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10月31日,俠客島(ID:xiake_island)作為首席時政媒體,參加了中信出版社主辦的“2015年京城國際論壇”。在這次論壇上,基辛格、傅瑩、吳建民、閻學通等中美兩國政界、學界的大咖集聚一堂,共論“世界秩序與中國角色”。
上午,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在論壇上做了主旨發言,闡述他對中美兩國共建新的世界秩序的思考。
這兩個世界上體量最大的經濟體,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但小摩擦依然頻頻發生。就在不久前,美國軍艦進入中國南海在建島礁12海里處,引發中國國內抗議。還有故意將中國排除在外的TPP。
對中國崛起的警惕甚至敵意,依然是美國很多政治家的心結。但這兩個國家如果持續沖突,最壞的結果早已超出了兩個國家能夠承受的程度。基辛格最近幾年一直在憂慮,也在呼吁中美兩國能放下心結,致力于打造一個新的世界秩序。
尊敬的來賓們,我非常贊賞諸位發言人熱情的發言,他們都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了。
我45年以前第一次來到中國,那時候中國是一個神秘的國度。我第一次談的時候向周總理說,中國是神秘的國度。但周總理說,其實九億多人民并沒有那么神秘,如果你們更好了解我們9億多中國人民,也不會有什么神秘感了。所以每一次到中國來,我都會了解一些有關中國的新知識。
我1982年在中國,那時候中信集團剛剛誕生。我早些時候在中國,那時候街上根本沒什么汽車,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什么交通堵塞。我覺得你們采取的每一步展示了勇氣,為中國確定了雄偉的目標。而且實現了一些看起來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1971年,我第一次來中國的時候,如果有人跟我說,中國25年以后會變成這樣,我會說你做夢吧,不可能的。但是確實做到了,確實因為中國重塑了自己的信心,中國的領導人堅信自己的未來。
昨天晚上,我跟年輕人一起吃飯,有人問我,未來是什么樣的?我說,我不知道未來會什么樣,我知道,現在可能有很多問題,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國外,但是我目睹了中國克服了這么多的困難,我堅信,中國將實現現在領導人所提出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兩個一百年”。本著這樣的精神,我來回答有關中國的角色在世界秩序中的問題。
我想強調的是,今天沒有人能夠知道中國的角色會是什么樣的,但是每個人知道必須確定中國的角色。在世界秩序中,存在最基本的共識,就是沒有一個國家情愿用武力而不使用和平方式解決糾紛。但現在情況是,大國之間沖突不斷,如果這樣繼續下去的話,對人類是個災難,任何一個受害者都難以從災難中恢復。就像一戰后的歐洲,如果1914年,歐洲領導人知道戰爭結束以后,歐洲是這個鬼樣的話,他們就不會開始第一次世界大戰。習近平主席把國際挑戰定義為創立一種體系,使潛在的敵人成為合作伙伴。在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多。因此,這一代人有一個獨特的任務,就是要實現這一點。
為什么我寫這本書(指《世界秩序》一書)?那時候我在吃飯,有朋友跟我說,你真的應該寫一本書,描述一些當今世界最大的問題,別寫歷史了,面向未來吧。所以我就寫了。我不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也不可能有人知道。我們必須在一起努力,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在整個人類的歷史中,從來沒有這樣一個世界秩序,各個國家都參加到創造一個國際秩序當中來。這非常重要。羅馬帝國當時非常無知,包括中國的皇帝他們也一樣。在歐洲的一些事件發生之后,包括非洲,出現了很多無解的困局。到底未來的世界秩序怎么樣?中國的崛起會改變什么?在過去,世界上各個地方各個地區始終沒有連接到這樣一個國際秩序中去,在這個國際秩序中,各國都可以平等參加。
在20世紀初,一戰后的歐洲國家依靠《凡爾賽合約》組織了一個國際體系,試圖維護和平。但是他們依然沒有就世界上的主要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很快被德國打破。在二次大戰結束之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一個非常組織有序的國家。然后中國出現了,其他的國家也出現了,出現在世界發展中國家的陣營中。
我們現在延續了二戰后的國際格局。在這個獨特的時期中,革命性的變化一個連著一個。歐洲曾經統治過世界,統治了兩百多年之久。歐洲人組織了一個獨特的適用于歐洲的組織,維持著均勢,清楚界定著秩序,還有一些法律的準則,確定了各種各樣的規則,各種各樣解決沖突的辦法。但是世界上沒有其他的國家和地區,是完全用同樣的方式組織起來的。亞洲從來沒有,這種體系從來沒有存在過。中東又怎樣呢?也從來沒有存在過這樣的一種制度。
所以現在情況是,歐洲的體系,各國都是平等的,民主國家成為一個大的歐洲共同體聯盟,參與國際事務。在中東,有四次革命,都是同時發生的。直到現在,還有一些沖突,一些種族、民族、宗教的團體在已有的國家內產生各種各樣的變化、沖突。包括少數民族和宗教團體的沖突,跨越國家邊界的沖突,試圖組織地域國這樣一種體系。各種沖突同時存在,到底這些革命,到底是什么樣的發展趨勢?依然不明朗。
