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今夜的韶山,這是今夜韶山的毛澤東廣場。
我第一次到韶山是1967年2月,那時候我十三歲半。我是從家鄉福建建陽步行大串連去的。我們八位同學組成一個“長征隊”出發。那一年我讀到初二。我們從閩北建陽過武夷山走到江西上饒,然后沿著鐵軌走(這是最近的路)橫穿江西省,到了秋收起義會師地址——湖南省瀏陽文家市。我們是從贛湘邊界走小路翻山越嶺過來的,走的是毛主席當年率領秋收起義的隊伍從文家市去井岡山道路,沿途我們看到“沿著紅軍走過的路前進”、“工農革命軍萬歲”等標語。
記得那個冬天,我們還跟著大串聯的學生人流,帶著很大的興趣,去一個地點“找子彈殼”——聽說那里是起義部隊曾經與敵人作戰的地方,我們帶著很大的興趣去那兒找子彈殼,但最終我們什么也沒有找到。我們想,每天有這么多學生來這兒尋找,恐怕早就找完了吧。我們離開那兒時,仍看到無窮無盡的學生人流繼續來“找子彈殼”。于是我們體會到了,在這兒找沒找到子彈殼并不重要,我們到了文家市,就應該到這個昔日的戰場上來接受一種熏陶。就像來參加一種儀式,我們來了。于是我們心滿意足地告別了那兒。
紀念品
當年我從韶山帶回的
這段少年“長征路”我終生難忘,我看到了,我們的祖國多么遼闊,我也看到了,毛澤東的紅衛兵是優秀的。歷史也證明,在新中國長大的這一代青年是優秀的,是共和國的脊梁。從我的家鄉到韶山,我們八位同學中有三人腳走腫了,走不動了,途中曾經坐過車。五人是一步車都沒有坐過,從我們的家鄉福建建陽一直走到毛主席的家鄉韶山。我是五人之一。這期間,我們把車攔住,讓三名走不動的同學上車先到前面的接待站去,司機叫我們五人也一起上車,但是我們堅持要走。這在今天聽來,你是否相信?我們連續走了兩個多月才到韶山。
53年后的今夜,毛主席誕辰127周年之際。我再次來到韶山。
看今夜韶山。
2013年我撰寫出版了《人民觀》一書,第一章標題是《毛澤東:人民觀的集大成者》。
這年的12月24日深夜2點,我寫了《中國人的圣誕節是12月26日,呼吁設立人民節》一文,發在我的公眾號上。后來,每年12月26日左右,或9月9日我會我的公眾號上發出懷念毛主席的文章,現”宏甲文章“公眾號上已有:《中國人的“圣誕節”是12月26日》《不朽的毛澤東精神》《毛澤東的偉大情感:把醫療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懷念毛澤東時代的童年》等文。
上面視頻的老人從延安來
今夜,我在韶山,看到各地來韶山朝圣的人們,各行各業各種年齡的人都有,再次體會了這就是革命圣地。再沒有比用“人民領袖”來形容毛澤東更準確的了。今夜,我在韶山毛澤東廣場看到的一切,都是人民的選擇。我深信,只要這個星球上還有窮人,還有人剝削人、人壓迫人,毛澤東思想就是光芒萬丈的人類智慧。我深信,毛澤東是這個星球上一切窮苦人,一切被壓迫被剝削人民的領袖。韶山,一定會成為世界人民景仰的圣地。
下面發的是2013年12月24日發出的一篇文章。
呼吁以毛澤東誕辰為人民節
王宏甲
(2013-12-24 )
以毛澤東誕辰為人民節,意義在于帶領孩子、孫子過這個節,世世代代銘記毛澤東的教導,要尊重勞動人民,不要長大了學了知識長了本領變成漠視普通勞動人民的人。這就是過人民節的意義。人民有個人民節,不管怎么看,都是有益千秋萬代的。
歷史上對人類做出特別巨大貢獻的人物,往往在去世之后,人們才日益清晰地認識到他的貢獻。毛澤東就是這樣的人。
毛澤東生于1893年,第二年中國海軍被日軍擊潰,中華民族陷入空前危機。毛澤東七歲的時候,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民族災難愈發深重,毛澤東就生長在這個時期。這是我們認識毛澤東的一個基本點。
毛澤東誕生以來的120年,中國和世界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這期間,中國生產力、經濟形態和精神世界發生的變化,都是以過去幾千年不曾有過的急劇變化的狀態,猶如從死里面獲得再生。這巨大變化中,對中華民族浴火重生產生了最大影響的人物就是毛澤東。
由于毛澤東思想對中國人民的深刻影響,以及在世界上的影響,毛澤東仍將在今天和明天,對人類繼續產生光明朗照的深遠影響。這一點,比毛澤東逝世的時候更容易為人民大眾所判斷了。
現在很多人期望以毛澤東誕辰為中國人的“圣誕節”、“毛誕節”或“人民節”,這可行嗎,有可能實現嗎?
中國歷史上為一個人立一個節日的只有端午節,紀念屈原。
這不是哪個帝王下一道圣旨能做到的事。這個節日一定是農民創造的。以農民的方式,用綠葉和糧食創作出一個十分飽滿且有菱有角的形象,名曰“粽”。偏旁為五谷之首,是祭祀之物;“宗”有崇敬景仰之意。以此致敬寄情,來紀念一位用詩謳歌人民的詩人(其《九歌》篇篇皆是),并把這種紀念變成一個節日,把哀思化作歡樂,使之走進千家萬戶來加以鞏固。 只要中國人民的大多數認取毛澤東誕辰為圣誕節或人民節,在12月26日這一天把這個節日過起來,那它就是。也只有人民真正去過這個節,這個節才會源遠流長地傳下去。
今天中國人所稱“《圣經》”,其實西方人并不這么稱,他們稱《新舊約全書》。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圣經,比如阿拉伯人的圣經是《古蘭經》。《古蘭經》和《新舊約全書》彼此是異教,彼此都不會把對方的經典稱圣經。所有被認為是圣經的書,都有它莊嚴而神圣的名字。在莊嚴的場合,都不可以不稱大名而泛稱“圣經”。這是一個世紀前的中國人把它翻譯成這樣。同理,西方人也不稱圣誕節,稱“耶誕節”。“圣”是漢語的表達,如果我們以毛澤東誕辰為節日,稱圣誕節是名正言順的。
如果稱“人民節”,更好。毛澤東就是實實在在的人民領袖,事實上也沒有比毛澤東倡導的“為人民服務”更神圣的信仰和事業。
以毛澤東誕辰為人民節,世世代代銘記毛主席的教導,從小愛勞動,愛人民,不要忘本,不要長大了學了知識長了本領變成騎在人民頭上的老爺。這就是神圣的教導!這就是過人民節的意義。
這件事能成嗎?可以肯定地說,這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事,由于毛澤東與中華民族命運密不可分的關系,毛澤東的意義會越來越被更多中國人所認識,特別是成長中的青少年所認識——這是不可阻擋的!
一代新青年一定會成長起來!一定會不斷地體會到“人民”的意義。12月26日,一定會成為中國人的節日。
寫于2013年12月24日凌晨2時24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政治局委員王晨到韶山向毛主席獻花:誰還敢阻撓人民紀念毛主席?
2020-12-16毛主席韶山學校“聽得見笑聲的照片”:老人家無意間成就了一份美好姻緣
2020-06-30?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