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6日,由團中央宣傳部、國資委新聞中心、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聯合主辦,酷玩實驗室承辦的第六屆“中國制造日”網絡傳播活動在線上線下同步舉行。
本文系前中國工業報社總編輯、大型紀錄片《大國重器》第一季策劃人之一楊青老師在大會上的主旨演講全文《中國制造,就是中國》,特別刊發以饗讀者。
烏鴉校尉-編者按:
2001年加入世貿,是中國工業經濟史上的重大事件,但近年來尤其是中美貿易戰期間,不少國人卻只看到加入世貿的“機會”那面,甚至認為中國這些年的發展全是搭了世貿的“順風車”。
然而,他們不知道,“機會與挑戰并存”絕非一句套話,就在加入世貿后的幾年中,中國制造業遭遇了可致傾覆的重壓。2005年何光遠與龍永圖關于“中國是否要堅持自主品牌”的那場著名的“何龍之辯”,針對的是汽車工業,卻反映了當時整個中國裝備制造業面臨的巨大“合資變局”。
試想,如果當時中國沒有堅持裝備制造業的自主道路,今日當我們面臨國際競爭、西方打壓乃至貿易戰時,該是何等的局面。楊青老師是當年那場攸關中國制造業生死的激辯的親歷者,我們跟隨她的講述,共同回顧那場表面看似平靜實則驚心動魄的“暗戰”。
各位老師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中國制造,就是中國》。
為什么中國制造就是中國?
它的原創其實來自上個世紀30年代大蕭條泥淖中的美國,上個世紀30年代美國開始了羅斯福新政,在這個背景下其政客喊出了“美國企業,就是美國”的口號。到2005年的時候,中國人想起了這句話,并且把它改裝為“中國企業就是中國”,因為當時業界正在為合資企業的超國民待遇而爭論,大家對自主品牌的未來有所擔心。
于是2005年初發生了“何龍之辯”。機械部原部長何光遠與商務部原副部長、時任博鰲論壇秘書長的龍永圖,在“花都論壇”上有過短短幾分鐘的交鋒,主要是關于市場開放后自主品牌是否需要堅持,自主技術是否需要政策扶持這兩個問題。兩個人從不同角度發表了不同的觀點,當時的媒體有報道。
現在看來,自主品牌和自主技術對中國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中國制造所以能夠蓬勃成長迅速崛起的重要支撐。而本世紀初中國剛剛進入世貿組織,大家都真誠地希望融入世界,學習先進,共享發展紅利,因此對自主這個詞有所忌憚、懷疑,甚至反對。
為更好地理解2005年發生在裝備工業的那場攸關生死進退的合資變局,我們先簡要回顧一下新中國工業化的來路。
我國的工業化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的,中國共產黨深刻認識到國家工業化的重要性,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經歷了長期艱苦和殘酷的武裝斗爭后,1945年4月,毛澤東在黨的七大報告中鮮明指出,“沒有工業便沒有鞏固的國防,便沒有人民的福利,便沒有國家的富強。”新中國成立之初的1952年,中共中央確定了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為重點的指導思想,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中國工業化建設取得重要成就的主要標志,就是初步建立了一個比較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為改革開放后的中國工業化發展打下了較好的基礎。而其中的重工業,則挺起了中國工業的脊梁。這是全體中國人民,包括億萬農民,節衣縮食、胼手胝足、蓽路藍縷、艱苦奮斗、優先發展的成果。這一點非常重要,不容我們忘記、忽視和抹殺。
上世紀80年代,我們國家開啟了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性轉軌,富起來時代中國工業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積極進行改革開放。開放的環境進一步促進了改革,所以本世紀初在加快國企制度改革政策的激勵下,地方政府紛紛加大力度招商引資,一批裝備工業重點骨干企業的股權處于限期出售狀況,國際上的跨國公司搶抓我國國企改革機遇進行合資并購,形成一輪戰略性進入中國市場的趨勢。這就是2005年在中國裝備工業發生的那場關乎生死進退博弈的一個重要背景。
2005年初夏開始,《中國工業報》對裝備工業各重點行業進行了一輪扎實的調研和嚴謹分析,從各方面匯集的情況來看,外資對我國裝備工業骨干重點企業的戰略性并購,不僅僅是一個行業、一段時期、一個企業的孤例,很可能正在或已經形成了現象級歷史事件,于是我們將調研成果形成“裝備工業合資變局”系列報道,連續做了17個典型案例,有2個典型案例是作為內參上報的,具體企業和大概的行業背景在PPT上,就不再詳細說了。
在中國工業報社組織的一系列深入調研之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及相關國務院領導部門,得出對當時形勢的判斷,這個判斷是,跨國公司對我國裝備工業主要行業的骨干排頭兵企業戰略性并購趨勢已經形成,急需中央政府出臺相關政策進行干預。
上述工作成果我們先后形成了兩個中央政研室內參,直送最高層,并獲中央主要領導批示,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促使針對外資并購新動向的國家審查制度修改完善,也推動了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工業若干意見》(即國務院8號文)于2006年2月出臺。經此一役,我國裝備制造企業重要行業的骨干龍頭企業得以保存,新中國較為完整的基礎戰略性裝備工業體系得以守護。
當前,面對中美競爭新的國際環境,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使命,愈感16年前那場博弈的現實意義,其中也有許多具規律性的東西可去再認識。
