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4日-星期日
一個多月前發生在法國巴黎的“黃背心”抗議示威活動,到目前為止不僅沒有平息,歐洲的意大利、比利時、荷蘭、德國等國也陸續出現了“黃背心”示威活動,整個歐洲大陸都籠罩在對經濟下滑、稅收增加的不滿情緒之中。據說歐洲現在用的“黃背心”是中國的義烏生產的,現在來之歐洲的訂貨量激增,義烏的工廠正加班生產。
那么,法國為什么會發生“黃背心”抗議示威活動,也就是說這場風潮產生的根源是什么,在“黃背心”運動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大秘密”呢?下面,就此問題談一些看法。
一、引發法國“黃背心”運動的直接原因是馬克龍政府的“劫貧濟富”政策
馬克龍上臺之前,法國政府面前擺著兩大問題:
一是法國經濟長期以來增長緩慢。從1961年至2017年GDP年度增長率平均只有3%,近10年GDP年度增長率更是平均只有0.71%。
法國近10年GDP年度增長率:
【2017年 1.82%
2016年 1.19%
2015年 1.07%
2014年 0.95%
2013年 0.58%
2012年 0.18%
2011年 2.08%
2010年 1.97%
2009年 -2.94%
2008年 0.2%】
二是法國政府債臺高筑。法國這個有著6711.865萬人口的國家,到2017年底政府負債已經高達22998億歐元,平均每個法國人背負著高達34265歐元(相當于268127元人民幣)的債務。2017年法國的GDP為2.58萬億美元(22737億歐元),而2017年底法國政府累計負債(22998億歐元)已超過法國2017年這一年的GDP。
針對這兩大問題,馬克龍上臺后,為了吸引投資、推動經濟增長和減少國家負擔,采取了取消、減少巨富稅和金融交易稅、勞工法松綁和削減社會福利等項措施,這些“劫貧濟富”的舉措使許多工薪階層人員的實際收入減少,引起社會的普遍不滿。于是,11月中旬以法國政府提高燃油稅為導火索,法國人的不滿情緒爆發了。
二、法國為什么長期以來經濟增長緩慢?
法國長期以來經濟增長緩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歷史原因看,主要有人口增長緩慢及城市發展不平衡,煤、鐵等資源缺乏,工業特別是重工業基礎比較薄弱,大型制造企業發展不充分,小農經濟長期占據優勢,交通不夠發達,資本原始積累不充分等原因;從現實看,主要有投資不足,人口老齡化嚴重,以及人口流動引發的社會問題等原因。但根本原因是國內投資不足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
那么,法國為什么會出現長期以來國內投資不足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這兩個問題?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造成的。
大家知道,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這個基本矛盾表現在生產上,資本的逐利性導致生產的無序化競爭,是個別企業生產的有計劃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無序性的矛盾運作;表現在分配上,是資本收益遠遠大于勞動者收入,出現社會貧富兩極分化;表現在消費上,則是生產相對過剩,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而這又是由社會貧富兩極分化造成的。因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運行的結果,就必然會從生產過剩發展到資本過剩。
資本過剩同資本主義國家所特有的生產過剩一樣,都具有相對的性質。假如資本家肯把這些所謂過剩的資本用于提高本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消滅經常存在著的大量失業人口;或者在農業大大落后于工業的情況下,肯在農業上多投入一些資本,那當然就不會有什么資本過剩了。但是,對于絕大多數資本家來說,這些都是辦不到的事情。列寧指出:
【“只要資本主義還是資本主義,過剩的資本就不會用來提高本國民眾的生活水平(因為這樣會降低資本家的利潤),而會輸出國外,輸出到落后的國家去,以提高利潤。”(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第56頁)?!?span lang="EN-US">
因此,當國內出現資本過剩的情況后,絕大部分資本家為了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往往會把資本投向國外,以便從其他國家的人民那里,榨取更多的利潤。
法國作為一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在資本輸出上也不例外。長期以來,法國是世界主要境外投資國,至2000年底,法國境外投資存量居全球第三位,達10900億歐元。至2009年底,法國境外資產8082億歐元,境外債務4251億歐元,對外直接投資凈值3777億歐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0%。至2011年底,法國對外直接投資凈值為9490億歐元。法國對外投資的主體是企業資本,對外直接投資的領域主要是金融和工業。
當然,經濟全球化開始后,資本輸出已不單是由過剩資本推動,也是生產國際化即在國際范圍內進行專業化協作的必然結果??墒?,這些年來,法國政府雖然千方百計引進外資,并且取得了明顯成效(如2000年底,外資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35%,全國出口總額的40%,工業就業人數的30%),可是,法國一直都是對外投資大于引進外資,也就是說是資本凈輸出國。
由于流出的資本遠遠多于流進的資本,所以法國長期以來一直存在國內投資不足的問題。再加上社會貧富兩極分化造成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這兩個問題疊加運動,導致了法國長期以來經濟增長緩慢。
三、法國政府為什么會債臺高筑?
