用已經成為我國經濟運行與發展的“決定性”力量的大局之下,我們到底能不能有效面對與化解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就業威脅與挑戰?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歷史。

回顧歷史,使我們看到,資本主義經濟依它的本性,對科學技術天生具有一種特別的親和力、吸引力與高超的轉化能力。一方面,資本家或業主要利用科學技術的力量來打擊、戰勝同業競爭對手(包括國際上的對手),獲得壟斷利潤,確立自己的壟斷地位,實現其千年帝國的美夢。當年的大英帝國和當代的美利堅的一些大牌公司無不是利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來控制全行業、乃至全世界,實現與鞏固自己世界霸權地位的。

另一方面,資本家或業主也要利用科學的力量來加強對雇傭工人的剝削與統治。眾所周知,科學技術,本質上是一種觀念形態的東西,除了社會科學之外,任何一種自然科學和技術,它對任何人并不具有進行剝削與統治的現實力量。自然科學和技術要想獲得實現對他人進行剝削與統治的力量,必須物化,即與一定的物相結合,產生出一定形式的勞動資料,如機器或自動化的機器體系等。否則,它就無法實現對他人的剝削與統治。馬克思指出:科學技術,或“在機器上實現了的科學,作為資本同工人相對立。而事實上,以社會勞動為基礎的所有這些對科學、自然力和大量勞動產品的應用本身,只表現為剝削勞動的手段,表現為占有剩余勞動的手段,因而,表現為屬于資本而同勞動對立的力量。”[1]421 還指出:“單個機器工人的局部技巧,在科學面前,在巨大的自然力面前,在社會的群眾性勞動面前,作為微不足道的附屬品而消失了;科學、巨大的自然力、社會的群眾性勞動都體現在機器體系中,并同機器體系一道構成‘主人’的權力。”[2]464 所以,資本家或業主利用科學技術的力量來加強對雇傭工人的剝削與統治,往往都是利用機器或自動化機器體系這種典型的勞動資料來實現的。機器或自動化機器體系的產生,就使資本家或業主利用科學技術來加強對雇傭工人的剝削與統治變成了現實。關于這一點,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作了詳盡的考察與研究,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第一,機器或自動化機器體系的使用不僅使工作日再次得到了延長,而且也加強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馬克思指出:“如果說機器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即縮短生產商品的必要勞動時間的最有力的手段,那末,它作為資本的承擔者,首先在它直接占領的工業中,成了把工作日延長到超過一切自然界限的最有力的手段。”[2]441-442 不僅如此,而且還成了打破“工作日的一切道德界限”的最有力的手段[2]447。另外,機器的使用,在資本主義條件下,還是增加工人勞動強度的最有力的手段。馬克思指出:“不言而喻,隨著機器的進步和機器工人本身的經驗積累,勞動的速度,從而勞動的強度,也會自然增加。”[2]447 因為它既提高了機器的速度,又擴大了同一個工人看管的機器數量[2]452。由此,就迫使雇傭工人為資本家或業主提供了更多的剩余勞動,加重了對雇傭工人的剝削程度。

第二,機器或自動化機器體系的使用使勞動力商品發生貶值,使資本在增加人身剝削材料的同時也提高了對他們的剝削程度。

這是因為,機器或自動化機器體系的使用,使勞動力生產與再生產的費用減少,從而使勞動力商品發生了貶值。尤其是當大量婦女、兒童被趕入勞動力市場之后更是如此。另外,機械力的應用降低了生產過程對勞動者體力耗費的要求,同時不又由于程序化的操作降低了對勞動者智力與技術水平的要求。于是,它不遺余力地將婦女、兒童都趕進勞動力市場,擴大了資本對工人的剝削與統治范圍。這正如馬克思指出的:“就機器使肌肉力成為多余的東西來說,機器成了一種使用沒有肌肉力或身體發育不成熟而四肢比較靈活的工人的手段。因此,資本主義使用機器的第一個口號是婦女勞動和兒童勞動!這樣一來,這種代替勞動和工人的有力手段,就立即變成了這樣一種手段,它使工人家庭全體成員不分男女老少都受資本的直接統治,從而使雇傭工人人數增加。”[2]433 馬克思還指出:“機器把工人家庭的全體成員都拋到勞動市場上,就把男勞動力的價值分到他全家人身上了。因此,機器使男勞動力貶值了。……現在,一家人要維持生活,四口人不僅要給資本提供勞動,而且要給資本提供剩余勞動。因此,機器從一開始,在增加人身剝削材料,即擴大資本固有的剝削領域的同時,也提高了剝削程度。”[2]433-434

