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前言:“恰恰在我們基于openEuler的技術加上其他開源技術,以及麒麟軟件數十年的積累,完成路線切換后,CentOS停服了,所以CentOS停服對我們沒有產生任何影響,這也得益于我們積極參與貢獻openEuler社區。”
11月9日,在操作系統產業峰會2021上,國產操作系統廠商麒麟軟件執行總裁韓乃平講述了該公司堅持貢獻openEuler、支持自主開源社區的重要原因。
在他看來,在產業發展過程中自立自強打造自主根社區,已成為國內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努力方向,而早在CentOS宣布停服前,openEuler就一直在推動這個進程。
為得到產業更多支持、加快歐拉開源生態構建,歐拉開源社區合作伙伴在本次峰會上宣布將歐拉開源操作系統全量代碼、品牌商標、社區基礎設施等相關資產,捐贈給工信部主管,阿里、騰訊、百度、華為、小米、浪潮、招商銀行、360、OPPO、VIVO等十家互聯網企業共同發起組建的非營利組織“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希望以更快速度建設更強的數字基礎設施。
與此同時,阿里主導的龍蜥操作系統也動作頻頻。11月4日,龍蜥社區宣布,由阿里云、統信軟件等14家單位聯合開源的龍蜥操作系統將捐贈到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該操作系統定位服務器端,兼容CentOS生態,總裝機量達百萬量級。
01中國需要自主根社區
熟悉操作系統的人士都知道,中國國產操作系統全部采用開源技術路線,國產操作系統的內核、基礎函數庫、網絡協議、圖形庫、瀏覽器引擎等底層開源代碼,都是直接拿來使用,并未做單獨開發。
但這些底層開源代碼受各種開源協議的限制,依然受所在國家法律的約束。假如美國將中國基礎軟件廠商列入實體清單,或對中國實施禁運,國內企業將無法繼續獲得這些開源的底層源代碼。
隨后國產操作系統將面臨諸多難題:
首先,是內核、基礎函數庫等底層代碼優化后,國產操作系統無法獲得自動升級;其次是無法獲得開源社區的代碼維護,安全隱患將瞬時暴露;三是底層代碼升級后,產業生態將發生變化,現有大量應用將不再支持原來的操作系統,產業生態將發生萎縮。不可否認,一旦發生開源社區閉源的情況,基于國外開源社區開發的國產操作系統將面臨突然休克的危險。
這并不是聳人聽聞。目前,企業級服務器市場主流操作系統是Linux。而Linux有很多版本,其上游為開源社區CentOS Linux,目前國內很多Linux操作系統都是基于某個發行版本衍生而來,而衍生版會嚴重依賴上游社區和上游發行版,一旦上游策略發生改變,下游就存在很多風險和不確定性。
02 IBM收購紅帽,CentOS終止維護
2014年,紅帽(Red Hat)公司宣布與CentOS Linux開源社區合作,將CentOS團隊收編,成為CentOS Linux背后的支持者。而紅帽公司于2019年被IBM以340億美元收購,2020年紅帽公司突然宣布CentOS 將終止既定的維護計劃。
此舉導致CentOS 8這個原本擁有10年支持的大版本,一夜之間由序曲變成終章,不禁讓業內人士扼腕嘆息。畢竟長期以來,背靠強大的商業版RHEL,CentOS憑借開源免費、穩定、硬件兼容性好的特性支持著大量的企業、開發者用戶。
在國內Linux操作系統領域,CentOS 8將于2021年底停止維護也引發大量討論:國產操作系統行業長期依賴根社區做剪裁、修改、定制、完善,這次事件能否給中國操作系統帶來轉折的機遇?CentOS沒了,以后還能用哪個操作系統?很多企業甚至云廠商Host上的主機默認都是CentOS,停止維護后安全怎么辦?
