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本身就是政治性質的行動,從古以來沒有不帶政治性的戰爭。”
01
—
“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這是近代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的一句名言。
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作家對克氏的這一判斷給予了高度肯定。
列寧在閱讀克氏《戰爭論》的有關章節時,寫下了這樣的批注:
“政治意圖是目的,戰爭是手段,沒有目的的手段永遠是不可想象的。”
毛主席則對這一觀點給予了更為形象深刻的闡述。他指出,
“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戰爭本身就是政治性質的行動,從古以來沒有不帶政治性的戰爭。”
既然戰爭是政治的繼續,那么作為對客觀存在的戰爭的主觀反映,戰爭題材的電影當然也是政治的繼續。
更重要的,戰爭題材電影的主要功能,恰恰是要把戰爭實踐中經常被遮蔽、被掩蓋的政治充分揭露和呈現出來。
這里,我們也可以化用毛主席的話說,戰爭電影本身就是政治性質的行動,從古以來沒有不帶政治性的戰爭電影。
古今中外的戰爭電影,都充分證實了這一點。
02
—
比如,為觀眾所喜愛的《英雄兒女》,就是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完美結合,抗美援朝戰爭的意義,在影片中通過“祖國慰問團”的活動和朝鮮人民涉過冰河搶救受傷的王芳等情節,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上甘嶺》則表達了中國人民對和平的熱愛和對社會主義的向往;
國外的電影也是這樣。
比如,1962年好萊塢拍攝的反映諾曼底登陸的《最長的一日》,可謂戰爭電影的鴻篇巨制,也被視為經典。
這部電影在冷戰的“尖峰時刻”攝制完成,上映時剛好爆發古巴導彈危機。
影片的政治意圖是非常明顯的。一是要和蘇聯爭奪“從納粹占領下解放歐洲”的榮耀,并為美國駐軍西歐的正當性辯護;二是要讓面對蘇聯坦克集群“威脅”北約盟友恢復自信,其不言而喻的暗示是,美國既然能夠戰勝納粹,當然也能夠擋住蘇聯。
另一部在中國產生巨大影響的戰爭電影《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則歌頌了美國普通人的犧牲精神(湯姆·漢克斯飾演米勒上尉戰前為一名小學教師)和人道主義情懷,同樣具有為美國冷戰結束后在中東和巴爾干采取的一系列軍事行動辯護的性質。
2003年,美國總統小布什為自己發動伊拉克戰爭辯護時,直接引用了這部電影的臺詞:
“這場戰爭是為了拯救人類文明本身。”
03
—
近三十年來,中國戰爭電影的一個傾向性問題是,刻意回避戰爭與政治的關系,如2007年馮小剛的《集結號》,結果把正義的、給中國帶來巨大進步的解放戰爭,拍成了一種“傷痕”,也招致了觀眾和輿論的強烈批評。
最近幾年的另一個傾向,似乎走出了“傷痕”,但卻帶著一種欣快的、躍躍欲試的感覺,把戰爭拍成了一種“暴力春宮”或“戰爭春宮”片。
這種電影的特點,是用冗長的、令觀眾目不暇接甚至感到窒息的“戰斗”場面,取代了對戰爭背景、戰爭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探討與表現,更取代了對戰爭意義的探討與表現。
坊間對這一類電影有一個恰如其分的稱呼:“爽片”。
“爽”的含義是指什么呢?就是指只重視刺激感官以獲得即時的快感,而不顧及其他。
在幾年前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中,為了追求這種快感,不僅把“智取”變成了開著坦克的“強攻”,甚至還加演了一段座山雕駕駛飛機逃跑的場面,把深山老林中的土匪想象成了無所不能的“007”,真是爽歪歪了。
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成功”之后,戰爭電影對“爽”的追求,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登峰造極。
但政治是無法回避的。
由于近代以來,中國進行的戰爭都是保家衛國的正義戰爭,當這些戰爭在銀幕上被用“爽片”形式表現之后,戰爭的正義性、必要性都被淡化了,這就為一些人否定近代以來一系列革命戰爭和保家衛國戰爭的正義性、必要性預留了缺口,為在這一領域里歷史虛無主義的卷土重來預留了通道。
從未來的角度看,在影響巨大的影片中對“戰爭快感”本身的過度追求與炫耀,在青少年觀眾中留下戰爭“很爽”的印象,也潛伏著以輕浮的態度對待戰爭的巨大風險。
毛主席曾經告誡,要防止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今天,當我們討論軍事、戰爭題材的電影時,尤其應該注意這一點。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高度一萬五千米”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