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引爆媒體一片梳理評論熱潮,100條干貨、50條民生數據、30句話讀懂、10大金句、52次掌聲,等等,輿論一片點贊。我們細讀報告還發現,這20個詞,今年是第一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
1、定向調控
原文: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態勢,我們保持戰略定力,穩定宏觀經濟政策,沒有采取短期刺激措施,而是繼續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實行定向調控,激活力、補短板、強實體。
解釋:2014年以來,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宏觀調控要更加強調“注重定向調控”,這是調控方式的進一步創新與深化,意在更加精準發力,強調調控“靶點”的精準度。可以說,定向調控是區間調控的升級版。定向降準,定向降稅,改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目的就是要幫助千千萬萬在生死線上掙扎的小微企業活下來,渡過難關。有媒體評論稱:定向調控,觸發中國經濟宏觀調控的新機制,應該是剛剛開局,但從現實經濟運行的響應來看,它有著非常的積極意義,中國經濟飛速發展30年后,過去大一統全國無差別的政策管理在現實改革中打破,解決了過去一項改革,東部不過癮,西部跟不上,中部無所適從的政策盲區誤區。定向調控,在2014年的成功實踐,正在深刻改變政府傳統的調控模式,也將重新描繪中國未來的經濟藍圖。
2、雙引擎
原文:2015年,政府工作關鍵處處理好“穩”和“進”的關系,穩中求進,要著眼于實現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雙目標,堅持穩政策穩預期和促改革調結構雙結合,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雙引擎。
解釋:2015年1月23日,李克強在世界經濟論壇二?一五年年會上發表的特別致辭提出,中國經濟要行穩致遠,必須全面深化改革。用好政府和市場這“兩只手”,形成“雙引擎”。“雙引擎”一方面是,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加大政府投入,鼓勵社會參與,提高供給效率。這既能補短板、惠民生,也有利于擴需求、促發展。另一方面是,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既可以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也有利于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我國有13億多人口、9億勞動力資源,人民勤勞而智慧,蘊藏著無窮的創造力,千千萬萬個市場細胞活躍起來,必將匯聚成發展的巨大動能。
3、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原文:在基礎設施、公共事業等領域,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解釋:2014年10月24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大力創新融資方式,積極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使社會投資和政府投資相輔相成。2014年11月財政部印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試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是在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領域建立的一種長期合作關系。通常模式是由社會資本承擔設計、建設、運營、維護基礎設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過“使用者付費”及必要的“政府付費”獲得合理投資回報;政府部門負責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價格和質量監管,以保證公共利益最大化。
4、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
原文:繼續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負擔。
解釋:所謂結構性減稅就是“有增有減,結構性調整”的一種稅制改革方案。是為了達到特定目標而針對特定群體、特定稅種來削減稅負水平。結構性減稅既區別于全面的,大規模的減稅,又不同于以往的有增有減的稅負調整,結構性減稅更強調有選擇的減稅,是為了達到特定目標而針對特定群體、特定稅種來削減稅負水平。結構性減稅強調稅制結構內部的優化,強調貼近現實經濟的步伐,相對更為科學。有增有減的稅負調整,意味著稅收的基數和總量基本不變;而結構性減稅則著眼于減稅,稅負總體水平是減少的。
5、中等收入陷阱
原文:化解各種矛盾和風險,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現代化,根本要靠發展,發展必須有合理的增長速度。
解釋: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當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達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順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出現經濟停滯的一種狀態。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2012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100美元,已經進入中等收入偏上國家的行列。當今世界,絕大多數國家是發展中國家,存在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問題。像墨西哥、智利、馬來西亞以及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等,在20世紀70年代均進入了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這些國家仍然掙扎在人均GDP3000至5000美元的發展階段,并且見不到增長的動力和希望。
6、全要素生產率
原文: 要增加研發投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加強質量、標準和品牌建設,促進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解釋:全要素生產率是指“生產活動在一定時間內的效率”。是衡量單位總投入的總產量的生產率指標。即總產量與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全要素生產率的來源包括技術進步、組織創新、專業化和生產創新等。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率常常被視為科技進步、體制改革和組織管理創新等無形的要素發揮作用產生的增長。
7、三證合一
原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簡化注冊資本登記,逐步實現“三證合一”。
