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理論研究  > 閱讀信息
郝貴生:《共產黨宣言》如何批駁資產階級攻擊“消滅私有制”的謬論(下)
點擊:  作者:郝貴生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2-05-29 11:58:05

 

1.jpg

 

學過《共產黨宣言》一書的同志都知道,《宣言》一開始就指出:“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游蕩。”為了對這個幽靈進行神圣的圍剿,舊歐洲的一切反動勢力都聯合起來了,甚至共產黨的反對黨也拿“共產主義”這個罪名去回敬更進步的反對黨人和自己的反動敵人。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從這一事實中可以得出兩個結論:共產主義已經被歐洲的一切勢力公認為一種勢力;現在是共產黨人向全世界公開說明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圖并且拿黨自己的宣言來反駁關于共產主義幽靈的神話的時候了。”因此《共產黨宣言》的中心和宗旨就是回答什么是“共產主義”?或者說“共產主義”的科學含義是什么?第一章就是從歷史發展規律角度回答了共產主義是對資本主義的否定,資本主義的滅亡和共產主義的勝利是“不可避免”的。第二章就回答了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斗爭中形成的無產階級政黨共產黨的階級屬性、特性、指導思想和最低綱領、最高綱領。《宣言》用一句膾炙人口的語言高度概括了共產黨人或者說共產主義的科學含義,那就是“消滅私有制”。《宣言》沒有任何一句話可以代替這句話,它最精煉、最準確、最深刻地凝練了“共產主義”或“共產黨人”的靈魂、精髓。“共產主義”之所以受到各國反動勢力的圍剿,也是因為這句話。那么當時各國反動派以及一切資產階級學者、政客如何歪曲、攻擊、污蔑共產主義“消滅私有制”的科學思想呢?馬克思恩格斯如何對之進行批判呢?《宣言》第二章從第15自然段到68自然段就集中批駁資產階級攻擊共產主義“消滅私有制”的種種謬論。

 

《共產黨宣言》已經發表174周年了,但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和各種反動勢力反對和圍剿“共產主義”的思潮仍然甚囂塵上,包括當代中國。筆者認為,批判和否定“消滅私有制”,就是批判和否定“共產主義”,也是批判和根本否定《共產黨宣言》。今天學習和研究《宣言》中對圍剿“共產主義”的種種謬論的批判有助于深刻理解掌握《宣言》中的“消滅私有制”和“兩個決裂”思想,認識當代反對“共產主義”、反對“消滅私有制”思潮的實質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jpg


下面筆者采取領讀的方式詳細解讀《宣言》的這種批判內容和方式方法。因內容較長,筆者分為上下兩篇解讀。上篇為第1-4部分,下篇為第5-7部分。上篇已發(見【相關閱讀】),本文為下篇。

五、批駁共產黨人要消滅家庭,實行公妻


【原文】

消滅家庭!連極端的激進派也對共產黨人的這種可恥的意圖表示憤慨。

現代的、資產階級的家庭是建立在什么基礎上的呢?是建立在資本上面,建立在私人發財上面的。這種家庭只是在資產階級那里才以充分發展的形式存在著,而無產者的被迫獨居和公開的賣淫則是它的補充。

資產者的家庭自然會隨著它的這種補充的消失而消失,兩者都要隨著資本的消失而消失。

你們是責備我們要消滅父母對子女的剝削嗎?我們承認這種罪狀。

但是,你們說,我們用社會教育代替家庭教育,就是要消滅人們最親密的關系。

而你們的教育不也是由社會決定的嗎?不也是由你們進行教育時所處的那種社會關系決定的嗎?不也是由社會通過學校等等進行的直接的或間接的干涉決定的嗎?共產黨人并沒有發明社會對教育的作用;他們僅僅是要改變這種作用的性質,要使教育擺脫統治階級的影響。

無產者的一切家庭聯系越是由于大工業的發展而被破壞,他們的子女越是由于這種發展而被變成單純的商品和勞動工具,資產階級關于家庭和教育、關于父母和子女的親密關系的空話就越是令人作嘔。

