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
歐洲當前面對的難民潮,當中大量難民來自敘利亞。不少評論把矛頭直指美國,批評總統奧巴馬對敘政策混亂,未能迫使巴沙爾政府下臺之余,更變相造就極端組織“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L)乘虛而入。至今仍力撐美國當年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前副總統切尼,甚至直斥奧巴馬政策失敗直接導致當前難民危機。資料顯示,美國在伊拉克內戰爆發4年多以來,僅收容了1,434名敘國難民,縱使其他國家紛紛要求美國協助安置更多難民,但華府仍未有讓步跡象。
奧巴馬于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后呼吁巴沙爾下臺,并開始軍援敘反對派;2013年,奧巴馬曾以敘政府軍動用化武為由,威脅向敘利亞派兵,但最終在俄羅斯介入調停下未有成事。如今ISIL在敘利亞肆虐,導致奧巴馬處境尷尬,原因是美國支持的反對派未成氣候,當地最有能力對抗ISIL的,偏偏是華府欲除之而后快的巴沙爾政權。
難民政策被詬病 拒增名額
美國對敘政策失敗,對引發的難民潮亦袖手旁觀。相比德國估計可能接收多達80萬名難民,美國自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至今,僅接收了1,434名敘利亞難民,相比土耳其及黎巴嫩等敘利亞鄰國更相去甚遠。
美國的庇護政策一直被詬病,自2003年入侵伊拉克以來,僅接收了15.7萬名伊拉克人及少數阿富汗人,很多在阿、伊戰事中協助美軍的向導及翻譯被拒諸門外,每日活在惶恐之中,擔心被塔利班或ISIL殺害。這情況源于美國的官僚制度,因為華府擔心放行恐怖分子入境,這些難民往往要接受可能長達多年的審核程序。
切尼批讓“伊斯蘭國”乘虛而入
包括英國前外相文禮彬等國內外聲音均呼吁美國接收更多敘利亞難民,然而華府似乎不為所動。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柯比上周六接受路透社訪問時稱,美國今年底前或再多接收1,500名敘利亞難民,明年亦可能接納更多,但對于大幅增加名額表現抗拒,重申奧巴馬政府在國家安全上有其顧慮。此前有報道指,美國明年計劃接收5,000至8,000名敘利亞難民,但相比當前難民潮規模只屬杯水車薪。
切尼前日出席霍士新聞節目時,批評奧巴馬未有強硬介入敘利亞,又未能在伊戰結束后,成功爭取美軍繼續派駐當地,結果令伊拉克出現“嚴重保安真空”,讓ISIL乘虛而入,直斥當前中東亂局及難民潮均是奧巴馬失策所致。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