解釋:2014年,李克強總理針對“三證合一”的改革專門作出批示。隨后國務院發布文件要求,由工商總局、中央編辦牽頭負責,簡化手續,縮短時限,鼓勵探索實行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登記制度。這是“三證合一”首次進入公眾視線。通過實行“三證合一”登記制度,實現了企業一個窗口辦理、一套表格申請、一套材料申報、一次辦結三證,減少了企業的辦事時間和申請材料,為市場主體準入進一步提供了便利化。專家指出,“三證合一”方便企業,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透明度,鼓勵投資興業,是“健全社會誠信的一項好制度”。
8、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制度
原文: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依法保護企業和個人信息安全。
解釋:李克強總理2014年1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明確建立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制度。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將是信用信息主體唯一的、不變的代碼,是實現信用信息資源共享所依托的橋梁。提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意味著每位公民和每家機構,都將有自己的信用代碼;包括財產在內有關信用的信息都將得到整合,某個人在不同城市擁有多套住房的現象將很難“潛水”。建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將可推動落實金融賬戶實名制,有效阻止腐敗分子利用假名、匿名賬戶隱瞞、轉移腐敗所得,增加腐敗的成本和風險,對于預防和打擊腐敗犯罪,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也具有積極的作用。
9、項目核準網上并聯辦理
原文:大幅縮減政府核準投資項目前置審批。實行項目核準網上并聯辦理。
解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削減前置審批、推行投資項目網上核準,釋放投資潛力、發展活力。項目核準網上并聯辦理,就是講同一部門實施的多個審批,實行一次受理、一并辦理。改革的核心一個是串聯改并聯,另一個是網上辦理。國務院辦公廳2014年12月發布《關于印發精簡審批事項規范中介服務實行企業投資項目網上并聯核準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按照實現“精簡審批事項、網上并聯辦理、強化協同監管”的目標,精簡與項目核準相關的行政審批事項,實行項目核準與其他行政審批網上并聯辦理,規范中介服務行為,建設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構建縱橫聯動協管體系。
10、創客
原文: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電子商務、物流快遞等新業態快速成長,眾多“創客”脫穎而出,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
解釋:2014年1月,李克強總理在深圳考察柴火創客空間體驗各位年輕“創客”的創意產品,稱贊他們充分對接市場需求,創客創意無限。總理說,你們的奇思妙想和豐富成果,充分展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這種活力和創造,將會成為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不熄引擎。“創客”一詞來源于英文單詞"Maker”,是指出于興趣與愛好,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創客以用戶創新為核心理念,是創新2.0模式在設計制造領域的典型表現。Fab Lab及其觸發的以創客為代表的創新2.0模式,基于從個人通訊到個人計算,再到個人制造的社會技術發展脈絡,試圖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面向應用的融合從創意、設計到制造的用戶創新環境。
11、臨時救助制度
原文:2014年,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9.97%和14.1%,殘疾軍人、烈屬和老復員軍人等優撫對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提高20%以上。2015年要全面實施臨時救助制度,讓遇到急難特困的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解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4年9月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為困難群眾兜底線救急難。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的通知》,明確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將建立完善臨時救助制度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抓緊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確保2014年底前全面實施臨時救助制度。作為一項以解決城鄉群眾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基本生活困難問題為目標的制度,臨時救助制度填補了我國社會救助體系存在的空白。專家認為,這不僅是我國社會救助制度的逐步完善,更體現了社會救助理念的與時俱進。
12、深港通
原文:適時啟動“深港通”試點。
解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5年1月5日在深圳考察時表示,滬港通后應該有深港通。“深港通”指深交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允許兩地投資者買賣規定范圍內的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13、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
原文: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
解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要抓緊出臺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發行的持續盈利條件,降低小微和創新型企業上市門檻。建立資本市場小額再融資快速機制,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股票發行注冊制主要是指發行人申請發行股票時,必須依法將公開的各種資料完全準確地向證券監管機構申報。證券監管機構的職責是對申報文件的全面性、準確性、真實性和及時性作形式審查,不對發行人的資質進行實質性審核和價值判斷而將發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給市場來決定。注冊制的核心是只要證券發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虛假、誤導或者遺漏。這類發行制度的代表是美國和日本。這種制度的市場化程度最高。