“CentOS停服,說明開源社區本身也有主導權問題,有沒有自己可持續發展的開源社區,非常關鍵。”在操作系統產業峰會2021上,麒麟軟件執行總裁韓乃平指出,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自立自強打造自主的可持續發展的根社區,已經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努力方向。
03 openEuler是否能夠接棒?
openEuler便是自主開源社區的代表之一。EulerOS原本是華為自主研發的服務器操作系統,已有十余年的歷史。2019年9月,華為宣布將EulerOS開源,并在2019年12月31日全面開放,此后openEuler作為一個開源社區快速成長。
相較海外競品,基于openEuler的商業發行版具有性價比優勢。根據興業銀行2021年公開招投標文件顯示,REHL標準訂閱服務費接近于1萬元每年,明顯高于openEuler的商業發行版。
目前,openEuler社區已有近萬名開發者,超過300家企業加入,已發布openEuler商業發行版的廠商包括麒麟信安、麒麟軟件、普華基礎軟件、潤和軟件、中科紅旗、統信軟件、中科院軟件研究所、TurboLinux、北京同源華安軟件、SUSE等。
“恰恰在我們已經基于openEuler技術加上其他開源技術,以及麒麟軟件數十年積累,打造自己產品、切換到路線后,CentOS停服了,所以CentOS停服對我們沒有產生任何影響,這也是得益于我們積極參與貢獻歐拉社區。”韓乃平表示,這從另一方面證明中國自己的產品完全可以替代,基于歐拉的技術路線來打造的國產銀河麒麟操作系統V10,已經在很多方面得到應用。
根據產業調研信息,麒麟V10歐拉版自2020年發布后至2021年9月底,累計商用達到10萬套,按照行業均價約5000元計算,為麒麟軟件貢獻營收約在5億元左右,占到其同期收入的37%。
統信軟件作為歐拉社區理事會成員單位,也在積極參與歐拉社區建設,基于openEuler 20.03 LTS版本打造的統信服務器操作系統V20(102e),在openEuler社區版本之上新增多個新特性,在金融、運營商、郵政、能源、電力、交通、教育等領域關鍵業務系統中也已實現部署應用。
04 從單一企業主導到產業共建
在諸多行業人士看來,CentOS停服已成為中國發展服務器操作系統的重要契機。一方面,中國擁有巨大的服務器操作系統市場需求,市場整體收入上億美元,空間巨大;另一方面,國內數字經濟發展迅速,規模已達到60萬億,對于底層基礎設施提出很多新要求,特別是操作系統,要求更加可靠、穩定,以及對底層算力多樣性的支持。
但現實是,面向大量數字基礎設施,國產操作系統依然碎片化。在端管邊云、ICT、OT領域,不同的操作系統打造一個又一個軟煙囪,帶來生態割裂、應用重復開發、難以有效協同的挑戰。
在這種背景下,今年9月openEuler從服務器操作系統升級為統一的面向數字基礎設施的開源操作系統,通過一套操作系統架構,南向支持多樣性設備,北向覆蓋全場景應用,橫向對接鴻蒙通過能力共享實現生態互通。
但openEuler這種開源模式依然是企業主導、業界共同參與的開源模式,從代碼、品牌到基礎設施都是華為從企業角度主導。鑒于CentOS被主導方紅帽突然宣布停服影響到業界對開源社區軟件的使用信心,OpenEuler要想吸引更多企業參與進來,社區在開放性和中立性上仍需進一步“去華為化”。
因此,在本屆操作系統產業峰會上,華為與社區全體伙伴共同將歐拉開源操作系統捐贈給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這也標志著歐拉從創始企業主導的開源項目演進到產業共建、社區自治。
歐拉被捐贈后,各廠商均可以平等地在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拿到源碼,根據自身業務訴求做出自己產品。目前,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的白金捐贈人包括阿里巴巴、百度、華為、騰訊等各大互聯網巨頭,由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主導社區建設,可以進一步提高openEuler的開放性和中立性,推動開源生態繁榮。
就在歐拉捐贈前幾天,11月4日,龍蜥社區(OpenAnolis)宣布,由阿里云、統信軟件等 14 家單位聯合開源的龍蜥操作系統將捐贈到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當前已全票通過項目孵化評審中的技術達標評審,即將進行法務合規性審核。
觀察者網了解到,龍蜥操作系統定位于服務器端,支持 X86、ARM、龍芯(LoongArch)等多種芯片架構和計算場景,兼容 CentOS生態,并支持一鍵遷移,滿足 CentOS 停服后的各領域、各行業用戶的使用習慣和需求。該操作系統已在阿里巴巴打磨十年,且有效支撐了歷年天貓雙11。
