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華為目前年研發投入為1600億元人民幣。由于研究領域廣泛,實際上有研發資金需求。
2. 目前華為已對外發行無擔保企業債券10年期融資10億元人民幣。年利率2.5~3%。
3. 華為作為中國科技企業領頭羊,研究領域涉及廣泛。并以華為一企業之力,對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聯盟國家層面的對華為一個企業的圍攻,而還能立于不敗之地!并且反而還能突破美國為首的科技封鎖,進行了科技突破!過去華為十年累計研發資金已超一萬億人民幣,隨著美國對中國繼續進行“小院高墻”的科技封鎖,國家也正在發展中國新質生產力。
而處于中國科技領先企業,并與國際各個一流科技企業進行廣范圍競爭狀態之下的華為,其現在用于研發所需的募集債券金額遠遠不夠。同時,中國又處于經濟轉型期,許多社會資金卻找不到有效投資出路而又處于閑散狀態,完全沒有資金使用效率。這樣一個缺大量研發資金,另一個卻是資金無投資去向,雙方都存在有效需求。而中國正在向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產新模式轉型,創新將起主導作用,以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所以存在著可將兩者進行有效對接的歷史機遇。一旦華為再獲得一萬億人民幣研發資金,也就是華為一下子獲得了過去十年華為所投入的研發資金金額,必將加快華為為國家廣泛地進行科技突破的步伐,也可以以此去吸收全世界最頂尖科技人才為華為所用。而科技人才是關鍵,它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正如任正非所說的華為應是“儲備人才,而不是儲備美元”!
4. 而華為擁有無數世界一流專利,及許多面向國內外市場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產品,這個是華為無擔保對外募集更多企業債券的底氣。這次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擴大科學家的財權和話語權,還不如將國家更多的科研投入放心交給為全國人民所信任的華為,才有更高的科研資金投資效率。包括國家應給華為特殊政策,允許華為發行一萬億華為無擔保企業債券,中國的金融機構及國人相信也一定會大量積極認購,這是國人對華為的放心和認可。同時國家也應發揮全國一盤棋的作用,要將國家科研資金資源集中進行有效調度,國家級科研資金應向中國最有希望的新質生產力代表性企業的領頭羊華為傾斜。現在在某種程度上,華為實際已承擔了中國科學院的部分作用。
比如華為已將企業自身投入研發資金所研發成功的鴻蒙系統獻給了國家,受益的是國家及全國人民。這個是華為具有企業社會公益性及社會責任感的體現。國家也應看到華為具有自我犧牲精神、社會公益性,利國利民的一面。
所以國家應將科研資金及高端科技人才更多投入到華為,華為代表國家去承擔發展新質生產力、讓中國科技不斷突破的重任。國家投入更多的科研資金用于華為,為國家進行科技突破,受益的也是國家和人民,也有利于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
5. 華為募集債券目標:一萬億人民幣。十年期。年利率2.5~3%。
6. 發售對象:面向中國企業及中國公民。排除外資及外籍人士參與購買。讓中國企業及個人一起助力華為大發展,同時也能收獲長期穩定的回報率。
7. 呼吁國家給予華為特殊金融政策,大力支持華為發行一萬億科研用企業債券,這也與這次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所要求的應擴大科學家的財權和話語權目標一致。現在華為作為中國科技企業的領頭羊,實際已部分承擔了中國科學院的科技研究及開發的角色。現在國家釋放了大量資金,本意是促進中國經濟發展,但由于找不到有效投資,國家有大量閑散資金在銀行中空轉,沒有發揮出金融助力中國經濟發展應有的資金使用效率。而讓華為擁有更多的社會科研資金,有利于更有效率地進行中國科技研究及開發。科技賦能百工百業,可放大經濟乘法效應,更廣泛地助力中國產業升級,以及中國科技和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華為可以成為中國正在打造的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樣板。由于華為的優質信用,也無資金使用風險,而中國閑散的資金也得到了持續穩定回報,這就創造了一個多贏的局面。投資華為就等于投資在中國科技驅動火車頭上,由此產生巨大外溢效果,聯動整個國家產業鏈格局。這將因此而產生經濟乘法效應,一定會為國家和企業多創造出幾十萬億的經濟價值,為中國進入世界一流科技強國,中國未來成為世界第一奠定了基礎。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任正非帶華為人看劇:不要怕社會嘲笑我們是瘋子,要有百年千年的思想準備
2024-07-28華為一年開20萬個會,任正非批判南郭先生太多;馬斯克:過多的會議是大公司的禍根
2024-07-12?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