法國為什么會出現政府巨額負債的現象呢?有的人認為是由于法國建立了一個過度福利化的社會,政府開支過高,也有的說是因為法國對富人征稅不夠,其實這些都只是原因之一,而不是主要原因。法國政府之所以會欠下了巨額國債,主要是因為法國的中央銀行不是掌握在國家手里,而是掌握在資本家手里。
法國在1973年1月3日通過的《銀行法》,將法國原來由國家擁有的貨幣發行權,交給了私立的法國中央銀行,從此法國國家預算開始從收支平衡走向了赤字預算,進而導致法國國家債務日攀月升,直至今天的22998億歐元…… 。
為什么失去貨幣發行權會導致國家巨額債務?是因為國家掌握貨幣發行權時,是根據國家每年的財政預算,向中央銀行舉債借錢,然后進行投資發展經濟。到年終時再通過稅收將投資的錢收回國庫,國家再歸還給中央銀行。這樣,在正常情況下,一年的經濟活動結束后,國家在歸還了中央銀行的債務之后,應該有所盈余,逐年累積,國家就會越來越富裕。可是,法國在1973年通過《銀行法》之后,將中央銀行私有化,讓國家在借債的時候必須支付一定的利率。這樣,雖然可以防止通貨膨脹,但卻將國家的貨幣發行權交給了資本,而且國家向中央銀行借債還必須支付利息。
過去法國政府在向屬于國家的中央銀行借債時,不需要支付任何利息。而《銀行法》將中央銀行“私有化”后,法國政府不得不以4%的利率向私有的中央銀行借債。正是這4%的利率,成為法國國家債務的根源。法國從1973年通過銀行法之前,國家預算一直是平衡、甚至是盈余的,而通過銀行法之后,法國開始走下坡路。從1978年開始,法國政府開始負債,隨著不斷地借新債和老債的債滾債,到2011年時,法國的國家債務已經達到17000億歐元,其中14000億歐元是借錢給法國政府的銀行收取的利息。
今天,歸還法國國家債務的利息,已經成為法國政府預算的第一大開支。2011年時,法國每周的支出為90億歐元,而其中20億歐元是為了還債、10億歐元是為了支付債務的利息。而2011年當年法國政府每周的稅收只有50億歐元,因而政府不得不再去向市場(也就是其債主)借虧空的40億歐元。到了2017年,法國一年歸還的債務及利息是1440億歐元,為了解決這筆錢,法國政府不得不新借2160億歐元作為下一年度的經濟開支?,F在,越來越多的專家承認,法國很有可能已經永遠無法還清這筆巨額債務了。
其實,法國歷屆總統都想歸還這筆巨債,但他們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出售法國國有資產。法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出售國有資產。1986年法國國家擁有的資產大約為8000億歐元,到2007年已經拋售了5000億歐元,而且是以60%的市值拋售的。法國今天的國有資產被估計僅剩2000億至2500億歐元。
法國為什么會走上這樣一條不歸之路?因為法國今天已經被金融資本所控制。以奧朗德時期的政府為例:在總理讓—雅克·艾羅和總統奧朗德身邊,共有OBC銀行、艾德蒙·德·羅斯柴爾德基金、Natixis銀行、農業投資銀行、Lazard銀行、Landier投行、興業銀行、HSBC法國銀行、Lazard銀行、羅斯柴爾德銀行等各大銀行出身的各類顧問十幾名。其中羅斯柴爾德銀行培養的馬克龍已成為今天的法國總統。
四、法國“黃背心”運動告訴了我們什么?
深挖法國“黃背心”運動背后隱藏著的“大秘密”,我們看到了導致法國發生“黃背心”運動的根本原因,也看到了當私人壟斷資本財團控制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時所造成的可怕后果。
以前的密特朗、希拉克也好,后來的薩科齊、奧朗德也好,現在的馬克龍也好,別看他們在國內政壇和國際外交舞臺上有多么神氣,但實際上都不過是私人壟斷資本財團操縱的一個木偶而已。
法國“黃背心”運動再次告誡我們: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可以的,但必須讓公有制經濟對涉及國家的經濟命脈的行業絕對“控股”,而絕不能讓私人壟斷資本財團控制國家的經濟命脈,否則,政府就真成了私人壟斷資本財團的“跟班”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黃背心之后是藍背心,法國這回找誰來鎮壓?因為抗議者都是警察!
2018-12-20【現場】被共和國遺忘的人們:我在巴黎游行現場與十位“黃背心”聊了聊
2018-12-11錢昌明:法國為何會爆發這場“暴亂”?——評“黃背心”抗議運動
2018-12-09?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