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8日-星期五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企業參謀 > 市場機遇 > 閱讀信息
汪士和:一帶一路新機遇 民企如何走出去
點擊:28688  作者:汪士和 江蘇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原副局長    來源:中國建設報  發布時間:2015-10-23 08:17:18

1.jpg

  2015328日,國務院正式出臺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文件,根據該文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而亞投行的建立將為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資金支持。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是對區域經濟融合發展的新舉措,一帶一路貫通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及歐洲和非洲部分區域,將優先帶動大批鐵路、公路、港口、能源等跨境項目的建設。國際承包商聞風而動,紛紛謀劃抓住一帶一路建設機遇,調整經營布局、創新商業模式,在區域經濟深化發展中積極進行業務轉型升級,謀求新的發展。

  面對這樣的新機遇,意味著有更多的企業,特別是建筑企業將走出國門。因為在新常態下,我國固定資產投資下滑,國內需求增長放緩,建筑業僧多粥少的產能過剩問題越發突出。一帶一路的戰略規劃為建筑企業打開了海外建筑市場,不僅可以使大批企業到國際市場承攬基礎設施和房建工程業務,而且還可以帶動材料和成套設備的出口。一帶一路戰略不僅為在海外市場打拼幾十年的央企帶來了廣闊市場,同時也為有實力的建筑民營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筆者對民營建筑企業如何走出去、參加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有些不成熟的想法,現提出來供建筑業同行參考。

  一、全球基礎設施建設迎來空前發展機遇

  根據相關信息和資料,全球基礎設施建設都將迎來新機遇,預計2015年至2024年,全球建筑業總產值將超過6萬億美元,其中亞洲市場達2.8萬億美元,占全球40%,這主要得益于亞洲建筑市場的強力推動。

  ()亞洲市場

  未來十年,能源基礎設施領域平均增幅將達到7.1%,高于運輸行業6.5%的預期值。能源行業增長主要得益于亞洲正在著力解決能源嚴重緊缺的局面:2013年亞洲凈耗電量人均僅2400千瓦時,遠低于全球3120千瓦時的平均水平。此外,運輸行業建設相較于能源項目,涉及較少的土地糾紛等問題,因此更能吸引合營資本參與,大大緩解了公共資金吃緊的影響。亞洲運輸業中,公路和鐵路項目將成為焦點。例如:印度尼西亞政府正在采取各項措施,要把物流成本從目前占GDP比重24%降至2019年的19%,未來十年該國的公路建設投資將呈現12.8%的年平均增長,預計到2024年成為亞洲最大的公路建設市場。中國和印度是主要的鐵路建設市場,預計2015年至2019年將分別實現5.1%8.9%的年平均增長。由于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東盟各國也計劃加強互聯互通,因此亞洲的鐵路事業將得到大力發展,而泰國更有望成為大湄公河地區物流樞紐。

  ()北美和西歐市場

  對于北美和西歐的建筑業前景,未來10年該地區的建筑業總產值可達到2萬億美元左右,是全球第二大建筑市場,約占全球建筑市場的30%,也充滿著巨大商機。其中,挪威、瑞典、英國三國政府已出面協調了大量投資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在北歐地區,投資主要來源于養老金和政府資助,2014年瑞典宣布將投資800億美元進行為期10年的運輸基礎設施改造,而挪威則從2015年預算中撥出70億美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并于近期宣布將成立170億美元的運輸投資專項基金。雖然英國國內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公共資金較少,但政府正逐步提高養老金在該領域的投資比例,并且國際資金也在不斷涌入英國。此外,由于2020年前將有大量的投資項目上線,英國和德國的鐵路行業將成為整個歐洲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熱點。與此同時,北美和西歐地區還將借助成熟的監管架構和強大的制度體系來保護投資者利益,進一步提升風險回報率。

  ()中東歐市場

  在中東歐市場,依據歐盟委員會提出的公共利益項目(PCI)”計劃,投資額主要用于電力和燃氣輸送管道的建設。在歐盟2014年至2020年度財政框架下,預計將有數百億歐元流入中東歐基礎建設市場,其中涉及總投資為149億歐元的連接歐洲設施計劃和634億歐元的凝聚基金計劃。因此,有利的籌資環境也將支撐運輸基礎設施領域的成長。

  ()拉美市場

  在拉美市場,雖然油價下跌對各國建筑業前景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專家預計該地區建筑業仍然保持強勁漲勢,到2024年該地區建筑業總產值將達到6760億美元,占全球10%左右。未來幾年,該地區的運輸基礎設施將迎來最佳機遇,并且絕大多數集中在鐵路和公路項目,尤其是哥倫比亞的公路項目和巴西的鐵路項目。