但是,你們共產黨人是要實行公妻制的啊,——整個資產階級異口同聲地向我們這樣叫喊。

資產者是把自己的妻子看作單純的生產工具的。他們聽說生產工具將要公共使用,自然就不能不想到婦女也會遭到同樣的命運。

他們想也沒有想到,問題正在于使婦女不再處于單純生產工具的地位。

其實,我們的資產者裝得道貌岸然,對所謂的共產黨人的正式公妻制表示驚訝,那是再可笑不過了。公妻制無需共產黨人來實行,它差不多是一向就有的。

我們的資產者不以他們的無產者的妻子和女兒受他們支配為滿足,正式的賣淫更不必說了,他們還以互相誘奸妻子為最大的享樂。

資產階級的婚姻實際上是公妻制。人們至多只能責備共產黨人,說他們想用正式的、公開的公妻制來代替偽善地掩蔽著的公妻制。其實,不言而喻,隨著現在的生產關系的消滅,從這種關系中產生的公妻制,即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賣淫,也就消失了。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9-291頁)

【解讀】

首先,批駁資產階級污蔑共產黨人要消滅家庭。

指出資產階級極端派責難共產黨要消滅家庭:

第一,指出資產階級家庭的本質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上的。家庭是社會生活的一種組織形式和社會的最基本細胞。家庭關系和家庭形式受生產方式和經濟關系的制約。資產階級的家庭就是建立在資本上面,建立在私人發財和金錢上面的。也就是說,資本主義社會的家庭關系受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工作、金錢關系的制約。無產者受剝削被迫獨居、公開賣淫則是資本主義家庭關系的補充。

第二,家庭關系會隨著所有制的變化和消失而變化。生產關系、所有制是發展變化的,家庭這種形式也是發展變化的。隨著私有制的被消滅,家庭這種形式關系包括無產者被迫獨居以及公開賣淫也必然要改變。但絕不是家庭被消滅。

第三,共產黨人承認資本主義的家庭關系本質上是金錢利益關系。因為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的關系是金錢關系,夫妻、父母與子女關系也變成金錢關系。第一章指出:“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系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因此也存在父母對子女的剝削。共產黨確實要責備和消滅這種現象,但不是消滅家庭。

第四,指出共產主義要消滅資產階級的家庭教育,不是消滅社會教育,而是改變社會教育的性質。資產階級污蔑共產黨人消滅家庭,家庭存在家庭教育現象,因此消滅家庭就是消滅家庭教育,就是消滅人們之間最親密的血緣關系,用社會教育取代家庭教育。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家庭教育本就是社會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受社會關系所決定的。學校教育是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也是社會教育的組成部分。共產黨人并沒有發明“社會教育”這種形式,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任何社會制度下都存在。共產黨人改變的不是家庭、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這種形式,而是改變教育的階級性質。因為資本主義社會中無論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教育。

第五,資產階級的家庭、教育理論對于工人家庭及其子女來講都是空話。工人的家庭的子女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受不到良好的教育都被迫變為單純的商品和工具,而非全面發展的人。資產階級的家庭、教育理論對于工人家庭和子女來說都是空話,都是虛偽的、荒謬的。

其實,家庭作為社會的一種組織形式也是由經濟關系所決定的,資產階級的家庭關系是建立在金錢關系基礎上的。這種家庭要隨著資產階級的消滅而消滅。共產黨人不是消滅一切家庭,而是消滅這種家庭。所謂共產黨人的公妻制也是資產階級的污蔑。

其次,批駁資產階級攻擊共產黨人實現公妻制。

指出資產階級異口同聲指責共產黨人要實行公妻制。

第一,資產階級為什么要指責共產黨人要實現公妻制?因為資產階級的家庭只是把妻子當作生育的工具和生產工具,資產階級一聽到共產黨人要消滅私有制,實現公有制,就主觀主義地推導出,共產黨人要實現公妻制。問題在于,在家庭關系中,不能把婦女、妻子當作單純的生產工具。共產黨人要改變這種狀況,改變為男女真正的有愛情關系的權利、人格、地位的不平等關系。絕對不能由此推出把婦女、妻子也當做公共所有,回到原始社會的群婚制中。這顯然是污蔑、誹謗。

