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這樣一句話,叫做細節(jié)決定成敗,意思是說某件事情無論你規(guī)劃的多么十拿九穩(wěn),多么鐵板釘釘,只要旮旯角落里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問題考慮不到,那就有可能陰溝里翻船,一敗涂地。那么什么算的上是細節(jié)呢,我想和事件有所關聯的小人物肯定是其中之一。小人物不同于小人,他們或許不像小人那樣奸同鬼蜮、行若狐鼠,只是看起來人微言輕,無足輕重。但是手握乾坤的大人物們一旦忽視了他們的利益或作用,那后果就有可能難以預料,不堪設想了。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互相攻伐,經常是你敲我一榔頭,我打你一棒子,軍事行動比演習都多。有一年,宋國大夫華元率軍攻打鄭國,夜宿某地。由于第二天就要和鄭軍交戰(zhàn)了,為了振奮士氣,華元吩咐炊事員給大伙加餐,每人分給一大塊羊排骨。當晚,士兵們興高采烈的捧著骨頭大啃特啃,只有華元的馬車夫羊斟在一邊喝涼水,原來華元軍務繁忙,忘了交代分給羊斟一份。羊斟見其他人吃得滿面紅光,不禁氣不打一處來,心想:都說近水樓臺先得月,跟著領導好處多,怎么我就那么背呢,這不是誠心作踐我嗎。有仇不報非君子,羊斟暗暗的打定了主意,決定以牙還牙,明天要華元的好看。
第二天,宋鄭兩軍相遇,雙方擺開陣勢,捉對廝殺起來。就在兩軍激戰(zhàn)正酣的時候,羊斟忽然一甩鞭子,駕著馬車風馳電掣般向鄭軍的營地駛去。車上的華元大驚,對羊斟喊道:“你暈頭了嗎?那邊是敵營啊!”羊斟回過臉答道:“我的地盤我做主,昨晚你有權不給我吃羊肉,今天我有權讓你當俘虜。”就這樣,羊斟駕著指揮車徑直到了鄭軍大本營,可憐華元研究了一晚上的兵法計謀還未施展,就稀里糊涂的成了戰(zhàn)俘。
民以食為天,所以不給人吃飽飯帶來的后果還是非常嚴重的。無獨有偶,幾百年后,中山國的國君也不幸重蹈了華元的覆轍。
中山君某次設宴款待群臣的時候,席上上了一大鍋羊湯,為了方便,國君讓仆人把湯分到客人們各自的碗里。不過人多湯少,當輪到一個大夫司馬子期的時候,羊湯已經沒了。司馬子期當時沒表示什么,回到家后,越想越不對勁,認為這是國君在大庭廣眾之下有意的出他的洋相。司馬子期一怒之下叛逃到了楚國,慫恿楚王攻打中山。楚王聽了司馬子期的一面之詞,便把中山君當成了虐待臣下的暴君,派出軍隊打著吊民伐罪的旗號“解放”了中山。中山君“一碗羊湯引發(fā)了一場血案”,只能出逃外國,四海為家了。
小人物不僅能夠毀家滅國,他們的厲害之處,還在于能夠深刻的影響歷史的走向。公元199年,袁紹和曹操之間爆發(fā)了爭奪北方老大地位的官渡之戰(zhàn)。在戰(zhàn)爭過程中,曹操處于不利的地位,不但部隊人數遠少于袁紹,而且更要命的是軍糧奇缺,眼看就要彈盡糧絕了。曹操屢次向留守許都的荀彧寫信告急,荀彧是巧臣難為無米之炊,拿不出糧食,只能回信給曹操以豐富的精神食糧,告訴他堅持就是勝利的道理。曹操只好每天拿著荀彧的書信畫餅充饑,功夫不負餓肚人,不久以后,曹軍還真的等來了戰(zhàn)爭的轉機。
原來袁紹手下有個許攸的謀士,他經常喋喋不休的向袁紹出謀劃策。不過袁紹是個剛愎自用、唯我獨尊的主,許攸的主意又恰好不合他的口味,于是袁紹就對許攸表現出一副愛搭不理,有你不多,沒你不少的態(tài)度。許攸見得不到重用,傷了自尊,便投降了曹操。他向曹操提供了袁軍烏巢糧倉的詳細虛實。曹操聽了后喜出望外,急忙派軍夜襲烏巢,把袁紹的辛辛苦苦積攢的糧食連燒帶拿,折騰了個精光,從而一舉扭轉了戰(zhàn)略上的被動局面。
袁紹在官渡輸了老底,氣得吐血而亡。沒幾年,曹操就擊敗了袁家的殘余勢力,統(tǒng)一了北方。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的袁氏集團,在雄踞北方十幾年后,被許攸的一張嘴吹得煙消云散了。
歷史總是喜歡讓相似的情景重演,一百余年后,前秦皇帝符堅又嘗到了小人物給他帶來的苦果。
公元383年,已經一統(tǒng)北方的符堅把矛頭指向了偏居江南的東晉,他打算攻滅這個茍延殘喘的政權,以成就自己并吞八荒的偉業(yè)。符堅為了讓統(tǒng)一中國的最后一戰(zhàn)上演得華麗一些,一口氣征調了九十萬大軍南下。他騎在馬上看著這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隊伍,豪氣沖天的對大臣們說道:“長江天塹算什么,我軍把馬鞭投到水里,長江恐怕就得斷流了吧。”
符堅跟隨著前秦軍的先鋒部隊到達了壽陽,和晉軍隔淝水相望。他派出以前晉朝的降將朱序去現身說法,勸說晉軍統(tǒng)帥謝石和謝玄放棄無謂的抵抗。沒想到朱序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他一見到家鄉(xiāng)的親人,激動萬分,別說勸降了,干脆自己就先投降了。朱序向兩謝建議道,應該趁前秦軍還沒集結完畢,速戰(zhàn)速決,殲滅其先頭部隊。
晉軍采納了朱序的建議,主動向前秦軍挑戰(zhàn)。謝玄派人對符堅說,前秦軍應該后撤,以便晉軍過河后能騰出一塊決戰(zhàn)的場地。符堅答應了謝玄的請求,命令前秦軍后撤。前秦軍人多,在戰(zhàn)前突然接到了后撤的命令,立即陣勢大亂,這時朱序又在后方煽風點火,高喊:“秦軍敗了,秦軍敗了!”這么以來,前秦軍將士們心慌意亂,六神無主,后撤頓時變成了逃命,全軍大潰。晉軍趁勢搶渡淝水,追趕潰不成軍的前秦軍,前秦軍人馬相踏,引發(fā)了連鎖反應,不可遏制的一潰千里。符堅本人也受傷掛彩,狼狽不堪的逃回了洛陽。
心滿志得的符堅敗在了朱序的手中,他強盛的前秦帝國也遭受了重創(chuàng)而土崩瓦解,北方又重新回到了四分五裂的局面之中,中國統(tǒng)一的良機,被朱序的一聲叫喊大大的推遲了。
也許羊斟、司馬子期、許攸、朱序等人在各自的主子眼里,都是無關痛癢之輩,然而他們卻不甘心的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們的價值,給了大人物們以當頭棒喝。老子說過:“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我覺得應該再加一句,那就是“建功立事,必靠于人”。在歷史上,不可一世的帝王將相們固然能夠深刻的影響歷史的走向,但是小人物在某些時刻也能起到關鍵少數的作用。一粒“老鼠屎”,能壞一鍋湯,希望那些目空一切的大人物們能夠多多的考慮到身邊的小人物,不然下一個失敗的,說不定就要輪到你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