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郭松民 | 再評“大帥幣”現象:“地域性文化認同”的隱憂
點擊:  作者:郭松民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22-01-22 21:23:11

 

“ 這些人可能懂一點市場噱頭,但不懂政治。”

 

1.webp (5).jpg


搞出“大帥幣”交通卡的那幫人,看來真是有點“平庸之惡”,也就是說,他們都是一些庸人,沒有思考能力。

這些人可能懂一點市場噱頭,但不懂政治,平時說不定還以不關心政治為榮。但是,你不關心政治,政治卻要關心你。正如此時此刻你不關心沈陽街頭零下十幾度的嚴寒,光著身子逛街,嚴寒卻會來關心你,抓住你、擁抱你,把你凍僵一樣。

從根本上說,一個民族是不是實現了現代化,重要指標之一,就是看有沒有實現“政治成熟”。沒有實現“政治成熟”的民族,再多的飛機大炮、再多的核武器,也很難避免悲劇性命運,如曾經的“蘇聯民族”那樣。



“大帥幣”交通卡的問題,昨天已經寫了一篇文章,但覺得意猶未盡,今天再說幾句。

先提一個問題:一個“政治成熟”的民族,標志是什么呢?

概括來說有兩條:

一是要形成穩定的政治認同。具體到中國而言,就是要認同共產黨的領導、認同社會主義制度、認同新中國是自己的祖國……,總之,就是要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二是要形成穩定的文化認同。

如果把一個國家比作大廈,那么政治認同相當于鋼筋,文化認同則相當于水泥,對于大廈的穩固性來說,兩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對于政治認同,國家有一整套國家機器,包括軍隊、警察、法院等等予以保護,膽敢公然挑釁的人并不多。

但文化認同就不一樣了。就像構成大廈的水泥會龜裂、風化一樣,文化認同也會流失、粉化,甚至被置換,而這往往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知不覺地完成的。

比如蘇聯的解體,就首先是從文化認同解體開始的。主流輿論從控訴斯大林發展到控訴列寧和布爾什維克,到了八十年代末,很多蘇聯人糊里糊涂地認為蘇聯的存在就是一個“歷史的錯誤”,這個時候,雖有強大蘇軍,但蘇聯解體已無法挽回。

1.webp (6).jpg

美國也面臨同樣問題。

早在新世紀初,美國最有憂患意識的政治學者亨廷頓,就出版了《我們是誰:美國國家特性面臨的挑戰》一書,指出美國的文化認同正在面臨危機,而這有可能導致美國四分五裂。

美國憲法序言的首句是“我們,美國人民……”。那么,“我們是誰?”
 
亨廷頓這本書給出的答案是:

美國的國家認同應該由美國建國時就確立的主流文化,即盎格魯-新教文化來確定。凡認同這套文化的,才是真正的“我們,美國人民”。亨廷頓同時認為,就美國特性的形成而言,文化處于中心位置,其重要性遠遠超過政治性的美國信條。

亨廷頓不幸而言中了。
 
近幾年來,尤其是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內部的文化沖突越來越嚴重,歷史人物的雕像紛紛被推倒,“誰是美國人”早已不再是一個不言而喻的問題,長此以往,美國的解體也不是不可想象的。


回過頭來繼續說“大帥幣”交通卡。
 
作為一個文化事件,“大帥幣”交通卡一個容易為人忽略的危害是,它隱然用一種“地域性文化認同”取代本來應該大力提倡的“統一性文化認同”。
 
什么意思呢?
 
暫且撇開張作霖殺害李大釗的歷史罪行不談,認同張作霖,凸顯的是一種地域性的自我認同,而不是作為中國人的統一性自我認同。
 
舉個例子。如果美國一個德州人,認為自己作為德州人的身份,高于作為美國人的身份,那會產生什么結果呢?無疑,他會支持德州獨立。
 
當然,“大帥幣”交通卡的問題遠沒有嚴重到這個程度,但卻是水泥墻上一條細細的裂紋,如果我們不防微杜漸,就真的有可能擴大成一條裂縫,乃至從這里開裂。

 

這里,容我再引用一遍那位微博大V的話: 

“張作霖是東北歷史上第一等的大人物,歷史作用和地位很大。誰寫東北近現代歷史,也不可能繞過他。東北人紀念他,我看很正常。”

很正常嗎?
 
東北人紀念張作霖,河北人紀念吳佩孚,山東人紀念張宗昌、韓復榘……
 
這樣大家各自紀念下去,恐怕一定會紀念出不正常的結果吧?
 
令人擔憂的是,這種強化“地域性文化認同”的做法,在“開發特色旅游資源”等旗號下,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絕不僅僅是東北獨有的現象,在南方、西北甚至可能更嚴重,很多地方推崇的當地“歷史上第一等的大人物”,都是分裂割據勢力的頭子。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我們絕不是反對各個地方對當地的名人、方言、風土人情等歷史文化資源進行整理、保護、開發,而是說,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防止和“統一性文化認同”形成矛盾,甚至挑戰。

至于“統一性文化認同”的對象是什么,這是一個宏大的話題,不能展開了,只能說它是起源于五四新文化運動,成熟于延安的革命文化暨新中國文化——只有這種文化,才能把全國人民團結起來,使中國的統一堅如磐石,才能使“中國對于世界有較大貢獻”!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獨立評論員郭松民”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