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距離美國選舉周期最近的一次國事訪問,習近平主席此訪可能會面臨一些負面競選政治釀成的雜音,但這種不回避中美關系長期發展中深層次問題的迎難而上,彰顯了以實際行動豐富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內涵的大國風范。
習近平此訪不回避中美關系長期發展中深層次問題的迎難而上,彰顯了大國風范。
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美國展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事訪問,而此時的美國政壇業已進入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預熱階段。中國議題在過去數周中上升為兩黨參選人競相炒作的選戰焦點,尤其在共和黨陣營中更是極端言論迭出。唐納德·特朗普抨擊奧巴馬政府接待規格、聲稱要請中國領導人吃麥當勞的狂言剛落,斯科特·沃克便悍然要求奧巴馬表現出所謂“骨氣”、取消訪問邀請。
作為一州州長,參選人沃克的無禮言論只能讓美國政界汗顏。而與希冀借力中國事務挽回民調頹勢天壤之別的卻是沃克以往在促進對華經貿合作上的不遺余力。據媒體報道,2013年4月沃克曾偕夫人率領一個30人的威斯康星州商貿代表團高調訪華。為了推銷威州特產花旗參,他在北京造訪了同仁堂,為了促進威州對華貿易的機制化,他在上海出席了威斯康星中國中心的剪彩儀式;甚至在艾奧瓦州州長特里·布蘭斯塔德的引薦下,沃克還得到了習近平的接見。難以想象,這么一位勤政的“推銷員”州長竟會無視本州利益、在對華事務上見風使舵地變臉。沃克的言行前后不一只能說明一個事實:對于美國政治人物而言,炒作中國事務毫無成本可言。
毫無成本,首當其沖的解釋就是負面抹黑中國在美國民眾眼中見怪不怪,甚至反而存在一定認同。根據皮尤民調機構9月最新公布的數字,截止到2015年春天,54%的美國普通受訪者對中國持有負面看法,正面看法者僅為38%。這組數字在共和黨受訪者中是更糟的63%比27%。在最令美國民眾擔憂的中美議題中,中國持有美國大量債務被67%的受訪者認定極為嚴重,從而位居首位。
頗為令人玩味的是,在5個月前已超過中國重回美國最大債主地位的日本卻在美國民眾中享有明顯的友好評價。根據從事中美民意研究的美國學者葛小偉(Peter H. Gries)2011年的相關調查研究,美國公眾對中國大陸態度的“溫度”為35度,對中國臺灣為49度,對韓國為50度,而對日本則為60度。又據皮尤今年4月公布的數據,美國受訪者中只有30%信任中國,而信任日本者為68%。美國民眾在中日之間的親疏,完全映射出在潛在對手與盟友之間抉擇的大國博弈。但從深層次看,與留下戰爭傷痕的日本交好而不信任中國,全然是出于意識形態價值觀上關于“他者”的偏見,中國事務也就被拋入了“政治正確”的盲區。
如果說沃克們的言論迎合了民意偏見,在這個標榜自由而多元的國度就不會有其他群體發出不同的聲音么?關于中國議題,當然是華裔最有發言權,其邏輯儼然與猶太裔長期左右美國的中東政策一樣。只是如今的現實是,猶太裔至少還能抱怨甚至抗議奧巴馬力推的伊朗核協議,但華裔卻在對華政策導向上一盤散沙。
占據全美人口2.6%的猶太裔得以介入政策與其在社會精英層次上的高分布密切關聯,而規模更小的華裔雖在教育和階層上也初具比較優勢,但在對政治事務的關切和參與上趨于冷漠。至少從聯邦層次和州層次的選任官員上觀察,國會參眾兩院華裔議員的累計數字為2位和6位,日裔議員卻分別是4位和12位;美國迄今只出了駱家輝一位華裔州長,但印度裔州長已有兩位了。與華裔占居美國人口1.2%的水平相比,日裔和印度裔其實只有0.4%和1%。
當然,即便華裔群體呈現出更高的參政熱情,其對華態度也未必旗幟鮮明。從族裔成長維度上看,美國華裔相繼在1860年代、1960年代以及1990年代迎來增長峰值。換言之,在美華裔群體的構成猶如沉積巖,歷史的激蕩注定了他們不同的“故國情懷”,歲月的沉淀更塑造了他們對中國大陸的差異性看法。面對美國政治人物對中國大陸的公然抨擊,華裔群體的一般反應可能是莫衷一是的,更不必說能夠站出來反戈一擊了。
那么,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中美關系的“壓艙石”和“推進器”的經貿鏈接也失去效果了么?畢竟橫跨太平洋的兩國貿易帶來的是真金白銀的利益,還不足以驅動民意形成對美國政客的壓力么?目前看,這個維度上想法雖然最為現實,但實際情況仍不盡人意。