  ()中東和北非市場

  中東和北非建筑市場不受油價影響,預計20152024年該地區將實現5.8%的年平均增長。這主要是因為海合會(GCC)多個成員國均表示將在油價下跌的情況下,繼續支持基礎設施項目,主要是考慮到這些項目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經濟意義。近年來,隨著各國競爭全球貿易中心的地位,各港口和機場活躍起來。未來510年間,由于該地區不斷提升內部物流能力,鐵路行業將出現大幅增長。長期來看,經濟的發展將需要依靠對住宅和非住宅建設項目的持續投資,尤其是在房地產、旅游、工業和制造業領域。海合會成員國的建筑市場將呈現最顯著的增長,其中卡塔爾表現突出,2015年該國擬建項目價值達到建筑業產值的17.5倍。阿聯酋也同樣備受國際建筑承包商的青睞。因2020年世博會將在迪拜舉辦,阿聯酋為籌備世博會將建設大批項目,建筑市場將呈現穩健增長。

  ()南部非洲市場

  至于目前最小的建筑市場南部非洲市場,專家預計20152024年將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地區。在所有小國中,莫桑比克的上升空間很大,其擬建運輸項目產值已達到年度GDP1.1倍,埃塞俄比亞公共交通和客運鐵路、科特迪瓦城市交通項目、肯尼亞公路項目以及加納住房建造項目都蘊藏著巨大的機遇。根據此次高峰論壇會議資料,作為非洲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南非和尼日利亞擁有最大規模的擬建運輸項目。其中尼日利亞預計將以10.6%的實際年均速度增長,加上該國龐大的市場體量,都將為投資者創造很多的機會。

  總之,隨著全球基礎設施需求呈爆發式增長,中國建企也應不斷擴大海外市場份額,不斷加快全球化的步伐。(說明:以上各段小標題由編者添加)

  二、從央企的成敗看民營建企如何走出去

  在第六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上專門設置的平行論壇之一外國基建部長與中國企業家對話會。部長發言嘉賓有贊比亞礦業、能源及水利發展部部長,津巴布韋公共工程與住房部部長,博茨瓦納基礎設施及科技部部長,烏干達工程與交通國務部長;中國發言的企業有中建股份、中國冶金科工、中國有色、北京建工、中地海外、中國電力及中國路橋等大企業的老總,從各位企業家發言中聽出中國以央企為主體的大型建筑承包商在國際建筑市場中普遍打拼了30年以上,積累了很多經驗。本次對話會圍繞主題,多家企業介紹了本土化發展之路。在海外承包工程,工程項目本身具有很強的屬地性特點,本土化經營是國際承包商成功經營的一個重要策略。中國建筑企業通過融入當地社會,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化資源配置,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管理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并且在參與建設、為當地提供就業機會、開展公益事業的同時推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發言的幾位非洲部長都提出了一些類似的要求和希望),聽了央企負責同志的介紹很受啟發。

  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在這些企業的成功,也是在當初這樣那樣的失敗當中一路克服困難走過來的。1986年江蘇省某公司承包貝寧公路工程總長100公里,合同額1600多萬美元,結果由于當初的對外承包管理水平低下,技術水平也一般,兩年的合同工期經歷五年才完成。這個項目驚動了商務部,因涉及到國家聲譽,決定不計代價也要干好,項目完成后虧損2600萬美元,由于這筆錢全是銀行貸款,一下子讓原先好端端的企業陷入財務危機。

  前兩年媒體曝光的某央企低價中標承建波蘭公路3年變成爛尾工程的消息,項目是波蘭為舉辦歐洲杯的必經之路,結果被迫繞道,讓國家聲譽受損。該項目失敗的教訓在于盲目低價中標,中標價只是波蘭政府預估成本的一半左右,加上企業管理層忽略了對該工程某些關鍵要求,即青蛙通道”(在公路下面預留三英尺高的通道,這是為了讓青蛙及其他小動物安全穿過公路),在國內聞所未聞,但在歐洲則是標準配置。甲方告訴乙方有這個要求,乙方做預算沒有考慮進去就是乙方自己的問題。當地監理工程師稱這個項目成本一開始就算錯了,在報價中青蛙通道漏項只是其中一個典型的細節,加上管理失控,結果不得不停工談判。該企業提出要追加3.2億美元才能恢復施工,使得總成本比當初競標價高出70%。波蘭政府炒掉了該企業并要求其支付當初承諾的3700萬美元履約保證金。該央企最終決定放棄該工程,并賠償1.885億歐元。

  筆者參加高峰論壇回來之后做了些調研,感覺穩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是每一個有實力走出去的企業必須優先考慮的問題。如果不認真對待,勢必有一些民營建企在走出去的道路上要栽跟頭。