14、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原文:全面推行普遍備案、有限核準的管理制度,大幅下放鼓勵類項目核準權,積極探索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解釋:李克強在2014年9月9日在夏季達沃斯論壇回答未來改革深化領域時表示:我們還在探索推進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坦率地說,這對中國是一個新事物,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正在上海自貿區進行實驗,會逐步在面上推開。在國際投資法中,國民待遇是一項以條約為基礎的義務,其含義是給予外國投資者及投資的待遇不低于在相似情形下給予本國投資者及投資的待遇。在傳統投資協定采取的控制模式中,國民待遇適用于投資建立之后的階段。而準入前國民待遇則將國民待遇延伸至投資發生和建立前的階段,這是開放投資體制中的自由模式與上述傳統模式最重要的區別。然而,雖然給予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是對投資自由化的進一步承諾,但也并非意味著喪失對外資的監督權。從一些在自貿區協定下所簽訂的準入前國民待遇條款中可以發現,締約國對提供這種待遇往往都有所保留,目的是強化本國對外資的現有監管,并為未來實施新的監管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其中,最重要的一種保留形式就是負面清單,即除了清單上規定不能投資的,其他領域都可以投資,且不需要政府事前審批。列入否定清單的內容,體現了締約國在外資準入方面的實際限制程度和偏好。
15、智慧城市
原文:發展智慧城市,保護和傳承歷史、地域文化。
解釋:2014年4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時表示,要在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合作框架下,做好雙方綠色智慧城市合作試點對接。智慧城市就是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未來城市將承載越來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加速發展的時期,部分地區“城市病”問題日益嚴峻。為解決城市發展難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智慧城市已成為當今世界城市發展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16、“四大板塊”和“三個支撐帶”戰略組合
原文: 統籌實施“四大板塊”和“三個支撐帶”戰略組合。
解釋:在西部地區開工建設一批綜合交通、能源、水利、生態、民生等重大項目,落實好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政策措施,加快中部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和網絡等建設,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加大對老少邊窮地區支持力度,完善差別化的區域發展政策。把“一帶一路”建設與區域開發開放結合起來,加強新亞歐大陸橋、陸海口岸支點建設。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在交通一體化、生態環保、產業升級轉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實質性突破。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有序開工黃金水道治理、沿江碼頭口岸等重大項目,構筑綜合立體大通道,建設產業轉移示范區,引導產業由東向西梯度轉移。
17、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同城化”
原文:制定實施城市群規劃,有序推進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同城化。
解釋:所謂同城化,是指一個城市與另一個或幾個相鄰的城市,在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環境等方面具有能夠融為一體的發展條件,以相互融合、互動互利,促進共同發展;以存量資源,帶動增量發展,增強整體競爭力;以優勢互補,相互依托,完善城市功能,建設和諧宜居城市。“同城化”不是“同一化”或者“同體化”,也不是簡單的規模擴張,而是形成輻射力、擴散力與競爭力越來越強的板塊經濟。“同城化”是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城市化加速發展的新形式。
18、“中國制造2025”
原文: 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
解釋:根據國務院的要求,工信部將弱化以往規劃中“五年”的時間限制,規劃年限擴展到2025年,更注重中長期規劃。據悉,此次規劃的關鍵詞與“向工業強國轉型”相關,并將形成注重頂層設計的 《中國制造2025》,再加上重點行業、領域和區域規劃的“1+x”模式。此外,規劃將借鑒德國版工業4.0計劃,圍繞在我國工業有待加強的領域進行強化,力爭在2025年從工業大國轉型為工業強國。由百余名院士專家著手制定的《中國制造2025》,將為中國制造業未來10年設計頂層規劃和路線圖,通過努力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三大轉變,推動中國到2025年基本實現工業化,邁入制造強國行列。
19、“互聯網+”行動計劃
原文: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監看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解釋:“互聯網+”模式,其中的“+”指的是傳統的各行各業。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旨在促進互聯網與各產業融合創新,在技術、標準、政策等多個方面實現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充分對接。目前,互聯網已全面應用到第三產業,形成了諸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交通、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等新業態,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產業滲透。
20.眾創空間
原文:大力發展眾創空間,增設國家資助創新示范區,辦好國家高新區,發揮集聚創新要素的領頭羊作用。
解釋:李克強總理1月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支持發展“眾創空間”的政策措施,為創業創新搭建新平臺,首次提出“眾創空間”概念。順應網絡時代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形勢,構建面向人人的“眾創空間”等創業服務平臺,對于激發億萬群眾創造活力,培育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各類青年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帶動擴大就業,打造經濟發展新的“發動機”,具有重要意義。此次會議確定了一系列支持“眾創空間”發展的政策措施。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