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金域負責人“涉嫌投毒”被刑事立案偵查一案已經過去了35天了,全國人民都高度關注這一案件的進展,對案件的定性、結論都翹首以盼。知名網絡大V司馬南在春節假期一結束,就專門做了期視頻以表達對案件進展關注之熱切心情。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一個月。因為特殊原因,在較長時間內不宜交付審判的特別重大復雜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延期審理。
所以,河南金域案件還在法律規定的偵查時間范圍內,各位熱心網友要耐心點。這個案件十分惡劣,也非常復雜,至于是河南金域分公司的獨自行為,還是有更深厚的勢力參與,我們要充分相信相關部門一定會給予黨中央和全國人民一個交代。
我們有理由相信,既然相關部門如此高調地抓捕河南金域負責人,引發全國輿論關注,就不可能會因為金域的背景和公關能力而淡化此案,黨中央和全國人民都盯著呢!
就在大伙對此案件盼星星盼月亮之時,河南省政府開始行動了,也算是河南金域案的進一步發酵吧!
河南省政府決定成立一家國有控股醫學生物檢測公司,總部設在鄭州,省內其他區域建立4個區域中心檢測機構,在河南全省形成“1+4”的布局,日檢測能力達50萬管。
本來目前的核酸檢測格局是“公立”加“私立”,沒有疫情時各地的公立醫院、疾控中心就能承擔核酸檢測任務,在疫情爆發時為應對“全民核酸檢測”,再吸納第三檢測公司共同完成核酸篩查任務。在河南金域案爆發之前,這套檢測機制一直穩定地發揮著它的功能,為國內疫情的防控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但是,河南金域“投毒”案震驚了國人,本來核酸檢測業務就已經賺得盆滿缽滿,竟然還會如此的無底線。這到底只是為了錢呢,還是有別的目的?
從河南省政府這一決定和部署就來看,金域投毒案影響太大了。不僅僅是民間對這些私立的第三方檢測公司徹底喪失信任,官方也用實際行動關閉了信任之門。
河南省要建成日檢測能力50萬管的檢測公司,也就是500萬人的城市一天就可以檢測完,接下來的核酸檢測業務還有第三方檢測公司的事么?
河南金域案對第三方檢測行業的影響只是剛剛開始,會持續擴大、深入,其它省市會不會效仿河南也成立國有控股醫學檢測公司?甚至會不會形成一家全國性的國有控股醫學檢測公司?
第三方醫學檢測行業中,目前形成了以金域醫學、迪安檢測、達安醫學、華大基因、艾迪康為主的競爭格局,并且越來越呈寡頭化,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形成壟斷格局。
第三方醫學檢測服務,由于具有規模效應、成本優勢,可以降低了臨床檢測費用,完善群眾就醫服務,這些年發展迅猛。在其蓬勃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了這個行業的監管缺失,單靠行業自律精神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
河南金域案只是第三方醫學檢測行業監管缺失的一個縮影,在此之前就出現過第三檢測公司檢測報告造假問題。
第三方醫學檢測公司,有大量的樣本及數據,涉及到整個國民的健康數據、基因數據,這些樣本及數據也屬于國家安全范疇。尤其是基因樣本和數據,在生化武器走向正是戰場的年代,如何強調其安全性都不為過。
早在2015年,科技部就對華大基因進行過處罰,原因就是涉及到基因數據,華大科技與華山醫院未經許可與英國牛津大學開展中國人類遺傳資源國際合作研究,華大科技未經許可將部分人類遺傳資源信息從網上傳遞出境。
第三方醫學檢測繼續發展下去勢必會形成壟斷壟斷格局,一旦醫院對第三方檢測機構形成依賴,這種壟斷本身就是一種安全威脅。
所以,從長遠來看,形成一家國有控股的第三檢測機構是非常有必要的。河南省政府的這個做法很有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但是筆者擔心各地會一窩蜂的效仿河南,這會造成重復建設,是極大的浪費。
更正確的做法是:成立一家全國性的綜合性的國有控股第三醫學檢測機構,去和這些私立的第三方醫學檢測機構競爭。
第三方醫學檢測涉及到國家戰略安全,在市場中有一家國有控股的醫學檢測公司是現實需要,也是安全需要。就像疫苗行業一樣,國有控股的中國生物同多家私營生物制品企業共同組成產業集群,形成“眾星拱月”之勢。
當然,這也是筆者一家之言,全當拋磚引玉。
總之,河南金域案不可能沒有下文,它的影響是深遠的!
作者:事無事 來源:新時代話筒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