美國一直是一個這樣的一個國家,由很多很多民族的人組成。它是這樣的一種帝國,在亞洲存有利益,在歐洲也存在利益。但是現在,美國進入了這樣一個權力結構多元的時代,出現了很多變化。美國的權力在萎縮。
當然了,還有中國。在座所有人對中國的了解都超過我。我在過去的45年中,我一直和中國在打交道。我覺得中國經歷了三大階段:毛主席那時候開始了第一個時期,實現了中國的統一。然后還有改革的時期,中國開始進入國際體系,越來越融入到國際體系中,同時進入了全球的經濟體系。當時,任何一個人都想象不到這種情況會成為可能。1976年,中美的貿易額比美國和中美洲洪都拉斯的貿易額還少一點。但僅僅過了30年時間,中國就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雄踞于全球的經濟體中,這是真正了不起的成就。這是改革時期。
現在,我們馬上就要進入另一個新的時期,巨大的變化時期。這段時期也就是“兩個一百年”的實現期。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是一個目標,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年是另一個目標。“兩個一百年”都各自定了目標。當中國實現這兩個目標時,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會有中國這樣強大。
但是中國也不會強大到足以統治全球,中國也不會想著這樣做。問題在哪兒?問題就在于世界秩序,我們要創造一個什么樣的世界秩序?當然了,歸根結底是所有國家都必須參與到世界秩序的創造過程中來,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這也是我書里講的觀點。尤其是作為兩個大國,中國和美國必須要達成一致,相互理解,雙方都要同意遵照這樣一種做法。新的世界秩序到底該如何建立?這做起來難度很大,對兩國來說都很難的。因為這兩個國家的歷史如此不同,他們的制度又是如此獨特。
中國從歷史上來說,曾經是一個了不起的帝國?,F在是一個全球秩序的主要參與者,在這個全球體系中,每個國家都相互連接在一起。美國也類似。在整個國家的歷史中,它吸引了世界上很多地區的人,在美國創造了這么一個新的國家。他是這樣一個帝國,他的歷史在亞洲在歐洲都有所體現。
美國從目前來說,恐怕是最強的國家,但是顯而易見,這種情況恐怕會有所改變。中國和美國一定要相互理解對方。但在座所有人都清楚,有一些文化的挑戰,擺在我們的面前,擺在這兩個國家面前。在歷史的大多數時期,美國從來沒有一個非常強大的鄰國,但中國從來都不缺非常強大的鄰國。美國一直感覺很安全,沒有存在外國人去侵略他的情況。而中國卻經常感覺到有很多外國侵略的威脅。所以,不同的歷史經驗讓兩國理解國際政治的視角不盡相同。
在大部分歷史時期,美國得天獨厚,擁有各種各樣的豐富資源,我們也認識到這一點。比如說,要動員起我們的資源,我們得心應手。美國有這樣的思維方式,每個問題都有它的解決方案,而且都可以解決,所以美國常喜歡尋求短期內解決問題的辦法,直截了當。中國不一樣,中國有龐大的系統思維,認為每一個解決方案實際上都會馬上連接到另一個問題的方案上。因此中國一般來說是這么想問題的,更加概念化來思考問題。而且總是喜歡致力于彌合兩國之間的差距,雖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我也不打算說,我能以一己之力,解決所有擺在中美兩國之間的問題。但是我的確相信,我也同意習主席的話。關鍵一點在什么?我們要將潛在的敵對關系,變成相互學習的關系,學習成為合作伙伴。我們的總統也說過同樣的話?,F在我們大家面對的問題就是要應用這些總的大原則,把它運用在一些具體的事務中。
我學到的很多的東西,都是從我和中國領導人的接觸中得到的。我也在和中國的知識界打交道的過程中,學到不少東西。當我進入到這個大廳的時候,看到有這么多朋友、幾十年的朋友,他們不見得永遠在觀點上同意我,但是沒關系,我們一直同意這一點,我們有一個共同目標共同的使命,我們必須要努力實現。
我感謝他們,感謝他們對我的關心,感謝他們的寬宏大量。我覺得最難的,我對美國的聽眾也這么講,最難最大的挑戰就是要理解中國人是怎么思考的?中國人要理解什么?美國人同樣也在學習,有的時候他們把一些戰略的想法,應用到一些新的事務中。但是有時候也遇到問題,世界永遠在發生新事物,層出不窮。比如說氣候問題,比如說網絡問題,比如說核武器威脅問題,可以摧毀整個人類。我們應該把這些變成我們共同的任務,共同致力于解決。
我再次感謝大家邀請我參加今天的會議,感謝在座所有人,感謝你們邀請我到中國,學到這么多東西。有時候我也不是很清楚,世界秩序的內涵何在。當然,到最后形成新的世界秩序時,我可能已經不在這里了。但是有一點我知道,我們有一個共同的使命,我們必須永遠記住我們的目標何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世界秩序,但必須要有一個這樣的世界秩序,來改變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否則,國家間的沖突就會摧毀我們大家,摧毀所有文明。我們應該找到一個方法來解決我們面對的問題。
(翻譯自10月31日,基辛格博士在2015年京城國際論壇上的主旨發言)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