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8日-星期五
2015年6、7、8三個月的金融危機并非一場虛驚,而是一次預演。此次金融危機的結局不是經濟崩潰,而是有利于國內金融資本的進一步集中和若干巨型跨國金融寡頭的形成。
國內外金融業巨頭通過所謂結構改革,正在加快整合。進一步準備通過國有企業的結構改造,全面控制中國產業及全部國民經濟,這是目前發生的歷史進程背后的真正秘密。
我以前曾指出,中國改革30—40年走過了一個完全符合資本主義普遍演進規律的進程:
從80年代開放農副產品和小商品市場經濟起步;到90年代小企業遍地開花,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加工業經濟形成規模;2000年代內外貨幣資本密集集中于房地產經濟,使房地產成為龍頭產業,級差地租成為政府和產業收入的主要來源;2010年房地產經濟衰退后,國內外金融資本向股市金融信托業集中,聚合形成巨型銀行資本而與外來金融資本聯手,形成作為核心支配體的金融寡頭利益集團(所謂“機構投資者”)。
商品—貨幣—工業—流通業—地租—信用膨脹支撐的金融載體,這一系列進程背后是符合資本演進的歷史規律的,也就是馬克思古典主義政治經濟學三卷《資本論》所描述過的資本運動和演進規律——《資本論》的邏輯順序就是濃縮提煉的歷史演進順序。
即將啟動的所謂“通過資本重組”改組企業的國企改革,將進一步深化跨國金融資本集團對中國產業的選擇和控制。中國由此進入一個跨國金融資本主義的時代。
中國資本主義已進入了金融寡頭資本主義主導整個國民經濟的階段。
近年實業的衰退乃是金融業對其吞噬的必然結果,這個過程也會包括股票市場中對散戶的吞噬和驅逐。這個過程是在跨國金融資本的介入和援交下進行的。
所以這次金融危機是現代經濟史轉折的一個重要標志。在某種意義上,政治和經濟政策已被金融利益集團綁架,內閣官僚成為金融資本及市場的代理人和代言人。面對驟發的金融危機,官僚集團束手無策。左右市場的是金融市場的自然進程一一經濟規律。
從短期看,政治仍然控制著經濟。但從長期看,金融集團主導下的經濟發展將決定政治趨勢和政策取向。
羅斯柴爾德說:我不在乎誰擔任首相,我只在乎誰掌控貨幣。
國家即使有強大武力,沒有經濟力和金融力量支撐,也不可能打仗,更不可能打勝仗。
資本主義的經濟歷史邏輯,是最強大的歷史邏輯。
資本控制超越國界。中國產業一旦被跨國金融資本所滲透而控制,就意味著中國經濟體的逐步被殖民化。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資本市場仍是金融體系短板 五大主線推進改革
2017-11-17深交所等機構赴北美開展深港通常態化路演 推進跨境資本市場合作
2017-09-25法國總統候選人的吶喊:"我不是要當總統,而是要推翻資本主義制度!"
2017-03-22?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