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7日-星期一
今日上午,
十三屆人大進行了第四次全體會議,
國務委員王勇向大會作了機構改革方案說明,
10點多鐘,各大媒體爭先全文發布了《方案》,有的不在預測范圍內,實屬重磅!
感嘆,方案保密工作做得如此嚴密,
目的是減少涉改的“黨政軍群”內部產生波動,
防止形成不必要的官僚阻力,
強力推出!既成事實!方便果斷執行!
別忘了,這個方案只是十九屆三中全會確定的“黨政軍群”整體方案中的一部分。
所以說,此次機構改革涉及面廣,超出想像!
新組建和重新組建的部門有11個,大資源、大環境、大農業、大文化、大衛生統籌形成。
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
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可謂亮點。
現任領導人對軍隊改革是大刀闊斧的,
在整塊切割原有軍隊體制并裁撤30萬大軍,
考慮組建這個國家部門,解決軍改遺留問題,
本身就是在解決軍隊的后顧之憂,
同時讓現役軍人全身心投入軍事斗爭準備,
或許能為武統國家領土發揮積極作用。
組建新的文化和旅游部,是文化自信所需,
目的是,用軟實力間接提高國際影響力。
組建新的自然資源部,解決自然資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間規劃重疊等問題。
組建應急管理部,將更能統籌并集中力量防災減災,抵御國家自 然領域突發的重大安全風險。
如何看懂此輪“大部制”改革?
必須要,弄清一個政治大背景!
即“黨政分開”與“黨政一體”的問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一段時期,
為防止以黨代政,讓“政”切實“為政”,
針對黨和政府的職能混淆,
中央提出了“黨政分開”的思路,
就是要黨管黨、政府管政府,
黨總攬全局,政府管好職權范圍內的工作。
1987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七中全會預備會上,
趙紫陽有這樣的講話,可以從側面了解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
黨政分開的好處,至少可以講四條:
第一,黨政不分不是提高或加強了黨的領導,而是降低、削弱了黨的領導。黨政分開才能真正提高并加強黨的領導,才能真正提高黨的政治領導的水平。
第二,黨政不分使黨顧不上抓黨的建設,黨政分開才能真正做到“黨要管黨”。要把我們的黨建設好,黨委就應該把自身的建設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就必須善于擺脫各種繁雜事務的干擾。
第三,黨政不分使黨委處于行政工作第一線,甚至成為矛盾的一個方面,黨政分開,可以使黨處在超脫的、駕馭矛盾和總攬全局的地位,從而發揮“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
第四,黨政不分使黨委自己成了執行者,黨政分開才能使黨委真正具有監督的職能。
這就是,當時特殊歷史時期的”黨政分開“。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執政實踐來看,
黨按黨的邏輯發展,政府按執政邏輯發展,
黨政分開,直接導致黨跟政的矛盾越來越多。
其實,最能點透”黨政分開“歷史問題的,
是去年王岐山書記的幾句話,
2017年3月5日,王岐山參加全國兩會北京團參加審議時發言:
中國歷史傳統中,“政府”歷來是廣義的,承擔著無限責任。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以及法院和檢察院,在廣大群眾眼里都是政府。在黨的領導下,只有黨政分工、沒有黨政分開,對此必須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正是”只有黨政分工,沒有黨政分開“這句話,
提前點出了涉及改革的基本立場”黨政一體“。
此次機構改革的政治背景,
就是要體現”黨政一體“的新思路,
保持機構改革的制度設計與憲法修訂保持一致性和合理性,
此次機構改革是個標志性節點,
即“黨政分開”的歷史已去,“黨政一體”的時代來臨。
在當前”黨領導一切“體制下,
黨政軍群機構改革是全方位的,如果光政府機構改,黨群不改,必然還是瘸腿的。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
中國黨政一體大部制改革時代。
黨代會、人大會、政協會,行使決策權,
國務院、公檢法,行使行政權,
監察委,行使監督權。
中國式”權力三分“與西方的”三權分立“有本質不同。
黨政一體,這才是本輪機構改革的重要看點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