第三,機器或自動化機器體系的使用,使資本的有機構成不斷提高,導致大量勞動者失業,成為資本主義過剩的勞動人口。

由于機器或自動化機器體系的使用,使大批雇傭工人失去了工作,成了資本主義的過剩勞動人口。過剩勞動人口的存在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必然產物,同時又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與發展的必要條件。利用大量過剩勞動人口的存在,成了資本家進一步加強對在業工人剝削與統治的天然利器。馬克思指出:科學技術在生產過程中的使用,“勞動生產力越是增長,資本造成的勞動供給比資本對工人的需求越是增加得快。工人階級中就業部分的過度勞動,擴大了它的后備軍的隊伍,而后者通過競爭加在就業工人身上的增大的壓力,又反過來迫使就業工人不得不從事過度勞動和聽從資本的擺布。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從事過度勞動迫使它的另一部分無事可做,反過來,它的一部分無事可做迫使它的另一部分從事過度勞動”。[2]697-698

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失業,或過剩勞動力的存在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盡管資產階級的政治家們信誓旦旦、言之灼灼,決心要消滅失業,但這些都不過是一種為了爭選票或安撫窮人的伎倆而已。

第四,機器或自動化機器體系還是資本家用來加強對工人進行統治乃至鎮壓的最強有力武器。

馬克思指出:“勞動資料作為資本——而且作為資本,自動機在資本家身上獲得了意識和意志——就具有一種欲望,力圖把有反抗性但又有伸縮性的人的自然界限的反抗壓到最低限度。而且,由于在機器上勞動看來很容易,由于婦女和兒童比較溫順馴服,這種反抗無疑減小了。”[2]442 “應用和發明機器是為了同活勞動的要求直接相對抗,機器成了壓制和破壞活勞動的要求的工具。”“因此,在這里還存在著勞動的客觀條件——過去勞動——與活勞動相異化的情況,這種異化使勞動的客觀條件變成活勞動的對抗性的對立物,結果,過去勞動,其中包括勞動的一般社會力,自然力和科學,直接變成了一種武器,這種武器部分是用來把工人拋向街頭,把他變成多余的人,部分是用來剝奪工人的專業和消除以專業為基礎的各種要求,部分是用來使工人服從工廠中精心建立的資本的君主專制和軍事紀律。”[3]566

正因為如此,所以,當時的一些空想社會主義的思想家就曾幽默地把使用機器大生產的資本家工廠稱作“溫和的監獄”。這正好從另一方面對此作了注釋。由于這樣的原因,所以,科學技術或自動化的機器體系自然就成了歷來資本家或業主剝削工人與統治工人最受青睞的手段與工具。

現在出現的人工智能技術,較之以往的機器或自動化機器體系具有更多的優勢,成為新時代的業主求之不得的致富手段。這里,除了效率更高、質量更好、工藝更精、安全系數更高等優勢之外,最受業主們親睞的是它不講報酬、不要福利、無需社保,甚至連最基本的休息時間都免了。它從服役上崗的那一刻起,可以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地一直干到徹底報廢為止,并且溫順馴服,沒有脾氣,恭恭敬敬聽業主的指揮,兢兢業業地干活,樣樣產品都能做到極致。如此等等,等等。所有這些是一般機器或最大化機器體系無所能及的,也是一般工人所無法比擬的。所以,用人工智能技術代替工人的活勞動便成了業主們夢寐以求的事。

凡是明眼人都看到,在人工智能技術剛剛出現的時候,各路消息傳來,所有的業主都歡呼雀躍,趨之若鶩,一致打定主意,決意要用人工智能技術代替活勞動。于是乎,無人商店、無人車間、無人工廠、無人廚房、無人餐廳、無人駕駛便競相登場,遍地開花,正在形成一股越來越強勁的社會潮流。并且,人工智能技術的使用,使所有業主從中收獲了他們從來都沒有獲得過的經濟實惠,收獲的滋味一直甜到了他們的心底。最新資料顯示,凡是搶先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的企業,股市天天跳漲,甚至跳到了漲停。如天邁科技收盤連續三個20cm漲停,星網宇達三連板,阿爾特盤中最高漲超18%,萊賽激光和萬隆光電盤中最高漲超17%,高新興盤中最高漲超16%,康盛股份、力帆科技、意華股份、動力新科收盤均漲停……。① 頃刻間,這些公司真是財運亨通,一路賺得盆滿缽滿,讓所有同行業主垂涎三尺。

事實就是這樣明確地告訴所有的中國業主,在對內對外高度開放、中外資本競爭呈現出一片白熱化的狀態下,要想使自己的企業千年不倒,永葆青春活力,必須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改造和武裝自己的企業,為之賦予科學的屬性、乃至人的智慧與“靈魂”,使之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優的質量為社會提供最好的產品,以獲得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發展權與壟斷權。否則,必然被同行無情地淘汰出局,永遠不得翻身。