  首先,走出去之前要對項目所在國的法律環境進行調查和研究。

  出國施工,所有投資、建設、運營、納稅及退出機制都必須要遵守當地的法律,不能盲目行事。如果把國內施工的一些潛規則想當然地在項目所在國運用,那是絕對行不通的。法律專家提醒法律調查時應注意:1.屬于東道國負面清單的產業不能投資;2.注意投資壁壘的問題;3.有無專門對外來企業設置不合理稅收政策。我完全贊成,因為一帶一路戰略沿線國家多達60多個,且多數是發展中國家,不排除有的政府要耍賴或故意設置談判陷阱,特別是項目所在國政府既是規則制定者又是合同的參與者,國內建企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急急忙忙接項目,做辛苦卻賠錢不落好的冤大頭

  其次,要對項目所在國的宗教文化以及政治環境有所了解。

  調研中發現,有企業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值得借鑒。蘇州有家企業跟著央企做分包干了幾年,經營中與沙特王室的某王子交了朋友,順利在當地投資5000萬美金注冊本地企業。為了適應伊斯蘭宗教文化,在國內聘請回民之鄉寧夏的吳忠市建筑業同行參與企業管理,勞務工人都是用當地信伊斯蘭教的居民,并且進行了崗前培訓,企業管理人員尊重宗教風俗習慣,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矛盾,目前企業運行質態良好。

  第三,要瞄準基礎設施建設的特點,作好專業資質的準備。

  江蘇省建集團2006年改制,從當年的6億產值發展為超300億元產值的小有實力的綜合性集團企業,2014年建筑外經被評為江蘇第一名(江蘇省住建廳、商務廳、統計局聯合發布),該企業原先多年承擔我國在太平洋島國的一些體育場館類的經援項目,為了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去年全資收購了南京一家一級市政資質企業,為下一步參加國際基礎設施建設做好了資質和技術人才的準備。

  第四,初次涉足海外建筑市場的民企最好不要勉強單獨總包項目,可與央企合作從勞務或分包起步。

  江蘇地方建筑業的起步,從鄉鎮建筑企業開始,當初是缺人才、缺資金、缺技術、缺管理,通過勞務起步,與央企及大型國企合作,慢慢地成長起來,僅中建八局一家就常年使用5萬人江蘇隊伍。現在江蘇30多家特級企業中,幾乎無一例外與央企合作過,走出了一條成功之路:勞務分包大分包總承包。實踐證明,正是央企、國企帶出了地方施工企業。

  筆者這次到澳門參加會議,最大的體會就是大多數有條件的民營建筑企業要想走出國門,還得走與央企合作的路子,與其到國際市場盲目亂闖,像當年有些央企那樣交昂貴的學費,還不如穩妥點在游泳中學會游泳。建議商務行政主管部門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建筑企業走出國門的成功案例和失敗教訓收集起來,選典型的項目編成教材,讓民營建企的老總和經營人員學習。

  這里要指出一個不好的苗頭:個別央企的海外項目部把國內一腳踢承包方式帶到國外去了,他們不顧實際最低價中標拿項目,然后再扣掉幾個點(自己穩賺不賠)轉包給地方企業,這樣的做法實在不道德,不僅坑了自己的同行兄弟,搞不好也要損壞國家聲譽。提醒尚未走出國門的民營建企,這樣的項目寧可不接。雖然這是個別現象,但在此呼吁央企老大哥們,拿出大企業的胸懷,從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大局出發,真誠與地方建筑企業合作,央企憑實力(包括資金和技術)憑經驗,地方企業派出在國內多年創建優質工程的管理班子和施工隊伍,在國際市場上共同打拼以取得雙贏。

  第五,走出去要有個長遠規劃。

  走出去戰略對于民營建企來說是個重大的轉折,不能抱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臨時觀點,要制定長遠規劃。規劃中要考慮:一是要對涉外的法律人才、翻譯人才進行有計劃的引進和培養;二是有對外簽約權的企業要多走動、多交流,對外形成抱團經營(在這一點上,行業協會應該轉變觀念,主動提供這方面牽線搭橋的服務);三是主動拜訪央企,爭取結成戰略伙伴,同舟共濟;四是循序漸進,先易后難,有條件的應該考慮在項目所在國成立本土企業。

  關于這一點,南通的同志往往有超前意識。南通市政府對外經工作提出要求:十三五期間,南通的境外投資年均要增長10%上,爭創1個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培育5家以上國際化南通本土企業。

  總之,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對民營建筑企業是個大好機遇,通過政府的支持引導、企業自身的努力,一定可以在國際建筑市場大展身手,獲得長足發展。

  (作者是建筑行業資深專家、江蘇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原副局長,現任江蘇省建筑市場管理協會會長、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經濟分會常務理事;來源:中國建設報)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高天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