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一則名為《除了胡錫進,沒人關心經濟了》的公眾號文章在朋友圈被廣為轉發。
疑似有渠道顯示,某“大廠”老板在朋友圈轉發了這篇文章,并且配上了一段話:
“部分網民關心經濟的方式是:企業可以破產,但不可以裁員;企業可以破產,但不可以加班。至于什么叫中國經濟?他們不懂,也不關心,他們唯一關心的中國經濟就是芯片和所謂的硬核科技,至于衣食住行,都太俗不可耐了,不重要,當然,如果他們叫的外賣晚了十分鐘,他們可是會罵娘的,罵起外賣小哥來比誰都狠。”
《除了胡錫進》一文筆者也看了,大廠老板的這段話出自原文;雖不是老板自己的話,但想必老板也是心有戚戚焉。
筆者想問的是,什么叫“經濟”,胡錫進就真的懂嗎?文章作者就真的懂嗎?大廠老板就真的懂嗎?
站在他們自己的立場,他們當然自認為是懂的;而“部分網民”就真的不懂嗎?這不過也是基于不同立場的判斷。
如迎春老師所說,“當前我國主流經濟學界的觀點是:國內生產總值表現的就是經濟,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就是經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減少就是經濟下降。事實是國內生產總值反映的是收入,是‘賺錢’,而不是生產、經濟。國內生產總值是按照現代西方經濟學錯誤理論制定的指標。”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認為,經濟是指物質資料的生產與再生產,而不是收入,不是‘賺錢’。”
很顯然,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是沒有生產關系概念的,它們的概念里只有“經濟組織”、“經濟機制”或“經濟制度”之類,它們關注的是在這樣的“組織”、“機制”、“制度”下,企業(老板)能不能賺到錢,然后能不能雇得起員工并給員工發工資。
資產階級的經濟學家們是絕對不會承認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所揭示的資本增殖的奧秘的;換句話說,它們絕對不會承認“剝削”的存在。它們反過來鼓吹是企業家創造了就業機會、養活了工人,于是,當企業家賺不到錢,工人也就拿不到工資,于是“經濟”就出問題了,就需要“關心”了。
所以,從胡錫進到《除了胡錫進》一文的作者以及該文所代表的老板們,他們所謂的關心“經濟”,說白了就是關心GDP增長,關心企業能不能賺到錢,更直白地講,關心“經濟”的意思就是關心老板。
“除了胡錫進,沒人關心經濟了”在當下至少隱含著兩層意思:
第一層就是某些人一再控訴的:“難道除了新冠就沒有其他疾病了?”更進一步的,他們認為比防治新冠更重要的是保持“經濟增長”,所謂保持“經濟增長”就是保證老板能賺到錢,能發得下來工資;他們指責經濟不能增長、企業不能賺錢的原因就是“過度防疫”導致的,并因而導致工薪階層(無產階級)很艱難——收入下降、房貸車貸還不起甚至基本的衣食保障都出了問題;反過來的訴求就是:別“抗疫”了,趕快給資本、人員和物資流動全面松綁、恢復經濟吧。
而第二層意思就是對當下企業經營環境的控訴,因為“部分網民”關心經濟的方式,企業被打壓,首富榜上的馬老板、黃老板的財富排名到今年已經大跌;控訴“企業可以破產,但不可以裁員;企業可以破產,但不可以加班”的同時,其實也提出了老板們的訴求:企業(老板)可以自由裁員、可以自由要求員工加班。
先來說第二層意思。
“部分網民關心經濟的方式是:企業可以破產,但不可以裁員;企業可以破產,但不可以加班。”——這不正是前些年經濟學家給打工人畫餅的“福利資本主義”的應有形態嗎?這會兒又想賴賬了?
“部分網友”的訴求還是按照你們之前畫的餅——“好的資本主義”,都還不是“社會主義”——奪回生產資料和生產管理權,這就不能忍了?
2019年開始,打工人都在捶“996”,加班就加班吧,加班費都不給夠;大廠們“996”改成了“995”,就成了變相降薪,最后矛盾成功轉移到“部分網友”和那些被降薪就面臨斷供危機的房奴之間。
今天你去看大廠真的沒有加班了嗎?無非是有些工作被要求拿回家繼續做。居家辦公期間,單身員工連自己做飯的自由都沒有了:
至于那些流水線的體力勞動者,996.icu正盛的時候就沒有多少人關注過他們,今天他們該怎么加班還怎么加班。
把“某些網友”關心經濟的方式“企業可以破產,但不可以加班”說的這么邪惡、這么罪大惡極,合著規定了“8小時工作制,每月加班不得超過36小時”的《勞動法》,在你們眼里就是廢紙?
中國無產階級的平均周工作時長已經全球第一了,你們還嫌不夠,還想怎么樣?
很多人想當然地以為,企業要求員工加班是因為人手不夠用。不夠用,不正說明你業(財)務(源)繁(廣)忙(進)嗎?為什么不能解決更多的就業呢?然而,大廠前些年的做法卻是一手裁掉老員工、一手不斷招聘剛畢業的新人,實現了壓抑老員工漲薪訴求和逼迫員工內卷拼命為老板干活的“雙贏”,有哪個部門出來干涉了嗎?