上述可見,利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包括當今出現的人工智能技術,以實現和加強對工人階級剝削與統治,是一代又一代資本家或業主及整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固有本質屬性。所以在我們今天的社會,想要讓他們拒絕、抵制人工智能技術只能是一些天真朋友的一廂情愿與如意算盤,是根本不可能的。因而,想要在資本廣泛存在,并且已經占據我國國民經濟“5、6、7、8、9”(在有些地區甚至是4個9或5個9)的大背景下,應對和化解因人工智能技術的使用而帶來的就業威脅與挑戰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既然問題是如此尖銳地擺在我們的面前,那我們就沒有了應對這種威脅與挑戰的能力與對策嗎?否!

為什么?上述可知,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機器或自動化機器體系,以及當今出現的人工智能技術,之所以會造成規模巨大勞動人口的失業,完全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具體來說,就是科學技術資本主義使用方式的結果,而決不是這些先進的科學技術本身所造成的。一旦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我們社會中消失,或按照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建立起來的強大的公有制體系,那么矛盾與問題自然就可迎刃而解了。由此,人工智能技術給我們帶來的就業威脅與挑戰也就煙消云散了。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的第2版中有個很特別的注釋(116a),其中指出:“因此,在共產主義社會,機器的作用范圍將和在資產階級社會完全不同。”[2]431 由此我們應該進一步明白,由于“機器的作用范圍”“完全不同”,因而它的作用的后果也會“完全不同”。其中之一就是不會再有規模巨大的勞動人口的失業。在世界社會主義各國的建設史上,都不曾有過這種情況。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世界社會主義各國的建設史上,為什么不曾有過規模巨大的勞動人口的失業這種現象呢?因為我們實行的都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社會主義的公有制為什么就可以避免規模巨大的勞動人口的失業現象的產生呢?這是因為,這樣的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消除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所固有的一切弊端與所有缺陷。

第一,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建立,使生產資料、包括所有被物化了的科學技術失去了資本的屬性,進而也使勞動者從資本的奴役對象變成了生產資料及企業的主人,乃至國家與社會的主人。

眾所周知,任何形式的生產資料都是人類的一種謀生手段,然而在資本主義社會,它卻變成了資本,成了資本家或業主對雇傭勞動的所有權與支配權。它可以突破勞動者的生理界限與社會道德界限的約束,甚至還會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去強制占有雇傭勞動者的勞動成果。但是,一旦到了社會主義社會,生產資料、包括所有被物化了的科學技術就不再是資本了,而成了“擴大、豐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種手段。”[4]48 這時,工人即勞動者不再是被生產資料奴役的對象,他們獲得了解放,變成了生產資料及企業的主人,乃至國家與社會的主人。

第二,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建立,使社會生產的目的發生了根本改變,真正由唯利是圖轉移到了以人民為中心的軌道上來。

在資本存在的社會里,由于資本固有本性使然,使生產無論是其微觀上、還是宏觀上都可以無視社會絕對多數人生存與發展的需要,而專門為了滿足資本家或業主、乃至整個資產階級發財致富的貪欲,把對剩余價值生產與占有置于至高無上的地位。這就是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賺錢或生產剩余價值是這個社會生產方式決定性動機與唯一目的,也是支配全部社會生產的絕對規律。然而,在社會主義社會,由于資本的消失,剩余價值規律的作用也就終止了。這時,人們的生產也就不再是為了資本家或業主獲得盡可能多的剩余價值而拼命,相反,而是“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5]199,“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保證他們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的發展和運用”[6]299,真正由唯利是圖轉移到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軌道上來。

第三,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建立,擺脫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固有的惡意競爭與無政府狀態,使社會生產、乃至全部經濟實現了有計劃的、自覺的發展。

恩格斯早年曾指出:“由于社會將剝奪私人資本家對一切生產力和交換手段的支配權以及他們對產品的交換和分配權,……社會將按照根據實有資源和整個社會需要而制定的計劃來管理這一切,所以同現在的大工業經營方式相聯系的一切有害的后果,將首先被消除。危機將終止。”[7]687 這種對未來社會生產有計劃的發展是恩格斯(包括馬克思)是始終不渝的主張。40多年后,在他著述《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一文時再一次告訴人們:“一旦社會占有了生產資料,商品生產就將被消除,而產品對生產者的統治也將隨之消除。社會生產內部的無政府狀態將為有計劃的自覺的組織所代替。個體生存斗爭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義上才最終地脫離了動物界,從動物的生存條件進入真正人的生存條件。人們周圍的、至今統治著人們的生活條件,現在受人們的支配和控制,人們第一次成為自然界的自覺的和真正的主人,因為他們已經成為自身的社會結合的主人了。”[6]300

