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8日-星期五
【牛彈琴按】:在《華爾街日報》日前對習總的專訪中,第一個問題就是有關國際秩序的,盡管提問比較委婉,但記者言下之意,中國有挑戰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的嫌疑。
這其實也是中美矛盾的最根本性問題,至少美國國內相當一部分人認為,中國目前的一系列政策,就是在挑戰美國,挑戰國際秩序,中美間所謂的安全問題、網絡問題、南海問題,不過都是挑戰的具體表象而已。
既然有懷疑,那就需要澄清。就類似的問題,中國領導人在很多場合都作出過解釋,但在具體措辭上,還是有一些微妙差別的。
或許有幾個值得觀察的角度:
第一, 盡管表達的措辭有微妙差別,但基本立場是一致的:中國不會去挑戰現有國際秩序。
第二, 現有國際秩序其實是美國主導,因此不挑戰現有秩序,其實等同于不挑戰美國。但在更高級別領導人口中,應該是注重中美關系的平等,不會直截了當說不挑戰美國。
第三, 有些時候,國內講話與國外講話、口頭講話與書面講話,措辭有較大差別。在牛彈琴(微信號bullpiano)看來,國外講話因對象更有針對性,往往需要更直白,但有時會讓一些人聽來不太舒服;另外,口頭講話比起書面講話或按稿演講,后者嚴謹性自然更高,給人滴水不漏的感覺。
第四, 但意思其實都差不多,不過職業外交官更加注重言辭的微妙性,而且外交有時候也需要有層次感的,不同級別,針對不同受眾,需要有表達的差異性。
第五, 中國不挑戰現有國際秩序,但主張改革,使國際秩序更公正合理有效。隱含的意思是:美國你放心,我不挑戰你的領導地位;但美國你也別太霸道,總不能還阻擋正當的改革吧?!
習總:中國是現行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
《華爾街日報》記者:在您的領導下,中國在推動新的經濟和安全安排方面表現得十分活躍,尤其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更是取得明顯進展。中國是否正在有意將此前以美國為主的全球治理結構加以調整使其更向中國傾斜?
習總:全球治理體系是由全球共建共享的,不可能由哪一個國家獨自掌握。中國沒有這種想法,也不會這樣做。中國是現行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一直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
世界上很多有識之士都認為,隨著世界不斷發展變化,隨著人類面臨的重大跨國性和全球性挑戰日益增多,有必要對全球治理體制機制進行相應的調整改革。這種改革并不是推倒重來,也不是另起爐灶,而是創新完善。
“窮則變,變則通。”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世界,都需要與時俱進,這樣才能保持活力。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發展,符合世界各國的普遍需求。中美在全球治理領域有著廣泛共同利益,應該共同推動完善全球治理體系。這不僅有利于雙方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合作,也有利于雙方合作推動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
……
我不認為世界上哪個國家可以使全球治理結構向自己傾斜,也不認為這樣做是符合時代潮流的。全球治理結構如何完善,應該由各國共同來決定。聯合國馬上就要舉行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中國愿同廣大成員國一道,推動建設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完善全球治理結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李克強:中國不存在打破現有秩序的問題
2015年3月31日
英國《金融時報》總編巴伯:我在中國常聽到這樣一個觀點:中國在建立戰后國際金融體系時沒能夠充分發揮作用并參與其中,所以現在要打造一個新秩序。我感覺您并不同意這些人的看法。您所要向我傳遞的信息是,這些機構可以相互補充,亞投行并不是要挑戰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
李總:首先我要明確,中國一開始就積極參與戰后國際秩序的建設。我們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和創始成員國。中國雖然一度比較封閉,但是開放以后一直在國際金融經濟體系中發揮自己的作用,而且國際金融經濟體系也為中國發展創造了很大的空間。比如,我們和世界銀行等機構合作,學習了很多先進理念;我們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使中國企業懂得如何更好地按照國際規則參與競爭。
無論是和平還是發展,中國都是現行國際體系的受益者。中國現在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還要繼續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事實告訴我們,只有互利才能共贏,才能符合多方利益,也符合中國根本利益,所以不存在打破現有秩序的問題。
汪洋:中國既沒有想法也沒有能力挑戰美國的領導者地位
2014年12月17日在芝加哥中美商業關系論壇上的演講
汪洋: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時候,美國已經主導了世界經濟的體系和規則。中國對外開放意味著我們愿意加入這個體系,基本承認這些規則,也愿意在國際經濟體系中發揮建設性作用。雖然中國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但仍然只有美國的55%,人均GDP只有美國的1/8。更重要的是,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關鍵技術、塑造世界經濟秩序的各種規則仍然由美國主導。
對此,我們有清醒的認識。中國既沒有想法也沒有能力挑戰美國的領導者地位。我們只是要在與美國的合作中,讓美方能更好地了解中方的想法,理解中方的國情,尊重中國人民的道路選擇,不讓政治制度的差異成為阻隔經濟合作的障礙。
王毅:我們沒有理由去挑戰在戰勝法西斯基礎上建立的國際秩序
2015年9月16日在外交部 “藍廳論壇”上的演講
王毅:習主席將與奧巴馬總統舉行多場會談,同美國朝野各界人士廣泛接觸,把中國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講清,把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的道理說透,把美國擔心中美在對待當今國際體系和亞太秩序等問題上發生沖突的“心結”打開。我們期待雙方對各自的發展方向和戰略意圖進行再確認,對中美日益增長的共同利益進行再確認,對雙方維護和平、穩定與發展承擔的責任進行再確認。
我愿在此明確地告訴大家,中國是現行國際秩序的堅定維護者。
當年,我們曾以傷亡3500萬人的重大民族犧牲,與各國人民一道戰勝法西斯,贏得世界和平,成為了聯合國創始成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我們曾用22載的不懈努力,在廣大發展中國家支持幫助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我們還曾用15年的艱苦談判,排除各種阻撓,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員。現在,中國已經加入幾乎所有政府間國際組織和400多項國際多邊條約,越來越多的中國公民在國際機構中擔任要職,中國已成為當今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最重要的參與者和支持者之一。
我們沒有理由去挑戰在戰勝法西斯基礎上建立的國際秩序,也沒有動機去推翻自己全面參與其中的國際體系。但同時,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完善,以順應國際關系發展進步的時代潮流,體現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正當訴求,更好應對新形勢下層出不窮的全球性挑戰。中方愿與各國一道,為推動國際秩序與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的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