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拋棄西方腐朽經濟理論,中國經濟才能真正崛起
—— 讀白益民的《財團就是力量》有感
近日在廣州購書中心搜到一本新鮮出爐的《財團就是力量》,編著是白益民先生。廣州的購書中心環境比北京圖書大廈要好,規模要比上海書城要大,實在是一個購書的好去處。白益民先生對日本經濟模式研究非常深刻,可以說是中國研究日本財經第一人??春蟾杏|頗多,僅舉三例。
財團模式助日本經濟崛起
日本能經濟崛起,日本大企業在世界范圍內與西方競爭而不占下風,源于日本人的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日本有三井、三菱等六大財團,這幾大財團里面有銀行、制造業企業、商貿企業。日本的財團模式是日本精英根據本國資源匱乏、市場狹小,必須到全世界去整合資源的現實條件,而構造出來適應本國發展的經濟運行模式。這種財團模式源于日本人深深的憂患意識,也成就了日本的經濟奇跡。
財團包括了全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是產業的組織者。這方面是中國沒有的,中國與西方一樣,所謂的企業都是單打獨斗,企業掙了錢要么發給股東,要么多元化亂投資,最后搞得血本無歸。而日本的企業賺了錢,可以參股金融機構。金融機構也可以擁有實體企業的股份。財團內部的企業互相參股,也就有了比企業高層之間聯姻更密切的關系。
企業遇到危機可以得到參股企業的支持與理解。日本企業財團與華為文化一樣: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當然,日本財團的營業額要遠遠高于中國最優秀的高科技企業。日本財團的理念可以說源自于中華傳統文化中“不拋棄、不放棄”。所以說,日本企業的破產率要遠遠低于西方企業的破產率。
通過這種財團式的商業運作,日本企業走出去就相對容易與安全。日本企業在海外發展非常成功。借著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后的日元升值,日本企業在海外強勢擴張,至今日本企業的海外GDP是其國內的1.8倍。從這個角度看,日本并不是傳說中的“失去的二十年”。日本企業以財團的形式通過本國企業的互相協作,形成大船出海的模式,并將自己隱藏起來,悶聲發大財!
拋棄西方腐朽經濟理論,中國經濟才能真正崛起
西方政治制度是歷史終結的結論,越來越站不住腳。西方的經濟理論同樣不是經濟理論的終結。如果中國不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去調整經濟政策,而是抱著新自由主義的腐朽理論停滯不前,中國經濟很有可能陷入絕望的中等收入陷阱。
在當前的輸入性通縮以及央行的長期貨幣緊縮之下,我們的商業銀行成為了“精致的利已主義者”。商業銀行成為了各地政府的長期貸款公司,實體企業的貸款由長貸變短貸,甚至被抽貸最后逼得非國有、非外資的實體經濟不得不吞下高利貸的毒藥。
在筆者的家鄉,本省的男首富、女首富,省會的首富,工業城市的首富,本縣的首富要么跑路遠遁他鄉,亡命天涯;要么坐牢等待漫漫刑期。不得不嘆息,原來在經營企業破產倒閉之后,還有機會面對別人的嘲笑、侮辱也是一種奢望。在中國經營企業,不用坐牢,不用跑路就是一種幸福。企業經營者也該知足了。
中國為什么非要跟在西方屁股后面走呢?而且西方這種自私自利,只求短期利益的經濟模式,讓歐美走上了去工業化、產業空心的不歸路。如果中國能借鑒日本的做法,各地的金融企業能少量參股制造業企業。在企業經營困難之際,可以將債權直接轉為股權。不需要經過西方企業繁復的資產、破產重組,企業就可以很快地再生,中國的破產倒閉失業潮就可以得到有效遏制。
而賺錢的工業企業比如,華為、格力等優秀企業也可以參股金融企業、海外商貿企業、航運物流企業。工業企業就可以實現理想中的專業化經營、多元化投資。企業多元化經營很少能成功。聯想、萬向這種中國一流的企業在多元化的道路上尚且撞得頭破血流,一般的企業去搞多元化就更不靠譜。而賺了錢的企業以股東的身份將錢投入銀行是比較好的選擇。商業銀行的投資風險管理遠勝于一般的工業企業,銀行比華為公司們更加懂得哪些企業可以借款、可以長期投資。