第二,指出資產階級的婚姻制實際就是公妻制。資產階級污蔑共產黨人搞公妻制感到很驚訝,其實是資產階級“道貌岸然”即虛偽的表現。因為公妻制在階級社會里一直就存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并不是真正的一夫一妻制,如二奶現象、賣淫嫖娼現象、相互誘奸換妻現象等等。資產階級攻擊共產黨人的所謂“公妻制”實際是想用公開的、正式的公妻制代替資本主義社會中隱蔽著的虛偽的公妻制,這同樣是污蔑。共產黨人消滅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實質就是消滅一切正式、公開和隱蔽、虛偽的公妻制,實行真正的有愛情關系的徹底的一夫一妻制。

恩格斯在《共產主義原理》中也談到了這個問題即“第二十一個問題”。

“第二十一個問題:共產主義社會制度對家庭將產生什么影響?

答:共產主義社會制度將使兩性關系成為僅僅和當事人有關而社會無須干預的純粹私人關系。共產主義社會制度之所以能實現這一點,是由于這種社會制度將廢除私有制并將由社會教育兒童,從而將消滅現代婚姻的兩種基礎,即私有制所產生的妻子依賴丈夫、孩子依賴父母。這也是對道貌岸然的市儈關于共產主義公妻制的嚎叫的回答。公妻制完全是資產階級社會的現象,現在的賣淫就是公妻制的充分表現。賣淫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它將隨著私有制的消失而消失。因此,共產主義組織并不實行公妻制,正好相反,它要消滅公妻制。”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3-244頁)

這一部分涉及到馬克思主義的家庭、婚姻理論。馬克思、恩格斯早期只是從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推理出家庭、婚姻受經濟關系和所有制的制約。消滅私有制后,家庭、婚姻關系肯定有變化。這種變化絕不是資產階級所說,消滅家庭和實現公妻制。而是家庭關系建立在男女雙方真正有愛情基礎上的權利、地位、平等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和婚姻關系。

關于家庭和婚姻關系恩格斯1884年在其《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運用美國人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提供的大量資料詳細闡發了馬克思主義的家庭、婚姻理論。主要觀點是:

第一,人類的生產活動有兩種生產即物質資料的生產和人口生產。兩種生產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物質生產力水平愈低,人口生產作用愈大。

第二,人口的生產是通過男女之間的性交實現的。原始社會早期,無所謂家庭和婚姻,人類處于雜婚狀態即任何一個男子都可以與任何一個女子發生性關系,沒有任何意義上的家庭。

后發展到血緣家庭群婚制即一群男子與一群女子互為所有,排除了非同輩人之間的性交關系,形成了最初家庭。這種家庭稱之為血緣家庭。再繼續發展,近親血緣關系的兄弟、姐妹之間排除了性交關系,一個氏族部落的兄弟與另一個氏族部落的姐妹形成家庭即普那路亞家庭。再繼續發展,形成對偶婚制,即一個男子在許多妻子中有一個主妻,而這個男子也是這個妻子中的主丈夫。但這種主夫主妻制不是十分牢固的,很容易被打破。以往這種家庭就是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人們只知道母親不知道父親。女子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高于男子。

發展到一夫一妻制或叫專偶制。因為物質生產的發展,男子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家庭為主要形式的生產單位出現,私有財產開始出現,出現財產的繼承問題。男子就需要女子出生的孩子究竟誰是父親。只有有相對固定的妻子關系才能真正確定。因此對偶婚制就是發展為一夫一妻制,但也不是純粹的一夫一妻制。它只要求妻子的一夫一妻制(女子只能有一個丈夫),而不要男子的一夫一妻制(男子可以有多個妻子)。那么隨著私有制度的逐步確立和鞏固,一夫一妻制也就是確立和鞏固下來。直至今天。

恩格斯認為,男女之間之所以組成家庭,既受制于自然屬性自然外貌,但更重要的取決于男女家庭的經濟、文化、社會地位,特別是取決經濟和社會關系。但也不是純粹的一夫一妻制,封建社會的納妾現象、私有制下的賣淫嫖娼現象、強奸通奸現象。《宣言》這里指出的現象實際是原始社會公妻現象的痕跡、延續和遺留產物。

