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在世界上存在最長、影響最大的社會主義蘇聯,黨的干部隊伍內竟有那么多的人主張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實在令人震驚。值得我們的黨和國家警醒!
據統計,毛澤東對“五一口號”共作了27處修改。一字一句,皆有深意。從毛澤東字斟句酌的修改,可以看出他對“五一口號”的重視程度。含義最為突出的有4處。
李大釗發表了自己的宇宙觀、歷史觀、人生觀。其中李提出的精神不滅或業績(或功業)不滅思想,因為涉及歷史理論和歷史哲學,值得重視介述。
1979年初春進行的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已經過去整整40年了。幾十年來,關于這場戰爭回撤階段解放軍傷亡很大,甚而至于超過了進攻階段的論調在坊間廣為流傳。
對五四精神遺產的繼承,倘若取其一點,不及其余,拋卻本質,那是以點遮面,以意為之;倘若強調絕對的因襲性和一致性,則是一廂情愿,有悖于辯證法。
紀念五四運動必須加強對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以引導廣大青年在五四精神激勵下,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不懈奮斗。
在革命陷入困境、處于低潮、前途未卜的情況下,徐特立找到了過去的學生、中共湖南省委負責人李維漢,義無反顧地加入中國共產黨,決心和工農大眾站在一起。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縣中部,距石家莊90公里,從地理位置看,黨中央從陜北遷移華北具有‘拿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偉大戰略轉變的意義。
加強對黨員干部的黨性教育,確保黨的純潔性和戰斗力,增強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這是我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70多年前的“地窖黨校”,為此提供了鮮活的例證。
五四運動的先驅人物非但沒有被遺忘,反而越來越引起國人的關注。新時代的中國,更加需要愛國精神、進步精神、民主精神、科學精神。大海永在,五四精神永在。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袁枚曾說:“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蠹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讀書的人和不讀書的是不一樣的。而會讀書的人和不會讀書的人也是不一樣的。
1969年4月,我們在鐵道兵四師房山女兵訓練隊新訓完畢。經分配,我們共有28名女兵分到鐵道兵二師,我們這批兵最大的20歲,最小的14歲,當時鐵二師在越南執行援越抗美任務。
“校長”對“好學生”的撤離方案作出定守后,曾當著這位“好學生”的面問空軍總司令王叔銘:“今天午后要黃維突圍的信送去沒有?”王答沒有,“校長”則稱:“不要送了。”
毛澤東指出五四運動后:一部分人繼承了五四運動的科學和民主的精神,并在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加以改造,而另一部分人則走到資產階級的道路上去。
結合知青上山下鄉的理論與實踐,我認為,知青上山下鄉的“出發點”“路線圖”“方向盤”,就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決策的“初心”。
1967年1月2日,張干將兒子張六如召到身邊,用盡全身力氣輕聲囁嚅著說:“替我給毛主席寫封信,謝謝他對我的照顧,我是多么想再見他啊……”
這組66年前的海報,沒有長篇大論的講解,沒有晦澀難懂的理論,也沒有寓意深長的故事。它就是用最最樸素的語言,描述了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教育問題。
中國需要新歷史問題決議,但由于利益分化,比起40年前,很難形成社會共識。中國道路的經驗總結,不是哪一個學派可以獨自解釋和壟斷的,這在歷史上站不住腳。
很多人以為我的“積極心理學”的基礎研究是來自西方的理念,其實恰恰相反,很多是來自中國的,包括:孔子、老子、道家、儒家,都體現在積極心理學里面。
淮海戰役,是上個世紀40年代末的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也就是解放戰爭)中,人民解放軍中原、華東兩大野戰軍聯合實施的一次戰略大決戰。
淮海戰役這場戰略大決戰的勝利,取決于軍委毛主席全局的高瞻遠矚,取決于劉鄧陳譚粟總前委對軍委戰略堅決全面地執行。這才是歷史的真相!
毛澤東經過深入調查,決定在連隊中建立黨的基層組織,并在工農出身的戰士中大力發展黨員。毛澤東十分注意通過舉行入黨儀式來加強對新黨員的黨性教育。
康震有個外號,叫自帶流量的“詩詞男神”。2005年,《百家講壇》的老師們都在講歷史,他首開先河,講起了李白、杜甫、蘇東坡、李清照等詩詞名家。
入黨為什么?當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這是每名黨員干部都應很好思考的問題,楊貴書記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出了最好的回答。
作為政權構建、運轉的核心機制之一,選人用人制度關系權柄操持、政由所出,進而牽涉國本根基、國運盛衰,當屬“頂層設計”中最為緊要的關節之一。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