如果銀企之間能形成這種密切的關系,放眼長遠,銀行就可以提供超額貸款給發展狀態良好的企業。日本鋼鐵公司、韓國三星公司都是在銀行的長期扶持之下,成長為世界一流的大公司。
允許銀企相互持股應該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向之一。我們的商業銀行一年賺數以萬億計的利潤,這與金融支持實體的初衷背道而馳。商業銀行賺過多的利潤,導致實體企業的利潤少得可憐。我們的金融改革,應該借鑒日本的經驗。
我們的人民幣國際化改革,我只看到了人民幣資本國際化的好處,更多地是看到危機與不安。銀行為什么不能參股企業,為什么不能直接債轉股呢?西方經濟學教科書不讓我們這樣做,我們就不做嗎?中國人也太溫順了吧。金融改革不能只是滿足西方國家的要求,解決中國自己的問題,讓中國擁有更多高質量的世界五百強企業才是正道。 銀企可以相互持股,將大大減少企業破產,企業大規模栽人的發生,更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
國家需要重新審視汽車產業發展戰略
日本、韓國企業發展得如此之好,就是存在一種超越西方經濟理論的企業財團發展模式,日本在汽車產業方面尤其成功。看了這本書才知道,日本豐田財團體系有豐田汽車、豐田自動織機、豐田通商、愛信精機、日本電裝共五家原世界500強企業。日本汽車在美國已經占據到很大的市場份額,強大到美國奧巴馬總統不得不使用政治手段來打壓豐田汽車的發展。
為什么豐田如此強大?豐田汽車不僅僅依靠豐田精益生產方式讓世人熟知。豐田公司的經營理念同樣讓中國企業經營者感到震撼!1949年由于豐田公司高層深感當時的銀行只會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炭,豐田公司社長提出了“必須建立不依賴銀行的經營體制,自已的城池總要由自己來堅守”的理念。通過29年的不懈努力,豐田公司在1978年完全實現了無貨款經營,銀行利息不再是豐田公司的經營成本。
豐田參股了三菱財團與三井財團的銀行,還擁有幣值數千億人民幣的現金,被稱之為日本第二央行。建立最終不依賴銀行的經營體制,應該是所有企業經營者可以選擇的最高目標之一。對于當下很多企業也有積極的啟發意義,日本的企業能做到,中國最優秀的企業群體應該也能做到。
日本、德國造車有上百年的歷史,中國的汽車產業面對的競爭對手非常強大。如果不借鑒日本經驗,改革目前制造型車企單打獨斗的狀態,中國汽車產業難以復制家電產業、高鐵產業的成功!
當前的汽車產業其實就是中國工業在全球產業背景之下的一個縮影。西方上百年的發展,產業非常成熟,而中國相關產業起步不久,還需要與這些國外產業進行所謂的公平競爭。
在新自由主義的蠱惑之下,中國政府不敢對本國的企業大力扶持。中國的自主品牌汽車為什么賣不出20萬元價格以上的小汽車?真實的差距就是中國汽車產業底子薄,金融支持有限。特別是汽車配套企業勢單力薄,積累有限,完全不能與日本電裝、德國博世等世界五百強企業競爭。所以中國的汽車企業只能無奈地實施“race tothe bottom”(競次戰略)的競爭策略。中國產業大都是質次價低的國際形象,汽車產業也不例外。
中國的小汽車產業何時才能在中高端方面有大的突破呢?這不僅僅是汽車企業通過自身努力就可以得到的。汽車研發需要投入大量的長期資金。在當前的金融制度之下,汽車企業的股市融資并不能滿足企業的研發資金需求,需要借入高成本的銀行貸款。
相比之下,日本、韓國等企業可以從財團的銀行中使用大量幾乎零成本的長期資金。產業競爭是馬拉松比賽,首先在資金成本方面,中國產業就已經占據下方,中國汽車產業未來難言樂觀!國家需要給予汽車產業更多的金融支持,讓中國的汽車產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最終趕超日本、德國的汽車產業!
總的感想
《財團就是力量》是一本有力反擊西方主流經濟學說的日韓國家經濟發展總結書籍。在當前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之下,在當前急于尋找改革出路的困惑之下,該書能帶給讀者有益的思想啟發。(作者:六萬水 來源:草根網 )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