裝備工業是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產業,是國家實力的重要象征,是國家現代化和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障。自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中央政府先后組建了八個機械工業部,其中只有一機部是民用機械,其他七個機械部都屬國防工業。從中也可以看出一機部民用工業的基礎性和通用性。
中國裝備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變強,建立了基本完整的體系。而這樣的裝備工業一直是西方防范的重點,70多年來從來沒有改變。從巴統委員會到瓦森納協定,從東芝事件到考克斯報告,特別是近年來美國對中國實行技術封鎖,停止交流,斷供產品,并試圖與中國高科技脫鉤,中國制造在西方主導的世界市場所遇阻截、限制和打壓已成為常態,并不斷打破最基本的底線。
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以全新的視野對新發展階段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做出了新的頂層設計,強起來時代新型工業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積極實施自主創新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盡快實現中國工業化發展戰略從跟跑向并跑、領跑轉變。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徐工的案例。徐工是國內工程機械排頭兵企業,2005年10月,美國的凱雷投資基金與國企徐工在南京草簽收購協議,以20多億元人民幣價格收購徐工機械85%的股權,并按程序上報地方和國家主管部門審批。但是并購案引起了業界極大爭論,那個時候也正好是我們在做“合資變局”的同時,最終在四年后被中央政府否決。徐工的故事還在繼續,為了這次并購,徐工前后耗費五年時間,企業原地踏步,而且還背了一大筆債。市場大潮不進則退,技術進步一日千里,國企徐工向何處去?
徐工重型的技術團隊,一直銘記著上世紀90年代一次出訪經歷。那一次他們終于得到去參觀全球起重機巨擘,世界建筑機械的領先制造商利勃海爾生產基地的機會。懷著近乎朝圣的心情,特意帶上了上滿膠卷的相機,走進車間大門前,因為是同行參觀,一般是禁止拍照的,所以他們禮貌、謹慎地向對方接待人員爭得拍照的同意。未曾想,對方的主管揚手做了一個隨便的示意,高傲的神態仿佛在說,“無所謂,你們盡管拍好了,你們拍了又能怎么樣呢?”此情此景如萬箭穿心般刺進了徐工人的心。
知恥近乎勇,此后他們的起重機就對標上了利勃海爾,一年一個新產品,一年上一個高臺階,發奮追趕。如今徐工集團在國內保持行業排頭兵位置,在國際上已經躋身工程機械前三,徐工起重機板塊首次登頂全球第一,移動式起重機連續十八年保持全球第一,“王者之師”,當之無愧。千帆競渡,勇立潮頭,今日徐工,傲視群雄,也包括利勃海爾。
最后我還想跟大家分享一個關于中國大陸第一座水電站的故事。100多年前的上世紀初,由中國人自己籌資建造了中國大陸第一座水電站。石龍壩水電站于1910年開工建設,安裝了兩臺德國西門子公司制造的共240千瓦裝機容量的水輪發電機組。這時候恰遇云南爆發了反對清王朝的重九起義,德國工程師為了避戰亂跑到越南,導致工程停工。中國工匠們三四千人困在工地上餐風飲露,苦苦等了四個月。建水電站的錢我們好歹還能湊,但是造水電裝備的技術我們沒有,只好仰人鼻息。
100多年后,在距石龍壩200多公里的金沙江上,一座世界在建最大的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拔地而起,雄跨兩案,這座總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的水電站,擁有16臺單機容量世界最大的100萬千瓦的水電機組,完全由中國人自主設計、制造、安裝、運行,承擔研制任務的中國三峽集團以及東方電機、哈電機已經執世界水電高端裝備之牛耳。當今年(2021年)7月白鶴灘首批機組投產發電時,總書記發來賀電,其中道: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此刻我真想穿越百年,坐在那些修建石龍壩水電站數千衣衫藍縷的中國民工中間,向前輩們報告,中國制造百年后的崛起和自豪。
今天《雄心百年》圓桌論壇也請來東方電氣風電公司的劉總,他也將帶來東方電氣新征程上五電并舉的新故事。
東方電氣風電公司副總經理劉世洪
總書記深刻指出:“工業是我們的立國之本”,“制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要有骨氣、志氣,加快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百年雄心,薪火相傳,中國制造將不辱使命,挺起大國崛起的鋼鐵脊梁。謝謝,我的演講完了。
感謝大家聽我講了這幾段故事,我個人雖然已經退出了一線的工作,但是中國制造就在身邊,中國制造的每一個進步讓我們覺得非常激動,因為只有走過了這條路的人才知道中國制造的路多么不好走。我的演講主要是拋磚引玉,中國制造的路到底怎么走?中國制造的路什么樣的人適合走,中國制造的路如何越走越寬?中國制造如何拓寬邊界,這些問題要交給年輕一代來討論和回答了。
了解更多中國制造日資訊,請訪問嗶哩嗶哩彈幕網搜索“酷玩實驗室”《第六屆中國制造日》專輯。
*本文未經作者審閱
稿件的刊發與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
烏鴉校尉整理編輯
來源|微信公眾號:烏鴉校尉(ID:CaptainWuya)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