那么私有制消滅之后,一夫一妻制的家庭關系究竟如何演變呢?資產階級這里說,共產主義就是要消滅一夫一妻制,用公妻制這種原始社會的群婚制代替之。也有一些人說,依據辯證法的否定之否定說,群婚制為一夫一妻制代替是第一個否定,一夫一妻制再為公妻制代替,是第二個否定,是否定之否定,符合事物發展規律。這完全是對共產主義的污蔑、歪曲。恩格斯揭示了家庭關系的發展趨勢。他一是認為,階級社會的一夫一妻制不是純粹的一夫一妻制,發展的趨勢無論對男子還是女子都是純粹的一夫一妻制。二是認為,階級社會的夫妻關系不是建立在男女之間的真正的愛情基礎上的。恩格斯認為,沒有愛情的婚姻關系是不道德的。也就是未來的男女婚姻關系應該是建立在純粹的愛情基礎上,排除財產、金錢、地位等其它外在因素對愛情的影響。三是以往的家庭夫妻關系不是真正的的權利和社會地位的平等關系,應該發展為真正的權利、自由、地位的平等關系。

 

六、批駁共產黨人要消滅祖國和民族


【原文】

有人還責備共產黨人,說他們要取消祖國,取消民族。

工人沒有祖國。決不能剝奪他們所沒有的東西。因為無產階級首先必須取得政治統治,上升為民族的階級,把自身組織成為民族,所以它本身還是民族的,雖然完全不是資產階級所理解的那種意思。

隨著資產階級的發展,隨著貿易自由的實現和世界市場的建立,隨著工業生產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生活條件的趨于一致,各國人民之間的民族分隔和對立日益消失。

無產階級的統治將使它們更快地消失。聯合的行動,至少是各文明國家的聯合的行動,是無產階級獲得解放的首要條件之一。

人對人的剝削一消滅,民族對民族的剝削就會隨之消滅。民族內部的階級對立一消失,民族之間的敵對關系就會隨之消失。

【解讀】

指出資產階級攻擊共產黨人要取消祖國,取消民族。

第一,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沒有祖國,也就談不上共產黨人取消祖國。因為國家是資產階級性質的國家,是資產階級壓迫、剝削的工具,對工人來講,資產階級國家不是自己的祖國,不能把祖國強加給工人階級。既然工人沒有祖國,也就不可能剝奪他們沒有的東西。這里的祖國實際就是國家。無產階級取得政治地位之后,國家就變成無產階級性質的。這時的國家就是祖國,就是自己真正的民族。

列寧多次解釋“工人沒有祖國”這句話。他認為“祖國”是一個歷史概念,必須用歷史的、階級的觀點進行考察。

一是被壓迫民族為推翻民族壓迫而斗爭和抗擊外來民族侵略時,“祖國”是一回事,這時候,工人階級應當在民族解放和反侵略斗爭中保衛祖國。

二是當民族解放實現之后,本國資產階級已經成為統治階級時,這時的工人階級已經沒有祖國。“這就是說,(1)他們的經濟狀況不是民族的,而是國際的,(2)他們的階級敵人是國際的;(3)他們的解放條件也是國際的;(4)他們的國際團結比民族團結更為重要。”

三是當工人階級在本國推翻資產階級統治,上升為統治階級地位時,在任何意義上,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都有了自己的祖國。無產階級必須高舉愛國主義旗幟,保衛祖國、建設祖國。

按照一般人對“祖國”的理解,祖國就是自己的國家。但國家有兩個含義;一個是政治意義上的國家,即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之一。國家的實質是階級壓迫的工具。列寧這里解釋的就是政治意義上的國家。另一個祖國的含義是地理意義上的國家,即自己民族祖先開辟的生生不息、世世代代相傳的土地。從這個意義上,每一個人都有祖國,都應該為本民族的國家的發展、捍衛國家的領土、主權的完整做貢獻。愛國主義就是這層含義。但作為地理意義的國家對外入侵其它民族、發動侵略戰爭時,就不應該站在國家統治者的立場上,以“愛國主義”為名支持和參與對外民族國家的侵略擴張。列寧批判第二國家修正主義者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以“保衛祖國”為名支持本國資產階級統治者參與瓜分殖民地的世界大戰。在這個意義上,“工人也沒有祖國”。所以,愛國主義是具體的、歷史的、有階級性的。愛國主義與賣國主義是根本對立的。賣國主義是指出賣本國人民、民族的根本利益。我們稱之為漢奸賣國賊。中國歷史特別是近代、現代歷史,漢奸賣國賊比比皆是。當代中國特別是改開以來,賣國主義現象也極其嚴重(如那個茅于軾),而且這些賣國主義者稱愛國主義為愛國賊。可見是非美丑顛倒到何種嚴重程度。

