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解放軍報》紀念創刊60周年,約請與軍報有長期聯系的我軍高級將領撰寫紀念文章。此文為該報28日發表的原副總參謀長張黎上將的專稿,老將軍年輕時到軍報投稿的經歷,生動有趣,也讓人回味、思考。
張 黎:強軍路上的良師益友
我入伍后,在連隊第一次看到《解放軍報》,就被她的內容所吸引,認真地從頭看到尾。從此,每當軍報發來,我都搶著看。
3個月后,上級通知我到軍里參加新聞骨干集訓。為了幫我提高軍事素質,團政治處主任王秀珍特意把我帶到一個全訓連隊,參加了兩天戰術訓練。集訓期間,我結合所思所見寫了3篇稿子。一篇是《先穿哪一件》,探討夜間遭襲時的穿衣順序;一篇是《磨刀要用好磨石》,提出訓練要選復雜和高難度地形;一篇是《構筑E形陣地,增強灘涂抗登陸作戰能力》。第一篇很快在濟南軍區《前衛報》刊登。沒想到幾天后,我又接到軍報編輯部的來函,讓我把后兩篇稿子再補充幾個細節。這時集訓已經結束,我也回到了連隊,無法跟參訓部隊聯系。于是,我把來函轉給團部,把軍報的信封和地址留了下來。從那以后,無論在驚濤拍岸的海疆設防,還是在戈壁大漠戍邊行軍;無論在青藏高原執行特殊戰斗任務,還是跟隨防化分隊在核爆后的下風區檢測,我始終把信封帶在身邊,并一直堅持看軍報、為軍報寫稿。
被調到蘭州軍區宣傳部后,我與軍報的聯系直接了,寫稿也多了。1972年10月底,軍報擬對毛主席的十大軍事原則進行集中宣傳,每個軍區負責組織一個版,給蘭州軍區分的是第7條。軍區原準備此事由劉靜海副司令員、張獻奎副參謀長牽頭,他們擔任過軍事學院領導,軍事理論造詣很高。但因為他們都在外地出差,皮定均司令員便讓我組織幾個人先干起來。我感到壓力很大:這么大的事,我哪干得了?這時,作戰和軍訓部門的同志給我送來了相關資料,我只好硬著頭皮投入其中。十大軍事原則第7條的內容是:“力求在運動中殲滅敵人,同時注重陣地攻擊戰術……”聯系軍區作戰準備實際,我連夜翻閱軍事論著和古今戰例,研究現代戰爭的特點規律,逐步理清了思路。我組織19軍和47軍的宣傳干事董振國、劉金波,很快寫出了初稿。皮司令員認為寫得不錯,讓我們先送到軍報看一看。
到了北京,住進軍報招待所,看到不少來修改約稿的軍事干部,有的改了幾次還沒通過。我們仨膽怯地走進辦公樓,把稿子交給了負責的編輯,在惶惶不安中度過了一天一夜。第三天,在軍報食堂看到編輯,我壯著膽子過去問:“我們的稿子有沒有改的基礎啊?”他邊吃邊回答:“還行,你們回去吧!”我們想,糟了,肯定是連提意見的基礎都沒有。為了弄清情況,我們仨晚上悄悄來到編輯辦公室,驚喜地看到辦公桌上竟然放著我們稿子的大樣,還用紅筆做了很多標注,激動得跳了起來。11月25日,我們那篇稿子在軍報發表。不久,這一系列文章還被匯集成冊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這次經歷更激發了我寫稿的積極性,后來我幾乎每月都有稿件被軍報刊用,還曾一周刊發過兩個頭版頭條。再后來,我改做軍事工作,寫稿的機會少了,但仍想為軍報寫點東西。百萬大裁軍前,體制編制調整,我寫了幾條建議,在軍報內參刊發,引起軍委領導重視。繼之,我又對干部工作提出幾條建議,被軍委領導批示……
回顧這些往事,倍感親切。在強軍路上,軍報一直是我的良師益友!
(作者系解放軍原副總參謀長;來源:解放軍報,昆侖策研究院編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