可見,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由于社會主義公有制和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不再有“產品對生產者的統治”和“個體生存斗爭”的存在,使全社會的勞動者“最終地脫離了動物界”,“進入真正人的生存條件”。由此,勞動者便成了“自然界的自覺的和真正的主人”、“社會結合的主人”,實現了人的真正解放。

第四,社會主義公有制可以使全社會勞動者及其國家秉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指導思想與建設理念,使我們在處理國際經濟關系時不接受世界霸權主義國家的霸凌與霸道,不與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接軌,始終保持國家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的主權完整。

在我們中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們黨集100年革命與建設實際斗爭的寶貴經驗的結晶,也是我們戰勝國內外一切強敵與困難的重要法寶。有了這一條,就會使我們在處理國際經濟關系和其他各種復雜問題時,自有我們自己的原則、立場、規矩與準繩,決不會不受制于人,更不會接受世界霸權主義國家的霸凌與霸道。

綜上所述,所有這些就是我們社會主義的優勢,戰勝一切困難與挑戰的法寶。試問:既然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建立,使生產資料、包括物化的科學技術失去了資本的屬性,資本與勞動者的對立與對抗不再存在,那么企業、乃至社會還會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包括人工智能技術作為剝削廣大勞動者,生產和占有更多剩余價值的手段嗎?既然社會主義公有制擺脫了資本邏輯與市場經濟法則的作用,那么企業、乃至社會還會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包括人工智能技術作為打擊和戰勝競爭對手的武器嗎?既然社會主義勞動者及其國家秉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指導思想與建設理念,不接受世界霸權主義國家的霸凌與霸道,不與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接軌,那么這樣的國家還會被國際資產階級誘導或打壓,按照資本主義的方式來使用科學技術、包括人工智能技術嗎?如此等等。所以,只要我們堅持踐行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與發展道路,就可避免人工智能技術給我們帶來的威脅與挑戰,包括因人工智能技術的使用而產生的就業難題。

拙作寫到這里,或許會有朋友質疑,認為筆者是反對或拒絕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對此,筆者明確告訴所有這樣看法的朋友,本人的上述意見,旨在說明我們要利用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抵御人工智能技術對我國經濟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對就業帶來的巨大威脅與挑戰,并不反對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以及推進整個現代化建設事業。對于人工智能技術,我們要作出科學的、實事求是的分析與評價,做到有計劃、有選擇的利用。即凡是可能與廣大勞動者爭飯碗、威脅其就業的領域,一定要持慎重態度。那種希望用人工智能技術來代替活勞動,讓大批勞動者失業,以期實現自身利潤最大化的想法與做法都是錯誤的,要不得的,必須堅決制止。凡是能減輕或避免可能給廣大勞動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帶來威脅或災難性后果的領域,應該采取積極態度,一定要用好人工智能技術,將那里的勞動者一個不留地完全解放出來,還他們的安全、健康與愉悅,讓他們和其他所有勞動者一樣過上幸福、甜蜜與有尊嚴的生活!

至于在國際經濟交往和技術(包括人工智能技術)交流方面,我們當然要敞開胸懷,互通有無,虛心學習。但是,我們更要保持自主、獨立的政治定力,堅決維護國家主權與尊嚴,拒絕被人利用,牽著鼻子走,亦步亦趨;也要避免陷入他人設置的惡意競爭的陷阱,打消耗戰。這里用得著毛主席所說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戰略戰術,充分發揮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勢,另辟蹊徑,善于創新,敢于超越,搶占當代科學技術制高點,用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建設好我們自己的國家。


綜上所述,筆者的結論就是,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與應用對我們經濟、社會各方面的滲透與作用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只能順乎潮流,積極作為,從容應對。人工智能技術,像歷史上所有新技術一樣,它的出現,正好迎合了資本家或業主及其整個資產階級的需要,他們的階級本性決定了他們會把它的所有作用運用到極致,加強對全社會勞動者的剝削與統治。所以,在資本普遍存在的社會,要想避免它對社會帶來的危害是絕對是不可能的。用數學家的話說:“無解!”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和世界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和公有制才能趨利避害,揚長避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利用好人工智能技術,造福人民,造福社會。這樣,就可避免因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與應用而造成大規模勞動人口失業的災難性后果。

注釋:
①每日怡見:無人駕駛和800萬網約司機的飯碗,紅色文化網2024年07月13日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紅色文化網”,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公眾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善之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烽火HOME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