此前,龍蜥社區已經推出龍蜥操作系統Anolis OS 8.4社區版。統信軟件、中國移動云、中科方德等企業都已基于龍蜥操作系統社區版推出各自的商業版本,龍蜥操作系統也在阿里云上線,總裝機量已達百萬量級。
在操作系統產業峰會2021上,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指出,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運營一年多以來,已吸納國內領軍企業10項重要級開源項目,正在探索一條適應我國軟件發展實際的開源之路。以開源為抓手,打造下一代操作系統,是筑牢經濟社會發展數字底座的有益嘗試。
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理事長楊濤在接受觀察者網采訪時表示,開源社區由產業共建、社區自治意義重大。從全球來看,除了幾個傳統操作系統,目前能夠做成功而且未來前途無量的操作系統都是以開源方式構建的。這是因為整個操作系統工作量巨大,不可能由一家公司、一個組織來完成,一定是集合全人類的科技力量來共同構建的。
楊濤指出,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歡迎各家企業貢獻力量,遵從的原則就是開放、平等、中立。不管是騰訊捐贈還是阿里捐贈都一視同仁,我們在過程中希望擁抱更多的合作伙伴。其中的不同應該讓代碼、社區說了算,相應的產業界說了算。
華為副總裁、計算產品線總裁鄧泰華在接受觀察者網采訪時表示,華為把歐拉開源項目捐贈給開源基金會,希望能夠帶動的不僅是歐拉一個生態,而是帶動整個中國開源生態的建設。華為在捐贈之后不會減少投入,還會再增加投入。
“經14家社區理事單位表決,一致同意將龍蜥操作系統的源代碼、商標完全捐贈出去,相當于從面子到里子,全都捐了。希望更多的開發者參與進來,共建中立的開源生態,讓龍蜥成為中國開源操作系統的代表。”龍蜥社區理事長、阿里云操作系統負責人馬濤也表示,龍蜥社區將持續加大投入。作為社區理事長單位,阿里云計劃為龍蜥投入的20億專項資金也將逐步落地。
不管是歐拉還是龍蜥,在操作系統開源后,多家合作伙伴已開發出商用版,這會不會導致重復開發的問題?
業內人士告訴觀察者網,開源社區就是大家共同做一個基礎底座,選擇一個技術線,這從某種程度上是效率的提升。公共底座并不代表對每個應用、每個行業都是最好的適配,一定需要進一步產業化。這個時候就需要社區伙伴,他們針對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應用、不同的使用環境進行優化。例如不同領域的安全性要求不同,有些地方要求確定性,有的要求交互性安全,所以社區是1+1>2。
05 中國如何成為開源貢獻強國?
開源已成為全球軟件領域發展趨勢,目前,中國國產操作系統全部采用開源技術路線,是名副其實的開源應用大國,但我們還不是開源貢獻強國,國內整個開源體系的基礎能力和領先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楊濤對觀察者網表示,中國從開源大國走向開源強國,需要從人、財、物、事、法等幾個方面來看。歐美對于人才儲備、項目牽引指導、法律法規流程建設以及大平臺建設方面,都做的相當成熟。
在沒有自己的開源基金會之前,中國很難主導相應的核心項目,所以我們首先要有自己的“黑土地”,這一點非常重要。有了這個基金會,我們可以在吸取全球優秀成熟的開源社區、開源基金會已有的經驗基礎之上,不斷地去優化。
中國有大量的科技人員供給,這些科技人員參與了非常多的開源工作,每一年中國工程師都會作出大量貢獻,輸送可能幾千萬代碼到全球的開源社區和開源基金會。
在這個基礎之上,楊濤指出,人才還是需要高校培養。中國高中生、大學生對于開源的理解,可能停留在只會提交代碼,但不會使用開源協議,不會在合理的開源規則下采用開源項目,這需要在高校、更低的年齡層次上進行輔導和文化傳播。
楊濤認為,每個大時代都有它的時代特征,在泛人工智能時代,它的時代特征、技術特征都會對開源規則、開源協議、開源項目治理方式甚至商業模式產生影響。目前,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已經啟動OpenX的原則,包括國內外很多專家機構,他們在不貢獻代碼的基礎上,對治理規則進行相應的貢獻,這個意義也非常重大,對于倫理開源的相關研究也非常重要。
鄧泰華對觀察者網表示,希望全球開發者到歐拉開源社區做貢獻,全球企業更多使用歐拉開源社區的成果,促進中國的開源生態和海外主流開源社區充分融合共享。“開源的世界天然應該是開放共享、共融共生的,中國構建起來的開源體系,和全球開源體系,應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雙向融合、相互促進、共同繁榮”。
作者:呂棟 周遠方 來源|科工力量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