第二,民族壓迫消失了,民族對立也就消失了,也談不上取消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和資產階級的發展、世界市場的建立,國家之間的經濟交往越來越頻繁和趨于一致,民族之間的隔閡和對立逐步消失。那么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后,取得政治統治地位,階級剝削消滅了,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的剝削壓迫也就消失了。民族之間的對立、隔閡將更快消失。也就是民族、祖國的對立也逐步消失,也就談不上取消。

這里實際是指民族問題的實質。在階級社會里,民族問題的實質也是階級問題。民族問題的實質是階級壓迫,是壓迫民族的統治階級對被壓迫民族的壓迫。這是壓迫民族統治階級的本性。壓迫民族的統治階級不但壓迫本民族的勞動人民,而且剝削壓迫其他民族的人民。資本主義對外侵略擴張就是對其他民族的剝削壓迫。因此,這種民族壓迫的根源就是剝削制度,就是私有制。只要消滅私有制,消滅剝削制度,才能消滅民族對立、矛盾。所以《宣言》說,“人對人的剝削一消滅,民族對民族的剝削就會隨之消滅,民族內部的階級對立一消失,民族之間的敵對關系就會隨之消失。”

結論:《宣言》認為,“工人沒有祖國,決不能剝奪他們沒有的東西。”無產階級要消滅民族壓迫和民族對立,而不是消滅民族本身。無產階級只有取得政權后,成為統治階級,工人階級才有自己真正的祖國。共產黨人要消滅的是資產階級的國家制度,而不是任何意義上的祖國。

 

七、批駁共產黨人要廢除哲學、宗教、道德、法、自由、正義等永恒真理

 

【原文】

從宗教的、哲學的和一切意識形態的觀點對共產主義提出的種種責難,都不值得詳細討論了。

人們的觀念、觀點和概念,一句話,人們的意識,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人們的社會關系、人們的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這難道需要經過深思才能了解嗎?

思想的歷史除了證明精神生產隨著物質生產的改造而改造,還證明了什么呢?任何一個時代的統治思想始終都不過是統治階級的思想。

當人們談到使整個社會革命化的思想時,他們只是表明了一個事實:在舊社會內部已經形成了新社會的因素,舊思想的瓦解是同舊生活條件的瓦解步調一致的。

當古代世界走向滅亡的時候,古代的各種宗教就被基督教戰勝了。當基督教思想在18世紀被啟蒙思想擊敗的時候,封建社會正在同當時革命的資產階級進行殊死的斗爭。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思想,不過表明自由競爭在信仰領域里占統治地位罷了。

“但是”,有人會說,“宗教的、道德的、哲學的、政治的、法的觀念等等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固然是不斷改變的,而宗教、道德、哲學、政治和法在這種變化中卻始終保存著。

此外,還存在著一切社會狀態所共有的永恒真理,如自由、正義等等。但是共產主義要廢除永恒真理,它要廢除宗教、道德,而不是加以革新,所以共產主義是同至今的全部歷史發展相矛盾的。”

這種責難歸結為什么呢?至今的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在階級對立中運動的,而這種對立在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的形式。

但是,不管階級對立具有什么樣的形式,社會上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的剝削卻是過去各個世紀所共有的事實。因此,毫不奇怪,各個世紀的社會意識,盡管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總是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運動的,這些形式,這些意識形式,只有當階級對立完全消失的時候才會完全消失。

