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4日-星期日
美國沒有食言。10月27日,“拉森”號導彈驅逐艦進入中國南沙群島有關島礁12海里領海,嚴重挑戰中國的主權和安全,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憤慨。27日傍晚,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業遂召見美國駐華大使博卡斯,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指出,美艦闖南海是政治挑釁,中國堅決反對任何國家以航行和飛越自由為名,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對于任何國家的蓄意挑釁,中方都會堅決予以應對。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表示,中國軍隊維護主權和安全的意志堅定不移。我們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身安全。“拉森”號進入南海島礁12海里時,我南海艦隊“蘭州”號導彈驅逐艦和“臺州”號巡邏艦依法予以警告。面對美軍艦的挑釁,中國所做出的反應是堅決的,當然也是適度的、克制的。
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權有著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早在2002年,中國和東盟國家在金邊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宣言》的一個重要原則,是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領土和管轄權爭議。中國政府還提出了"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由于中國政府在南海問題上采取克制、冷靜和建設性的態度,使南海保持了基本穩定,南海稱得上是和平之海、友誼之海。但是,2010年7月,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希拉里在參加東盟會議時,突然提出南海自由航行問題,強調美國在南海有重大利益。此后圍繞南海的部分島礁主權的分歧、矛盾迅速擴大和升級,在美國的支持和挑動下,菲律賓、越南不斷制造事端,南海的形勢日趨緊張。去年以來,美國在繼續鼓動菲律賓、越南南海滋事的同時,派出偵察機不斷到南海我島礁附近抵近偵察。現在又以我島礁建設為借口,出動排水量近萬噸的“宙斯盾”級驅逐艦進入中國領海,這是自2001年中美南海撞機事件以來,美國對中國領土主權最嚴重的挑釁。
美艦闖入中國島礁領海,使中美南海斗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現在僅僅是開始。作為綜合國力和軍事力量相對較弱的一方,中國要在這場斗爭中把握勝算,充分準備是必要的,但堅定的決心則是核心的、決定性的。歷史告訴現在也預示未來。1950年志愿軍入朝時,中國一個步兵師不過幾門山炮、幾輛汽車,戰士們扛的是三八大蓋,而美國的步兵師則有坦克、裝甲車、汽車上千輛,還有空中支援。但是中國軍隊卻能讓美國人第一次在沒有勝利的停戰書上簽字。在海戰史上,我軍曾經創造了木船打軍艦、小艇打大艦、軍艦拼手榴彈的輝煌戰績。憑借的是什么?是堅定的決心。習近平主席10月18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指出: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這是老祖宗留下的。任何人要侵犯中國的主權和相關權益,中國人民都不會答應。已經向國際社會清晰地傳達了中國人民捍衛領土、領海主權的堅定決心。
為此,中國在與美國南海斗爭中,應該做到四個不怕:
第一,不怕中美關系出現倒退。中美關系歷來是中國外交的重點。9月份,習主席成功訪美,達成了多項成果,已向美國人民和國際社會表明,中國積極創建和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是真誠的,中國愿意為維護中美關系大局做出更多貢獻。問題是美國白宮和國會山的政客們并沒有接受中國的善意,他們從霸權立場和政治私利出發,不接受中國提出的“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不認同中國的和平崛起,一再做出傷害中美關系的事情,南海挑釁是帶有標志性的事件。事實說明,正常的國家關系僅靠單方面維護是維護不住的。美國在領土、主權上執意挑戰中國,中國沒有什么退路可以走。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不應懼怕中美關系出現倒退,不應懼怕中美關系再次出現冰點,用斗爭求“團結”,可能更符合中美關系的本質。
第二,不怕南海斗爭的長期化。遏制中國是美國的長期戰略,南海又是我國防力量的薄弱部位,南海斗爭將呈現長期化的趨勢。因此,我們必須做好在南海與霸權主義做長期斗爭的準備。中國擁有南海主權無可爭辯,中國有權在自己的島礁上進行任何方面的建設。既然美國出動軍艦進入中國領海,對我國家安全造成了現實的軍事威脅,中國就有充分的理由在相關島礁進行軍事防御體系建設。要根據南海斗爭的長期化需要,認真規劃和調整島礁建設、戰場建設,加速以島礁為依托、與空海兵器相配合的攻防兼備的軍事能力建設,使之更加扎實、更加具有威懾力。南海的執法力量、南海的軍事力量的調整和建設都要加快,使之成為中國各海域力量中裝備最先進、最有戰斗力的部分。
第三,不怕南海斗爭進一步升級。美艦闖中國南海島礁12海里領海后,美方官員稱,這樣的行動將是為了捍衛航行自由,今后將定期舉行。美國媒體還稱,美方還會派出P-8A反潛機以及航母參與支援行動。各方信息表明,美國在南海行動將成為一種常態。這次美艦進入,中國采取了警戒、伴隨和依法警告的措施,應該說是相當克制的。如果美艦無視我警告,再次進入中國領海,我就應采取堅決措施,如用海警、海巡船執法驅離,用大型執法艦船攔阻甚至撞擊等。擔負警戒任務的艦船、海軍航空兵和二炮部隊則要做好戰斗準備,如果出現擦槍走火,就應堅決給予迎頭痛擊。當然,在強敵面前,海上戰斗我可能會出現一定損傷,但挑釁者也一定會受到懲罰。重要的是中國將在政治上贏得主動,用行動明確清楚地告訴美國和國際社會,現在的中國已不是1999年美國炸館時的中國,中國人民有決心也有能力,為保衛領海、領空不惜一戰,要用決心和戰斗換取尊嚴和安全。
第四,不怕經濟建設受到局部影響。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致力于經濟建設,努力營造和平的安全環境,中國的快速發展也得意于此。但現實是,當中國經濟總量接近和達到世界第二位的時候,美國推出了所謂“亞太再平衡”戰略,它要平衡的是中國的迅速崛起,平衡的是中國綜合國力的與日俱增,目的是對中國進行全方位的戰略擠壓,遲滯中國的前進步伐。當前出現的南海斗爭,是不以中國的意志為轉移的,即使現在不來,遲早也一定會來。中國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如果斗爭需要,我們可以犧牲局部的經濟利益,可以犧牲暫時經濟發展,用時間換空間,獲得國家的長久安全。事實上,如果真是如此,必將凝聚中國人民的力量,使中華民族更加團結和堅強,綜合國力會在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安全的斗爭中得到進一步提高。對此,中國要有信心,更要有決心。
(來源:昆侖策研究院)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