今年互聯網業形勢不好,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看看新的福布斯富豪榜排名的升降背后,業務下滑的可不止中國的互聯網巨頭。然而,中國的互聯網巨頭們最近卻集中地搞起了裁員潮,2月份之后,阿里MMC、美團優選、快手電商、京東京喜、頭條、拼多多、滴滴、騰訊、B站相繼傳出了大規模裁員的消息,B站還美其名曰“畢業”——大規模裁員潮發生的之后,有哪個部門出來管了嗎?
既然沒有部門管,也就是“部分網友”叫一叫,你們還賣個〇的慘啊。
某大廠利潤去年據說“只有1200多億,比上一年下滑200多億”,老板和投資人真的好“慘”啊;然而,我們反過來對比,大流行之下很多人連飯都吃不起了,你還有這么高的凈利潤,你還賣什么慘?之前利潤更高的時候,也沒見你怎么善待員工,現在利潤下滑就成了正大光明裁員的理由?
拿胡錫進當由頭,老板們“關心經濟”的方式不過就是:企業可以辭退35歲的工人,但不可以破產;企業可以要求員工996、007甚至715還不用支付加班費,但不可以破產……
與胡錫進式“關心經濟”、憂心企(老)業(板)賺不到錢的印象恰恰相反的是:大流行發生以后,一方面,全球絕大多數無產者的絕對貧困化程度和相對貧困化程度卻因為大流行的影響進一步加劇;而另一方面,2021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顯示,億萬富翁人數比2020年增加660人,激增至史無前例的2755人,美國有724人,中國(含香港、澳門)698人;2022年因為大流行的持續影響,億萬富翁的人數雖然減少了別人,但比較有意思的是,世界奢侈品教父——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LVMH)總裁兼CEO伯納德·阿諾特的財富在過去一年卻增加了80億美元,這背后體現了富人群體消費能力的增強。
不管公共防疫政策是共存和清零,大流行對窮人而言都是無可避免的災難;而對于那些頂級富豪(壟斷資產階級)來講,真的不算什么事兒,他們頂多是換一種花樣、換一個渠道賺錢,甚至可以利用流行病危機賺到更多錢;或者說,大流行之下,一部分資本家賺到了更多的錢、而另一部分則賺少了,而這主要是由于經濟下行趨勢之下,不同資本集團之間的壟斷和競爭進一步加劇所導致的。
由此,我們再回看第一層意思。
首先,我們可以做兩組對比:
一組是拿現在的中國與全面放開的歐美諸國進行對比,是不是僅僅是中國“經濟”形勢不好?只有中國的失業率高企?只要不是心黑眼瞎的人,都會給出一個客觀公正的答案。
另一組是拿現在的中國“經濟形勢”與大流行之前的中國“經濟形勢”進行對比,通脹的問題、經濟增速放緩的問題、企業破產數量增加的問題、甚至失業、債務危機等等一系列問題只是到現在才出現的?稍微有點記憶的人,都會記得大人物們在08年金融危機之后每年的3月都會重復一句話——“今年將是經濟形式最困難的一年”,那么究竟哪一年才是最困難的一年呢?這個恐怕暫時是沒有終極答案的,就像“王小二過年”……
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一個問題:大流行對絕大多數人(大多數的老板、所有的打工人)而言當然是壞事情,但今天的局面根本上并不是由這一個壞事情造成的;“某些因素”在壞事情出來之前就已經注定了“經濟下行”的趨勢。
而這個“某些因素”,馬克思主義早已揭示出了答案:那就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因為生產過程的要素屬于資本家,按照要素分配的結果,就是資本家攫取了勞動果實、財富不斷增加;而勞動者僅僅獲得維持最低生存的工資,陷入了絕對貧困化和相對貧困化,進而導致原本作為消費主力的勞動者無力消費,生產相對過剩也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物質資料的生產與再生產”也就無法照舊下去,經濟下行以及經濟危機也就由此發生了……
而今天的“經濟”又與資本全球化密切相關,大流行對資本全球化的沖擊,也就加劇了這樣的矛盾;但如同我們分析“生產過剩”這個基本矛盾一樣,全球化危機以及“逆全球化”趨勢本身就隱含在資本全球化本身——新自由主義主導的資本全球化原本就已經加劇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不平等;而資本輸出國因為產業外遷導致本土工人失業、收入下降,本國的貧富分化和階級矛盾也在加劇;新的產業中心則由于剩余價值剝削這種資本主義的基本運行方式,同樣地導致了貧富分化和階級矛盾的加劇。
所以,大流行這個壞事情只是加速了經濟下行的趨勢,僅此而已。換句話說,即便沒有大流行,老板與打工人的“撕裂”也只是早晚的事。
老板代言人說“除了胡錫進,沒人關心經濟了”,這個帽子胡錫進自己都不敢領:
老板代言人說“除了胡錫進,沒人關心經濟了”,更是言過其實了;無非是不同階級、不同立場的人對“經濟”的關心的角度不同罷了。
大流行所帶來的“加速”正在促使無產者思考:是要繼續與老板共情,認為“只有老板賺了我才能好”,還是盯著路燈轉而思考真相、思考如何打破身心枷鎖?
文:子午 來源:子夜吶喊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明德先生 | 胡錫進退休后的環球時報,旗幟鮮明地力挺被網暴學生!
2021-12-19明德先生 | 致胡錫進的公開信:勸君莫學王秋赦,天天嚷著運動啦!
2021-12-03?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