【解讀】

指出資產階級還要在宗教、哲學和一切意識形態角度指責共產主義,也就是說共產黨人還要廢除哲學、宗教、道德、法、自由、正義等永恒真理。

第一,闡發唯物史觀關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包括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產生,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精神生產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改造而改造。每個時代的統治階級的實現始終不過是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統治階級的思想。根本不存在適用于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所有階級的共同的意識形態。哲學、宗教、道德、法、自由、正義等在階級社會里具有階級性。

第二,指出在一種社會革命化的進程中,舊社會內部已經形成否定自身的新的經濟關系和新的因素時,舊思想意識的瓦解同舊的經濟關系的瓦解步調是一致的,同步的。歷史上一種所有制取代另一種所有制,其社會意識也在發生改變、變革、土地原始公有制為私有制代替之后,原始社會中的各種原始圖騰的宗教現象為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基督教所代替。但封建所有制為資本主義所有制代替過程中,代表封建社會的宗教神學思想也為代表資產階級的思想啟蒙和信仰自由所代替。封建的衛道士也竭力反對意識形態領域里代表進步階級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而進行殊死的斗爭。資產階級在經濟關系上戰勝了封建生產關系,在意識形態領域里也就表明資產階級的自由競爭理論占主導和統治地位了。

第三,指出資產階級的這種對共產主義的責難是根本不懂以往歷史是階級斗爭的歷史。資產階級學者也可能會說,宗教、道德、哲學、政治、法的關系在以往社會發展進程中固然不斷改變。但在這種改變中,宗教、道德、哲學、政治和法在這種變化中本身不會消失,始終還會存在。但共產黨人卻要消滅、廢除宗教、道德、哲學、政治和法本身。資產階級學者認為,除變化著的意識形態外,還存在任何社會形態、社會形式中都存在永恒不變的真理如自由、正義等等。共產主義不僅廢除變化的宗教、道德、哲學、政治和法本身,還要消滅廢除不變的永恒真理。共產主義同以往歷史發展是對立的、矛盾的,是歷史虛無主義。書中指出,資產階級的這種對共產主義的責難根本原因是不懂得以往歷史是階級斗爭的歷史。在階級對立的社會中,不僅經濟關系不同,意識形態也不同。但在私有制的共同條件下,它們的意識形態也有其共同點。共產黨人要消滅私有制,就一定要消滅和廢除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一切意識形態,包括資產階級的所謂永恒真理。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一定的社會生活條件必然產生與之相適應的意識形態。一個時代的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不過是統治階級的思想。而一定的意識、思想也要隨著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當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被消滅之后,資本主義的宗教、道德、法等觀念必然也要發生改變。共產黨人并不是廢除一切社會意識,而是要改變具有階級性的資本主義的各種觀念。

《宣言》這里的七個批判就是全書前言中指出的資產階級和各國反動派瘋狂“圍剿”、責難共產主義的理由。馬克思恩格斯逐條予以駁斥。同時在批判中闡述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觀點。這部分屬于論證部分。理論著作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正面論述觀點,如《宣言》、《資本論》,列寧的《帝國主義論》、《國家與革命》。另一類是批判性著作,如《神圣家族》、《哥達綱領批判》、《反杜林論》,列寧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但二者劃分不是絕對的。正面論述中包括批判,批判中包含正面論述。恩格斯說《反杜林論》中的批判轉變為馬克思和其主張的共產主義世界觀的比較連貫的闡述。整個《宣言》是正面論述。但第二章第二部分就是批判為主,在批判中包含著闡發正面觀點。如消滅私有制的科學含義、教育、家庭、國家、宗教、法等社會意識的階級性、歷史性及其與經濟基礎和私有制經濟關系的關系等等。同時這種批判也是科學的批判,有科學的方法。

整個第二部分的小結:資產階級在上述攻擊共產黨人的謬論中主要是圍繞要消滅私有制(前三條)和私有觀念(后四條)這兩個方面展開的。對這場爭論,《宣言》總結說:“共產主義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這兩個“徹底決裂”高度概括了共產主義革命在社會經濟方面和精神方面的歷史任務,同時也深刻體現了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

 

【相關閱讀】

郝貴生:《共產黨宣言》如何批駁資產階級攻擊“消滅私有制”的謬論(上)

 

(全文完;作者系天津師范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