致力于推進經貿交流的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近年來持續發布各年度的美國對華出口數據,該數據也被國內主流媒體視為驗證中美經貿關系趨強的重要指標。根據最新的數字,美國對華出口額在過去十年間增長了198%。僅次于北美自由貿易區覆蓋的加、墨兩鄰國,中國躍居美國的第三大出口國,雖然1208億美元的總額大概只是第二位墨西哥的二分之一強。
不過,從對華出口中直接獲利的其實主要還是美國的大企業,普通民眾得以體感切身獲益的幾率很小;而且對華出口的大企業也完全可以不為中國背書,甚至即便他們給抹黑中國的政治人物捐款也通常不會招致中方取消合約的報復。更何況,交通設備、電腦電子設備等位居前列的美國對華出口行業本身也握有極大的競爭優勢。
另一組數據或許距離政治影響力更近,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和榮鼎咨詢公司在今年5月聯合發布了一份很有心思的報告,題為《新鄰居:中國在美國國會各選區的投資》。該報告之所以將統計維度下降到國會各眾議院選區,擺明了就是要測量中國投資可能積蓄的代議政治影響。據此報告,中國投資已廣泛遍及了全美44個州,但其廣度明顯強于深度。
選取創造就業數量這個能令民眾最直接感受到實際獲益的指標加以衡量,數量最多者為北卡羅來納州第七選區的7640個崗位,而這個位于北卡南部腹地的選區總人口可達74.6萬人。推算起來,因中國投資而實現就業的人口在選區內約為1.02%,即便計入這些就業人口可能波及到的家庭成員,中資能夠惠及的民意規模最樂觀也難以超過5%。這種低比例的潛在民意壓力在一個傳統保守傾向選區中的意義可能微乎其微。即便在去年選舉中共和黨候選人戴維·勞澤(David Rouzer)終結了溫和派民主黨對該選區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控制,其中原因也是政黨政治回擺的塵埃落定,與那1%或5%的潛在動員并不瓜葛。也正是由于中資毫無民意壓力的窘況,蘭迪·福布斯(Randy Forbes)所在的弗吉尼亞州第四選區竟也能位列創造就業數排名的第四位,這位中國連線聯席主席可是主張對華強硬、插手南海事務的徹頭徹尾的軍事鷹派。
固守偏見的意識形態思維、分散而矛盾的華裔群體以及未能有效轉化為政治壓力的經貿成就,共同放任了美國政治人物在中國事務上的肆無忌憚。從中長期而言,有效應對這些瓶頸、為染指中國議題增加必要的政治成本,才能真正為中美關系夯實基礎。
從意識形態角度講,過去30年中國成功的改革開放經驗舉世矚目,堅持市場經濟與和平發展的決心也絕不會動搖。雖然在制度和道路選擇上不同于西方國家,但迅速發展的中國當然會遵守國際秩序,并將更多給世界提供豐富的公共產品與收益。這些對于國家發展與國際地位的預期,也正是本次習近平主席訪美要傳達給美國政界與民眾“增信釋疑”的積極信號。
對于華裔群體而言,一個穩定而健康發展的中美關系顯然是對這個群體福祉的最大促進,也決定著該群體在美社會地位的上升空間。中國駐美使領館有必要持續通過更為有效地社區服務方式聯絡、整合一切可能的潛在華裔民意,促進形成為中美關系敢言的“正能量”。在本次訪美并參加聯合國大會期間,習近平主席將在大洋彼岸度過中秋佳節,向在美華裔傳遞出了來自祖國的掛念與期望。
關于貿易實踐向政治影響的轉化,有賴于中美經貿合作日臻成熟的縱深發展。對于赴美投資的中國企業而言,除了要擴展市場、引進技術、實現盈利之外,更要著重采取美國本土化的運營方式,與美國本地社區、公眾分享“蛋糕”,甚至匯為美國本土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只有這種“嵌入”而非“侵入”式的投資才能真正長久,也將最終形成對華積極的某種規模的民意訴求。習近平主席本次訪美被期待的關于“中美雙邊投資協定”的“驚喜”,正是在為兩國經貿縱深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的關鍵突破。
作為距離美國選舉周期最近的一次國事訪問,習近平主席此訪可能會面臨一些負面競選政治釀成的雜音,但這種不回避中美關系長期發展中深層次問題的迎難而上,彰顯了以實際行動豐富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內涵的大國風范。相比之下,競爭出任下屆美國總統的兩黨參選人們應該停止嘩眾取寵,有水平且負責任地討論關乎兩國共同利益的中美關系,否則又哪里有大國可言呢?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來源:澎湃新聞)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